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什麼會說「可議事者不可圖事」?怎麼理解?


我個人十分懷疑,這句話根本就是說錯了。

因為做事情時你必然要「議事」,總不能「圖事」之時,賊賤的說,霍霍霍霍,你猜我咋想的唄。

-----------畫外音,這上哪裡猜去。。。。。。

所以估計應該是小窗幽記中的: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不過這個就容易理解了。

當然對於曾國藩我僅僅翻過十三經,和少部分的書信。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出處,我立馬刪帖。


「好議事者,不可圖事」說的是「不可與之圖事」。

而「可議事者不可圖事」說的則是「不能圖事」。

兩句話的意思差別很大,前者說的是和對方的關係,而後者說的是一種狀態:即學富五車頭頭是道,是不是能幫助自己真的「圖事」?

用現實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波特、德魯克甚至於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等人,他們是各種各樣的理論大師,但是他們並不能用他們自己的理論去在現實中得到發揮。波特的管理公司倒閉了,德魯克一直都在說自己是一個糟糕的管理學家,而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卻沒有用地產投資的方式達到他所提出的財務自由的方式。

反過來,很多事業上成功的人,比如做菜的廚子,他卻很難說清楚他的一套做菜理論。這是難以描述和難以複製的。

這就是曾國藩所說的:可議事者不可圖事。


議事者,理論高手,學富五車,橫貫東西,這類人適合做參謀幕僚,可以議事,因為它們擅長的知識面的寬廣,經驗教訓的豐富,類似於董事會成員,它們不見得能趕上CEO執行力強,甚至根本就不會管理公司。

做事者,則是執行力高的人,實際操作經驗豐富的人,可以解決實際難題和具體問題的人。他就像CEO的團隊,各位VP, 都可以獨當一面,甚至很多人是從基層打拚上來的。這些人的知識面往往比較"深「而不是"廣」。

所以,兩類人各有存在的價值,不能厚此薄彼。我們的文化一般會更加褒獎「實幹"的後者。然而,現代企業制度,戰略決策方向定位,往往比你跑多快更重要。方向錯了,跑得越快,越偏離目標。


曾本人豈不是反例?


意思就是:光說不練


可參考曹操對袁紹評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後三句。


入關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練,殆為少敵。然未嘗孤軍決勝,戎事恐非其長。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行事浮誇之人,不可託付。


參考財經談話類節目《東吳相對論》第408期講李書福的話題,裡面涉及了這個內容。

主持人梁冬舉例,他提問李書福: 如果你想做成一個事情(比如收購沃爾沃),你需要借錢/融資,需要雇很貴的人,你有沒有想過應該用什麼樣的節奏,怎麼處理這些事情。

李書福的回答讓梁冬五雷轟頂:「如果你真的想做成一件事,怎麼能夠干成就怎麼做」

我的理解是:那些把事情想的很細緻很全面的人,往往行動力不足。把一件事情分析的很全面,分解成很多小項目,最後迷失其中。


信息提供者和決策人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資料庫是無法得出結論的。

首先是可議事者,前提是可議事,也就是說他能夠給你提供廣泛而準確的信息以及可行的方案,但是由於他已經處於這樣的立場下(即可議事),所以他不會給你提供決策依據,他不敢也不想但這個責任,這才使得他可議事,但沒有決策依據也就沒法決策,自然不可圖事。說通俗一點,可議事者無擔責之心。


不認為深度思考和執行力有任何矛盾。


做事的邏輯和說話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一道立權

文正乃經學大家,化用孔子故事而已

子曰:可與一者不可道,可與道者不可立,可與立者不可權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如Meister所說,我認為指的是,由於善於討論/傳播消息、議論事情的人基本無法對重要的事情保密,因此大事不能與這類人議論。

重點在於保密,能與你議事者也能與別人議事,想想嘴快的大媽即可。因此,可以與之討論問題,但不能與他們一起共圖大事。這點能反映出曾國藩做事謹慎,並不一定說明好議事者,不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老子早已給出了答案。


議事者和圖事者的滿足感來源不一樣,議事者追求的是解釋與洞察帶來的認知滿足感,圖事者著眼的是行動與效果;

前者在現實中常常是觀察者評論家的角色,吳伯凡在節目中多次提到曾國藩這句話,也說自己就是個觀察者創不了業,雖然很有預見力,但是也就滿足於此並沒有行動慾望,所以做了評論家;越是面對不確定性,議事者就越有評論預測的空間,所以越是魚龍混雜的領域評論家越多,如股市。。。

而圖事者面對不確定更要處理不確定,在股市評論預測再多,決策者所做的只是買抑或是賣的確定性決策;兩者所需要的性格甚至是背離的 。。。


想的越明白的人,是越做不成事的,但是他的意見是對你有參考價值的。


議應該是評論,就是拿自己標準去評價某個事。那麼這個人的合作能力肯定欠佳。so。。。。


推薦閱讀:

對李一男這位傳奇人物,大家有何好的見解、如何評價李一男?
什麼叫上傳下達?上傳下達應該注意什麼?
生活中或歷史上你知道哪些無論貧富都讓人追隨的人?他們怎麼做到?
要求下屬每天寫工作彙報好,還是直接讓大家每日早上上班時或者下班時口頭彙報好?

TAG:創業 | 管理 | 人際交往 | 冬吳相對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