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遊成為當下年輕人熱衷和推崇的事情?僅僅為了逃避現實壓力?還是受了"在路上"這些書的影響?


我認為兩方面的原因都有。在路上是多麼瀟洒自由的生活,無人不為之嚮往。每當看到別人的遊記或感想,都會「身未動 心已遠」。很多人就是因為受到這樣的影響而上路。

但是一旦上路,往往會上癮,那是因為路上的生活給我們注入了新鮮的元素。我們暫時地跳出自己本來的生活軌跡,闖入了一片未知中。但是沒有人可以逃避生活,我們總要回歸,回到原來的生活。真正熱愛旅行的人會發現,旅行給了他們面對生活的勇氣的。對於他們來說,上路不是逃避現實壓力,而是讓自己變得堅強,回來時,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


受「在路上」這三個字影響更多吧。多有情調的三個字,我13歲的時候就用了(在日記里寫過有關自行車出遊的事提到過,當時根本就不知道凱魯亞克和他的書),所以我猜會不會是人的本性,不是說什麼樹挪死人挪活么,難道人就是應該不斷變動?

不知道逃避跟躲避是不是不太一樣,如果按我個人經歷的話用「躲避」應該更好一點,我住的地方氣氛沒什麼活力,死腦筋老頑固太多,所以想換換環境透口氣。事實上路途中經常還是會覺得家裡最好,不過已經把自己扔出去了沒辦法,沒人照顧,和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有時候還受欺負,都是寶貴的經驗。其實我個人其實更喜歡落地生根的感覺,但是一個地方待久了不出去看看要憋出病的呀。

出去見見世面沒什麼不好的,我很欣賞那些踏遍祖國/地球大好河山的人,反而覺得大多數年輕人當下應該都在悶頭上網。


大學四年,每年和室友們出去旅行一次,自己每年會獨自或找朋友旅行。注意是旅行,不是旅遊。那時候,並沒有旅行熱,不知道窮游,螞蜂窩,蟬遊記,我也不知道在路上等等這些書,但是當我真正熱愛旅行之後,我才開始關注。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1,2,3》,吳非的《打工旅行》····都是讓我欣賞的在路上的方式。

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最大的收穫大概是,自己的心胸變得寬廣了,內心也成長了,即使還是一樣愛玩。變得不再會為了一點小事計較,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一切能解決的事都是小事。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學會了開朗樂觀的對待生活,心平氣和的對待周圍的人事。現在每個一段時間都會計划出游,也一直都會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大一清明節,和室友六人一起去了湘西鳳凰,那時候,還不收門票,還沒有大火

大二開學季,和全系同學一起到安徽宏村寫生,一起吃大鍋飯,一起在大院里看星星,一起背上小板凳找個角落畫古村落,一起爬黃山,在某個早晨早起去涉獵景色

大二清明節,和室友六人爬上了西安古城牆,回民街的羊肉泡饃至今記憶猶新

大二暑假,獨自去到廣州,深圳看海。陳添記的腸粉,魚皮好好味;紅樹林也是鋼筋水泥後的一片好景色

大三五月份,和室友六人在蘇州逛園子,後來轉戰無錫,那碗湯泡飯,後來的後來,工作之後去到無錫又找那家店吃了一次,店還是一樣的老店,師傅還是同一個師傅,只不過陪在我身邊的人不再是那六個情投意合的小夥伴

大三暑假,找了個高中朋友,一起到大理當義工,我得承認這是我活了二十年做的最開心的一個決定。每晚在大理古城閑逛,看擺攤賣唱的藝術家,文青,在大理,不管你做什麼都是可以得到寬容,原諒的,這是個容納了五湖四海的人,不管你曾經是什麼,也沒有人管你你現在在幹什麼,只有你自己能決定你的生活

大四畢業季,和室友六人在成都吃火鍋。少不入川,這次入了,果然不想回來。體驗過了峨眉山的陡峭,艱辛,我們覺著還是得回來

畢業之後,陸陸續續利用周末,走了上海周邊的一些地方,散散心,偶爾逃避一下魔都的壓抑氣氛

大學時候都是窮游的來的,基本上一千塊就可以搞定,而且玩得非常high,這就是窮學生的樂趣所在。即使兜里一百塊不到,也可以出遠門。說真的,物質的需求自此之後就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不過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顏還是很重要的。

今後我會繼續去旅行,不管在哪,一顆不安定的心會支持著我繼續走下去。也許我的經歷不算豐富,我走的路還不算多,我的生活還不夠精彩,但是起碼 我的心一直在路上,沒有什麼可以羈絆。

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到未知的世界,確實是一件讓我興奮的事情,探索未知,體驗生活,是我工作之餘平衡生活的有利武器。

現在我在學習日語,因為過一段時間估計要去日本工作了,然後我又可以開始一段新的旅程。生活總是在看似平淡的表面,帶給我不一樣的東西,今天的一切都是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當然有這些結果也是自己一步一步選擇過來的。

菊次郎的春天就是這樣子啊,看似無厘頭的鏡頭,在逗我們笑的同時,又在讓我們悲傷。生活就是這樣,開開心心就好啦,不要做讓自己抓狂的事情。偶爾迎接一下挑戰,偶爾放肆一下。


我喜歡旅遊,不出於逃避現實的壓力,也沒看過po主所說的書。一個年輕人,對世界是怎樣的抱有強烈的好奇心,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除了通過書本了解這個世界以外,我更喜歡親身去體會。

在國內最近這些年掀起旅遊熱,這是大家普遍日子好過了,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旅遊,實在是和吃飯、喝水沒什麼不一樣。當你有了錢,偶爾也會生出「今天試試鮑魚吧」這樣的想法吧?畢竟生命只在於經歷而已。當你將你所不了解的一切都稱之為裝逼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對你關上了它的大門。


看來上知乎果然是積極的人佔比更大啊。很多時候知乎的回答並不具有代表性。我就有認識一個朋友學校裡面過得不愉快,出去交換一年,過得非常開心,結果回來以後一塌糊塗,比以前更糟糕了。他承認其實出去真的是為了逃避的。


飽暖不僅思淫慾,還思獵奇和情致。


誠如英國作家安妮塔·布魯克納所譏諷的:「浪漫主義的主人公們好像總是遊盪在廢墟間,或者是瀑布旁,或者是山裡;他們總是在思考永恆,或者在發瘋;而且眾所周知,他們都認為滿懷希望地旅行比抵達終點要更好。在無法忍受的境況中無休止地說理,卻依舊被這樣的境況所限。」去鼓浪嶼吹吹海風吃吃燒烤,到大理玩一趟,去西藏接受一番洗禮,出遊者終究沒有在那裡定居,而是要回到北上廣繼續自強不「吸」,現實的困厄並不會憑空消失。旅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頓悟」,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感受一下人山人海和眼前的苟且罷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出去玩一趟回來,發現一切如舊,除了自己變得更窮外。

更關鍵的是,我們以為旅遊是逃逸現實,其實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產-消費環節中來的。依照馬克斯·韋伯等學者的看法,作為一個「現代人」:其一,經歷了祛魅即理性化的階段,隨著自我的萌發與理性的覺醒,現代人與「神」即一切外在於自我的宏大信仰解約,作為個體生活在世界上;其二,這個遊離的個體被吸納到資本的體系里,成為市場分工的一份子,顯形或隱形的流水線上的一員;其三,個體的生命時間被分裂為「工作時間」與「閑暇」。換言之,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閑暇」,它都在資本的控制體系之下,閑暇不過是某種幻覺,最終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工作。

蘇珊·桑塔格也講過這樣一個現象:相機和攝影普及之後,幾乎每一個去旅遊的人都喜歡拿著相機不停地拍來拍去,而且人們似乎並不是為了學攝影,也不是為了留影紀念,只是漫無目的地玩弄手裡的相機。她對這個現象做出的解釋是,旅遊是現代匆忙社會裡面的奢侈品,它是「工作之外」的東西,是忙裡偷閒的事情,即使是去旅遊休閑,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即便是閑暇,也逃離不出資本的消費陷阱,資本甚至通過控制、操作人們的閑暇想像,從而變成經濟效益。

因此,不要以為工作和旅遊,是矛盾的、分裂的,事實上它們從來都是和諧的、統一的。關於旅遊的想像和期待,說服上班族臣服於眼前的苟且,而旅遊這一行為,既承擔起了消費的使命,又有助於上班族回來後更努力地當「加班狗」。這兩張面孔實際上都服務於同一個規訓目標,就是讓上班族成為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特殊的勞動大軍,資本才是背後最大的操控者和獲益者。

經過這麼一說,不少人應該會感到沮喪,還能不能讓我們好好地旅遊和玩耍了?理論總是枯燥的,但生命之樹常青。任何分析脫離個體真切的生命體驗都是不及物,只要你在旅行者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樂,那他人如何評價都將失效。當然了,如果你壓根就不喜歡出遊,只是長假到了感覺自己好像得出去玩一下,那此時你或許會明白:何必去人擠人呢?又累又費錢。


就想出去看看,沒有原因是最真實的原因,做什麼事情非得要原因嗎?


因為年輕就是回獵奇,就是期待外面的世界多餘身邊的風景,其實,真正的旅行,不僅僅是現實地域位置的改變,有時,讀一本書,體會一下門口賣水果大媽的生活,本身就是遠行。


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自己還青春有無限可能且想去看世界的美好願望所驅使。。。

逃避現實壓力的原因應該很小。受書的影響肯定是有的。

因為你想想,要出去旅遊肯定要花錢,沒掙到錢怎麼去旅遊?所以我覺得熱愛旅遊的孩子很多都是至少沒有生存危機的群體。但也有神馬100元游遍中國啥的,那就意味著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辨別是否是不法份子,如何住宿,如何搭順風車等問題,如何處理緊急問題等。。這樣不覺得壓力更大嗎?


我喜歡旅遊。從小就被父母經常帶出去。習慣了之後,不旅遊不舒服。這是一種生活方式。


很多原因吧,一個是因為確實現在的人生活水平要好一些了,於是對生活品質和情調有了更高的追求,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豐富自己的人生。

不過沒有人承認是因為看了某些書的影響,其實我覺得絕對是有的。現在滿世界鋪天蓋地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路上」等等的思想,大環境影響下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潛在的受到「洗腦」。我記得我八年前出去旅遊的時候人還沒有這麼多,而且周圍朋友對你去旅遊的態度也沒有現在這麼關注。最明顯是最近兩年,大家扎了堆似的小清新,小資加情調,出去旅遊似乎整個人生都改變了一樣。其實就我自己的旅遊經歷來說,不是長時間一直呆在一個地方,回到原來的地方也沒有多大改變,人生還是照常繼續。

所以無論在路上還是窩家裡,過好現眼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兒。


花錢的事兒 都喜歡 哈哈


缺什麼,就會嚮往什麼。但往往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才越發想要。就像電影里的英雄一樣,想成為英雄,但正是有那些太多的人,如你我的普通人,成就了英雄。


因為有美顏相機、自拍桿、帶濾鏡的app,以及,社交網路。


受到了《在路上》的影響?你問問電視劇《JB青年》的導演看過凱魯亞克么?


推薦閱讀:

作家塞林格和「垮掉的一代」是什麼關係?
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一戰,二戰,大蕭條這五者之間的聯繫是怎樣的?

TAG:生活 | 旅行 | 在路上 | 垮掉的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