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是如何進外企?

目前工作兩年了,在一個創業公司做了兩年技術,能力成長很快,目前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提高自己,想去外企看一看,但是不知道外企一般都是如何社會招聘的,是不是如同大家說的那樣外企都是內部互相推薦進去的多一些。

你們在職業生涯的這個階段都是如何度過的?


我應該是最莫名其妙進外企的了,大四要畢業了,發現自己不會寫工程代碼,大學幾年基本就是給人修電腦改路由器了,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證書,四六級也沒有過,掛了十幾科,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畢業證,最重要的是在一個IT行業環境非常弱的省份實在沒有什麼工作單位。

萬幸中的萬幸,有個外企來學校開培訓班,宣稱培訓合格有實習機會,還免學費,然後我就去了,教材都是我看不懂的英文教材,1個月講的內容從軟體測試、Java開發、linux系統、SAP諮詢亂扯了一堆。然後就獲得了實習崗位,進去之後也沒有任何部門接收我,然後我就只能天天給別人裝系統,配伺服器之類的打雜,最好混了個正式員工的offer。

繼續打雜了兩年,期間除了軟體開發沒做過,混過幾個項目做打雜,我做過各種職位的救火員,軟體測試、伺服器運維、網路布線、HR專員、行政專員、軟體實施、文檔撰寫。職能上除了售前都走了一遍。

外企從社招上來說分兩種:部門人才儲備、項目崗位缺崗。

面試方面:更看重行業經驗,相關工具軟體的熟練程度,英文水平。

部門人才儲備,相對來說崗位職能很穩定,就是一個專做某類項目的部門裡面缺了某個崗位的人手,招聘需求會比較虛,寫有各種行業軟體,要求具備某類行業經驗xx年,某些系統框架的工作經驗xx年,各種工具軟體xxx。部門人才儲備招聘是這麼玩的:首先HR會從各大招聘網站和郵箱收簡歷,然後根據簡歷的內容重點關注幾個地方:個人技能、項目類型經驗、行業經驗、工具軟體經驗,分類錄到專用的人才庫系統裡面,然後有崗位需求的部門會從裡面篩選,工作地點、xx行業經驗3年以上,xx工具3年,看項目類型是否匹配,匹配了會有第一輪意向溝通。

第一輪溝通由HR負責,主要是嚮應聘者說明目前的崗位需求,工作的基本信息,了解應聘者目前的個人信息,跳槽意向,工作地點之類的基本信息,確定跳槽意向和個人信息之後,會安排一個電話面試。

電話面試由HR進行,一般是英語,就是按照簡歷上面的溝通,問問個人經歷項目經歷,了解一下簡歷的真實性和技能相關的事情。接著就會根據技能類型安排一個具備相關技能的人進行電話技術面試。

電話技術面試由部門技術人員進行,還是英語為主,技術方面的允許中文作答,會溝通更深入的技術解決問題方式,應用場景,確定能力等級,評估技能和崗位的契合度。接著還會進行N輪不同技能類型的面試溝通,安排專精不同技術的人進行面試。評估完所有技能和崗位的契合度之後,會由部門leader來進行職業發展方面的意向溝通。

部門leader面試可能是電話也可能是面對面,一般就是中文面試了,閑扯個人規劃職業發展方向居多,就是聊聊了解一下職業穩定性之類的事情,解答應聘者關於崗位和工作內容方面的疑問。根據彙報層級,這裡可能會進行兩三次不同部門層級的面試。

最後是HR工資溝通,評級、福利,入職所需資料入職時間之類的。

項目崗位缺崗則省事的多,招聘需求也很直接,項目所需的行業經驗、工具軟體、崗位技能,面試也簡單得多。部門拿到應聘者的簡歷之後電話溝通確定跳槽意向。安排電話面試。

電話面試由項目相關崗位的負責人進行,直接英文溝通確定基本的英文交流能力,然後就是技術溝通確定行業經驗、技術能力,完了評估技術和崗位的契合度。沒有問題的話安排一個部門leader的面試。

部門leader面試也很直接,確定職業穩定性,解答一些崗位和工作方面的疑問。

最後HR工資溝通,評級、福利,入職流程。


英語學的還不錯+計算機專業+一點工作經驗。公司全英文工作環境、筆試就是英漢互譯。

英語不好連第一輪都進不去。

第一輪直接技術面試,通過。

第二輪boss直接從國外電話面試、通過。

三天後入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千萬不要進台企?
中高級口譯對於將來進外企工作有用處嗎?
外資電氣公司如何突出重圍?
如何看待奧迪「地圖門」?
如何看待交大碩士辭去外企部門主管二十多萬的年薪去賣涼皮?

TAG:求職 | 職業發展 | 外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