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一批簡化字成功推行,而第二批簡化字則遠遜?
一言以蔽之,文盲不夠用了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文盲率80%到90%,對於不識字的人來說,漢字無論怎麼寫都是無所謂的。所以20%的知識階層的書寫習慣在普及教育的現實問題面前顯得不值一提。等到二簡字時,掃盲效果確實好,再強行推行二簡字的時候,感受到不習慣的人比一簡要翻了幾番,阻力自然大得多了。
很多人批評二簡字不合理,破壞了漢字的美感,是極端時代的產物,純屬亂扣帽子。同樣使用形聲造字法,把蝦簡化成蝦,把讓簡化成讓,這是合理的,為什麼類推假霞瑕嚷壤攘就成了破壞漢字美感了?
語言文字,本來就沒多少合理不合理可言。更何況漢字簡化運動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實用考慮的。但因為這是與現有使用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所以以行政力量推行新文字,一定要考慮民眾心理接受能力。參見李光耀強定英語為官方語言打擊華文學校。
手機辛苦碼字,求贊最大的原因是二簡字出來時,已經改革開放了。
分析起來,廢除二簡字的原因我認為有六:
一是政治原因。這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簡體字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講只是完成將漢語從傳統意音文字變成拼音文字改變進程中的一個過渡性產物,其真正的目的是漢字拼音化,1930年代蘇聯要求中國徹底廢除漢字,改用西里爾拼音書寫中文讀音,並將漢字視為封建遺毒和生產力發展的阻礙,中共領導人瞿秋白、吳玉章等人奉蘇聯旨意推動此項工作。1940年代,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曾多次提出類似日本假名和朝鮮語諺文一樣讓漢語文字拼音化的論述。1951年,毛澤東指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方向」,為了響應領袖號召,1956年《漢語拼音方案》、《漢字簡化方案》相繼出台。但是毛澤東並沒有急於推進漢字完全拉丁化,而是提出以簡化字為主,漢語拼音為輔,並認為「在實行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簡化字未經廣泛討論而被強制推行,在專家學者中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很多被以「右派」的名義打倒,著名漢字學家陳夢家因建議文字改革要慎重從事,而被迫害致死,一簡字就是在這種勢如破竹的行政效力下被強制推廣使用。1960年代,國家著手開展第二次文字改革,但是「得益於」文革的影響,第二次文字改革方案推進緩慢,1975年,周恩來親自過問此事要求加快進度,但是二簡字的方案一直遲遲到了1977年才拿出。而就在二簡字出台的第二年,23名學者上書人大常委會,要求暫緩推行二簡字,此請求得到了中央的認同,全國教育機構緊急叫停二簡字的使用,待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後幾經修改完善,二簡字的方案仍然存在很大爭議,1985年國務院決定停止漢字改革工作,把工作重點轉到了保持漢語言穩定、標準、規範的工作上來,不再追求漢字拼音化。1986年,國務院下發文件,正式決定廢除二簡字。此後,國家除對原有簡化字進行微調外,再也沒有對漢字進行過簡化。可以說二簡字的廢除,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對學者和知識分子的意見更加尊重,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用強制的行政手段去推行一套本來存在爭議的文字改革方案。
二是文化方面的原因,文字改革是一項事關民族文化繼承和認同感的敏感工作,漢字拼音化是在反封建、反四舊的激進歷史背景下提出的,也是蘇聯對中華文化的粗暴干涉,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的民粹意識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更加尊重,孔子重新登上了聖人殿堂。國家也意識到文字在民族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所以停止了文字改革工作。
三是國家統一和統戰工作的原因,如果進一步深化文字改革,必將導致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關係最終變成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一樣,分裂成兩種同音但異文的語言,最後造成文化的割裂和國家的分裂,不利於國家統一和華人世界的交流。而且當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已經認同並採用了第一批簡化字,不宜再進行修改。
四是二簡字簡化過於極端,而且很多違背了「六書」原則,雖然寫起來方便快捷,但是一些漢字的特徵被剝離,很多二簡字的外表都差不多,加大了區分的難度,記起來和認起來比繁體字更加困難,反而會降低社會的識字率,違背了漢字簡化的初衷。
這個很好理解,拿英文來舉例,牛津詞典一共25萬個單詞(常用的不到10萬),有些單詞超長,很難記,假如我把英文也「簡化」了,光用26個小寫字母,一個單詞只需4個字母,就可以組成475254個單詞,遠遠超過了現有英語單詞量,然後你看到的單詞表不再是:a/an abandon abide ability about action ……而是 abaa abab abac abad abae……
單詞變簡單了,但是學習和閱讀是不是更方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只有長短不一、外觀不同的單詞,記憶和識別起來才更方便。
五是成本方面的原因,每改一次文字,全國的字典、圖書、路牌、廣告牌等等均要做出修改,不僅折騰人,而且還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六是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原因,當時計算機已經開發了漢字字型檔,並制定了以簡體中文為標準的GB碼,如果改為使用二簡字,所有的字型檔也要進行修改,這裡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大陸。
至於 @kinglee 兄提出的廢除「一簡字」的想法,我覺得暫時還有難度(來自政治角力、個人習慣、國際認同和地域分歧等諸多因素),但是我覺得當務之急是做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是修正那些簡化不徹底的字,以免造成認知上的錯誤,比如簡化了「隨」、「墮」而「髓」和「隋」並未簡化,造成了形聲字體系的混亂。二是對一些簡體字適當恢復成繁體字,這一項教育部語工委一直在做,主要是針對姓名用字,比如恢復了甯、喆、淼等。
從當前維持現狀的角度來看,十分認同1985年國務院的那次決定,把精力放到保持漢字的規範性和延續性上。不要沒事就改來改去,包括他們的讀音,不過從利益的角度來看,教育部語工委不會停止對漢字的折騰,他們時不時會對漢字進行微調(這幾年主要是審音),保持他們的字典產品能夠保持較快的更新換代頻率以賺取錢財。
以上系個人見解,不對之處歡迎指出和討論。
延伸閱讀:共和國辭典016期:短命的「二簡字」因為一簡字本來就是已經存在了很久的民間簡寫,比如陳水扁當年有個簽名,陳字就是簡體的。甚至有的字一開始就是簡體,反而後來繁體化了。一次簡化只不過是把它們從民間習慣上升為官方規定而已。根本不是現在人們以為的是後造的。而二次簡化是正宗的生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二簡的失敗,其基本原因就是八個字:時過境遷,生不逢時。
火星文比二簡字好認一些
二簡字太亂了。
這是我從二簡草案的原件扣下來的
很多人認為部分二簡字很好看,很合理之類的看法。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別的姑娘再漂亮,也不能要啊,你有自己的媳婦啊。之所以認為這種看法不可取,我們不能只看其中的片面。文字是有自己的慢慢的發展的,一簡字已經人為推動了,不過出發點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二簡字在一簡字的出發點上,已經有了變味的趨勢。
二簡字的思路就是極端的。主要有兩點,一,極為簡化;二,合併相同發音的部分字。如果照這麼發展下去,那以後也不會有錯別字了,每個字都簡簡單單,一個發音一個字。一本厚厚的書,總共就幾個字翻來覆去的寫,你認為理解起來簡單嗎?
其實,文字只不過是一個符號,簡繁並不重要,跟著時代的發展,有變更是正常的,但是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用了一段時間的訊飛輸入法的手寫功能。功能挺好的。
但是,有些字筆畫較多,人們在日常手寫中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簡化寫法。而這些相當一部分在第二批簡化字里得到實現。 所以,建議能夠支持第二代簡化字。可以提高很多的效率。 比如:高,器,煤油的煤,雪; 簡化了挺好的。 希望能夠得到你們的反饋。推薦閱讀:
※掌握大量冷知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老師會安排兩個在講桌旁邊的位子 坐在那兩個位置的學生一般是什麼類型的?
※憑什麼有的人天生運氣就那麼好?
※知乎上醫生們是真的戾氣很重嗎?還是確實醫學路越來越難走?
※如何看待「楢山節考」里把老人放到山上任其自生自滅的社會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