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是怎樣設計購物者行走路徑的?設計目的是什麼?


宜家為顧客提供的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消費體驗,是體驗營銷的先驅和集大成者,顧客動線正是基於此種考量而設計。

從客戶購買的商品可以看出,每筆結賬都涉及至少3個品類的商品,這與其他同類家居傢具店顧客的購買行為不同--家居傢具顧客的目的性是非常強的,很難挖掘這些客戶的邊際價值。顧客有可能會買他看到的任何商品,但肯定不會買他沒看到的商品,因此,在商品展示技術上,如何能讓顧客看到,是基礎技能,只要讓顧客看到,有就可能實現銷售。比如我去紅星美凱隆選兒童傢具,只要去4層兒童區即可,他2萬平米的營業面積對我只而言只有1500平米產生效能,而宜家,通過其強制動線的設置,事實上強迫顧客參觀其全部商品,同樣要買兒童傢具,宜家2萬平米的營業面積都展示給我了,都對我產生效能,這實際上是挖掘顧客的邊際價值。

實際上,在歐美國家,宜家面對的是初級顧客,他們的購買力中等偏下,沒有太多家裝傢具的購買經驗,也不願意為產品的設計、質量做過多支出,宜家為他們提供了60分的產品和90分的服務,這就可以了,而這類顧客是比較少主見的容易被引導,因此強制動線由此大行其道。在我國,傢具類產品的社會平均質量很低,宜家為歐美提供的60分產品,到我們這裡就成了80分,受追捧也是有道理的。我個人就很喜歡宜家,同樣價錢的傢具,宜家的加工準度是最高的,拼裝起來嚴絲合縫,單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其質量的穩定性,並讓國內傢具企業汗顏。


宜家是塔防玩家,逛宜家的我是怪物


宜家的購物者行走路徑是屬於強制性但的設計,將顧客的行走路徑限制在一種方式,這種設計方法可以防止譬如迷路等事情的發生,如果將在宜家逛作為用戶體驗來說,這樣設計可以說讓用戶不必對行走路徑做任何思考。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強制性的路線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的負擔,用戶的自由度降低,對於多次逛宜家的人來說,這是非常讓人困擾的,因為他們不能快速的獲取到所需要的商品.

------------------------------------------------------------------------------------------------------------------------------------

下面是我多餘的一些思考

我認為如果這種強制性的體驗過程可以做的很好(譬如,每次的路徑過程中增加不同的改變元素,產生不同的用戶體驗)的話,也不失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同時由於每次的強制性推送消息,就存在了刺激消費的可能,這種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顧客購買多餘的本不打算購買的商品的可能。

---------------------------------------------------------------------------------------------------------------------------------------

非官方設計解釋~希望能提供一個思路


很多人都認為宜家設計了一個購物路線強行讓顧客增加在店內的逗留時間。我沒有辦法替宜家保證這不是初衷,宜家也從來沒有正面去回答世界各地人民的質疑,他們從來不作不必要的解釋。但誰能找到更好的辦法讓顧客在宜家裡面既不重複又不漏掉看所有的商品呢?宜家的產品如此豐富,每一件都需要被看到啊。

我在宜家走慣了之後,到任何一個大超市或者shoppingmall都會因為沒有這樣一條路而頭痛,在這條路上,你不必費任何心思去想這個地方看過沒有,只需要沿著箭頭走,把注意力放在產品和樣板間上。其實走完是可以很快的,如果是老顧客,懂得走捷徑就更快了。很多時候不是因為這條路太長而影響了顧客前進的速度,而是自己走著走著就被兩邊的產品吸引了注意力,以至於慢了下來,到最後卻怪起來這條路。

至於在這條道上的產品擺放次序,其實也很簡單,基本上就是進入一個家之後關注的房間次序,先客廳,再廚房,再卧室。

宜家的一切其實都是根據最簡單直接的邏輯。如果不是最大程度有利於消費者購物的話,這個做法就不會存在。


題主,你所提到的這個概念,在建築學和室內設計領域叫做動線設計。所謂動線,就是人在建築綜合體內所有移動線路的總和。

先回答你後一個問題,設計動線的目的是什麼?

之前很多答案都提到過,無論宜家還是其他商業地產,所做的一切設計都是服務於自己的產品銷售以及顧客的體驗,商家處心積慮的在樓層里大動干戈規划出一條條路線,根本上講就是為了讓你獲得一個更好的購物體驗,在心情愉悅的時候多掏些鈔票。

所以,設計動線,就是商家有意識的去干預購物者的行走路線,以影響其最終的購買決策。

有些小夥伴不服,跳出來跟我說:「我買東西都是直奔主題的,什麼動線啊亂七八糟的之於我完全沒有作用……」

我同意!!因為我特么也是這樣的人!!

但是,我們回到題主的第一個問題,這些商家是怎麼設計動線的呢??

首先你得明白,理論依據是統計學啊!!不是針對你我個體來設計啊!!商場人流量動輒幾萬啊!!節假日更是翻幾番啊!!商場得根據統計分部來做相關的設計啊!!

吶,這麼說你應該明白了吧,也許這種干預最終影響購物者決策的概率很小,就算只有1%,但是每天幾萬的人流量,也是不小的一個數字了。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高新技術能夠更加方便的為商家捕獲購物者的習慣和喜好,基於大數據的分析挖掘能夠提供給商家的設計依據。

針對到具體的設計上,模式非常多。

當地消費水平、消費習慣、節假日等等都是影響因子。之前有知友說盡量拖長購物者的路徑,只是其中的一種手段,而且你也看到已經有不少人吐槽了此種方式的缺點;類似的還有把比較熱賣的商品放在相對冷門或者需要推廣的產品周圍,借力打力;或者某種產品在路徑上重複出現循環洗腦。等等

所以設計動線的方法,就是以統計學為依據,通過對購物者習慣的採集和分析,對商場布局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改動,以達到干預購物者行走路徑的目的。

圖來自 http://bing.com 如果侵權請告知


實際上,每個顧客最終結賬的金額,都是經過零售商店設計規划過的:

店內銷售規劃ISM(In-Store Merchandising)是決定客單價的方法論,以最有效和最高效的方法,將符合市場要求的商品及商品結構,展示給購物者,以此實現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①儘可能使顧客在店內長久停留:動線長度

其實對於IKEA來說——「它沒必要讓每一個顧客都喜歡,只要讓大部分顧客滿意就好了」,如果用心去關注宜家的布局,你會發現它不是胡亂地延長顧客從入口到收銀台的距離,而是通過不斷地設置磁石點,讓「體驗館」「特價商品」「季節商品」「量感陳列商品」等等像一顆顆磁石一樣,吸引顧客在店內來回走動,提高回遊性,使顧客在店內走動的時間延長,這一點非常重要。

②誘導非計劃性購買:停留率

當動線長度的布局完成,接著是關注顧客的停留率——考慮顧客在動線中停留在磁石點及各區域的時間會有多久。所謂誘導非計劃性購買,涉及了各個通道的商品配置、通道之間商品的關聯陳列、貨架及端架、POP等輔助手段和陳列方法。

③設法讓顧客瀏覽商品:該區域的商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讓顧客看到,這是注目率

④提高顧客的購買比例:從陳列架上的商品引起顧客的注意,再到被顧客拿到手中並最終購買,這就是購買率,這裡關係到賣場的商品分類、分區規劃、展示形態、陳列空間、數量、色彩、貨架層的變化及POS的張貼辦法,還有價格設定等等,對零售業者而言,這是個非常大的命題,答主本人沒有在IKEA工作過,或者進行特別的研究,這裡不作細說了。

⑤讓顧客買的數量更多:增加購買件數的法,常見的就是捆綁式的商品、組合型促銷等等;

⑥讓顧客購買價格更高的商品:消費者樂意到「感覺便宜」的場所購物,這裡說的提高商品單價,就是要讓顧客享受「價格+購物樂趣的最高性價比」,實際上IKEA在這方面的投入是最高的,各種家居的出樣與體驗,給城市中忙碌的人們一個家的夢想,實惠的飲食區,「誑宜家」在中國已經代表了一種休閑文化;考慮到這裡,在動線設計方面它對顧客的不厚道,似乎已經得到大部分的諒解了。

另一方面,家居行業都是大件居多,送貨與安裝的問題是IKEA重點的增值業務,可惜在大部分的中國消費者眼中:「配送跟安裝」都應該是免費業務,按天貓購物的思路——商品A(68元包郵) Vs. 商品B(60元商品+8元郵費),明顯商品A感覺更超值,在這一點上,我認為IKEA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

綜上所述,IKEA可以是零售業中通過ISM主動影響顧客的購買行為,併產生了良好回報的典型。

歡迎更好的補充.....以上。


我也覺得這種設計增加了顧客逗留的時間,且儘可能看到所有的商品。

此種設計對於消費者來說非常浪費時間。如果所有超市(食品,百貨,電器)都這麼搞,估計街邊的小型零售店會更多。反正我不會為了買點小東西去浪費這麼多時間的。

我也去過北京宜家兩三次,總體感覺很累。現在如果還需要去,我會很慎重考慮。


很喜歡這樣的路線設計,特別對於自己城市裡沒有宜家的人來說,每次都在裡面逗留較長時間,所有的東西都不漏掉。

假如只是單純買一兩件東西的話,我寧可網上代購更方便並節省時間成本。


這應該是工業工程專業的活兒,布局規劃的時候用SLP,要說清楚至少要配張圖吧


入口展示,客廳,辦公傢具,卧室,廚房,餐廳,兒童,餐具廚具,紡織品,衛浴,牆面裝飾,蠟燭和花,下二樓提貨,交錢,賣熱狗的地方,送貨處。就是這麼個順序吧。

設計的目的是讓你可以把所有產品都瀏覽一遍,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裡面的捷徑只要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10分鐘也是可以從入口奔到出口的,所以轉不出去不要怪宜家沒提醒你啊。


就是為了增加客戶的瀏覽時間,就算走捷徑也是走好些陣子的,我認為這對於本來就喜歡直奔主題的人是沒有用的,只會讓他們感到厭煩。


這個問得挺專業的,上次在之乎看到有問酒店類似問題


我就不喜歡這樣的行走路線。太浪費時間,我喜歡直接買了東西就離開。


推薦閱讀:

是否應該放棄 IT 開發去做銷售?
為什麼安利能讓人像打了雞血一般?
如何做好銷售工作?
每個人都適合做銷售嗎?
我剛剛成為移動政企客戶經理,想問怎樣做好移動寬頻的銷售?

TAG:購物 | 銷售 | 宜家家居IK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