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句話出自誰口?


呃,提問之後,又去自行去找答案了,我真是有點欠抽。

考據結果如下:

「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這句話,很出名,被廣泛運用但不限於貪官、為富不仁的資本家、地產商身上,比如06年中國經濟時報就把這句話用在@任志強 身上。

那麼,這句話,出自何處,原話是怎樣的呢?上網找了一下,發現有類似疑問的人還真不少,找了兩篇最好的。

一篇是小說愛好者(同好)@露易絲肯特發於百度貼吧惡魔法則吧的《【科普】「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句話的出處》。

還有一個是暨南大學的庄禮偉老師寫的《「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 》。

摘錄整理如下: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這句話的原創者是誰呢?說法不一,有人說路易十四,有人說路易十五,有人說路易十六。在《中國還是能說不》這本書里,以憤怒而聞名的作者宋強還繪聲繪色地說:「(這)令人想起路易十四的名言:『我死後,管他媽的洪水滔天』」。好像這句話是上個月他親耳從那個路易那裡聽來的。不過,多數意見還是斷定是路易十五說的。

這是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中文世界,但是,實際上原話並非如此。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句話的法文原文是「Après moi, le déluge」(英文:After me, the flood),但它的意思是「我死之後,將會洪水滔天」,與眾所周知的「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有很大的不同,這是蹊蹺之一。

同時我還查到另一個法文原文版本——「Après nous, le déluge」(英文:After us, the flood),它的意思是「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這個版本也很流行,甚至也很權威,但其中也有蹊蹺,「我們」是誰?

「我們」是誰?再查,發現這句話其實也不是路易十五所說,而是他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對他說的。我閱讀了關於他們兩個人的種種史傳,覺得這句話更像是一個長篇故事的開頭,是兩個關係親密的人之間的私語,整個故事的氛圍,惶恐而哀惋。

上述兩個法文版本哪一個更接近歷史真相?1997年版的《蘭登書屋大辭典》認為路易十五的「Après moi, le déluge」,其實是改編自蓬巴杜夫人對路易十五所說的「Après nous, le déluge」,蓬巴杜夫人是真正的原創者。我做了一點查證,以為這個推斷比較符合邏輯。

還有第三種意見,認為國王版本(或情婦版本)是法國關於揮霍無度者的一句古老諺語,來源已經無考。但「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句諺語,這只是一個陳述或推測,結合法國的歷史,這是一個非常準確的預言。路易十五和蓬巴杜夫人去世後,在路易十六手足無措、臨急抱佛腳的改革中,法國大革命的洪水如期到來。

在路易十五(1710-1774)時期,法國的財政狀況一直起伏動蕩,路易十五為政優柔寡斷,凡爾賽宮被一種浮華而空虛的氣息所主導。而在凡爾賽宮之外,資產階級市民的力量不斷崛起,私人經濟的增長與思想啟蒙運動為1789年的政治革命鋪平了道路。

「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作為路易十五的情婦兼政治顧問,蓬巴杜夫人為什麼有如此不祥、如此準確的預感?

蓬巴杜夫人是那個時代的一個著名的矛盾體。一方面,她揮霍無度引起人民憤慨,另一方面她熱衷於與啟蒙運動思想家交往,為後者提供庇佑和資助,被後者視為「我們的人」。正是由於在啟蒙運動中浸淫頗深,蓬巴杜夫人一方面享受到作為「思想先鋒」一分子的時髦、冒險的樂趣,同時也深深感受了恐懼和威脅(這是她那個懵懂的情夫國王所不能領悟的),畢竟她身屬的正是啟蒙運動要打倒的權貴階層。

路易十五時期是啟蒙運動空前活躍的時期,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這「四大天王」引領著思想風潮,絕對王權受到質疑,自由、平等、博愛理念廣泛傳播。在日後政體上的共和國出現之前,一個思想上的共和國的輪廓,已然浮現,並且這個思想共和國毫不諱言要剝奪國王的專制權力。被啟蒙思想家視為是「我們的人」的蓬巴杜夫人,可能是法國當時知識修養程度最高、掌握社會信息量最大的女人,她了解得太多,也明白得太多,對「呼喇喇似大廈傾」的惶恐,在她那顆聰明的大腦中揮之不去。

此外關於「我們死後」這樣的話題,也與蓬巴杜夫人長期身體病弱、因竭力侍奉君王而身心俱疲有關。1757年11月,法奧聯軍在與普魯士軍隊作戰中慘敗,蓬巴杜夫人目睹內憂外患,加上對法國戰敗她也負有一定的決策責任,因而灰心、無奈地對路易十五講出了以下這句著名的預言:

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

問題是,為什麼這句話會訛變成語義完全不同的「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並且附會到路易十五頭上?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句被編造出來的「歷史典故」會在後世一代代被壓迫人民和弱勢群體中如假包換地流傳?

第一個把「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偷換為「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人,一定是一個社會運動的策劃天才和鼓動天才。

已在地下的路易十五百口莫辯,而這種「栽贓」其實很符合民心,作為沉湎於酒色的腐敗王權的形象代言人,路易十五用他的行動展現了「哪管洪水滔天」這種無恥者無畏的心態。在他去世15年後,1789年,法國果然就洪水滔天了,並且還帶著幾分扭曲和暴烈:恐怖主宰了革命,拿破崙的民族壓迫主宰了歐洲。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種狂妄無忌、無藥可救的宣言,只有徹底的昏君和政治上的低能兒才會脫口而出,史上的梟雄們才不會這麼傻。更可能的是,他們才不會這麼想,他們關注的往往是一世而二世直到「千秋萬代」,在公開場合,他們還常常許給群眾「美好的明天」。

「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這句話,則袒露著對身後審判受罰的擔心(在聖經中,洪水是神對人類的懲罰),惶恐中夾雜著懊惱、後悔。應當說,說「我們死後,將會洪水滔天」的人,還是有救的,因為他們在乎身後的歷史審判。而為了堵住洪水,一些末代掌權者也曾「良心忽至」,加入到改革者行列。

不過歷史也常常對這樣的「改革」露出詭異的表情:路易十六的激進改革(他曾有「激進改革家」或「忽然改革家」的名聲)和晚清政府臨急抱佛腳式的「新政」,只能是讓自己滅亡,並引髮長時間的天下大亂、刀兵之災。因此當一個政權尚有威信時,應及時推進改革,畢竟洪水崩堤般的「轉型」或「變天」,對於全社會來說,代價還是太大了一些。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常常引用的這句「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是國人自行發揮改變,然後栽贓給了一個死鬼。就好像將孔聖人云來雲去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誤傳為「以德報怨」一樣。

不過,現在還有誰知道空穴來風的原意為「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大家都把這個詞誤用來比喻「消息和傳說毫無根據」,怎麼改變呢,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博文鏈接「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有兩種說法:Louis XV 或者 Madame de Pompadour.法文原文為Après moi, le déluge.


皇家空軍第617中隊的隊徽人家是專業炸水壩的,用這句話真是應景


法文原句缺謂語動詞,所以即使是法語世界和英語世界的人們也有兩種解讀,就像中文裡孔夫子的「民可使由之「會隨著斷句而出現不同含義一樣。轉一篇英文博文,這篇文章旁徵博引了古希臘,拉丁文等各種典籍作品,說明「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這個思想的濫觴至少是在古希臘時期。查查其他英語網站和論壇,也有很多人支持「管他洪水滔天「的理解。所以這並非國人杜撰,而很可能是正解。

http://tradicionclasica.blogspot.com/2006/01/expression-aprs-moi-le-dluge-and-its.html?m=1


出自路易十五,好歹是個國王,除了被打倒,也沒什麼特別的記憶點了

他干過最值得誇耀的事兒

就是找了蓬巴杜夫人

什麼叫「情婦」?簡直就是他祖宗,

也難怪,美成這個樣子,還會擺場面

中國老話「紅顏禍水」,什麼勞什子砸爛,承認吧,長得美,還會思考,

這樣的女人是喚醒時代的,

low逼才張嘴閉嘴綠茶婊

綠茶婊,就是同類女性的嫉妒

男性不能征服之後的負氣


路易十五


與孟德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都是後人的演繹。


蓬巴杜夫人都說是她說的,但是,我想說的是:你TMD的能管得了么←_←


應該是後人根據原文的背景及語境,做了意譯,成為「在我之後,哪管洪水滔天」。這種淺顯的不一致,不可能是人為的錯誤。


不是路易15的老婆嗎?


在美劇In.Treatment.S02E14中,老先生也說了: Apres moi le deluge,Paul緊接著說了英文After me, the flood


路易十五,在我之後,洪水將至。


我怎麼一直記得在《悟空傳》看到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滿城盡帶黃金甲」里劉燁能當太子?
全國卷歷史怎麼到70+?
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的建立對於文化發展來說是件好事嗎?
《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的描述是真的嗎?有其他史書可以補充嗎?
清朝不重視火器為什麼還存在神機營?

TAG:名言 | 歷史 | 追根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