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4 年,你的行業、你身邊有哪些事能印證現在經濟放緩?

題主所在中部某省會城市,經濟支柱是製造業、房地產和高利貸。 現在能得到的消息是工廠開工不足,產能超級過剩 。房地產也不景氣:房價上漲勢頭沒有了;從事租房的朋友明顯感到這兩個月生意慘淡 。汽車租賃公司的生意更差:7成空置率,幾年內最高的,總之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的東西沒人買了。這算是一個進入一個蕭條的周期了嗎?附一個新的問題有興趣的看看求大牛解答面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大幅長期衰退預期、國內有哪些可行的投資品種及怎麼操作?

原題目為:2014 年,你的行業、你身邊有哪些事能印證現在經濟蕭條?


法院工作人員,民間借貸案件數量增長明顯,建築工程相關案件工程款拖欠現象增多,房地產資金鏈比較緊張。且經濟糾紛數量大幅度增長。

個人認為這些說明了一定的問題。

2015年補充: 媽蛋!一語成讖!2015年一季度收案數已經超過了去年半年的收案數!!成倍的增長!


通信業,工業園用戶固網通話量大幅下降、寬頻帶寬需求不增反降、手機話費報銷標準下調,客戶開始不考慮通信品質,僅考慮通信價格。我覺得這比用電量更能體現客戶的業務活躍情況。


國內管理軟體行業龍頭用友金蝶,12年13年連續兩年大裁員,特別是面向中小企業領域的部門裁員越發厲害。金蝶1.2萬人,開掉幾乎一半,砍掉了幾乎所有的大型系統,聚焦小微企業,現金流快斷的時候,騰訊馬老闆還拉了一把。用友暢捷通是專做小微企業的,全渠道分銷,裁了快四分之一,整個管理層幾乎都變了。他們是做企業用戶信息化的,如果企業都活不下去了,何談管理信息化這些事情?這指標比統計局財政部那些指標靠譜多了。

下班了,看了一些評論,解釋一下:

裁員是做小微企業的部門,移動互聯網方面是要大招特招的,管理軟體這幾年受到幾個衝擊

1.當年4萬億期間,由於大量資金投入大型企業,管理軟體行業反而畸形的出現業績小陽春。這讓這些龍頭有一個戰略錯判,大批收購招人。費用劇增。後幾年經濟形勢一直不好,業績上不去,導致虧損。

2.移動互聯網的衝擊太大,特別是小微企業管理信息化領域。龍頭們基於傳統PC端的軟體和渠道運作模式突然發現有問題了。發現有問題,不代表就會馬上死掉。只是新領域研發投入加大,導致費用劇增。

3.管理軟體在小微企業領域的運作模式是渠道分銷,這和國外SAP等是不同的。經濟形勢不好,企業買軟體的少,交的服務費少,這直接影響代理商的收益,最後傳導到廠商。經濟馬馬虎虎的時候,廠商通過向代理壓貨,慢慢消化,代理總能消化庫存的,經濟形勢不好就呵呵了。我會告訴你,我11年就清空了所有小微領域的股票嗎?我公司自己的股票近幾年我是不會碰的,因為知道不妙。


忍不住回答。作為一個多年的物流工作者,物流因為打交道的更多是實體製造業,對實體經濟感受最深,所以從我的行業能看到更多與經濟衰退,物價上漲等相關的引子。經融危機過後,大概10年開始,大多數的製造業幾乎艱難維生,接觸最多的紡織業和機械製造與配套行業非常艱難,我手上幾家大型紡織企業滯銷,倉庫堆滿成品爆倉,但因為有政府就業壓力,依然保持生產線開動,越生產,積壓越多,為了變現又廉價賣,形成惡性循環。製造業有一家最典型的客戶,生產家電配套產品提供給美的,格蘭仕等企業的A股上市客戶,2萬人左右的工廠,靠經營產品本身最好的情況是1%的純利,大多數時候還沒有盈利甚至虧損。而反觀近幾年的金融行業,根本不用承擔那麼多工人就業壓力,不需要實體投入,幾乎什麼都不做把錢共享出來就能獲得數倍於實體行業的利潤,以至於許多以前客戶老闆都把重心轉移到炒熱錢上,實體行業的空間被金融行業壓縮到了絕境。而我們真正生活需要的衣,食,物都是靠這些製造企業生產,由此可以感受到中國經濟開始走偏了,我認為官方7%的GDP已經是虛假的繁榮。

再說到更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成本的因素----運輸。所以商品流通都要通過運輸,也就是說運輸成本是幾乎所有實體商品都會涉及的成本。我來給一個數據:08年左右柴油價格是5.25元/升。10-11年大概5.8-6.5左右。13年是8元/升。08年到13年每升多了3元這些成本被攤在了哪裡?商品最終的售價上。這也推動了物價上漲,而這些多出來的錢去了哪裡?各位自己想了。接著就是一個惡性循環,物價上漲---用人成本增高----產能過剩競爭激烈企業沒法更多的開源就只能裁員和無法提升員工收入等節流措施---員工收入受限,又不能刺激消費---購買力不夠產能繼續過剩.........

還有一點是從各製造企業負責人聽到最多的一句話:苛捐雜稅。稅賦太重,現在辦企業的人都知道,如果走正道就只能給GCD打工,再好一點的就是給員工打工,最終企業主是沒有什麼收益的(有特殊資源或者得到政策扶持的除外),所以許多企業都要靈活變通,該打擦邊球的打擦邊球,該勾結的勾結,該鋌而走險的鋌而走險,老老實實做生意很難活出來。實體製造業好比社會經濟的基礎,他不穩了,剩下的好比空中樓閣,但這些年,實體製造行業已經在生死線上徘徊了太久了。相信許多在非官方背景的工廠工作過的人都能體會製造行業的艱難。

總之從3年前開始,我個人對中國經濟很悲觀,眼下虛假的繁榮總有一天會現原形。目前是還在頸線博弈,國家有股力量在硬撐,這股力量是賣地,房地產,金融。但後繼乏力且越撐暴露出更多的負面。總有一天要被跌穿。

PS:1、今年,國家調整鐵路運費,每噸公里上調0.016元(不知數字記錯沒)。同時油價近期也會上調。可以預見物價還將上漲。

2、物流行業從某種角度講就是社會經濟的晴雨表,因為他與實體製造業捆綁在一起,此興彼就興,此亡彼就亡。08年過後,物流行業逐漸舉步維艱,死的死,撤的撤,也許從側面說明了很多問題。


身處媒體行業不來怒答一記就太不對了。

首先說下觀點:準確而言,房地產勢頹和經濟不景氣是兩回事,但本輪經濟衰退二者卻息息相關,姑且算當一件事的不同部分。

一,地產銷售大幅受挫。和官方公開的數據不同的是,本地行業內都知道(大連,所謂1.5線城市,算2線熱點城市吧),各大公司的變相打折力度有多大,有跟二手房做扣、以抵債房名義清倉的,有換銷售公司整體打折的,有掛著電商的名義5萬頂10萬的,等等等等。

二,地產相關行業哀鴻遍野,比如媒體相關的廣告投放。本地最大的「房地產廣告」公司已經搬家,壓縮成本之意明確。N多以往活蹦亂跳、對房地產廣告依附度過高的小媒體不見了蹤跡,有點規模的媒體裁員的裁員、削減發行的削減、轉型線上的轉型,欠薪狀況普遍。

三,裝修行業蕭條;垃圾簡訊、騷擾電話爆發;銀行有暗涌,道聽途說,不展開。

但本地成規模的房地產公司還沒有真正倒閉的,都還在撐著,只是有些公司(其實是很大的公司)拖欠合作方資金的事已經全城皆知了。

順便說下,討論房地產影響經濟的現狀,與房地產該不該調整,這是兩個話題。

該不該?我覺得非常該,泡沫一旦增大,付出的代價只會成倍增加。

有沒有影響眼下的經濟?有,說沒有的也是撒謊。

這就叫轉型的陣痛。

不是說房地產影響了經濟了所以就不該調整了。

還是那話,這是兩回事。


昨天晚上的就業指導課,省內前五工科院校,2014級本碩畢業生5000人 我所在的商學院 截至目前5五月份已簽三方的1/3不到,不算考研 考公的。往年最好的會計 國貿專業下降幅度超大。 全國知名 我校特色「野菜花」專業 冶金 材料 化工 綜合平均就業率50%。同樣不算考研其他的。往年平均就業率在80%左右。校方預計今年的綜合就業率大概在50% 不知道這能不能反映出來經濟形勢的慘淡! 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都相當疲軟。像我們這樣本科讀二三線院校金融的簡直就是炮灰 往前一步是巨大的准入門檻 往後是服務業同質化的萬丈深淵 。什麼紅馬甲 投行 私募基金 期貨 外匯 分分鐘幾億美金的交易 操縱國際市場 已多年不忍意淫。


這是一個轉型中的中國。

你能看懂這個時代的變化,你就掌握了自己的未來。

誠如許多人所言,我們身處於一個危機重重的,到處是泡沫的,似乎隨時都會崩潰的嚴酷環境中,似乎大蕭條馬上就要來臨了。你可以舉出許許多多的例子。出口下滑了,房地產要崩潰了,製造業不景氣了,煤炭鋼鐵積壓了,高速公路上空空蕩蕩的,到處都是鬼城,民間借貸的跳樓了跑路了……

這就像是我們看到媒體上,連篇累牘的報道的殺人、搶劫、盜竊、恐怖襲擊一樣,好像哪裡都不太平,但回到現實,你仍然照常的逛街,吃飯,看電影,你並不擔心恐怖分子會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

身處局中,只是盲人摸象。

2014年,站在這個時代節點上,我能感知到的水溫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行業規律的力量。

成熟的行業在走向集中。

競爭作用與馬太效應,利潤率不斷下降,行業龍頭越來越強大,小企業要麼轉型,要麼消亡。

十幾年前,家電行業繁榮的時候,新飛冰箱廣告做得好,美菱冰箱保鮮做得好,還有小天鵝洗衣機,榮事達洗衣機,澳柯瑪冰櫃,一大票的品牌百花齊放,如今,就只剩下海爾,美的,格力三大家了。

在一個成熟的行業里,最終存活下來的企業不會超過三個。身處於非競爭優勢的一方,煎熬的感覺將會始終伴隨著你。

同理,在如今的房地產行業,你將不斷聽到小公司資金鏈斷裂並破產的傳聞。這不是崩潰,只是行業在走向集中的結果。從2010--2013年,萬科的銷售額從1080億元增長到1709億元,利潤從70億增長到150億元,盈利能力越來越強。一線龍頭的增長速度遠遠超出行業平均水平,他們所搶走的,正是區域性小地產公司的生存飯碗。

2,技術的力量。

有些行業在走向衰亡,新興的行業在茁壯成長。

我們這個時代,正在上演的兩場技術革命,是互聯網-智能硬體對傳統行業的替換,以及清潔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換。

平面媒體在衰落,唱片音樂在衰落,固話在衰落,諾基亞索尼在衰落,煤炭在衰落。衰落的另一面,則是互聯網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的興起。

遊戲行業的繁榮,正是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的寫照。一樓的答案以此說明經濟在蕭條,這是黑色幽默嗎?網路遊戲行業從2001年開始爆發,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進來,難道是要說明,中國經濟從新世紀以來一直在崩潰嗎?當然不是。這個行業可是中國軟實力的拳頭產品好不好?2010--2013年,中國網遊出口額從2億美元增長至10億美元,整整翻了5倍,這正是競爭力不斷強大和繁榮的體現。

煤炭的衰落,這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30.6億噸標準煤,其中,

煤炭佔比70.3 %,

石油佔比18.0%,

天然氣佔比3.9%,

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佔比7.8%。

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轉變為能源消費總量37.6億噸標準煤,

煤炭佔比65.7%,

石油佔比18.9%,

天然氣佔比5.5%,

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佔比9.8%。

四年時間,煤炭佔比下降了5個百分點,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取代了他的位置,而總的能源消耗量仍在穩定增長。

技術的力量,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淘汰了傳統的落後產品,而蕭條的幻覺,只存在於這些傳統行業從業者的惶恐中。

3,政府的意志。

政府的政策變化,對投資和消費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同樣也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尤其是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當下。

基建的大規模投資,這是過去20年中國政府最偉光正的決策,成體系的高效率交通網路和電網設施,大大提升了中國製造的競爭力,帶動了龐大的鋼鐵水泥化工房地產傢具建材上下游產業鏈。可以說,一子活,整盤棋都活了。

即使如此,轉型依舊存在。從2007年開始,東部沿海的基建投資就一直在減少,西部和內陸地區的投入在高速增長,高速公路的增速放緩,高鐵和地鐵的投資力度空前。投資的方向變了,依賴於舊資源的人們自然就感覺日子難過了。但事實上,除非政府沒錢了,否則這把我黨賴以成名的尚方寶劍在未來仍會到處揮舞,只是招式變了,你不一定看的出來。

奢侈品行業。習大上台,反腐屠刀高舉。茅台過冬,官車過冬,出國豪華游過冬,高端餐飲過冬,晚會演藝圈過冬,東莞娛樂圈過冬,官場人人自危。這場冬天要多久沒人知道,但這只是特權階層和奢侈品的冬天,和整體經濟無關。

4,人民幣升值的力量。

從2005年開始,人民幣就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漫長、穩定的長牛行情。為什麼會升值,不在這裡論述,以後有機會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未來的至少十年里,這個慢牛的行情將會繼續。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神奇的金融魔法棒。

出口行業艱難了。

出口價格走高,低端加工出口業的競爭力下滑,溫州,東莞,泉州的服裝鞋子老闆一夜白頭,貸款貸不到,貸到了也還不起,那是真蕭條。但出口行業仍在增長,2010年出口15779億美元,2013年出口22100億美元,3年增長了50%,世道已經如此艱難,增長仍然如此凌厲,只能說,低端出口的萎縮,換來了中高端出口行業的春天。

消費行業滋潤了。

出口賣的價格貴了,單個產品的利潤自然增加。雖然消費轉型年年喊,似乎沒什麼進展,但結果仍然是有的。

我們以中產階層的主要消費品汽車為例子,2010年全國銷量1800萬輛,2013年這個數字增長至2200萬輛,3年多了400萬輛,這個是什麼概念?2000年,全年的汽車銷量是200萬輛,自己掂量。

我們再看一項數據,出國遊人數,這是中產階層消費繁榮的另一面反光鏡。2010年,這個數字是5200萬人次,2013年是9800萬人次,幾乎翻了一番。並且隨著人次的增長,因公出遊的比例從2000年的40%一路下降至目前的5%左右。

製造業哭了。

低端製造業叫苦,但並不是所有的製造業都失去了生機。前面我們說到,低端製造業出口艱難,但是整體出口仍然在穩健增長,到底誰在笑呢?下面這張圖,很清晰的給我們展示了出口產品結構的變化。玩具和家居飾品等份額在萎縮,電腦、家電、電信設備等中端檔次商品在提高。直至201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4400億美元,其中電子和電器產品1175億美元,機械設備1004億美元,佔了整體進口額的一半。相對應的,同年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金額只有406億美元。中國,早就不是以賣褲子來換飛機的國度了。

服務業笑了。

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服務業越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核心,這個,在西方也是同樣的趨勢。電影火了,教育培訓的火了,福布斯富豪榜2013年榜單,搞商業地產的萬達老闆成了首富,馬化騰馬雲李彥宏齊刷刷擠進前10名。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終端零售凋零,體驗式休閑娛樂服務業繁榮,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趨勢。

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關於民間借貸。

在所有關於中國經濟崩潰的言論中,民間借貸的泡沫破裂,是最喜歡拿出來說事的一點。

事實上,民間借貸的主要資金流向,是銀行不願意貸款的低端製造業和小房地產商。這些行業本身就是處於風險區間較高的領域,壞賬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其他行業。

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和房地產行業走向集中化的作用下,這些行業及企業走向消亡是一個長期大趨勢。

補充一點:

關於2014年以來的人民幣短期貶值。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4月15日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3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95萬億美元,幾個月內,較2013年末增長了1萬3000億美元。急劇增長的外匯儲備顯示,人民幣的貶值是不符合現階段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只是政府強行壓制的結果。

從長期來說,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不會改變。

有的行業消亡衰敗,有的行業生機勃發。

自然規律不可違。

既然坐等愁城,任憑溫水煮青蛙,不如早點跳出來,找到一個新興的有前途的行業。

以上,與諸君共勉。


我是做物流的,今年的情況應該是我做物流以來最差的,一般幾年這個時候算比較旺的時候,現在我們整天都是打牌喝茶,都沒啥業務的


就最近幾天內很多網站在報的一個十幾億黑洞事件:

當時已經有人盯著了,就怕他跑。結果那人說出差叫司機送到某地方機場後直接打個的奔赴上海機場,在一個賓館開了一個長包房,手機放在洗手間充電;因為電話雖然沒人接但是能打通所以沒有引起重視;爭取了一點時間匯合老婆小孩消失了,據說連出境記錄都查不到。真真正正不知道去了哪。

現在和朋友見面的第一句已經從吃了沒變成了有沒有誰又跑了。

我們當地某國有銀行曾是全國最好的支行,今年的不良已經把幾年的利潤都賠進去了;二級支行行長每個月拿1800。

某地方政府要求我們把當地分廠銷售額翻5倍報上去;我們不肯,最後討價還價報了2倍上去。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有中國奇蹟了嗎?


人在外企,

裁員裁員裁員。

跳槽跳槽跳槽。

說好每年大把青春美麗的女new hire,至今一個沒看見;

順帶還一個品牌一個品牌的往外賣。

三天兩頭組織架構調整;

隔三差五新老闆上任。

老面孔消失,新面孔滿是;

獵頭電話打過來,自己也不再堅定。

但是,總還是心懷希望,

望,

快消行業早日反彈,

化妝品業萬年長青,

還有,

消費者早日覺醒,

少買廉價牙刷,刷壞了牙也傷了身。

GDP既然上去了,消費的準則也應該從價格導向變成價值導向,才對。

唉~~


本人在北京從事酒店行業,經濟型酒店,出差、旅遊、國外客人、本地年輕人四種類型的客人都接觸。

總體感覺從2012年上半年服務業就開始下探,歐美客人最先下滑,現在能接待的歐洲客人非常少,偶爾還有北歐和德國的客人,但義大利、希臘、法國是真的沒人了。南美洲客人和非洲客人、印度客人數量在上升,但彌補不了歐洲客人的下降。

2013年,感覺周邊省市客人劇降,我們上地店靠八達嶺高速,這條路是通往包頭和內蒙的,前幾年貨車大堵車說的是這裡,2013年,店內接待的內蒙、山西客人迅速減少,煤賣不動了,相關行業聯動一大片。

上地店還有一部分出差客人是IT業的,2013年下半年業務萎縮很厲害,很多項目無疾而終,或者老項目結束了,新項目沒有了。

2014年開始,開車到北京客人又減少了一批,包括那些辦事的,到北京玩的,原因應該是北京現在對外地車控制極嚴,這些客人往常消費力度業比較大,比如買東西,他們少了,對住宿、餐飲和零售影響都比較大。

至於公款消費,對我們店沒有直接影響,但造成市場供大於求,房間過剩,最後也間接作用到我們身上。


爸媽開了個豬場,養了快十幾年的豬了,豬價卻是這麼多年的最低——5塊錢一斤生豬肉價。。。。。。而且還更低。。。但是玉米豆箔飼料動物藥品都漲價了,就等於說,養豬的成本增加了好多,反而越來越賤了。

今年在家,我跟老媽說,我想吃香蕉,你出去時候給我帶幾根唄。

老媽回來時遞我一袋快熟透的瘦小香蕉,說今年香蕉真貴,六塊錢一斤。想給你買點芒果,更貴,二十塊錢一斤。各種菜也漲價了。

之後默默嘆了一句,就是豬肉沒漲價。

我知道老媽最近為家裡早該出欄的豬們心煩,知道她為不斷漲價的飼養成本心煩,知道她為不斷增加的生活壓力心煩,但我,什麼都做不了,我的任何分析,都是,不靠譜的。

所以,我以輕鬆搞笑的口吻調侃到:啊,這麼貴??比一斤豬肉還貴!!!算了,不吃了~~~

做個鬼臉,賣賣萌。

還有總上我們家推銷飼料的一個人,因為養豬戶好多都破產了被豬價傷了,就不養豬了,豬飼料生意也差了起來,連著幾個月都業績慘淡,目前已經準備辭職,改行了~~~~

越說越憂傷,看到手機報上一則消息稱「經調查,今年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很多IT和房地產的不好做,把資金都投入養豬,造成豬多肉賤。」

簡直,不能忍啊~~~~

現在,才覺得高中時候學的政治經濟常識中定律,每一條都帶著鮮淋淋的血液,每一次市場重組的過程,就是一場血腥的戰爭。所謂價格定律,呵呵~~~總結的精闢啊。

可是宏觀調控,已經忘記了在社會底層辛勤勞作的那些所謂不懂經濟常識沒有頭腦的自作自受的老農。

但是,活著,就有希望。希望,就是不放棄的動力。儘管,這個堅持的過程,悲壯而慘烈。

有些時候,一個人就是一個軍隊,而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堅守的軍隊。

也許在一些人眼裡蠢傻窮狹隘,但是,我懂他們的付出。


去年著急買房結婚的親戚今年說再等等

GDP一季度勉強出了個7.4

人民幣嘩啦啦往下跌

中總5000人,今年陸續裁掉1300個

股市跟經濟形勢好壞到沒有必然聯繫,長熊是常態。

但我們離蕭條還差得遠吧,只不過是經濟轉型期,現在連陣痛都算不上呢。


穿裙子的女孩越來越多,餐館裡漂亮的服務員越來越多。


物流行業。對物流一般大家的認知是指快遞。我這裡講的是運輸企業,包括集裝箱,鋼材,特種包裝,等等的企業這幾年每況日下。我們這邊的一個物流商會,鼎盛時期有300多家企業,現在倒閉的只有10幾家了。作為基礎產業,對經濟形勢的體現我覺得還是比較明顯的。一段時間路上的貨車少了,必然的經濟數據報出來就很難看。

這當中的原因有很多,個人能力有限,列舉幾條:

發展放緩,節能減排。有許多的製造企業根本就沒有訂單,生產的量在減少。鋼廠可以生產的多但是都不生產,污染環境,成本也上升的厲害,這個後面講。我這邊的城市基礎建設基本上已經沒什麼發展空間了,需求量自然也就下來了。

成本上升,這個大家應該都有了解。10年前的油價和人工放到現在都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但是現在油價可以佔到成本的三分之一,人工佔三分之一,剩下的機器磨損,保險,稅費等等等等。。。大家都在夾縫中生存了。

生產企業中,我沒有具體的價格,聽說鋼材的價格已經賣到3500一噸,成本5000一噸.這樣的價格怎麼去生產?可能我聽到的價格比較誇張,但是已經差不多能說明問題了。工人招聘難,有機器沒有人做,來做了嫌工資低嫌工作累嫌住宿差嫌福利少。。。

運輸企業,就我所知,不管你給他開多少的工資,每個月駕駛員明裡暗裡少於10K根本沒人做。你給他開6000的工資他就賣你的柴油賣你的輪胎偷你的貨賣錢賺足剩下的4000。偷東西被發現都沒有那種羞恥感而是覺得理所應當,我錢不夠,只能這樣去做。

運輸價格從貨主這裡出來,到貨代扒一皮,到運輸公司的銷售或者相關人員咬一口,基本都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了。打個比方:一批貨從A地到B地,總的運費90/噸,裝貨時的公司銷售1噸拿兩塊,給公司8塊,運費還剩80,碼頭裝船15一噸,還有65,船家運輸30一噸到下游還有35一噸,到地方碼頭15一噸拿掉還有20,全程中貨代10快一噸拿掉還有10塊,這邊卸貨碼頭忙了負責調度船的可以把船調到小碼頭去做還能拿回扣。最後這邊接貨的時候還能拿多少?這當中的流程一步一步的有多少人在搶這塊蛋糕?

這邊剛知道的一件事情,一家公司連年支撐,只能保證不賺不賠混了這兩年,剛好能把工人工資和折舊給跑出來,老闆一分不賺。後來查賬發現,老闆的親弟弟在搞鬼,已經發現的,一個月弄了10多萬出去到自己賬上。現在一個比一個浮躁,講起來動輒幾十K的年薪,卻都不講良心了,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你們也算後知後覺,其實經濟從前年下半年就開始下行了,明顯地消費下降……這兩年都在苦撐呢!


我家的閑置的一處別墅賣不出去...


現在根本沒有明顯的數據來表明經濟具有衰退趨勢。

除了房地產是政策性市場萎縮,其它答案所觀測的現象無非是以下三點。

1 本身觀測樣本有限(倖存者偏差)。

無論哪一年都會存在企業經營不善導致企業倒閉,老闆跳樓,員工被解僱等事件。而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知友恰好遇到這些,所以就認為經濟環境不好。

2 行業熱點的自然遷移。

由於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經濟熱點已經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了,互聯網革了大量傳統行業的命,之前的傳統行業的蕭條是必然的趨勢。同時就業率降低一類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傳統工業作為夕陽行業就業率降低,而新興技術作為朝陽行業就業率上升。(另外就業率下降另一個原因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導致競爭與經濟衰退無關)

3 房地產調控引發的連鎖反應。

房地產調控對經濟的連鎖反應首先就是與其直接密切相關的建築、裝修、鋼材混凝土、工程機械等行業。

接著就是家電、家居等有一定相關性的行業。

另外一個就是銀行業,房地產調控對銀行資產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其傳播渠道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房價下跌導致的地產商資金鏈斷裂產生呆賬壞賬;第二個是關於房價下跌個人違約使其產生壞賬,第三個就是土地流拍導致政府收入減少使政府的壞賬產生。即使房價並沒有大的變動,但是由於房產佔gdp總量高達百分之十以上,輕微的變化也會導致其他行業的大震蕩,但卻遠遠沒有達到經濟蕭條的程度。


這個問題極有意思,每年來一次;更有意思的是,大批回答者信誓旦旦證據充分。

【綠洲情結】《愛情筆記》里,阿蘭德波頓寫到:

「在綠洲情結中,乾渴的人們想像自己看見了水,看見了棕櫚樹和綠蔭,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證據,而是因為他們需要這些證據。極度需要產生了幻覺:乾渴產生水的幻覺,需要愛情產生了完美男人或者完美女人的幻覺。」

事實紛繁複雜,你看到什麼取決於你想看到什麼。很多信教人士想看到上帝,結果他們真的各自找到了上帝存在的證據。

———UpDate——————

剛看了2014年第一季度數據,重慶GDP同比增長10.9%,增速全國第一。

重慶三大產業中,工業增長最大;工業增長的大頭是汽車、電腦和房地產:

重慶一季度汽車和電子兩大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64%,是工業增長的兩大主動力。一季度共生產微型計算機1392.52萬台,同比增長23.8%,其中筆記本1367.58萬台,增長25.5%;汽車製造業實現利潤50.52億元,增長1.7倍,拉動全市利潤增長53.1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687.98億元,同比增長25.7%。

隨後又看了成都的數據,不出意外,汽車和富士康也占工業增長的大頭。

中國經濟密碼大揭秘:工業為主,工業中的房地產、汽車和電子產品加工製造又是主中之主。

現在的北京上海,幾年之後的中國大多數城市,房地產、汽車和電子產品不出意外將會同時面臨增長乏力問題。

———UpDate2——————

不能說經濟形勢好,但也沒必要驚恐。

GDP 增速低於7.4%在改革開放後多次出現,其中就有1981年,19/89/年,1990年,1999年。

分季度看,2008年四季度,2009年一季度,2012年三季度GDP增速都小於等於7.4%。

中國GDP還有低於3%、甚至為負的年份。一般人聽著3%就嚇著了,實際上,中國GDP增長率3%在歷史上不是沒出現過,最近的一次是1990年,3.8%。下圖是建國後的GDP增長率表:

從中可以看出,GDP增長率在0~4%以下的有這樣一些年份:1990年(3.8%),1974年(2.3%),1972年(3.8%);

GDP增長率為負的以下的有這樣一些年份: 1976年(-1.6%),1968年(-4.1%),1967年(-5.7%),1962年(-5.6%),1961年(-27.3%),1960年(-0.3%)。其中最厲害的是1961年,直接下降四分之一有餘。

單純從數字上說,沒什麼規律可言。誰能想到GDP增長率最高的是1958年(21.3%)?1963~1966年還出現了連續4年10%以上增速的牛市行情。

總體而言,90年代後的增長率都在7.5%以上,80年代則有波動,70年代數值上相對較低,60年代波動比較明顯,50年代增長率也比較可觀。

要說原因,我的理解是:保持持續的創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連續30年保持9%增速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連續50、100年保持9%增速,那是火星人,地球人類歷史上還沒出現過

舉個例子:張/佳/瑋目前知乎粉絲500000,若每月增加9%,下個月則為545000,再下個月594050,第三個月647514,第四個月705790……你每月增粉9%試試,就知道其中的困難程度。

數據出處:

重慶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0.9% 五大功能區首亮成績單

一季度重慶GDP同比增長10.9% 對外貿易高速增長――人民網?重慶視窗

27省份第一季度GDP增長回落 三家馬車動力衰減?|GDP|消費

一季度GDP增速西高東低 重慶拔頭籌黑龍江墊底

中國曆年GDP數據(1952年-2010年)_百度文庫

數據簡報:1950年以來中國曆年GDP增長率匯總


用電增長率,這幾年都是個位數增長,有的地方還是負增長。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我,爸媽會變成富翁嗎?
縱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最長几百年便由盛而衰改朝換代。如今的新中國是否也會像之前的朝代一樣?
這次九寨溝的地震嚴重嗎,會帶來什麼影響?
中國在委內瑞拉幾乎破產的情況下還向其提供大筆貸款的意圖是什麼?未來走向如何?
美國從伊拉克戰爭中獲得了什麼好處?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