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缺乏冒險精神,過於追求穩定?
我是一個大學生,一次在跟室友聊天的時候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過一種穩定安逸的生活。 我個人覺得很不理解,作為一個年輕人,我一直嚮往一種自由,或者漂泊的生活。雖然有葉公好龍之嫌,但是一成不變的生活是我無法接受的。 我想知道年輕人是否缺少冒險精神,故有此問。
補充:我沒有對嚮往穩定安逸有什麼偏見,畢竟人各有志。我們所學專業基本都可以找到相當高薪水並穩定的工作,我當然也不排斥,可能跟環境有關吧。另外我從小生活在一個比較混亂的家庭,對婚姻極度排斥,比較喜歡自由一點的生活。我想以後在工作的同時進行一些開發創業,即使不能做出成績,至少在公司受了委屈也不至於不敢反抗。我覺得不結婚不生孩子可以在一些重大決定中更加理性而不用考慮太多而畏首畏尾。而同學們似乎並不理解。
要想生活與現在不同,容易得很,輟學就可以了…………保證讓你漂泊個夠,從此開始一段嶄新的人生。
謝邀。
當我看到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我知道我這輩子繼續上班的話,如果不是做個頂級外企高管,基本等於一輩子當房奴,養出來的房子還有可能是70年產權,甚至40年產權。
當我開始創業,我才明白這真不是一般人能走的路,創業前兩個月,我和我的合伙人以每天2根的速度增長著白髮,我們兩家都從來沒有少年白的先例,父母都50多歲了,頭髮依然黝黑。
以前我還搞競業合同,防止員工出去創業成為競對。現在我覺得沒必要了,因為創業不是你想創,想創就能創。大多數員工,根本不具備創業的素質。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做不到高管,創不了業。他們有自知之明罷了,而不是沒有勇氣。1月初,一條「豬肉西施」的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說的是台北某高材生放棄了本來舒服體面的銀行工作,接替了父母的豬肉攤子開始賣豬肉。外界予以的評價多是「有孝心和美德」、「大學生賣豬肉並不可恥」,甚至有網友表示要承包她家的肉。
看起來大多是一片讚揚,不知剝離了「美女」等因素,我們又會作何思考和評價。這個切入點,令我突然想起幾則舊聞中的主人公。我回想起了他們。在幾年前,有這樣一些大學生,同樣做著本科教育利用率較低的工作,當時社會上給他們的普遍評價卻截然相反。他們被叫作大學生掏糞工、大學生環衛工。
當時的大學生掏糞工,想要上崗卻還並不容易,濟南市環衛局城肥清運管理二處對外招聘5名糞便清除工——俗稱掏糞工。到報名截止時,一共有391人報名,其中還有1名研究生。類似地,幾年前的大學生環衛工則更為火爆。當時,哈爾濱市招聘457個清潔工,卻引來1萬餘人報名,最終繳費成功的7186人中,擁有本科學歷的2954人,佔41.11%;25人擁有統招碩士研究生學歷。當地環衛局同樣表示震驚,還說,希望大學生能改善環衛工人隊伍的素質。這樣的現象起初令人困惑,在當時掀起一陣輿論漩渦。有人認為,那五名大學生掏糞工,掏的不是糞,掏的是旱澇保收的事業編製,掏一個穩定的前程,他們是貪圖安逸。更有人痛斥他們是浪費教育資源,甚至怒其不爭地稱有著相同想法的年輕人為「穩一代」。樂觀者則期待大學生給所在一線行業帶來改變,冠以職業無高低、身處基層人亦可盡其才的理由。孰對孰錯,暫且不置可否。不過,不難看出的是,大學生作為年輕人的代表,在接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指責,他們很容易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但對追求穩定這個標籤,我想問,年輕人追求穩定,真的錯了嗎?
2根據人才流動的一般規律,勞動力從價格低的地方流向價格高的地方。無疑,打破這規律的大學生掏糞工、大學生環衛工,他們甘於拿著2000多元的薪水,必定是出於編製和戶口等更多的考慮。這也是不難理解的。可你說他們追求穩定有錯,一味痛斥他們沒有夢想、沒有追求、貪圖安逸,鄙夷其求穩心切,甚至責怪於「體制」、「編製」,這同樣是不對的。而鼓吹錯位式就業,認為幾個大學生就能改善基層行業現狀的,我也只能付之一笑。說到底,對任何人來說,尤其是對備受關注的年輕人來說,追求穩定,是沒有錯的。但在這個時代,穩定好像是個遭人鄙棄的代名詞。它好像是滋生倦怠的溫床,是煮著青蛙的溫水,是擠著失敗者的避難所。就連國家都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著年輕人去闖去拼。看著身邊瘋狂打拚的朋友,你卻在追求穩定,這時候,好像你連自己都會瞧不起自己。《約翰·克利斯朵夫》里的有一句話:
「但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讀了之後,你很可能沒說什麼,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你感嘆自己馬齒徒增、年華虛度,到頭來一事無成,卻只在追求穩定。於是你認為追求的穩定是錯了,你責怪於這個選擇,以為好逸惡勞的人之本性在這過程中被無限放大。是它讓你最終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是它讓你年輕時的一身熱血變涼,是它讓你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最後只能以一句「安安穩穩就好了」去埋葬自己那顆躁動的心,空留恨。是嗎?但是,追求穩定可不背這個鍋。3年輕人追求穩定何錯之有?就算往小里說,年輕人追求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是無可指摘的。連這個世界在追求穩定,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穩定的環境才能談發展。國家追求穩定,穩定了才能在社會各方面層層發展;個人追求穩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就可以給出解釋。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這句蘇格蘭諺語說的是,不冒險則無所得,用中國話說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些追求冒險的行為又怎麼解釋?其實大多數情況下,追求冒險也是為了追求穩定。公司偏好風險,是希望收入更加穩定且穩上一個層次,出現更多的千位分隔符,而不是忽盈忽虧、忽上忽下。個人偏好風險,也不過是希望自己過上更穩定的生活,而不是一輩子羈旅天涯、無依無靠。而我們所應該追求的穩定,是無止境且不分環境的。是不停止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穩定,而不是退無可退的穩定。那是落在最低點了,確實也是很穩定的,但那叫破罐破摔,那叫沒得選擇,非我們所求。真正的穩定是到哪裡都穩定。無論所處的環境是不是相對穩定,都要保持一種「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清醒感,時刻注意保持並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穩定的環境內,應該更思進取。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若你因追求穩定而導致競爭力的下降,那麼請自己反思,追求的穩定是否已經失真。
4上述的追求穩定,是要注意目標和條件的。不然,就很容易出錯。年輕人追求穩定沒有錯,錯在追求別人的看法上。這個世界是多元差異化的。有人追求大城市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就有人喜歡自家一方天地的怡然自得。有人特立獨行,就有人整齊劃一。在年輕人擇業這個問題上,自然也是千人千面。選擇偏於安穩的工作,自是沒錯的,可若你沒有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僅是屈服於父母的耳提面命,執著於別人的「好評」和「差評」,沒有想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隨便做出一個選擇,急於站入整齊的隊伍中,那就錯了。你在這支隊伍中守著自以為的安穩,隨後怒罵這支隊伍泯滅人性、溫水煮蛙,那可更是錯得離譜,非常滑稽了。
上述的錯誤,歸根結底錯在缺乏獨立之思考上。那些大學生掏糞工、大學生環衛工,如果他們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而做的決定,那他們就是值得尊重的。要是這選擇迫於無奈、走投無路,那也只能報以同情。但他們若是因為貪圖安逸,不加思考而接受他人的意見或安排,不曾入世卻自以為出世,口口聲聲說著「安穩平淡過日子就好」,那麼,我不敢輕易評判他們有多錯,但恐怕也只能說不大對了。5所以,年輕人追求穩定錯了嗎?那真是太正確了。關鍵在於對穩定的正確認識以及獨立之思考的培養上,這兩方面真是知易行難。道理你都懂。喜歡什麼樣的生活,就去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大膽地走下去,一路勿忘初心,不使追求的穩定失真。而獨立之思考則可以保護你遠離無腦的「雞湯」,使你能對外界的信息博觀而約取,做出自己的判斷,為你追求的穩定保駕護航。當然,這就意味著,我所說的這一切,你都不一定要全盤接受。
ID:desperate_remedies 男聲伴讀,一起思考
這個命題似乎太大,還是以自身做一個說明吧
今年6月畢業,實際上今年3月就開始正式捲入社會洪流了,從一個少不更事敏感多疑的學生狗變成了一個少不更事敏感多疑的畢業狗
也就是在這段形態轉變的期間內,認識並切身發現了許多學生時代未曾了解的事兒或人
有些能想通
但有些依舊沒能想通
朋友C,大學時代學的管理,就讀於火鍋城某高校,大學糊弄一下就過了,相信這個也不必說了.
有一次我問他:你將來打算做哪個行業?(我沒問做什麼工作,因為我知道工作這事說不準的,技能是第一要素,先試探性問問他的發展觀念)
C:我覺得吧,中國社會就是人情社會,反正只要我把關係搞好,啥事兒都好辦,要會做人,為人處世做好了才能混得好!
他說了這一通,當時年輕 simple的我不以為然,甚至內心還有點鄙視這種不積極建設社會主義的墮落思想觀念.但是礙於倆人的友誼,看破不說破,表面迎合一下.
內心想的是:窩巢,你小子居然這麼不思上進,現在這個年代還推崇你爹媽那個年代的人情社會,關係論.low啊!!!
然鵝.....
我之前的瞎雞巴立flag,後面直接導致了在工作中的兩次肥腸嚴重的受挫..TAT
在工作中本來想著我干實事,不搞花里胡哨的那些東西,至於應酬啊,拍馬屁啊,人情世故啊這些都是紙老虎,我這個社會主義根正苗紅的接班人是不會沾染這不良習氣滴(播音腔)....
事實證明
在一次辦公室政治風波中,我不幸躺槍,成了眾矢之的.領導也撇清關係,同事也紛紛倒戈相向.
至於原因:領導的團隊老人插科打諢,我作為新人,我的耿直和衝勁被領導無情利用,想利用我這條鯰魚來為整個團隊的沙丁魚起到牧羊犬的作用(才不是小報告組長),項目上PM難做的地方,全JB讓我去做......
畫著大餅讓我看,埋著坑讓我跳
初出茅廬,劍都還沒拿穩,出身就是一片廝殺,
你說背時不背時....
後面抑鬱了大半個月
終於想通了,自己當時在工作中,完全把自己當成了機器人,除了和同事有brief,基本連寒暄都做不到,看見領導也不懂得笑一笑,這樣的形象難免會讓他人覺得不易接觸,會直接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同事同事,顧名思義,家長里短都要一起聊聊.
當同事在聊新車的價格降價多少的時候,我毫無感覺....
當同事在聊哪家咖啡廳可以送停車券的時候,我也毫無感覺....
當同事在聊工資績效的時候,我TM還是毫無感覺....
我靠!
現在反思一下,覺得自己跟個木瓜一樣,
人與人能夠交際的根本,是基於對對方給出信息後的一個回饋表現.
而我,錯誤地拒絕了一切形式的「交際」
我知道,還有很多我說不明白的事兒,
很多坑等著我去跳,
那麼,你呢?
冒險精神本來就存在於少部分人當中,大部分人也許年輕時雄心壯志,長大後發現本事也就那樣,便平庸的度過餘生了。
誰年輕的時候沒有中二過。等你被社會教做人,中二病自然就好了。
呵呵 提供一個個人視角吧 本來本科畢業的時候有穩定的工作 不肯去 非要浪 去了國外phd 結果科研弄不好 想退不敢退 一退學了就一個本科文憑還不是應屆生 根本找不到之前的工作 現在後悔了覺得工資低一點就低一點 還不如以前那個穩定的好呢
說年輕人不該追求穩定的,請問你是什麼職業拿多高的薪水?你在私企打工亦或自己創業最終逆襲成功的路有多坎坷有多少無法預測的變數?私企的上升渠道並不公平,對女生來說性別歧視非常嚴重,對普通的男職員來說勾心鬥角被上司欺壓也是常見事。你有夢想你不甘穩定你就去追夢唄,別人的想法和你不一樣就要被你質疑?
推薦閱讀:
※若我的夢想是個詩人,我該受到怎麼樣的打擊?
※名人明星出名之前,有哪些慘淡的經歷?
※你有夢想嗎?你為什麼有夢想?
※把「性」 作為奮鬥的目標是否是下賤的?為什麼?
※夢想和空想的區別是什麼?夢想的意義是在於實現還是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