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霸王別姬》這麼高分?
我看了兩遍《霸王別姬》一點也不覺得它有網友評價的那麼好。所謂經典到底經典在哪兒。那些台詞也不過如此。化妝音樂也是矯情的狠。真正的京劇魅力根本沒有怎麼好好體現。張豐毅一股腦兒在那端架子,沒有一點底蘊。張國榮演技也就那樣了,個人覺得實在是張國榮粉絲太多,緬懷他的人太多而生生提高了這部篇子的評價。
看了豆瓣上的影評,大多也是牽強附會,硬深深的加些有的沒的道理上去。在我讀來無血無肉,毫無說服力。很多人在那邊問陳凱歌為什麼除了《霸王別姬》就沒有好作品了。我想說,是因為陳凱歌從來就沒有拍過好作品好么!那些張國榮影迷歌迷,請繞道,非喜勿噴。我純粹從藝術以及電影本身好壞角度在評論這部片子以及表達我的疑惑。
對藝術的欣賞本就是各有所好的一件事,題主從個人角度認為《霸王別姬》評分過高沒什麼問題,如果直接回答「為什麼評分高」的話,很簡單,就是喜歡的人多——認為《霸王別姬》好的人比像題主這樣認為它不好的人多很多,僅此而已。
喜歡的人會說張豐毅把一個一身痞氣的戲子演活了,不喜歡的人會像題主這樣說他只是一昧端架子;喜歡的人會說程蝶衣和張國榮人戲合一,題主則會覺得「也就那樣了」。作為一個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我會說老那的那句「學生嘛,火氣大,又沒錢找姑娘」可以解釋近百年來的青年人的狂熱行為,葛優扮演的袁四爺在被槍斃前還邁戲步成功塑造了一個對京劇愛至骨髓的惡霸,師傅的嚴厲甚至變態的教育培養出了兩位名角,蝶衣試圖用同樣的方式卻只培養出了把自己推向毀滅深淵的「孽徒」,整部影片講的是在時代變遷中小人物的愛恨情仇,幾個人短暫的一生經歷了滄海桑田,結局是,「虞姬她怎麼演,最後都是一死」。想多說的話,可以展開很大的篇幅,但是對不喜歡的人(如題主)來說,展開這些是毫無意義的。一如我從來不覺得《泰囧》好笑,但很多人確實開懷大笑;我從來不覺得《三傻大鬧寶萊塢》有多好,在我看來也就和《愛情屍檢報告》一個檔次,但《三傻》在豆瓣的評分高了後者將近2分,相差三個檔次開外;《天使愛美麗》看了不到一半我就睡著了,這或許和我不懂法國人的文化有很大關係。還是那句話,個人喜好罷了,縱使在某一部作品上個人與大眾有偏差,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至於張國榮的影響,毫無疑問,近十年來,張國榮的粉絲對這部片子的評價肯定會有影響,但是,這部片子得下面這些成就(來自百度百科)的時候,張國榮還健在利益相關:非張國榮歌迷,非張國榮影迷。如果周星馳「只是個拍電影的」,我不過是個「偶爾看電影的」。傻,怎麼能這樣草率評價。逼仄的態度就是不對的。你在點評名家都覺得好的東西時,懂它們,研究他們然後再談,啥事都這樣,很有必要。
我不算是張國榮的影迷,也沒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但是《霸王別姬》能獲得這麼多的認可,這些認可不只是來自於哥哥的粉絲,也不是單純來自影迷,還有許多是來自於業內專業人士,你可以去看看它的獲獎情況,那就肯定了它是具有藝術價值的。你說的自己單純從藝術角度來說,還否定了陳凱歌導演的所有作品,而且否定了張國榮的演技,實在是引人發笑,會讓人覺得你是沒有認真地看電影,也不尊重別人的作品。 首先是看電影的心態,不是懷著質疑的態度去發現,而是懷著欣賞的態度去質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末倒置自然會影響你的感官。 然後是關於電影好不好,我猜你之前一定看過相關評論,有很多人說過它好的地方,那麼,我覺得你可以試圖去理解別人說的,再去看電影,看看能不能產生共鳴
然而我是因為看了霸王別姬才了解並喜歡張國榮深深被蝶衣吸引
電影裡面的蝶衣
舉手投足間儘是芳華絕代尤其是虞姬扮相 連我這個女生都要深呼吸來抑制一下心跳的加速如果蝶衣這樣一個虛構的電影人物在一場電影的時間裡把我帶入他的悲歡離合不論看第幾遍都能讓我心疼落淚如果這樣還不算是張國榮的演技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了。看了幾遍裡面的台詞我幾乎都能背下來在看完第二遍霸王別姬的時候
我瘋了似地一直在搜索 虞姬為什麼要死在劇中這是蝶衣問霸王的那時我在讀高三 看完片子已經凌晨兩點多了搜索半天答案 其實我依舊不是很明白大概也就是全片一直有的從一而終能解釋了吧至於配樂我最喜歡的就是菜刀那一段記得有一個簡短沙畫版的霸王別姬一放起那段音樂就想到小癩子和蝶衣一想就想落淚。
看了蠻多遍的吧每看一次還是會想哭 會心疼但其實我還沒有真的理解這部電影如果你真的不喜歡那可能我們喜歡的類型不一樣吧他沒有擊中你的心反正我是抱著把我的最愛推薦給你的心態啊~~哈哈現在我也是榮迷但我是因為蝶衣去愛張國榮
而不是因為鍾情哥哥才心疼蝶衣~~~直到上大學看了霸王別姬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迷戀張國榮。 看這電影需要耐心。
這部電影對於單純的觀眾來說確實深刻了點,觀眾更加註重的是一部電影的故事性,是否將觀眾帶入到電影之中,但是對於真正學習電影的專業人士來說。這部電影的細節處理的非常好,非常細緻,每個故事間的光源以及背景都沒有多餘的地方。個人覺得每個人物都性格明確,塑造的很豐滿。然而我看《金陵十三釵》完全除了一個帶頭的,一個喜歡貓的,一個彈琵琶的,別的人感覺都長得一模一樣。性格塑造很不全面。《霸王別姬》作為中國九十年代電影的最好成就,是有一定道理的。至於陳凱歌后來拍的很多爛片,一個導演一輩子能遇到幾個自己擅長的題材呢,一輩子拍一個題材,像馮小剛一樣嗎……
沒有真正去讀懂它的台詞和配樂是不會愛上這個電影的,《霸王別姬》我看第一遍時也完全摸不著頭腦,理解不了這部片子的好,但後來看了幾遍才真的覺得裡面無論是台詞,前後情節還是張國榮鞏俐的舉手投足都是恰到好處的,不是哥哥的粉絲多這個電影才會那麼多好評,能獲得金棕櫚獎的電影當然不是蓋的,這個電影需要用心看。
表面上寫的是京劇名伶的坎坷,實際上是在說動蕩的社會對於那個年代無力抵抗的人的摧殘。
然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並不知道張國榮是誰
我覺得之所以覺得是部好電影,而且覺得是中國最好的幾部電影之一。一、故事好看,從民國一直到文革結束,敘事還是很吸引人的,節奏有快又慢,中間幾個點應該算是高潮迭起,再加上配樂,那種時代滄桑立馬顯現,有木有?如小豆子畸指被切那段,再如小賴子上吊那段,後面巨大的石牌倒下來,那個震撼!還有青樓里張豐毅跟鞏俐那段,北平淪陷張國榮去救張豐毅那段,到了文革中的相互告發,配樂加上劇情,真的是百感交集啊。。。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無論是人物衝突,還是劇情節奏的推動都是很吸引人的,應該沒幾個人看不下去吧。二、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好,幾個主要人物塑造的非常豐滿,非常真實。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和米國電影差距整體工業水品不在一個水品,其中演員演技似乎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一點。米國電影中那些個魔幻、科幻影片中人物可信度依然很高,可能不光是演員演技問題,還涉及劇本導演等等,因為真實靠的是很多細節來體現。而《霸》中很多細節,環境細節還有人物舉止的細節,都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如衚衕,哨鴿,吆喝聲,八大胡同的京痞,滿清遺老遺少,還有戲班聽戲的觀眾等等,都讓一個不處於那個年代,沒去過北京的人覺得那就是真的。即便可能認真考據他會有很多錯誤的地方,但氛圍和人物可信度已經達到了。而且,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很多情感也有所探討,從一而終不光是對藝術,張國榮塑造的程蝶衣完全可以用電影里的不瘋魔不成活來形容,人戲不分。張豐毅塑造的小石頭,有股京痞味,但卻有擔當,好爽不拘。
睡午覺了,日後更。
拋開張國榮,不去想坎城這看上去是在講述京劇愛情甚至人生但是陳凱歌最想給大家講述的是時代的變遷
程蝶衣的情懷和味道,還是要看個人口味吧,當年看的時候並不太喜歡。比起真虞姬,更喜歡假霸王,蝶衣出世可憐,小樓入世可嘆。個人對這部劇沒有什麼強烈的共鳴,但電影的細膩,場景,演技都是一流,看著舒服,不做作。偶爾的違和感也是在人物性格,而不是電影本身。作為路人,大概還是會給出一個高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這個只能說問主的口味不同常人,原因可能是閱歷少,或是鑒賞力不夠。很多人說《泰囧》很搞笑的,可我並不覺得搞笑,但我不會問像問主那樣的問題。畢竟《霸》拿到的金棕櫚大獎,可不是水貨。
不不不,在看到《霸王別姬》之前,我對張國榮的認識只局限於他有個外號叫哥哥,他有很多粉絲。
《霸王別姬》是一部好電影,好在哪裡,好的地方太多太多,我隨意說說吧!
這部電影寫了歷史,從北洋、民國、日治、解放、文革,從一些很小的地方反映出不同力量的區別,老百姓高聲喝彩,日本人乖乖聽戲,解放軍統一鼓掌,紅衛兵們打砸搶燒。
寫了人性,喜歡吃冰糖葫蘆卻怕吃苦而上吊的小猴子,為了愛人孤注一擲的菊仙,為了師哥尊嚴都不要的小樓,為了出人頭地忘恩負義的小四。
很細微的地方都能展現出很多的觀點,比如抗日遊行的大學生們,戲院門口冰糖葫蘆的吆喝聲,戲子們抽的鴉片,審判黑五類,批鬥抄家樣板戲。
其中,兩人的感情糾葛,人生的無奈,更是精彩的很。
看到《霸王別姬》我才知道,原來,中國也有這麼好的電影。
電影本身就是一面鏡子,一個腦袋和一部電影相互碰撞,而只發出空洞的悶響,這空響難道就總出自電影?我覺得裡面的菊仙兒才是真虞姬,段小樓瘋狗一樣攀咬的時候,她絕望了,應了那句「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麼努力完美的表演在你這說就那麼回事,我很看不慣你說的那句話。
且不談是誰演的問題,只講通過人物在電影本身表現出的人性複雜,個人在歷史潮流中無可奈何,命運與感情都是不可捉摸的。這也一直是人類社會的主題~~ 作為一個直男癌,小石頭可能永遠也不懂小豆子是真愛他吧,而菊仙本是仙,怎麼能愛上骨子裡為凡人的人~
我覺得也不好看,有種病態人生,和阿甘正傳,一類的電影相比能凸出的主題不多。
聽到一句話,聾子看到跳舞的人以為他們瘋了。
推薦閱讀:
※電影《蘋果》的結局是什麼?
※有哪些類似《美少女特攻隊》或者《三傻大鬧寶萊塢》這些明明片子不錯卻活生生被譯名拉低檔次的電影?
※如何評價電影《廢柴特工》?
※沒有人在看《港囧》的時候看哭嗎?
※為什麼覺得《夏洛特煩惱》比《港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