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制一斤究竟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克?
在另一回答的評論中,幾位知友關於中國舊制一斤究竟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克,發起了熱烈討論: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629090/answer/15828517
有知友說,中國舊制一斤相當於 600 克左右,來源是維基百科和常識。而維基百科的中英文版本對中國舊制一斤的定義都語焉不詳。
- 中文維基百科稱,中華民國於 1929 年規定了一斤等於 500 克。但 1929 年之前是什麼標準,沒有詳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4#.E4.B8.AD.E5.9C.8B.E5.A4.A7.E9.99.86
- 英文維基百科稱,東亞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一斤都在 600 克左右,並稱,傳統上一斤的重量在 1? 常衡磅(pound avoirdupois)。但這個傳統上,究竟是指哪裡的傳統,以及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的傳統,也沒有更清晰的闡述。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tty
因此,我看到既然大家對中國舊制一斤究竟等於多少克有那麼多爭論,不如單獨提出來,大家提供一下翔實的論述,給出考證。
(這些是以前看郝萬山老師《傷寒論》第18講的筆記。。為了答這個題又去找了不少資料。還把整個視頻又看了一遍。。【此回答全是郝老師視頻里講的內容】)
根據班固《漢書·律曆志》:
重量:」千二百黍(shǔ),重十二銖,兩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這句話明確的指出了度量衡制的計量單位和他們的進位關係。
計量單位用了: 銖,兩,斤,鈞,石。他們的進位關係是兩個12銖是一兩,16兩是一斤,30斤為均,4鈞為石。
這個」石「字在後世,它是一個容量單位,念dàn。但是在漢代是衡重單位,念shí。現在我們拿1200個黍米稱重,說這就是半兩,可以不可以啊。
可以這麼做,但是我們拿什麼地方出產的黍米啊?是拿新生產的黍米呢?還是拿放了一年,陳的比較乾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為一個標準的衡重單位來計量的話,是不是能夠大家都公認這就是準確的計量呢?你是拿河南產的黍米還是北京產的黍米呢?所以這些都存在著問題。我們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來看。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歷史博物館藏著東漢司農銅權,這就是國家的一個農業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門。
(指的是」司農「)它所制定的標準的衡重器具。按照當時的衡重器具的系列來看,這是個12斤的權。那麼實際稱下來。 漢代的一斤 = 現在的250克漢代的一兩(除以16的話) ≈ 15.625克 ≈ 15克(關於衡重的就這麼多了。後面講的是其他衡重單位。)
=================================================================
ps:
18講是講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藥量的換算。視頻在此: 郝萬山《傷寒論》教學片(1大概從13:00~~38:00(題目討論的是斤。是重量單位。所以其他計量單位我就放這兒了。。)
容量:」千二百黍實其龠(yuè), 合(hé)龠為合(gé),十合(gé)為升,十升為斗(doǚ),十斗為斛(hǘ)「這就是班固《漢書·律曆志》記載的5個計量單位。進位關係呢。 龠到合之間是二進位。其餘都是十進位。龠(yuè),合(gé),升,斗(doǚ),斛(hǘ)。
這是5個容量的計量單位。1200個黍米,放到一個容器里,這個容器叫什麼呢?叫龠。
把2個龠合起來 「為合(gé)」。漢代出土的,銅合,銅升,銅斗,銅斛,在北方的許多博物館裡頭都存著。
你看歷史博物館就有許多小銅合。銅合小到上次說的,沒法拿手直接拿,要加一個長長的把兒。我們粗去一看的話以為這是一個小勺呢。實際上它是個銅合。還是從實際文物考察,一合等於20毫升一升等於200毫升 一斗等於2000毫升一斛當然等於20000毫升了。
山東博物館有一個大斛,拿去盛小米的話就是20000毫升。
我們北京的歷史博物館即有銅合,又有銅升,又有銅斗,銅斛我記不清了,因為那個銅斛很大很大,好像也是有一個的.(視頻此處還插了一個黃耳杯和方寸匕的事,就不記下來了。隨後就是講長度了。)
長度:
」一黍為分, 十分為寸, 十寸為尺, 十尺為丈,十丈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漢代用於度量的單位。一分是一個黍米的直徑,所以一寸就是10個黍米的直徑。現在到底一寸是多少呢?還是根據出土文物的考察,一寸 = 2.3厘米
一尺 = 23厘米漢代的五虎大將關羽,身高八尺,乘以23厘米的話,一米八四,和我們當代的女排名將郎平一樣高。應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出土的這14把尺子都沒有刻分,可見漢代在量長度的時候,不用特別精確。因此 班固《漢書·律曆志》裡頭沒有直接說」一黍為分「這個話,這個話是在別的話中有這個意思。漢朝隨後是晉朝。
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前面我們說過「千二百黍(shǔ),重十二銖,兩之為兩」) ("兩之為兩"意思是兩個十二銖為一兩)6銖 = 1分4分 = 1兩
在《傷寒論》中,以」分「來作為衡重單位的,只有一個方子,那就是麻黃升麻湯出現了「分」。
顯然在張仲景那個時代,不會用分來作衡量單位的,因為那個時候在計量中還沒這個「分」因此麻黃升麻湯肯定是晉朝以後的後人在抄寫的時候,把藥量給改了。在《金匱要略》里由於不少方子出現了以分作為衡重單位來計量的,那肯定是通過晉唐以後的人,在抄寫的過程中給折算的,給改的。所以這就使我們明確的知道,這不是張仲景原來東西。晉朝到宋朝之間,度量衡制發生了劇烈變化
1斤由250克上升到了600克1升從200毫升上到1000毫升
1尺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這就是晉朝到宋朝,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的時間,為什麼度量衡制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劇烈變化?
根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他們的理解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社會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國家徵稅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這個斗給偷偷地擴大了,那麼張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擴大了,所以張家地主也擴大,王家地主看他們兩家都擴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擴大,最後國家一看,你們的斗都那麼大,我重新制定一個標準吧,然後國家的重新規定的標準又大了。
當這個已經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後,其他的地主還想,哦,原來這個斗可以偷偷地擴大,那麼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又重新擴大,所以也就是600年不到800年之間,你看看度量衡制度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到了宋朝以後,一直到了清代的庫平制,中國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穩定下來了。
為什麼後來這1000年就沒有再隨意的擴大呢?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流通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國家徵稅,地主收租,不再單純收糧食。而靠貨幣的流通,你看過去的小說,都是拿銀子來支付,拿銀票來支付。這樣的話,糧食收進來,你還要賣出去,你總不能收進來是大斗,賣出去是小斗吧。你沒有信譽的話還怎麼繼續做買賣,所以從宋朝以後,隨著商業的發達,隨著貨幣的流通。度量衡制再發生什麼變化。就沒有什麼實際的經濟意義了。因此度量衡制就穩定下來了。所以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就是漢朝以後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穩定的。到晉朝,到唐朝,到宋。 晉,唐到宋朝這一段時間國家是怎麼規定的呢,你看從《晉書》就有說明。唐書上也有說明。說這個醫藥是人民關天的事情,天文是涉及到天象。涉及到國家安危的事情。古代很重視天象,認為這是一個國家興盛和衰亡的徵兆。所以天文和醫藥都保留古制。而社會上的一般商業那就用新制。到了唐代,你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燾(dào)的《外台秘要》。它的藥物計量仍然是保留的漢制。宋朝以前的中藥書,它的計量保留的都是漢制。那麼宋朝,國家在多方面進行了改革。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的計量。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藥物做成粗散,然後煮散,連藥渣滓(zǐ)一塊吃這是宋朝的獨特的服藥方法。如果連藥渣滓一起吃的話。藥量絕對要減少。你看宋朝書的藥量都是很小很小,這樣藥量一減少呢,它就用了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衡重的計量上,它用了哪些計量單位呢?
它用了: 斤,兩,錢,分,厘當我們看到中藥的計量書上,有斤,有兩,有錢,有分,有厘。有毫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就是宋朝以後的計量單位。(從這段(38:00)開始講了一些跟本題討論的度量衡制不太相關的東西,就不記錄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視頻,)
強烈建議看視頻。。。郝萬山老師講的很細。。上網找了一下漢書·律曆志(這是第21卷):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黃鐘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
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其法用銅,高一寸,廣二寸,長一丈,而分、寸、尺、
丈存焉。用竹為引,高一分,廣六分,長十丈,其方法矩,高廣之數,陰陽之象也。
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寸者,忖也。尺者,蒦也。丈者,張也。引者,
信也。夫度者,別於分,忖於寸,蒦尺,張於丈,信於引。引者,信天下也。職在
內官,廷尉掌之。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
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
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BB31焉。其上為斛,(不知道這一行的BB31是怎麼回事..可能是亂碼問題..找了很多地方的第21卷,都是有這個BB31。)
圜而函方,左一右二,陰陽之象也。其圜象規,其重二鈞,備氣物之數,合萬有一
千五百二十。聲中黃鐘,始於黃鐘而反覆焉,君制器之象也。龠者,黃鐘律之實也,
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合者,合龠之量也。升者,登合之量也。斗者,聚升之量也。
斛者,角斗平多少之量也。夫量者,躍於龠,合於合,登於升,聚於斗,角於斛也。
職在太倉,大司農掌之。
衡權者:衡,平也;權,重也,衡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其道如底,以見
准之正,繩之直,左旋見規。右折見矩,其在天也,佐助旋機,斟酌建指,以齊七
政,故曰玉衡。《論語》云:「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車則見其倚于衡也。」又曰:
「齊之以禮。」此衡在前居南方之義也。
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
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
四鈞為石。忖為十八,《易》十有八變之象也。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
其餘小大之差,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
窮已也。銖者,物繇忽微始,至於成著,可殊異也。兩者,兩黃鐘律之重也。二十
四銖而成兩者,二十四氣之象也。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
陰陽變動之象也。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乘四方之象也。鈞者,均也,陽施其氣,陰
化其物,皆得其成就平均也。權與物均,重萬一千五百二十銖,當萬物之象也。四
百八十兩者,六旬行八節之象也。三十斤成鈞者,一月之象也。石者,大也,權之
大者也。始於銖,兩於兩,明於斤,均於鈞,終於石,物終石大也。四鈞為石者,
四時之象也。重百二十斤者,十二月之象也。終於十二辰而復於子,黃鐘之象也。
千九百二十兩者,陰陽之數也。三百八十四爻,五行之象也。四萬六千八十銖者,
萬一千五百二十物歷四時之象也。而歲功成就,五權謹矣。
本段文字的全文: 漢書---天涯在線書庫
找到的一些文章和資料鏈接:
大司農(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8%E5%86%9C大司農(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5%A4%A7%E5%8F%B8%E5%86%9C今古計量方法 中國度量衡通史: http://www.fzcg.com.cn/kb.asp?id=994class=abouttestleft=kbcID=abouttest中國古代度量~重量篇: http://www.measuring.org.tw/scope_23.htm中國度量衡的歷史綜述(1)(這個講的很細)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keji/11373070.html山東博物館---斛http://www.sdmuseum.com/gcbd_show.aspx?id=1766cid=38中國國家博物館---斛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557中國國家博物館 嘉慶十年鐵權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479中國國家博物館 度量衡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9/Default.aspx?HotType=45(另外推薦一下湖南博物館的在線展覽(跟本答案的度量衡制的討論無關),這個效果碉堡了。)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e_exhibitions/Bronze/index.html-------------------------2013/1/21更新----------------------------找到了一本《中國古代度量衡》,裡面講的更為詳細。《中國古代度量衡》┊丘光明[.PDF]簡單的答案,可以非常簡單:請大家參閱: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A6%E9%87%8F%E8%A1%A1
複雜的答案,非常複雜。
斤這個單位可以追溯到秦帝國。那時候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引入了六個新的計量單位:錙、銖、鈞、石、斤、兩。我的筆記里能找到的最早資料,來自《說苑·辨物》:之前曾經摘錄過的資料找到的記載,秦國的一斤大概是 253克。也就是說,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半斤多點。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重一石。
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統一度量衡制度後,形成了石、鈞、斤、兩、銖的重量單位體系。 其中,1石等於4鈞;1鈞等於30斤;1斤等於16兩;1兩等於24銖。秦代的1斤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53克,1鈞約相當於今天的7.6千克。
參考: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ancitech/science/03/s1c_cb04.html
如今對古代計量單位的研究,很多人都選擇從藥用計量為突破口。我的依據主要來自羅志平先生的一篇文章,《秦漢時期古方劑量考證》,這篇文章的考證表明,秦到西漢兩代的重量單位基本是統一的。東漢之後的重量略為下降,在 222 到 235 克之間。
漢以後到唐的重量變化我一直沒有找到。不過可以從日本市制單位大概推測。如今日本和台灣的一斤都被定為 600 克,日本的計量制度大體繼承自唐朝,所以我猜測,唐朝時一斤應該也在 600 克上下浮動。不過需要方家指正。
宋朝,我沒有什麼絕對有說服力的資料。只知道 1975 年湖南出土的北宋嘉佑銅則,自記重一百斤,實測 64公斤,換言之,一斤大概有 640 克。
而明代、清代直到民國,我相信一斤的重量大概都差不多。因為福州《永泰縣誌》中提到,明朝計量單位繼承自元朝,而清朝繼承自明朝,只是增加了一批計量單位。唯一的問題,我沒有確定的資料證明一斤究竟有多重,只能偷懶,取 Wikepedia 的數據,一斤 = 590 克。
1929 年民國的改制,提出 1/2 公斤為一斤,即 500 克。
參考:- 羅志平先生的文章:http://lib.cqvip.com/qk/94088X/199902/3422111.html
- 北京中醫學報的《古方計量再考》http://file.lw23.com/1/18/18d/18d61baa-96b5-427d-a957-489b5c2bbe6f.pdf
- 《永泰縣誌》:http://www.ytfzw.com.cn/book/story.php?id=805
- 1929年度量衡改革: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2%E5%88%B6
- 根據北宋嘉佑銅則計算中藥劑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d5d240100d83a.html
- Wikipedia關於度量衡的考證: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A6%E9%87%8F%E8%A1%A1
很多答案了,這個問題也太大,就不發表什麼意見了,隨便聊幾句。
這問題,哪怕綜合現在的各種考據和實物,也依然無法整理出一個完整體系來的,所以只有希望能新出土量具或者關聯器具文獻等來解決。
實際上我國古代度量衡制度,大多是容積與重量關聯,譬如升斗石,然而這個關聯中只要缺一個環節,整個體系就不完整。如唐代的容積和重量的關係,就一直無法搞清楚,也導致整個體系模糊了。更別說還要考慮各朝各代的變革。
度量衡這三個單獨的計量單位體系,是比較明確的,歷代官方史料很多,但關聯的換算就有相當部分到目前也無法搞清楚。尤其是容積和重量的關係,古代史研究經常要涉及口糧問題,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當時的容積到底是多大,只知道一石十斛用處不大,得知道一斛多重或者多大容積才成,而恰恰這個換算,到目前也大多無法完成,因此實際上相當部分研究只能停留在當時體系內獨立的度量衡體系上。
譬如我知道唐代一個成人一年的標準口糧是幾斗幾石,價格多少,但這個斗石到底等於現在多少克,我就無法找到有足夠史料和證據支持的換算途徑,所以其實還是不知道記載里的計量單位到底是多少,只能模糊地說當時一個人的口糧是當時的多少斗石單位,這還是當時的容積,而無法告訴大家一個人口糧合現在多少斤,因為找不到換算的途徑。
因此這個問題,要談只能先限制範圍,限制到某個年代某個度量衡的換算來談,光一個舊制,範圍太嚇人了。俗話說半斤對八兩,所以…
手邊沒有參考書,憑印象回答。
根據我看的晉商票號專業書,當時的金融業做匯兌,對不同地方的「平」有折算的方法。很意外的是, 全國有兩千多種重量單位。在當時我國的金融中心——我大山西的祁縣匯銀子,用的是祁平。到了北京或天津,每個地方又有好幾十種平。當時鏢局運送銀兩的成本其實不高,5%左右,但成色和重量的折算非常麻煩,如果你自己帶銀錠想到別的地方用,找當地錢莊得折價20%。所以才需要票號這樣的金融機構來居中匯兌,一個地方存,另一個地方直接就取出來用了——只是我大晉商一來一去都要收手續費的喲,嘿嘿。
仍然是依稀記得,官平只是中央統一下發的秤砣,放在官府裡面,主要是收稅的時候用。所以我認為,在民間市場交易里,重量單位根本不是統一的。曾經做過金銀飾品。我的師傅做這行是代代相傳。古稱:一錢=3.75克。一兩=37.5克一斤=16兩16兩?37.5=600克
馮大誠教授寫得一篇很好的文章科學網—說傳統的計量(3)
不同時期差距非常大的
比如西漢250克,東漢是220克,唐是660克
中國歷代度量衡制演變簡表 - 知乎專欄
漢朝的話,一兩摺合現在十六克,15.625g是因為青銅氧化變輕了,根據柴胡芒硝湯和小柴胡湯各葯份量(芒硝除外)1:3推算,16g也比15g更接近實際,而且更方便記憶。明清之際以37.5g為準。
竊以為難經的兩當以漢時為準,如其說腎重一斤二兩,合288g,與現代解剖學260~300g相符。
我以前研究過這個問題。
我以前看過中醫書,看到一些書上把古代藥方中的一兩換算成今天的31克,把一錢換算成3克,當時我就產生了懷疑。這個31克是怎麼來的呢?因為現在一斤等於500克,而古代一斤等於16兩,所以500/16=31.25。這樣做對嗎?明顯錯誤。現在一斤等於500克,恰好是整數,明顯是規定的,但是古代一斤也正好等於500克,古人也太神了吧!這些寫書的人沒有思維嗎?
我寫這一段就是想告訴大家要注意思考,不要盲目信書。現在如果大家在網上搜,仍然能看到許多古代一兩等於31.25克的答案。天下文章一大抄啊!
那麼到底古代一斤等於多少克呢?我查書查不到,網上查的答案也不可信。就放棄了。過一段時間,我忽然想起了一個辦法。
銀圓上標誌的重量是七錢三分,我何不稱稱銀圓?我稱得的結果是27.2克。
也就是說,古代一兩約為37.3克,一斤約為595.5克,約為現在的一斤二兩。
古代1斤=16兩,1兩=10錢=100分=1000厘=10000毫
而銀圓是清朝製造的,這個答案只能適用於清朝。古代重量單位的標準應該發生多次變化。清朝的這個重量單位標準是在哪個朝代制定的,能適用到哪一年?我還不知道。各個朝代官方發布的權衡都不同
並且因為古代社會,中央的控制力不如現代那麼強,地方的權衡也會不同。再加上還有大制小制的區別。我只記得漢代的一斤根據考古等於250g。分大小制的好么……
可以參攷王力古漢語字典中的附錄,依據是古代出土文物。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RQHORVaFYrUVVvOXM0bG03VUU
重量單位和體積單位有點亂哈s斗,石是體積單位,斤是重量單位聽人說體積單位的趨勢是越變月大,這樣可以收更多的稅,收糧的斗越來越大呵呵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印第安人沒有進化出更先進的文明,而還停留在原始社會?
※為什麼用陶輪製作陶器時陶輪一定要逆時針轉動?
※汝瓷的蟹爪紋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頌鼎的銘文是在鼎的內部而不是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