標籤:

在中國瓷器中什麼叫胎?什麼什麼叫釉?

胎體肥厚,釉色瑩潤這些都說了些什麼啊。顏色各異的瓷器,我們的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都是按什麼分。包括茶葉末釉,黑釉,這些又算什麼?說的亂死了。。快暈了,求大神。


非大神,先拋磚引玉一下,期待高人來補充糾正~

瓷器用高嶺土或瓷石作胎,經過1200°C或更高溫度燒結(溫度和胎土成分也有關),胎上面一層光滑的就是釉,因為是在高溫中燒結所以不會脫落,表面光滑緻密,也方便清潔,並且可高溫加熱消毒,非常衛生。胎體肥厚那就是裡面的坯比較厚,估計是因為器型看上去很厚所以得出此種結論;釉色瑩潤應該是說釉水好吧,關於釉的好壞並不了解,也想請教高人。

其實好像應該是薄胎厚釉被認為比較好的……這樣瓷器就十分清透,可以自己看下博物館裡的瓷器,明朝永樂甜白釉已經做到半脫胎了。當然這是就藝術品來說,而且那個可是皇帝用的……

青瓷是在白瓷之前出現的,一般認為是東漢後期誕生正兒八經的瓷器(青瓷),胎釉里的含鐵量較白瓷高,白瓷的釉和胎里鐵含量是十分低的,因為鐵是致色元素。加上自然界里鐵的含量不低,所以燒制白瓷更難一些,較好的白瓷在隋代才出現(北朝也有但白中泛青)。黑釉也是以氧化鐵作為著色劑,胎和釉料中的鐵更多,在4%~9%,比較著名的黑瓷比如建盞,定窯也燒黑瓷,稱為黑定(還有綠定……)。

青花瓷屬於白瓷,青花是用鈷藍(氧化鈷)繪製,施於釉下。衍生的還有青花釉里紅以及各種……

彩瓷不知道是具體哪種,我覺得彩瓷的定義就是直觀上「這個東西顏色很多」,青瓷和白瓷的區分在胎和釉的含鐵量上。鬥彩應該是算白瓷吧,只是釉上面畫得色彩很多,單色釉系列比如四爺的胭脂水、宣德孔雀綠、豇豆紅也是白瓷吧,鈞窯各種窯變但是屬於青瓷【攤手

總之有條件可以多去博物館看看,看實物總比看書更直觀點。


欣賞一件瓷器一般從胎,釉,彩這三點入手。胎即為瓷器的骨架,類似於陶器,但由於加入了高嶺土或瓷石,在燒造時溫度高於陶器,使的陶土發生瓷化,由此產生更加緊密,堅固的胎體,其中景德鎮由於有優質的高嶺土原料,燒制的素胎潔白無瑕,就為青花瓷的產生提供了基礎。

釉即為附著與胎體表面的玻璃質材料,釉料發展與玻璃類似,是從彩色到透明的提純過程,青花產生前大約為元代之前,彩釉為主要品種。青花出現之後,透明釉變為主打。

彩即為在透明釉料或白色胎體上的顏色,分為釉上彩(包括粉彩,琺琅,五彩),釉下彩(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里紅),還有釉上釉下相結合如鬥彩。


無論從陶瓷的工藝水平還是藝術表現上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誕生,標誌著中國近代陶瓷史上的一個高峰。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後,醴陵人恢復了瀕臨失傳的釉下五彩技藝,並通過「三館瓷」進入北京,聞名全國。這使得它隨後被確定為國家用瓷的重要生產基地,得到國家特批供應的泥土和原料,它是聚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來推動的中國陶瓷發展歷史上的一次壯舉。它凝聚了幾代醴陵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丁華漢就是這千萬個普通醴陵人中的一個。作為見證人和親歷者,丁華漢講述了1955年-1958年醴陵恢復釉下五彩的經過和醴陵釉下五彩第一次進入北京的開山之作「三館瓷」的歷史。(解密「三館瓷」及醴陵釉下五彩工藝恢復始末(含視頻)丁華漢回憶醴陵釉下彩工藝恢復始末及「三館瓷」設計的視頻資料由醴陵陶瓷博物館提供)


胎體肥厚一般是指:瓷器的釉面和胎在受外界物理、化學物質的侵蝕以及本身發生的變化,就像鋼鐵的氧化反應一樣,瓷器的氧化反應會使瓷器釉面和胎會有一種像瓷器塗上豬油般的視覺感。

青瓷,白瓷,青花瓷

青瓷可以算是瓷器的爺爺了,南方地區從陶器開始,發展到青瓷,到宋青瓷的品種非常多以越窯為代表,雨過天青雲破處。白瓷以北方窯口為主,刑窯定窯,南方也有仿燒白瓷但都沒有北方的白漂亮。青花瓷元代的為代表,從元開始青花進入人們的視覺,青花的追溯聽說到唐,本人也只是講一些了解的信息。至於你說的彩瓷茶葉末,彩瓷不是彩陶?茶葉末是瓷器等我一個品種清代的時候出現,黑釉是指瓷器上黑色的釉面,黑釉也有很多窯口都有。


不請自來

簡單說,我們把瓷胎叫骨子,很好理解吧,算是骨肉支持部分

釉則是皮膚,不過質地堅密不透水,而且透明。

釉起到保護胎質的作用。


推薦閱讀:

漳州窯為什麼被稱為[SWATOW(汕頭器)]?
張連志建的瓷房子價值98億?
大家怎麼看待建盞的?
青花瓷是如何成了中華文化符號的?
唐代的時候唐三彩是全部用來陪葬的嗎?沒有日常用品么?

TAG:瓷器 | 古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