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社會化產品,如何在用戶界面引導和激勵用戶持續使用產品,增加用戶粘度?

具體有哪些設計可以引導和激勵用戶?可否提供一些案例?


我不是做產品設計的,只從我對用戶的理解來說幾句。

1、社會化產品最重要的特徵是互動,有互動元素,鼓勵互動。

我記得幾個月之前,我註冊了一個網站。網站本身沒有讓我覺得特別吸引人,內容也沒什麼新鮮的。但是現在我還會經常上,為什麼?因為我在上面有人跟我互動!所以在界面設計的時候,要讓整個互動的流程最簡化,不需要什麼學習成本和門檻,如果已經有用戶熟知的互動方式,那麼要拿來借鑒,不用費盡心思搞得太複雜。為什麼大家都樂此不疲上微博,上人人,不是因為信息量有多大,而是因為有關係,有互動。如果沒人轉發,沒人評論,沒有粉絲,沒有私信,有幾個人會留下?我相信沒多少。那評論、轉發、關注、私信這些互動方式都是可以值得借鑒的,還有linkedin上面別人的推薦、QQ的好友印象都是鼓勵互動的,還有遊戲類的曾經熱門的買賣好友、停車位等等,具體用什麼要根據用戶需求來決定。

2、社交圈,用戶能夠找到熟悉的人。

對於社交產品來講,用戶已有的社交圈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夠在你的產品中,找到已經認識的朋友,那感覺會很不錯,至少知道哪些朋友對這個產品感興趣。例如,街旁上面可以看到你新浪微博的好友,有哪些已經在使用微博了,當然這個功能基本是很多社交產品的標配。

3、別讓用戶閑著,讓用戶有事可做。

要想讓用戶使用你的產品,有粘性。那麼用戶每次登錄的時候,都要有事請可以做。記得Discuz論壇會有一些類似每日簽到的插件,用戶每天來簽到一下,可以獲得些許的獎勵;http://Friend.ly一登陸就會有問題等著你回答,不用你去找;米飯一登陸也會有很多問題等著你回答。

4、激勵機制和體系。

積分體系、成長體系、榮譽體系。在遊戲上,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致,互聯網的產品上,騰訊在這方面做得也是出神入化。我認為根據不同的用戶群,要採取不同的機制和體系。舉個例子,談到騰訊的成長體系,很多互聯網圈的用戶非常不屑,覺得是小孩子玩的,成人和商務人士不需要。真的不需要嗎?不是,需要的東西不一樣。騰訊那樣的積分、升級體系,對於年齡層稍低的用戶有效果,對於年齡層高一些的用戶,他們希望得到被認可,被肯定,而這種認可和肯定也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比如在知乎,我們都希望被贊同; 在Foursquare我們希望是地主……

我的建議是人來策劃一套用戶激勵機制,演算法和技術來確定激勵規則,用戶參與到激勵和被激勵的過程中,把互動和激勵融合起來。

最後一句,讓你的產品真的能解決用戶的問題,滿足用戶的需求,其他都是浮雲。


微信

說出產品表面下的哲學意義

說出產品長久使用後的價值

說出產品的差異化及進步標誌

說出產品對用戶的match程度

不要過分誇大"不要騙人

引導用戶進入產品的深層含義"不要引導他們流於表面"不要把用戶當幼稚的新手"把他們當有共同三觀的人


別被運營思維的牽制,別想靠所謂的打卡激勵你的新用戶。特別的二逼。

用戶激勵來源於他對平台的感情,他每天打卡升級,他覺得我在這牛逼,如果他不認同你的產品,他才不在乎你是不是在激勵他。

讓你的用戶儘快使用你的核心產品,他覺得爽他就留下,不爽你就問他為啥不爽,解決不爽。否則的話,做產品幹嘛

所有的產品激勵都是激勵那些在乎你的人


最基本的當然是產品本身-內容吸引,產品宜用。其次是售後,區別傳統售後,這裡指問題中心,用戶反饋的問題能及時回復並解決


推薦閱讀:

柴燒污染環境么?
東南亞移動互聯網市場現在到底是怎樣的?未來幾年的前景如何?
運營一定要懂且會做設計嗎?
為什麼飲料瓶底部有凹陷?並且周圍伴有一些凹痕?
你覺自己在什麼時候真正地從產品助理成長為產品經理?

TAG:社交網路 | 產品設計 | 用戶界面設計 | 用戶激勵 | 用戶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