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發展出如羅馬方陣步兵、馬其頓方陣等之類的兵種?

1、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發展出如羅馬方陣步兵、馬其頓方陣等之類的兵種

2、同時期的中國軍隊與這些軍隊碰面,應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雙方如果發生戰鬥勝負如何?


廢話不說了,誰說中國就沒方陣?借用一個朋友的中國長矛方陣的復原圖。中國之所以讓人誤以為沒有方陣,只不過是因為古代寫兵書的喜歡講比較懸乎的戰略思想,鮮有記載實戰戰術和陣型編製的,也就戚繼光認認真真的寫了兩本。其它人大多是抄抄抄罷了

五伍一隊25人隊列橫豎各五,隊長居右與第一排橫列,持槍準備。

人與人之間間隔四尺(含人)

下圖為明兵部尚書石茂華的八卦陣圖,陣雖然很大,但是一看細節,其實就是用25人一伍的方陣組成。中國自古就喜歡以25人一伍為基本作戰單位。兵書上說的各種陣法,實際就是拿最基本的一個個方陣組成需要的大陣。25人的方陣可以用矛,也可以刀盾,甚至騎兵方陣。


因為

1. 中國的軍陣更加多樣化,因地制宜。

2. 戰術、戰略更加多樣化。

=======================================================================

在古代戰爭中,陣法的變化發展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由小部隊到大部隊的過程。先秦時期記載陣法最多的兵書是《孫臏兵法》,其中的《八陣》、《十陣》、《十問》、《官一》等四篇專門討論陣法。孫臏認為軍事鬥爭最重要的因素有四個:陣、勢、變、權。

將陣列在首位,並列出了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之陣、雁形之陣、鉤形之陣、玄襄之陣、火陣、水陣(以上見《十陣》篇)、雲陣(見《官一》篇)、剽風
之陣(見《威王問》篇)等陣名。雖然沒有詳細介紹,但從已有的文字來看,這些陣並不複雜。如錐形之陣,就是一種如劍鋒、如利錐一般的攻擊型隊形排列。展開
進攻時,先以精銳插入敵軍,然後以強大的後續部隊撕開敵陣的裂口,擴大戰果。這種陣形不複雜也不神秘。到了漢代,陣法日益複雜,《後漢書·禮儀志》說當時
「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漢以後,各種陣法就更多、更複雜了,在戰場上布陣的兵力甚至超過十萬。雖然如此,陣法的特點還是可以認識的。《武經總要》卷七記載,宋代常用的陣是:大
陣、東西拐子馬陣、先鋒陣,前陣、拒後陣。這些都是作戰時用於不同目的的不同軍隊的具體布置。如所謂「前陣」,就是「中軍大陣之前,別擇銳士散為奇兵。謂
之前陣。」無論多麼大的陣式,有多少人馬參加,必然在大陣之中又有小陣,即「陣間容陣,隊間容隊」。「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這種與軍隊編製密切相關
的大陣套小陣的布置與配備,形成了大陣與小陣的有機結合,在原則上對任何一個陣法都是需要的。例如,北宋初年為抵禦契丹的騎兵,特製了「平戎萬全陣」。這
是一種大規模的防守型陣法。掘《武經總要》卷七記載,全陣需用兵近十五萬人。下分三大陣,即中央的步兵、兩翼的騎兵、前後陣的騎兵。其中,中央的步兵又分
為九個小陣,每個小陣又由若干「點」組成,每個「點」又由五個隊組成,每個隊則配戰車一乘;兵七十二人,分別掌握弩、槍、刀、劍、牌、拒馬等兵器。每個隊
佔地的大小、相互的間隔距離都有明確規定。這些複雜的大陣,既有大部隊的總體布置,又有小部隊的局部安排,其間又有有機的銜接。

我國古代歷史典籍和兵書中記載的陣法名稱很多,但從其陣式上即隊形排列上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態;一種是方陣,一種是圓陣。正如《李衛公問對·卷中》
所說,陣法變化,「皆起於度量方圓也。」方陣呈方形或長方形,這是古代陣法的基本形態。因為軍隊中各級建制單位都有自己的行伍隊列。排列整齊時總是方形或
長方形,軍隊作戰的基本配置往往總是中軍與左、右兩軍的組合,這也就是一個橫列的長方形陣式。殷墟的甲骨文載殷代的軍隊編製是「王作三師,右,中,左」
(《殷契粹編》597);《左傳·桓公五年》載春秋時鄭國的軍隊出征是:「曼伯為右拒(通矩),祭仲為左拒,高梁彌以中軍奉公。」這些都表明了最初的橫列
式方陣隊形。先秦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方陣的記載,如「萬人以為方陣」《國語·吳語》、「方陣並功(通攻),云何能御」(《逸周書·大明武解》)等。這種方陣
在我國古代長期使用,如《後漢書·袁紹傳》中說:公孫瓚「兵三萬,列為方陣。分突騎萬匹,翼軍左右,其鋒甚銳。」《隋書·楊素傳》說:「諸將與虜戰,每慮
胡虜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中。」只是後來名稱日益翻新,不只是使用方陣之名而已。例如著名的「八陣」,就屬於一種方陣。古代記載
八陣的很多,《孫臏兵法》中就已有了《八陣》篇,《隋書·經籍志》中著錄有《孫子八陣圖》、《武侯八陣圖》、《宋史·兵志十一》中有《龍虎八陣圖》,《武
經總要》卷七也有《本朝八陣法》。關於八陣的內容,一般認為,《孫臏兵法》中的「八陣」是指的八種陣法,而漢以後的「八陣」則是指的一陣八體,即陣形的若
干變化。《李衛公問對·卷上》說:「作陣本一也,分為八焉。」宋神宗時曾對八陣問題進行了討論,後來宋神宗以「帝諭」形式對討論進行的小結說:「大抵八陣
即九軍,九軍者方陣也」(《宋史·兵志九》)。陣的另一種主要形態是圓陣。

方陣主要是進攻型的陣式,而圓陣則是一種防禦型的陣式。這是因為。每當敵軍向己
方進軍時。為了盡量減少敵軍的攻擊面,將防禦線儘力減小,就必須將原來的疏散隊形收縮為密集的隊形,儘可能團為一個有機的防禦體系。如果有高岡丘阜可作為
背後的依託,一般都擺為半圓形的「偃月營」陣式。除此之外,凡在平地,都採取密集的圓陣。這就是《孫臏兵法·十陣》中所說的:「方陣者,所以剸也;圓陣
者,所以榑也。這裡的別是剸斷之義,榑,借為團,結聚之義,就是說,方陣是用於進攻的,圓陣是用於結聚兵力進行防禦的。在同篇中,孫臏又說;「圓陣以胥
(等待),因以為固」,也正如此意。五代時,後梁將領梁劉郛與後唐作戰,唐軍「為兩方陣夾之。郛為圓陣以御」(《新五代史·劉郛傳》)。由此也可以看出,
方陣是進攻性陣式,而圓陣是防禦性陣式。方陣和圓陣是陣式的基本形態,此外還有曲、直、銳三種類型,合稱五陣。戰場上情況千變萬化,陣式也要相應有所變
化。方陣加以收縮即可成為凹陣,圓陣加以展開即可成為方陣,也可以內圓外方,外國內方。例如李靖六花陣,就是「參綜古法,步、騎與車三者相兼而用,以車曰
駐隊,步曰戰鋒,居前為正;騎曰戰隊,又曰盪,居後為奇,遂名為六花七軍陣也。……隨其地勢,去其中營,而變為曲、直、方。圓、銳五圖,而名之曰六花曲陣
也,六花直陣也、六花方陣也、六花圓陣也、六花銳陣也。若遇險阻。仍用七軍,向背得法。作偃月營」(《陣紀》卷三)。

古代兵家所說的「陣無定法」,就是指的這種由於客觀條件發生變化,而相應在陣式上出現的變化。 陣法作為古代戰術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指導戰鬥上起著重要作用。歸納起來,陣法在古代戰爭中的作用主要有四個:


一,嚴格隊列隊形。陣的作用首先在於使士兵在戰鬥中依照嚴格的編製保持最適當的隊列隊形。宋神宗時專門研究陣法的趙禼說:「置陣之法,以結隊為先」(《宋
史·兵志九》)。在一場戰鬥中,將帥要將作戰意圖貫徹於全軍,如「心使臂、臂使指」一樣地指揮作戰,要使數千、數萬乃至更多的軍隊協調配合的作戰而又能在
特殊情況下各自為戰,這就要求全軍在戰場上按嚴格的編製排列為一定的隊列隊形投入戰鬥。這就是《司馬法·嚴位》所強調的「凡戰之道,位欲嚴」,這裡的
「位」,就是指兵士在隊列中的位置,關於位嚴,他認為要「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古代的陣法,正是根據作戰的需要而按軍隊的編製排列成一定的隊形的作
戰方法。只要能認真組織好各級士兵於一定的隊列隊形之中,就會便於指揮,進止統一。正如《武經總要》卷八所說:「陣法者,所以訓齊士眾,使其上下如一,前
後左右,進退周旋,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無不如意。」古代的戰鬥勝負往往與陣的存亡密切相關,一旦戰陣被衝散打亂,就意味著失敗,所以,陣法的嚴格隊列
隊形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其二,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古代的軍隊有車兵、步兵和騎兵,兵器也多種多樣。古人研究陣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
在於在戰鬥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兵種、各種武器的戰鬥力。戰車便於擺開隊形在廣闊的戰場上對敵發起進攻,又便於結成車營進行臨時性的防禦;步兵的特點是機
動靈活,能攻能守,特別是善於越險登高。克服各種地形的障礙,且能進行較為持續的戰鬥;騎兵的特點是迅速,靈活、衝擊力強,善於進行長途的迫襲。在一場戰
斗中,如何充分發揮三個兵種的長處而避其短處,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使三者進行最佳的組合,協同作戰,從而形成最大的集團戰鬥力,這常常是制定各種陣法的主
要內容。前面已經提到過的李靖的「六花陣」,就是以三者的組合見長。六花陣中的戰車名為「駐隊」,居中;步兵名為「戰鋒」,居前;騎兵叫「戰隊」或「跳
盪」,居後,臨戰時,根據地形變化調配兵力,又可變為方、圓、曲、直、銳五種六花陣(見《陣紀》卷三)。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車、騎、步三者的配合。盡
可能發揮各種兵器的作用,也是古代各種陣法的重要作用之一。戚繼光的鴛鴦陣就是一個很突出的例子。鴛鴦陣是古代最著名的小陣之一,每陣僅由十二人組成。它
是戚繼光根據沿海地區水網藪澤,道路狹小的地形特點和倭寇善用短兵器而不善用長兵器的特點而制定的「用長以制短」(《練兵紀實雜集》卷二)的陣法。每個鴛
鴦陣由四種兵器組成。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各有所長。由於鴛鴦陣充分考慮了東南沿海的具體條件,並對滕牌、狼筅、長槍、短刀四種兵器作了有效的安排,使每
種兵器的作用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並且相互支援,從而使鴛鴦陣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三,適應與利用地形。在廣闊的戰場
上作戰,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形條件,根據各種不同的地形條件而進行的不同安排與部署,就是使用不同的陣法。我國古代各種兵書。都十分強調分別不同的地
形條件而用兵。這方面的基本理論是《孫子兵法》的《九地篇》和《地形篇》。孫子先從戰略的觀點把不同的地區分為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圮地、圍
地、死地九種。分析了軍隊進入這九種地區應採取的原則;他又把上戰場後所間臨的區域性地形分為六種——通、掛、支、隘、險、遠,根據海上六種地形,主將排
兵布陣必須不同,方能取勝。也就是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孫子兵法·
地形》)後世各種陣法的制定,無不遵循這一原則。戚繼光可以說是「因地形權」(《陣紀》卷三)用不同陣法去適應與利用地形的典範。他在東南沿海時,「南方
多茹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明史·戚繼光傳》),創造出最宜於沿海地區的鴛鴦陣。他到了塞外北疆,又按「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勝」的道
理,「乃設立車營,車一輛用四人推挽,戰則結方陣而馬步處其中」(同上)的陣法,這就是明代的「四方平定陣。」我們所熟知的韓信破趙之戰中所用的「背水
陣」,也是巧妙地利用地形排兵布陣而取勝的有名戰例。

其四,適應敵情變化。戰爭中敵情千變萬化,軍隊的部署必須適應這些變化而
採取相應的措施,在古代也就是採取不同的陣法。根據敵方的攻守態勢、兵種構成、主要兵器,戰鬥力素質等因素的不同,都可以採用不同的陣法。即使在一場戰鬥
中,如果敵情發生了變化,也應當採用相應的陣法。隋朝大將楊素在與突厥作戰時,先是採取守勢,「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
內」,當他決定轉守為攻時,遂「悉除舊法」令諸軍為「奇陣」,大獲全勝,「殺傷不可勝計,群虜與哭而去」(《隋書·楊素傳》)。戚繼光對付倭寇時用「鴛鴦
陣」,對付蒙古騎兵時改用「四方平定陣」,這是為了適應地形的變化,也是為了適應敵情的變化。因為前者對付的是手持短刀,完全步戰的倭寇。後者對付的則是
縱橫馳騁的蒙古騎兵。

古代陣法可謂千變萬化,但無論如何布陣,陣式如何變化,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布陣的基本要求。《司馬法·定爵》中對布陣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古代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它指出:「因地,因敵,令陣」;「凡陣:行唯疏,戰唯密,兵唯雜。」就是說,首先要根據地形與敵情決定採取何種陣法,在布陣時要注意行列疏
散,交戰時兵力宜密集,兵器的配備宜多樣。

行列宜疏散,是說在士兵之間、行列與行列之間不能太密,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各種兵器才能施
展,隊形才有可能變化。一般來講,「每步兵一人。佔地兩步;騎兵一人,佔地四步」(《虎鈐經》卷九)。除了從士兵的位、行、列這種關係來看之外,從全軍的
角度講,整體的布置也應有一定的距離。一個完整的陣式往往可以分為陣頭、陣腹、陣翼、陣尾四個部分。陣頭是全陣的前鋒或前衛隊,陣腹是全陣的主力或總預備
隊,陣翼是用以掩護中央主力和對敵實施迂迴或突襲的機動兵力,陣尾是全陣後方或側後方的警戒部隊。這四個部分之間,「陣頭不宜遠過,陣尾必識變更,陣腹最
須實整,陣翼籌使輕凌」(《陣紀》卷三)。這樣,全陣就能靈活機動,離散聚合,有條不紊。

兵力宜密集,是指作戰時之所以能形成一支整體的
打擊力量。靠的是有機的整體戰鬥力而不是單兵攻殺的戰鬥力。這其中包括各兵種的密切配合,也包括齊營隊、各小陣之間的聯繫支援、左右照應、內外配合。只有
陣中有陣,隊中有隊,才能達到一陣被破,諸陣相救。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戰場上根據需要而進行戰術的集中、分散、填補與轉移。

至於「兵唯雜」,就是要象鴛鴦陣那要配合各種功能的武器。這在使用多種兵器的古代,是任何陣法都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首先,實名反對這個問題,問題本身有誤,我國古代是有方陣的。

再者,實名反對下高票答案,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不過,中國歷史上的純粹方陣步兵,並不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政治結構和西方不同。中國古代一直是多兵種配合作戰,且陣法並非方陣一種,方陣這種燒錢重步兵,要麼是極有錢的國家才能裝備得起,要麼是純粹的由貴族組成的軍隊才能組成純重裝方陣,比如戰國時期的魏武卒。

而西方,不論是斯巴達,還是馬其頓,都是由城邦公民(法理上的貴族)自帶裝備組成重裝方陣,而羅馬軍團雖然是國防軍,但因羅馬的經濟實力是任何國家都不能與之相比的,所以,加之西方的戰爭很少有其他兵種配合,頂多就是遠程或攻城部隊,所以,西方的方陣才能顯得如此有效率。

而中國古代,自秦開始就大一統,不論府兵募兵還是傭兵,皆由國家財政來負責,重裝鎧甲和盾牌的裝備經費太高,加之古代中國更注重多兵種配合,比如車兵和後來的騎兵,甚至宋以後的火器兵等等,再者中國古代的科技程度較高,勁弩、弩炮、火器之類的武器,導致重裝方陣效率並不如在西方戰爭中那麼高。

但中國古代確實是有重裝方陣的,不過並非西方那樣的長槍或劍盾加標槍的方陣。

以我在湖北省博看到的楚國和曾國的槍和戟的出土實物長達三到五米推斷,這樣長的兵器只能以方陣的形式才能使用,其一支重裝隊伍中同時存在戟,槍,戈,甚至有鉤和鎩,而且從出土鎧甲來看,當時士兵的防護重量也並非很多人想像那麼輕,這樣的軍隊可以叫做重裝方陣無疑。


這兩種兵種都有,別國的任何常見兵種中國都有,只是樓主讀的中外史書不夠多而已

首先,兵種和陣是兩個概念

A。波希戰爭馬拉松漏底夾扁陣是口袋陣,凱撒用同樣的陣法在北非擊敗了龐培殘黨

牝陣(口袋陣),即黃帝五行之水陣,孫子之牝陣,吳起之曲陣,諸葛亮之龍騰,劉豫之卻月也。舉皂旗,鳴鼓,則為之。

左右俱高,行軍溪谷,利為牝。牝則前張兩翼,便於吞掩,使彼奔衛,三面受敵,足以勝牡(鋒矢陣)矣。牡(鋒矢陣)之列也,前銳後重,象劍之鋒。牝(口袋陣)張兩翼,夾攻其鋒。經曰:銳而鋒者,夾擊之。故牝(口袋陣)勝牡(鋒矢陣),猶復勝單。

具體過程請看H4程靖兄的帖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72978/answer/95040307

《凱撒戰記-內戰記-阿非利加戰記》

12.同時,當凱撒走到離開營寨已經三羅里的時候,偵察人員和騎兵先頭部隊向他報告說;他們已經在不遠之外看到敵人的軍隊。真的,這報告還只剛剛到達,就已經可以開始看到大股煙塵。一聽到這事 ,凱撒迅速下令把當時在那邊的數目不很多的全部騎兵、以及少數弓箭手,都召出營來,軍團也一起部伍井然地跟著他緩緩前進。他自己帶著少數武裝人員走在前面。很快敵人就可以老遠看到。他命令士兵們都戴上頭盔,在平地上作好戰鬥準備,他們的總數包括三十個營,並有四百騎兵和一百五十名弓箭手。

13.同時,敵人由拉比努斯和帕基德尤斯兩兄弟率領著,展開成為一橫列長得出奇的模隊,緊緊擠在一起,但卻不是步兵而是騎兵 ,中間穿插著努米底亞的輕裝兵和步行的弓箭手,陣列緊密得使凱撒的部下最初老遠一看到還以為他們是步兵。左右兩側翼都有許多騎兵隊在加強它們。同時,凱撒也儘可能把他那支單薄的隊伍布成一列單行。並把弓箭手安放在隊伍前方,騎兵布列在左右兩翼。他特別指示他們要留神不要讓人多勢眾的敵人騎兵包圍住,他認為陣勢雖布置好了,戰鬥卻將光只由步兵進行。

14.這時,雙方都在引領以待。凱撒靜立不動,他認為以自己這樣少的人,和敵人龐大的兵力作戰,主要應該鬥智而不應該鬥力。突然敵人的騎兵開始伸展開來 ,向兩側擴散,把丘陵也都包圍進去,使凱撒的騎兵也不得不跟著伸展得更加稀疏,而且開始準備形成圓形。凱撒的騎兵因為對方人多,感到難於應付。在雙方陣列的中央部分互相接觸時,夾在敵人密集的騎兵中間一起前進的努米底亞輕裝步兵突然快步衝出來,向我軍團的步兵投擲武器。這時,凱撒的部隊向他們發動攻擊,對方的騎兵逃走了,步兵則仍守在自己的陣地上,直到騎兵重新驅馬趕來,支持自己的步兵。

15.在這種新奇的作戰方式之中,凱撒看到每逢自己的隊伍在向前追擊,就要引起混亂,因為步兵在追逐對方的騎兵時,跑得離開隊伍一遠 ,側翼就不免要暴露出來,靠近的努米底亞人就可以用投槍殺傷人,而敵人的騎兵卻很容易靠飛馬賓士避開我軍的輕矛。於是他逐行逐列傳下令去,禁止任何士兵跑到離開連隊的標幟四步以外為同時,拉比努斯的騎兵自恃人多,試圖把凱撒單薄的部隊包圍起來。凱撒的那支小小的騎兵被大批敵人弄得精疲力盡,馬匹也受了傷,稍稍向後退了一些,敵人卻愈逼愈緊。這樣,一時之間,所有軍團士兵都被敵人的騎兵包圍起來,使凱撒的部下被壓縮得成為一個圓圈,大家好象是被圈在一重圍欄里進行戰鬥似的。

16.拉比努斯光著頭,騎馬在戰陣的最前列跑來跑去,在鼓勵自己的部下同時,偶而也用這種話和凱撒的軍團士兵搭腔:「喂,新兵 ,怎麼樣,瞧你們那股狠勁!你們也都被他的話迷住心竅了吧,天知道他已經把你們推進到多麼危險的絕境里去了,我真替你們難過!」一個士兵回答他說:「拉比努斯,我不是新兵,我是第十軍團的老兵。」拉比努斯接上去說:「我認不出第十軍團的旗幟。」那士兵又說:「我馬上就會讓你認出我是誰來。」他一面說,一面把頭盔從頭上脫下,以便對方認出他,並且把他的輕矛對準拉比努斯用盡全力投過去,重重的一下正好戳進他的馬腹。他說:「讓你知道一下,拉比努斯,這就是第十軍團士兵給你嘗的厲害。」雖說如此,所有的士兵卻都很驚慌,特別是新兵們,只能眼睜睜的盯著凱撒,除了躲避敵人投來的武器以外,什麼都不管了。

17.一當凱撒識破敵人的計謀,就命令把行列儘可能伸得愈長愈好,而且每隔一個營即有一個營轉過身去,使一個營背向著軍旗、下一個營面向著軍旗,這樣一來 ,連同他的左翼和右翼,就把包圍成圓圈的敵軍從中分割成為兩半。用他的騎兵把這一半和那一半隔開之後,再用他的步兵從內線向它發動攻擊,一陣陣投擲矢矛把他們驅走。我軍追去只不遠一段路,因為怕有埋伏,重又回到自己人這邊。凱撒的另一半騎兵和步兵也這樣做。任務完成後,敵人被驅逐到很遠的地方去,傷亡很重大。凱撒的部下仍保持著戰鬥的隊列,開始退回自己的駐地去。

B。底比斯基佬陣是雁行陣,擊敗了斯巴達,但是二次使用時,被馬其頓的鐵鎚砧板陣給破了

雁行陣(斜三角形陣),即太公三才之天陣,孫子之雁行,吳起之鵝鸛,諸葛亮之沖陣也。舉雕旗,九鼓,則為之。背城南敵,易斷繞人,則利為雁行(斜三角形陣),可以勝方陣(橫方陣)。雁行(斜三角形陣)前銳後張,延斜而行,便於左右,利於周旋。經曰:厚而正者堅。當選勇力,脅其兩旁。故雁行勝方陣(橫方陣)也。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06165/answer/209301891

C。馬其頓的鐵鎚砧板陣是雁行陣,長槍兵只是兵種。

殷墟商王大墓就出土了大量矛頭,但是根據我從台灣史語所那裡確認都是短矛

《考工記》就記載了很多長矛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048490

殳長,尋有四尺(先周黑尺12尺),崇於人四尺,謂之四等;2米36

曾候乙墓 出土的殳,頭呈三棱刮刀形 ,後部和柄 各有一個球狀銅箍 ,為花球狀和刺球狀。通長3.29 — 3.4米。

女真完顏阿骨打起兵也是用大棒懲罰阻止逃兵

《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四年》是月,女直阿古達舉兵伐遼,進軍寧江州,次寥晦城。博勒和徵兵後期,杖之,復遣督軍諸路兵皆會於拉林水,得二千五百人。申告於天地曰:「世事遼國,恪修職貢,有功不省,而侵侮是加。今將問罪於遼,天地其鑒佑之!」遂命諸將傳梃而誓曰:「汝等同心儘力,有功者,奴婢部曲為良,庶人官之;先有官者,敘進輕重視功。苟違誓言,身死梃下,家屬無赦!」

古羅馬也有用大棒懲罰阻止逃兵的設置

車戟,常,崇於殳四尺,謂之五等;2米86

戟廣寸半,內長4寸半,胡長6寸,援長7寸半,刺長6寸,重1斤4兩

湖北隋縣 曾候乙墓出土有三聯裝的戟,通長 3.43米。

0.0158*4=0.0632米,3.29 +0.0632=3.36米

《周禮春官巾車》 樊纓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樊纓九就,建大旂。。。樊纓七就,建大赤。。。條纓五就,建大白。。。前樊鵠纓,建大麾

《周禮考工記》龍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鳥旟七斿;以象鶉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龜蛇四斿,以象營室也

《戚繼光紀效新書》 卷十六 旌旗金鼓圖說篇:

此主將號旗,顏色隨意,不預設以泄機。桿用長槍,旗方一丈二尺。

此不可用於行陣重大也。桿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避天子九)。黑綠緞為之,白綾為邊,纓頭飾以珠絡,極其華麗。

此用以引金鼓,桿高一丈二尺,纓頭雉尾珠絡旗,素黃色,方七尺,黑布,字大二尺。

桿長一丈六尺,頂用纓絡雉尾,邊幅之色俱同,各照方色。方可六尺。

此與前大五方旗同用,各照方色彩畫,邊用生旗之色,不可與本旗色相犯。除邊方五尺,桿高一丈五尺,纓頭珠絡。

桿長一丈三尺,旗方五尺,頂用纓頭雉尾珠絡。

旗杆長八尺,用木葫蘆或葫蘆上加以槍頭亦可。方四尺,藍色,邊用紅色。

常是天子大旗的意思,似乎不是商尺,根據周禮春官司常及鄭玄註解,估計是12尺布尺0.231再加須邊

酋矛,常有四尺(常+4夏黑尺),崇於戟四尺,謂之六等。3米36。長沙出土積竹柄2.97、西安兵馬俑2.8,矛頭一般是0.3到0.6,加起來正好是3米3。希臘方陣都不到三米,羅馬更短。

車兵用矛,不論如何也不到4米,亞歷山大方陣也才4米

根據考工記廬人,夷矛三尋24尺,0.197*24=4米7

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矛長達6.3 米,應該是旗杆,亞歷山大的繼業者們也才6米

《吳子圖國》也有記載魏文侯的長戟兵

吳起儒服以兵機見魏文侯。

文侯曰:「寡人不好軍旅之事。」

起曰:「臣以見占隱,以往察來,主君何言與心違。今君四時使斬離皮革,掩以朱漆,畫以丹青,爍以犀象。冬日衣之則不溫,夏日衣之則不涼。為長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車奄戶,縵輪籠轂,觀之於目則不麗,乘之以田則不輕,不識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備進戰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猶伏雞之搏狸,乳犬之犯虎,雖有斗心,隨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眾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鑒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故當敵而不進,無逮於義矣;殭屍而哀之,無逮於仁矣。」

D。漢尼拔的坎尼中厚陣是陣,日後的俄國諾夫哥羅德軍也用此法破條頓騎士團於楚德湖

E。凱撒也有很多經典陣法,比如法薩盧斯戰役,一側靠河,另一側用少量輕騎兵吸引敵軍輕騎兵離開輕步兵保護後,用埋伏的輕步兵吃掉敵人輕騎兵,但是羅馬標槍大盾軍團只是兵種

大盾標槍兵,中國有很多

《宋史兵制》廣捷[舊名左右平遠,建隆二年改。咸平五年,又選廣德、神威等軍教以標槍旁牌補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68452/answer/135660801

凡藤牌要堅大輕,遮一身。每人長刀一把,棄槍(標槍)三枝。藤牌無棄槍,如無牌同。蓋長短勢絕,急不能入,須用棄槍誘之,使彼一顧,則藤牌乘隙徑入矣。——戚繼光《紀效新書》

待敵長槍將及身,擲標刺之,中與不中,敵必用槍顧撥,我即乘隙徑進,急取出刀在右,隨牌砍殺。一入槍身之內,則槍為棄物。我必勝彼矣。——戚繼光《紀效新書》

敵擁盾層疊自蔽,我軍攻之不得入,上(朱棣)預作木矛長六七尺,橫貫鐵釘於端,釘末有逆鉤,令勇士直前擲之,連貫其盾。——《明實錄》

F。岳飛用少量具裝騎兵杠住鐵浮屠連環馬不讓他們加速起來,然後兩翼斬馬步兵幹掉拐子馬騎兵,這是陣。鐵浮屠只是兵種

電影蒙古王

《晉書載記七·冉閔傳》——引文出處應該是——《晉書》卷一O七《石季龍載記》

(冉閔)乃與(慕容)恪遇,十戰皆敗之。恪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鮮卑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裏,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餘級。俄而燕騎大至,圍之數周。閔眾寡不敵,躍馬潰圍東走,行二十餘裏,馬無故而死,為恪所擒,及董閏、張溫等送之於薊。

「連環馬」正史記載只有一條,出自《資治通鑒·晉紀二十一》,有「以鐵鎖連其馬,為方陳而前」

這純粹是為了對付無敵冉閔,防止自己騎兵嚇得逃跑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92390/answer/171337741

楊汝翼《順昌戰勝破賊錄》: 「(六月)初九日平明,四太子遂合龍虎大王及三路都統,韓將軍、翟將軍人馬,還至城下。甲兵(步兵)鐵騎(騎兵)十有餘萬,陣列分布,屹若山壁。旗幟錯雜,大小有差。......

四太子披白袍,甲馬,往來指呼,以渠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

虜號鐵浮圖,又號合(左邊一個提手,右邊一個乞)叉千戶(簽軍)。其精銳特甚。自用兵以來,所向無前,至是,亦為官軍殺傷。先以槍揭去其兜鍪,即用刀斧斫臂,至有以手撮(左邊一個提手,右邊一個卒)扯者。極力斗敵。

自辰至戌,賊兵大敗。遽以拒馬木障之。少休,......去拒馬木,深入斫賊,又大破之。......

當時擔任順昌通判的汪若海,去杭州向朝廷請求救兵,沒有參加順昌戰役。他為了表明自己也是這場戰役的直接參加者,在順昌戰役結束,返回到順昌以後,親往戰地,訪問當時的參戰之人以及被俘逃脫的人士,寫成了一篇《札子》送呈南宋朝廷。其中中有專談「鐵浮屠」和「拐子馬」的一段:

「兀朮所恃,號常勝軍。......其所將攻城士卒(簽軍)號鐵浮屠,又曰鐵塔兵,被兩重鐵兜鍪,周匝皆綴長檐,其下乃有氈枕。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後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

以鐵騎為左右翼,號拐子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來,所不能攻之城,即勾集此軍。......」

「血戰自辰時至申,虜乃敗走,橫屍遍野,不知其數。劉亦斂兵入城。兀朮大怒,親擁三千餘騎,直扣東門,射城上人,著炮架皆滿。又被城上軍以勁弩射走。」

《歷代名臣奏議》呂頤浩奏:「虜人遇中國之兵,往往以鐵騎張兩翼前來圍掩」。

鐵浮屠有可能是炮灰簽軍,他們不穿鎧甲,只是戴著兩重的鐵頭盔,頭盔下有長檐把全身遮住,長檐背面是氈枕,就類似萬聖節裝鬼的那種套子,很容易穿脫

《黑韃事略》:"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革六重),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

後金也有這樣的衣二重鎧的炮灰部隊

西夏軍騎兵確實有記載是連接著的,但是不是三人,只是騎兵自己。

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漫畫《烙印戰士》23卷100頁開始出現的戰奴應該就是類似鐵浮屠的炮灰兵

後人則誤解了

岳珂《鄂王行實編年》把這條記載貫在岳飛著名的郾城之戰中。「兀朮有勁軍,皆重銷,貫以韋索(皮繩),凡三人為聯,號拐子馬,又號鐵浮圖,堵牆而進,官軍不能當,所至屢勝。」

《智囊全集》 第八部 兵智卷二十二 (明)馮夢龍 著

緣虜眾多,其立無縫,僅能操戈,更轉動不得;而我兵執斧直入人叢,掀其馬甲以斷其足,一騎才倒,即壓數騎,殺傷甚眾。

「順昌之戰,兀朮責諸將喪師,皆曰『南朝用兵非昔比,元帥臨陣自見。』兀朮用『鐵浮屠軍』,皆重鎧甲,戴鐵兜鍪,錡軍以槍標去其兜鍪,大斧斷其臂,碎其首。又兀朮用『拐子馬』,而岳飛以麻扎刀入陣破之。以長刀、長斧破騎兵,郭子儀敗安祿山已然。軍事必漸習而強,不能因其初弱,疑其後盛。而金人多用簽軍,亦不如其初起部族軍之強悍。」

—— 錢穆《國史大綱》

浮木陣也就是豎的長方形,專克車輪陣和類似連射武器

G。古代陣法,看這裡我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01956

黃帝五行五陣,也就是《孫臏十陣》里的橫方陣、圓陣、口袋陣、鋒矢陣、正方陣這五陣。鋒矢陣原本就是克橫方陣的,然後姜子牙發明了車輪陣、豎方陣、斜三角陣三個陣,取名三才三陣。橫方陣可圓陣、圓陣克口袋陣、口袋陣克鋒矢陣、鋒矢陣克正方陣、正方陣克車輪陣、車輪陣克豎方陣、豎方陣克斜三角陣、斜三角陣克橫方陣。

北宋太宗平戎萬全陣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649227

綠點表示150或250人,黃點表示220*5=1100人,傳世書籍配圖明顯有問題

北宋真宗常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57413

《虎鈐經》長虹之陣

龍騎兵咱都有

《宋史兵制》龍騎[建隆間以諸道招致及捕獲群寇立,號有馬步人,見陣即步鬥。

結尾福利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620226/answer/145452017


中國誕生了冷兵器史上極為bug的一種武器:弩。秦左右,中國人就巧妙的設計出了弩機,然後順理成章的裝備了大量的弩。重弩的出現,使得行動緩慢的步兵陣,即使裝備了盾牌,也會被貫穿……所以,中國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陣列,因為,在重弩面前,這些都是炮灰……可以參考漢陳湯是怎麼破魚鱗陣的,我記得戰果貌似是斬首1400多,歸降1000餘。


首先據我所知秦軍至少是有過長矛方陣的。其他不知道。中國古代有個軍事史料問題就是不重視細節,注重於謀而輕視「術」。文獻紀錄在兵種裝備和具體步兵隊列上細節很模糊。舉個栗子,中央台做的關於秦國的紀錄片里講長平之戰,提到趙軍被包圍後,秦國出動「輕兵」每日騷擾,但是輕兵是什麼,文獻就說不清楚。專家推測就有三種:弩騎兵,戰車兵或者無甲步兵。沒人知道到底是哪種。而希臘羅馬戰爭的話細節早已經研究清楚了。方陣幾排,一仗多少方陣,多少步兵多少騎兵,方陣幾排長槍,舉多高都有記錄的。

至於戰術,包括中國,西亞,中亞都傾向於遠程部隊。這是東西方的大差別。這個孰優孰劣不好一蓋評價。與具體時期國力有關,國富民強則弓手訓練好,弩手裝備好,射擊殺傷力就好,打希臘方陣應該不錯。若是久經戰亂,那麼沒有多少訓練得體的弓手,而弩是很花錢的。沒能力量產就白搭。結果就成了亂鬨哄的民軍。這樣的軍隊跟希臘羅馬打,參見高盧跟凱撒打的後果。


有啊...魏武卒啊...誰說沒有....


吳王昏乃戒,令秣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馬舌,出火灶,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挾經秉枹。十旌一將軍,載常建鼓,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國語?吳語》

萬人以為方陣

萬人以為方陣

凡陣有十,有方陣——《孫臏兵法》

諸葛亮 以石縱橫布為八行,方陣之法即此圖也。——《李衛公問對》

(慕容)恪乃以鐵鎖連馬,簡善射 鮮卑 勇而無剛者五千,方陣而前。——《晉書》

行引之時,須先為方陣行列。

方陣既成,逢賊斗戰,或打頭,或打尾。打頭其陣行,行不前進;陣既不進,自然牢密。如其打尾,頭行不停,其陣中間,多有斷絕,須面別各定,總管都押勾當,勿令斷絕。

——《李衛公兵法》

你以為馬其頓方陣的「方陣」是生造的詞語?還是西方歷史書里用中文寫的「方陣」?

東西方用一個物理體系

神tm打仗起來就兩套規則了?


這個要分時代來看。

在希臘、馬其頓方陣大行其道的時候,中國的情況也差不多。例如春秋時期,大國交戰無不都是上中下三軍互相PK(除了楚國這種左中右邪教,不過本質上也一樣),兩軍交戰,也都是大型步兵方陣跟隨著戰車徐徐推進。

再看當時的代表性武器——戈,一種鉤啄式殺傷的長柄兵器,題主不會當真以為是拿來單兵打擂式用的吧,那樣的話,戈還真不如熟銅棍好用,還不就是步兵方陣對決時繞開盾牌可以從上到下劈啄。偶爾出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先軫和鄭莊公那個兒子,還都能上史書好好寫一筆。

但是接下來,東西方軍隊的組成形式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羅馬並不是以步兵方陣出名的,早期的羅馬精銳步兵組成希臘式方陣,在歐洲戰果並不出彩,羅馬的步兵的強大來自於職業化的、以百人隊為基礎的戰術配合,還有羅馬在工程、組織、後勤和文化上的壓倒性優勢。這樣的組織形式,決定了羅馬常備軍團戰鬥力很強,而整個國家的國防動員能力很弱,軍團不在了,羅馬也就不在了。而中國,則刻意弱化了職業和動員軍人的區別,講究的是戰時快速動員,依託大兵團作戰能力碾壓所謂的小團隊配合。

二者的區別大概類似於,同樣是農民,中國人只要武裝起來,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剩下的跟著兄弟們往死里砍就行了,至於戰場突擊、迂迴包抄、斷糧封鎖,那都是常備精銳的事情。而羅馬呢?一個普通人編入軍團,左右配合、前進、揚盾、突刺,再後退休息,時刻都要注意聽從百夫長口令,一人配合不好,方陣就完了,這樣的技術難度,豈是一個普通人簡單動員能做的好的?

再加上中國對於單兵遠程投射武器——弩的重視,還有後來中國北方發明了改變戰爭形式的馬鐙,騎兵成為了戰略決定性兵種,步兵方陣的存在意義就更低了。

最後,我認為東西方的區別,是受東西方政權組織方式決定的。馬其頓和希臘的軍隊,基礎是貴族,換句話說,掏得起錢的人才當得上兵,中國也是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早起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後來,中國中央集權不斷加強,不存在一個可以穩定提供優質兵員的貴族階層。即便強盛如唐,府兵制也維繫不了幾年。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邊疆始終需要保持強大的常備兵力,即便有貴族集團,也不可能常駐遠離政治中心的邊界,例如北魏,六鎮本來是貴族集團上升的平台,但是用不了多久,就變成了敝履式的流放地。

而西方實際上也體現出了這個特點,越是早期共和制,越是重視步兵、重視方陣。到了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不惟步兵、不惟方陣了,再到了中世紀,封建集權時代,除了個別名留青史的瑞士、西班牙方陣,你看還有多少玩方陣的?

手機打字累成狗,一家之言,歡迎來噴。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所謂十陣就是由小方陣構成。

中國的問題不在沒有存在,而是沒有詳細記錄,所有留下來的就是一些名字,然後讓大家去猜。

優勢,坦白說,沒什麼優勢,也沒什麼劣勢,作為幾個主流文明,之間不存在太大的代差,不具備特別明顯的優勢劣勢。

回答後看了下其他答案,說下裡面的問題

1,蒙古人不是一群輕裝騎兵,12世紀中國北方和中亞地區有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金屬加工業

2,弓箭,弩箭,投石索,標槍,各種七七八八的遠程武器,對重甲目標的直接殺傷是很小的,目的是打擊對方的陣型和士氣,為之後的接觸戰創造有利條件,盾牌和盔甲不是用來看的

3,秦軍有長矛方陣?少看中國紀錄片,目前這方面沒有明確證據

4,斷補給線沒有想得那麼容易,深入敵方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自己的補給被斷絕,一匹馬的食量是人的數倍,戰時為了保證體力還要加餐,補給隊也不單單是民夫,這實際上是很冒險的事情。

5,為什麼要正面作戰呢?因為其他地方過不去,大量軍隊的人吃馬嚼,車輛器械不是主幹道是不能解決的,人太多的話,一條主幹道都沒法解決,只能分成幾路走不同的主幹道

6,為什麼不繞過堅固的城堡?留一個城在後面,如果不管他,那麼自己的補給隨時可能被切斷,如果分兵包圍,那麼正面戰場上就會捉襟見肘


古代中國人應該不比古羅馬人矮小吧---只是因為環境和敵人的不同導致軍事發展側重點不同而已吧。古希臘城邦間的戰爭用重裝甲的步兵列陣戰鬥,類似於發情期的公牛之間的互相角力,後期羅馬帝國面對高盧和哥特蠻族這類敵人也是以步兵為主,而且歐洲蠻族勇猛有餘,謀略不足,就是喜歡硬碰硬,面對這樣的對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又紀律嚴明的羅馬軍團是與之對抗的最佳戰爭模式;而古代中國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居無定所,機動性極強,而且殘暴狡詐,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根本就不跟你拉起架勢打,所以中國古代一旦條件具備就大力發展輕騎兵部隊,再加上中國相對周邊民族,文明程度和富裕程度都要高出不少,這就使得中國可以有更多的財力物力發展出科技水平較高的武器裝備,如神臂弓、火藥武器等,軍隊以遠程打擊為主,避免近戰肉搏;另外早早的走上了統一的大帝國發展道路,皇帝一人統治天下,為了更好的統治,不斷的愚民、弱民,一直是文人治國,如果出現高素質的職業軍人階級,對皇帝的統治會構成嚴重的威脅,所以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打壓武人,軍人社會地位低,沒有積極性。


中國古代職業軍隊少,周邊沒有職業軍隊,所以方陣少很正常。

XX方陣無非也就是隊列的一種,需要操練,需要傳承。常備軍都沒有的話,那一切都是屁。名義上是常備軍,實際上訓練程度還不如民兵的話,那也還是屁。

至於說雙方交手會怎麼樣。。。這應該是不言而喻的,具體可以參見鴉片戰爭。清軍騎兵在印度騎兵面前連一合之力都沒有,這是為啥?

騎兵衝鋒,馬上格鬥也仍然是要講隊列講陣型的。


因為你看書少


如果發生碰面,對付馬其頓方陣就用弓箭等遠程武器,對付羅馬軍團大隊就用騎兵戰車衝擊


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我國一直有方陣!有方陣!有方陣!古代步兵在馬鐙發明之前都是依靠重步兵!重步兵的殺手鐧就是方陣!方陣!方陣!我拿我以前寫的文章給您看看。

之前看完了大秦帝國三這部電視劇。覺得這個電視劇基本符合現有史實,就是演的太倉促了,然後還是網友一頓討論。其實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陝西人都不知道秦軍是什麼面貌。要知道我國歷史大部分是儒生寫的,法家沒這個愛好。儒生寫的東西通常要灌上仁義道德、是非曲直這種私貨,所以我們就看不到秦軍是什麼樣,秦軍是什麼編製、怎麼做戰、武器系統、補給系統都是什麼樣子的。不過法家這些人雖然沒寫字,但是法家勤於動手,善於計算,熱愛發明製造,所以留下了物件,這些物件現在成了大名鼎鼎的兵馬俑。我們今天如果去看兵馬俑,貌似也無非就是上千個泥人站在那裡,可是要了解軍事你就會發現秦軍是有點穿越的,但秦軍也具有那個時代的局限性,他還是沒脫離那個時代所特有的軍事組織和作戰方式,不過脫離時代穿越的是秦軍武器製造和軍事後勤學。先來說說軍事組成,我們看到的歷史記載戰國大戰的書最多就是史記了,但是這個史記寫的在我看來很多地方像三國演義,例如說長平之戰秦軍來了60萬!趙軍也有45萬!這個就很明顯脫離實際的撒豆成兵。此文也不是反對史記篇,只是讓大家先明白打仗沒那麼簡單,戰爭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最複雜的協作,沒有之一。如今的先進技術探測的兵馬俑大致在6000-7000人,由輕步兵、重裝步兵、輕裝弩兵、重裝弩兵、輕裝騎兵和車兵組成。從人數上來看,秦軍方陣和古羅馬帝國的方陣人數是差不多的,所以當時基本上這6000-7000人就是一個軍團。羅馬人口同時代和西漢差不多的時候人口數量也基本類似,那時羅馬軍團也就是這個和同時代的馬其頓方陣、羅馬方陣、希臘方陣類似,作戰方式也是類似的。作戰邏輯就是圍繞著重裝步兵為核心的戰術打擊部隊,這種體系的方式就是軍陣,軍陣的結構一般是重裝步兵蹲在中間往前軋,輕步兵在側後護衛重裝步兵,側面靠輕騎兵和車兵包抄。當年的秦軍也沒離開這個套路,這是那個時代最厲害的套路了。秦軍先進性體現的不同是秦軍有弩兵,馬其頓和羅馬系統都是扔扔標槍、扔扔石頭、射射弓箭,及其不統一,其次秦軍有車兵,而且跟著車兵編隊作戰的不是步兵而是騎兵,這個戰法就是秦軍不一樣的地方了。所以秦軍的包抄軍隊在當時全世界沒有馬鐙的技術條件下最厲害的了,凸顯了一種雙核心的趨勢,不過按照兵馬俑人數配比來講,核心部隊還是重步兵。在沒有馬鐙的歲月里騎兵是不敢叫板步兵的,尤其是重裝步兵。所以秦軍的主力也就是馬其頓方陣這個樣子,每個人手持7米長矛,站成15*14或15*15的方陣,這個方陣就是兩個百人隊,和馬其頓方陣比秦軍沒盾牌但有盔甲。至於此方陣怎麼作戰可以看電影科林法瑞爾主演的亞歷山大大帝。7米長矛顯然不能自由揮動,所以就得站成刺蝟陣往前軋,前排的掛了後排頂上。這就是主要方陣中的第一個兵種長矛兵!

在沒馬鐙的歲月里,秦軍的重裝步兵結陣就成了作戰的主力,秦軍的重裝步兵作戰系統比馬其頓方陣多了倆兵種,一個是鈹兵,圖二是矛,圖三是鈹,鈹長3.5米,這樣的長度顯然也沒有辦法單兵作戰,所以這鈹兵也得組合成為軍陣,但至於怎麼結陣,什麼戰鬥方式現在很難說了,而且世界範圍內沒有同等類型的兵種,不過和7米主力長矛搭配那是一定的。圖四是戈,秦戈是在圖四的基礎上加了矛頭,可戳可鉤可砍,這個武器長度2.8米。目前已知的戟或者鉤鐮槍也是這個長度,這個長度就是單兵作戰為主,當然這個長度大家也可以站一起組隊作戰,可密集,可分散。這些兵種都是掩護長矛軍陣向前碾壓。圖五還有一種劍兵,這些人盔甲穿的少,看來要玩技巧。按照兵器劃分我們大概可以對秦軍主力,近戰步兵軍陣有一個了解,最前邊的大方塊就是手持7米長矛的長矛兵,組成大方陣向前碾壓,第二方陣或者側後就是手持3.5米鈹的鈹兵,這個方陣會擊殺穿破長矛陣的敵人,如果敵人一旦到更近的位置則手持2.8米戈的戈兵和手持0.91米劍的劍兵就要堵住缺口,擊殺敵人。這種長短結合適合平原作戰,但是戰場是起伏不定的,時刻會受到各種地形地貌的干擾,一旦遇到樹林,這個軍陣威力就會大打折扣。羅馬徹底擊敗馬其頓就是把馬其頓吸引到樹林里,7米長矛陣沒法發揮作用結果痛遭全殲。秦軍就聰明得多,一旦進入樹林作戰,鈹兵或者戈兵就可以排頭組成軍陣,劍兵保護的軍陣進行作戰。這樣這些輕重步兵組成了秦軍方陣的主力。這種兵器長短結合,軍陣協同保護也是當時農業國家軍事的最高水平了。

秦軍陸戰第二組成部分,遠射兵器。目前我們看到的兵馬俑秦軍遠射武器就是圖示中的單人弩,弩是中國發明的這個問題不需要再解釋,而整個秦軍遠射兵器只有弩。我們目前考古發掘也沒見到什麼霹靂車,窗子弩等兵器在這個時代出現,但是這個時代有弓箭是可以確定的。問題是秦軍為什麼只有弩兵呢?現比較一下古代單兵遠射兵器:弩、弓箭、石頭、標槍。這裡邊的兵種馬其頓軍隊就是雜亂無章的弓箭兵、擲石頭兵和標槍並,這三種兵在馬其頓方陣里都有,不成建制,各玩各的,順手就行。羅馬方陣是統一的標槍,一人2隻,有去無回,殺傷力大但是火力持續性差,投擲距離太短。秦軍就是弩,這裡邊先說一個超越時代的,目前秦軍弩的箭頭挖出來好幾萬個,平均誤差小於0.1毫米,注意是幾萬個箭頭的平均誤差!這在現代工業之前沒有一個國家和朝代可以做到大規模批量同標準的製造兵器。其次,箭頭投影的流體動力學和現在的子彈一樣(看圖一),難道秦有風洞或有流體力學知識?這個箭頭造型雖然不是殺傷力最大的(不帶倒鉤、血槽等)但是一定是彈道性能最好,射程最遠,貫穿力最強的。第三,我們看到的秦弩是有扳機和望山的(瞄準器)幾千件弩機竟然挖出來複雜槓桿機械結構的部件一模一樣,誤差很小,可以隨時替換。第四,您今天看到的兵馬俑,前三排都是弩兵,也就是開戰時,他們站在長矛兵方陣前,前三排輪番射擊一通,三排射擊戰術在當時屬於很穿越的戰術。如果有人懷疑秦軍有沒有這個戰術,那麼兵馬俑的站姿、跪姿、射姿兵俑很好的解釋了三排射擊戰術的不同技術動作不是我們意淫給秦軍的。穿越完畢!現在回到秦軍方陣,整個秦軍弩兵分為輕弩兵和重弩兵,他們的分別在於有沒有穿鎧甲,按照目前站姿排列探測,正面的弩兵背後有主力矛兵,所以他們都是單衣裳,這是為了迎擊敵人,射完跑得快,他們射擊完成躲到重步兵方陣後繼續進行阻斷射擊。側面和後面的弩兵則基本穿了盔甲,他們當然是為了掩護側翼,畢竟7米長矛陣掉頭不易,沒辦法保護他們。所以站在長矛方陣前的這些弩兵無足夠保護,側後的都保護足,屬於防止敵軍側漏滲漏的。秦弩有效射程是150米,在戰國來說不算最遠,但是製造這麼多精良弩和弩箭能保持這個射程這就不簡單了。其次,秦軍還是有錢,馬其頓遠射兵器太渣就是因為窮,羅馬沒有弓箭兵和弩兵,只有標槍兵和巨弩,當然也是因為窮。能大量使用弓箭和弩的都是有錢軍隊。弓箭兵貴的地方是培訓費用,畢竟弓箭手成長期長;而弩兵貴的地方是武器系統的製造成本。看來老死人的戰國時代秦軍也用不起弓箭兵啊。後世像英格蘭長弓兵這種的是死不起的,死完了可能五至十年很難成軍,當年魏武卒就是如此,馬陵之戰損失殆盡,魏國就此跌落霸主地位,再難組織起魏武卒方陣,一個原因就是培養成本太高了,一旦損失殆盡就會斷代。秦國想必是明白人死不起,就得武器操作簡單,要製作小盆友拿起ak47就能嗒嗒嗒的武器。當然像圖9這種電影畫面就純屬扯淡了,秦軍的弩也不是蹶張弩。弩對於操作的優點是不用憋著勁瞄準,也不用掌握一體弓箭運動的射擊要領,而是靠機械分解了射擊,所以弩就很好上手。戰死了可以大量培養,這就是弩的優勢,不過這就得你生產水平先進了。天朝2200多年前看來就是個有錢的天朝。反而後邊越閉塞就越過越窮,慢慢就用不起大規模弩兵了。所以自信!開放!是建都在長安的周秦漢唐這樣的大朝代具有的特點,這和建都北京的閉關鎖國效率低下的明清不是一回事。當然致富要靠秦始皇的現代西安也沒什麼可以炫耀的。要想再創輝煌,只能自信!包容!開放!

本次是秦軍的貴貴的兵種:車、騎!秦軍的馬隊還是很強的,但是也沒有突破時代的限制。秦軍馬隊分為車兵和騎兵。在我們感覺上來說貌似秦之後車兵就被淘汰了,這個其實是不對的。在沒有馬鐙和高橋鞍出現之前,車兵就非常厲害的戰場霸主!戰國開始就出現了車步分離的戰術,戰車在古代不亞於現在的坦克。後世為什麼淘汰戰車呢?淘汰戰車其實是在馬鐙出現才開始的,馬鐙的發明革新了戰爭的形式,以前重裝步兵為主力的軍隊開始向重裝騎兵發展,另一個就是高橋鞍,高橋鞍和馬鐙解放了騎兵的雙手,使騎兵具有組隊衝鋒的技能。在此之前陸戰之王就是重裝步兵,車兵沒有稱王的原因不是因為不厲害,而是因為太貴!沒法大規模裝備,後世支付不起車兵這個作戰模式罷了。根據我國目前的考古發掘,馬鐙是在南北朝出現的,在此之前什麼關公騎馬拿著82斤青龍偃月刀去砍閻良文丑或者馬超和許褚馬上大戰上百回合那是不太可能的。沒有馬鐙和高橋鞍別說你是關羽,你就是天蓬元帥也不行!拿著82斤青龍偃月刀,腳下沒有馬鐙只消一合就從馬上掉了下來。所以我們看到的秦軍騎兵既沒有高橋鞍也沒有馬鐙,連單邊鐙也沒有,所以秦軍騎兵得一個手按著馬背跳上去,這個模式就使得秦軍騎兵必須身手矯健、個子高,像我這種身高那是跳不上去的。所以秦軍騎兵隊所有士兵身高均在180cm以上!騎兵都穿著馬甲形制的鎧甲,這個和其它帶甲士兵不同,只保護主要部位,帶的帽子是小皮帽,看來輕便很重要。其次秦軍騎兵所用武器全部是弩,這群騎兵看來和世界當時的輕騎兵一樣主要作戰任務是破壞敵人交通線,補給線,疲擾敵人,而不是整軍衝鋒突破敵人,戰場廝殺主要靠打了跑的射箭,至於秦軍有沒有發明帕提亞戰術這個就不知道了。說完兵說說馬,秦軍的馬竟然和兵器一樣標準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所有馬身高都是133cm(馬的身高是腳到馬鬃最尾處的脊椎突骨)湖北雲夢出土的竹簡告訴我們秦軍是如何依法治國來保障軍用馬匹的,幾乎秦國境內的每個縣都要養馬,而且專人進行馬匹培育,馬匹培育是當時郡縣的任務考核之一,按說沒有那麼多地方可供養馬,但是這個來自今天甘肅為基地的民族一路向東就是靠養馬起家的,秦人早就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養馬技術,駕馭馬的技術,秦人幾代先王都是在隴西與戎人作戰,而戰死疆場的,和戎人的作戰也讓秦軍有了一套完整的養馬措施。當然關於馬匹的細節目前沒有更多的秦法文獻出土,不過秦大量擁有騎兵卻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很難揣測當時的關中是否適合養馬,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當時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鹿子,想必也是適合養馬的,後世人類的耕作擴大、林間草地的開荒也就失去了馬兒賴以在平原馳騁的地方,養馬後來成了困難的事情。未完待續。

秦軍最貴兵種:車兵。今天講講秦的車兵,我們以前看到車兵總是在戰國,感覺戰國過了以後車兵就退出歷史舞台了,這個觀點首先是不對的。在沒有重騎兵出現的年代裡,車兵就是最厲害的,只要是平坦地形,車兵幾乎沒有辦法破解。車兵有幾個因素讓他非常厲害,第一是機動性,不用說四匹馬拉車基本上比騎兵速度快,而且車兵馬多耐力是更好的;第二是攻擊力,古代凡是厲害的兵種無一例外都是雙系統,例如:拜占庭甲冑騎兵、西班牙火槍騎兵、關寧鐵騎等。這種系統都是近程加遠程攻擊力,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此兵種可以稱為戰術核心進行編組實現打擊力,這和長矛兵、鈹兵、弩兵等不一樣。第三防禦力,已知的車兵盔甲厚度都是最高,因為其它方式行軍的兵種盔甲厚了走不動,車兵不牽扯這些問題,盔甲加的再後也不會出現拉車拉不動。第四,作戰半徑,也就是所謂的作戰距離,因為車兵可以自己攜帶部分糧草,所以可以打得更遠,機動力更強。所以車兵除了面對城鎮要塞不行,野戰幾乎是無敵的,當今坦克也基本是如此的進攻系統。所以車兵是一種進攻武器系統,但是車兵的缺點就一個:貴!貴的要死!首先四匹馬!要知道每一匹戰馬放在今天也比寶馬X5、X6頂配至少貴三倍到十倍不止。如果是汗血寶馬,現價人民幣匹匹都在一、二千萬以上!其次人員培訓,四匹馬能打仗的馬車夫才是車長,要培養一個駕馭四匹馬的御手費用要比現在培養你開坦克貴多了,目前發現的秦軍軍銜的考古發現車長是駕車的,這些駕車的基本上都有3級爵位。(秦的爵位20級,爵位問題以後再說)也就是說一個兵車上他才是指揮,另外兩個左右各一個兵都比他爵位低,所以圖五是不對的。圖五中間的御手爵位低了,與實際挖掘考古不符。圖二那個人是正確的爵位,這貨的頭飾證明他有三級爵位,培養這三個能打仗配合的人車左、車長、車右要比現在培養坦克兵貴得多。而且他們除了單獨訓練還要有集群訓練。我們知道戰國開始這幾百年就是車步分離的大時代,這好比戰國開始車兵單獨編隊,獨立作戰。步兵開始自己結陣。現在探測兵馬俑是64輛戰車和108騎編在一起的。所以這個打擊力在古代和二戰德軍裝甲師其實是無差別的。四匹馬、三個人、訓練費用、兵車製作與維修....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後世打仗成規模的用不起啊,秦的兵車有他的獨特優點,也說明了古代人的聰明。秦拉車的馬系駕方式是靠胸駕櫞綁帶,這就比羅馬和希臘脖子系駕方式要有利,羅馬那套脖子系架方式容易勒氣管,秦人的系架方式依靠勒馬的胸部,所以不勒氣管,效能比羅馬式經過測算高40%。不過後世更先進的就是腿胸系駕了,秦軍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秦軍的車在車殻部分是有潤滑劑的,現在沒辦法考證用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只是發現的車輪結構就是如此,這就大大減少了所需要的拉力。反而後世的車未必有潤滑系統。秦軍車輪條幅均勻,圓周率高,結實耐用,省力,但是貴!因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所以不是後世的人傻,而是權衡貴賤的結果放棄了車兵罷了。我們看到的秦軍車兵,以2.8米戈為武器,他不是雙系統軍事單位,遠程還是靠騎兵打dps。所以秦軍是車騎混合編組,可近戰、可遠程、可突襲、可包抄、可襲擾、可貴了!最後一個兵種介紹完畢。

1


羅馬軍團機動性是致命傷,打戰的時候你要考慮到對手可能根本打算跟你決戰扛正面,而是在不斷消耗你實力之後再把你吃掉。中國戰場不同寸土必爭的歐洲。如果對手堅壁清野,拉長你的補給線,小股部隊不斷消耗你的戰鬥力,機動部隊不斷騷擾你的補給線 。而你速度慢,被人無限風箏,補給線斷糧又讓你飢一頓飽一頓的。長期下來,你的軍隊的日子將會被搞得越來越難過,當你發現你的優勢不在的時候,敵人的機會就來了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很多不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以為中國人的戰陣都是那種流傳的很玄幻的陣法,如八卦陣.九曲黃河陣等,並沒有真正有戰鬥力的陣法,這實際上是種錯覺,農耕民族在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中,主要依靠的就是更精良的武備和完善的戰陣。

至於更細緻的陣法講解,有許多大神在,我就不妄言了。


有啊,但大多數都不實用。中國的戰爭藝術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到達頂峰了。後來劉走了歪路,你說好好的戰爭為什麼偏偏和陰陽五行搞在一起,玄乎的東西太多,寫書的人紙上談兵,遠遠脫離實際。正真會打仗的又很少有書留下。戚繼光的書就不錯,比起明朝其他的書要務實的多了


古中國的戰術體系基本上都失傳了吧


戰爭首先是生產力及裝備.然後就是組織.再就是各國地形包括生活習慣不同形成的常規戰術差異.

你有,我無,並不意味著高下.
就兵種特性和行軍模式來比較.離開各自兵種的戰場,即地形生活環境,又沒什麼意義.

硬要比較,單兵裝備到作訓時間同期中國是略差的.但裝備和作訓時間略差,意味著便宜啊.
戰術層面,中國古兵團差得多了.農耕民團和職業軍團打起來,太虧了.
如果,一個西方兵團投入的成本估計能列裝十個中國民團了吧?

爆垃圾兵的前期,生產力和軍事理論也不太差的後期,如果搞戰術比斗,中國輸,如果玩百年戰爭,就不是很清楚了.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屌絲逆襲過?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句話出自誰口?
為什麼「滿城盡帶黃金甲」里劉燁能當太子?
全國卷歷史怎麼到70+?
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的建立對於文化發展來說是件好事嗎?

TAG:歷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