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永全球新提升合伙人數連續兩年下降?
In 2016 EY promoted 714 people worldwide to partner, which was fewer than the record number of 753 in 2015.
This year almost 30% of the 669 new partners are women (a slight increase on last year) and 36% are from emerging markets, up from 35% in 2016.
EY promotes 669 new partners globally
從 2015 年的 753 人下降到 2016 年的 714 人,再到今年的 669 人,能否說明一些問題?以及 30% 女性合伙人的比例是不是在四大里已經算高了?
謝邀~不談全球,只談談國內吧,國內四大有首順口溜:普華亂,德勤土,安永狠,畢馬六。為什麼說安永狠呢?因為最近幾年低價搶項目搶的厲害,怎麼自帶光環的四大都要去低價搶項目了呢?因為業務量下滑的厲害啊,國內如火如荼的資本市場項目大半都進了內資八大的碗里了,四大在旁邊看著也是很捉急啊。業務量下降,導致需要的新的分管業務的合伙人數量也就下降了。
其次呢,審計這個行業其實已經是個夕陽產業了(僅指這個行業的競爭目前趨於飽和了,但是職業本身仍然前景很好,很不錯的跳板)。現在審計的收入比例在各家的期望收入佔比裡面都是下降的,而諮詢的比例才是各家希望增加的,前幾年時間普華收購了Booz、德勤收購了Moniter,德勤本來就是諮詢界的扛把子,但是審計的龍頭老大普華也布局起諮詢行業了。
最後一個原因呢,拋開合伙人這個級別裡面的N多小級別,就大的「合伙人」這個職位來說,在事務所其實是屬於干到頭了,大的職位再升也就這樣了,所以很多合伙人並不願意離職,而且最近一兩年的這個經濟形勢大家也是知道的,很多合伙人跳槽也沒有那麼好找到一個不錯的機遇,所以舊的不走,新的自然上不來。
再說一下女性合伙人佔30%這個問題,安永一向標榜自己對女性員工態度友好,並且也確實一直比其他三家做得好,但是事務所這個行業本身其實是更偏向男性的,這裡我不太想去談男女不平等的問題,我只想客觀的說一下原因,因為隨著職位的升高,不可避免的需要應酬客戶,雖然大家明面上都是堅決保持獨立性的,但是一起吃吃飯喝喝酒真的不能避免,金光閃閃如四大也依然需要合伙人去拉業務,這個時候確實是男性比較合適。所以女性合伙人佔比一直不如男性高也有這個原因。
若干年前開始,合伙人的頭銜就已經貶值了。四大早就開始要求新晉合伙人先做一兩年的授薪合伙人(salary partner),然後才有機會轉equity patner,而授薪合伙人只是相當於掛了合伙人頭銜的高級經理或總監,實際相當於延遲兩年再升par。原因就是僧多粥少,人員擴張比業務增長快,par已經太多了。
現在這一招也不管用了,那麼就只能直接減少每年升par的名額。如果營收速度還是趕不上來,未來或許也會出現某一年暫停所有升par名額(金融危機時就搞過),或者乾脆從制度上明文變更成兩年評估一次。當然,如果撞上一波經濟繁榮,業務量爆發,也可能再把升職速度加回來。終歸是隨行就市,所以你看par們和菜場里的雞蛋帶魚其實也沒什麼本質區別是吧。
我在ey的兩年半里,我們組已經很久沒有新升的par了,直到今年,才聽說升了個SM8的人當par。其實不僅是par難升,連M3升SM都難,比如我的經理,我A1的時候她M3,聽說她今年還是沒升SM。
怎麼看這個問題?其實不止四大,所有外企在中國的好時代已經過去了,差不多的學歷差不多的資歷差不多的背景,人家能做經理能做par,走上人生巔峰但你不能,僅僅只是因為你晚出生了幾年。首先糾正一下題目:應該是連續兩年下降,而不是連續三年。實事上,2015年是一個大增年。
然後,說審計藥丸的同學,assurance依然佔了新Par的大頭,接近40%。
還有,僅僅根據中國市場表現就說四大藥丸的同學,呃,整個亞太區只佔了新par的不到20%,中國區佔了多少呢?而且亞太區新par人數比去年有所增加哦。
再來看看時間線:馬克大叔於2013年正式上線成為CEO並大張旗鼓地開始了他的宏圖偉志vision2020。恩,沒有足夠的合伙人沖業務怎麼能實現營業額翻番呢?於是2014,2015年升Par突飛猛進。這兩年增速放緩,不知道vision2020的進展如何了?
如何看待么,經濟在金融危機之後形勢大好一陣子,現已增速放緩,所以這幾年生意不那麼好做。IPO的公司少了,下市的公司多了,大環境如此,也不是只有這一家吧。謝邀。
說點乾貨吧,想升合伙人是得有業務量的支撐的。
當年還在PwC的時候聽到的是,2000萬的收入支撐一個合伙人。不知現在是什麼行情。
所以如果一家事務所的收入增長有限,那麼能夠支撐的新合伙人人數也必然有限。
就國內來看,安永的收入在2016年已經跌出前四。
「綜合評價排名前十位的會計師事務所為:普華永道中天、瑞華、德勤華永、立信、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天健、信永中和、天職國際、大華。
較2015年排名,普華永道中天繼續居第一位,瑞華排名上升2位排名第二、立信上升1位,德勤華永下降1位,安永華明下降2位。6-9位排名較上年未發生變化,第10位由大華取代2015年第10位的致同。按照會計師事務所自身業務收入規模排名前十位的會計師事務所為:普華永道中天(41億)、瑞華(40億)、立信(35億)、德勤華永(33億)、安永華明(29.6億)、畢馬威華振(25億)、天健(19億)、大華(15.7億)、信永中和(15.6億)、致同(15.3億)。」
所以資本主義就是很現實,你不能給公司帶來收入,公司也不會給你提供相應的待遇。你手握客戶資源,就算審計時出了一點問題,公司都不一定敢把你放走。而審計行業陷入價格戰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年還在PwC時合伙人天天念叨,審計之外給客戶提供其他增值業務。
審計這種勞動密集性行業要玩出點差異化。。就要看各顯神通了。。瀉藥。不僅僅安永。
只談一談四大審計合伙人,其他四大業務合伙人不了解。
國內四大審計合伙人晉陞基本上兩個途徑:內部晉陞和外部招聘。
首先,四大大陸審計業務整體是在下滑的,尤其在國內事務所全力提升營業收入總規模的背景下,四大審計業務的增長顯得很吃力。
業務量一下降,哪還養得起這麼多合伙人,你可要知道合伙人的薪酬還是蠻高的。並且合伙人職位在四大屬於絕對高性價比的崗位,所以合伙人跳槽啊也很少。那怎麼辦?就只能不斷「delay」高級經理了。
在任的合伙人會不斷的給那些能力不錯的、有機會升合伙人的高級經理畫大餅了:老王(某四大審計高級經理,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你現在資歷也夠了,能力也數一數二,可是上面有要求,你如果做一單IPO成功了,你就能夠成為合伙人。
老王含著眼淚點了點頭,說了句:我會努力的!
N過去了,老王在香港的IPO成功發行了,合伙人又說了句:老王,公司上面的意思是,只有做了單A股IPO,才能升合伙人……
老王:吐血而亡。
當然該段子只是開個玩笑。
除了四大審計整體業務規模在萎縮,另外,很多高級經理確實在各個方面(除了專業能力)都有些欠缺,項目管理能力、溝通能力,最重要的是缺失業務承攬能力,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個高級承做經理。事務所那麼多人要吃飯,你沒有業務承攬能力,在四大業務不斷萎縮的大背景下,怎麼能夠做一名相對合格的合伙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四大會從外部招聘一些有「特殊技能或資源」的人來做合伙人。所以有些高級經理也意識到自身的這些不足,做個幾年,也就主動跳槽了,不過跳槽結果都還不錯。
對於四大合伙人佔比30%,我覺得這個現象應該挺正常的吧?在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中,女性佔比好像一直都少於男性。原因是多方面吧,有工作性質、有公司原因,也有社會賦予的女性母親角色等原因。不過,女性確實犧牲很多,要感謝她們!
看了些其他答案,有人說審計是夕陽產業,我倒不這樣認為,我只是覺得目前審計行業競爭比較激烈而已。
自從四大進入大陸市場以來,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你大爺一直都是你大爺,可四大卻不再是原來的四大了!
謝邀!
說不定EY已經做了幾個機器人做審計了呢,要合伙人有個毛用,嘿嘿。
謝邀
如果能理解合伙人與會計師事務所的關係的話你就能明白這件事的意義了。、
和一般大眾理解不一樣,會計師事務所是出資人以專業技術進行出資的合夥制企業,在中國採用的是特殊的普通合夥制。實際上,在事務所內部,每個合伙人都有自己拉來的項目,每個合伙人以自己的項目作為中心組建核心團隊。為了保證項目質量,如果一個項目過於龐大,事務所內部還會要求提拔新合伙人一起分擔項目,保證項目的質量。所以說合伙人的數量和事務所的業務量以及收入是成正相關關係的。
如果安永全球新提升合伙人數量連續三年下滑,只能說明安永的業務量的增長速度在過去三年中不斷縮減。但是只要還有新合伙人在提拔,安永的業務量就不會停止增長。
下圖是2016年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分:
我們可以看到,儘管安永排在了第五位,甚至被兩個本土事務所超越,但是比較人均業務收入和師均業務收入還是和本土事務所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的。所以儘管安永被本土事務所超越(講個笑話,本土事務所所各地區分所以及北京和上海的總所所有收入之和超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所,2333),但那兩家事務所也只是虛胖,收入上雖然佔據優勢,但是一比較人均收入,本土事務所的業務質量以及收費質量和四大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不要看到合伙人提拔數量連續三年減少就興奮,這離四大倒閉以及被本土事務所完全超越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
瀉藥。
審計這種dirty work,很明顯不只在中國走下坡路——看來全世界而言也都是如此:我以前有一位同事在加拿大讀了五年書(本+碩),特別想通過工作移民。我問過她你有沒有考慮過四大,畢竟你多倫多大學的本科應該不會被刷簡歷吧?結果她告訴我,四大在加拿大就是苦逼的代名詞,她男友是個CBC,Ivey畢業(這個商學院在加拿大有多厲害我就不提了),基本能去投行/諮詢就去,審計都是保底的。
話說回來,這三年的數據我雖然沒細看,但根據常年被黑的某前東家的情況,估測提升的合伙人中審計的比例在降低,諮詢相關的在提高。
另外說個真實的故事:我在該前東家某個team做年審時,聽incharge講曾經有一個客戶的大樓樓上就是希爾頓,結果他和他一幫隊友愣是被該客戶安排住了一個月如家。
不過仔細想想,雖然某記樓上就是柏悅,也沒見過他們自己人住過幾次啊【滑稽
謝邀。
合伙人的話題我們這些民工怎麼能知道?就算偶爾聽大老闆吹牛逼也只能知道個隻言片語。
飛速看了下數據。首先,都說了2015是record high。所以會往下掉也正常吧。另外主要的減少在審計這一塊以及美洲這一區域。可以說,在如此飽和成熟的市場,每年promote的數量基本是周期性的。也就是在assurance和tax,退休一個或者出走一個合伙人,才能有一個坑給promote。而在歐美做了十幾二十年的高級經理是不罕見的。
相對來說可能出現較大變化的應該是諮詢業務。然而,產生合伙人的途徑並不只有promotion,還可以外招。。。所以不能光看promote。
至於女性比例沒有數據沒法評論。如果說四大有哪一家對女性,(對男性也一樣,或者乾脆說對人類),相對友好。這怎麼可能???
純屬胡說八道,歡迎怒懟。
沒什麼合伙人願意辭職了,舊的不去新的也上不來。傳統審計客戶就那麼幾個,所以新升合伙人基本都集中在諮詢領域
各位看官是要得到「四大藥丸,國內所雄起」的答案吧。對勵志從事審計行業的人來說我覺得最好的職業路徑是先去四大把證考出來再跳去國內大所掙項目提成,一畢業就去國內所的話簡歷上少了一點光環還沒時間考試。
這是安永全球的數據,我不了解別的國家沒法評價。不過從國內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下降比例,因為盈利能力下降了,以前很多業務只有四大能做,現在放開了內資所也可以去做,寡頭模式不存在了,狼多肉少了,那老闆們就要開始以不斷降價的方式去爭取項目,收入少了利潤率低了就只能控制成本。控制成本最直接的是什麼?那肯定是降低升職率,不光是合伙人的升職率也包括SM和M甚至S,所以最近兩年搞出了semi-senior這種級別,不過雖然可能讓你拿semi-senior的工資但是乾的活的是senior的。據我觀察自2014年起很多項目普遍開始流行a1干a2的活,a2干s1的活,所以也就是那年起離職率大幅升高,這其實是個惡性循環。
至於女性合伙人的比例,我目測在北京所都止不30%了,不過你還要考慮一個問題,據傳說合伙人還分11個等級呢,大部分都是授薪制合伙人,在北京所我看到的除了個別女性合伙人級別比較高以外(例如大區合伙人或業務線負責人等),其他都感覺升不上去,級別高的合伙人基本都是男性。有興趣的可以去安永官網看看高層介紹里的男女比例,從這方面說,即使在安永男女也不是那麼平等。說兩個點。
一是,這是安永全球的數據,大中華區只是安永全球的一部分,如果說能說明的趨勢,也僅僅是全球業務增長放緩,注意,僅僅是增長放緩。
二是,現在的四大是一個涵蓋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多個領域的專業服務網路。如德勤的諮詢服務(這裡的諮詢指泛諮詢業務,基本上涵蓋除了審計以外的所有服務)收入比重已經超過總收入的一半。因此,拿事務所綜合評分說事是不全面的,只能說四大的審計業務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
一方面,除了境內超大型企業的年審、500強外資年審和境外IPO審計外,境內大中型企業的審計/IPO審計業務確實在不斷被本土所侵蝕,這是基於競爭市場化和本土所人力成本優勢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四大的全球服務網路,深厚的審計客戶基礎,令四大依然在上述最為利潤豐厚的審計業務方面,在跨境的財務交易、國際稅務諮詢和管理諮詢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謝邀。
再次申明,我從未做過四大的員工。
但是,回過頭來說,我為何會離職?
大多數跳槽的同行都並未再進入事務所,而是去了企業,卷商,投行,是為什麼呢?
還不是因為活多錢少不自在?
所以,這根本不是四大的問題,而是行業的問題。新增的par數量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業務量和利潤率的增長,市場份額增長,業務線新增,需要更多的「扛把子」;第二個是人員流動,如果原有合伙人離職跳槽的多,空缺就多,現有par變化小,新升或者新聘的數量就會小。至於女性合伙人,對女人來說,某種程度上將是殘酷的,業務壓力和家庭角色找平衡從來都不容易
不知道誰邀請得我…審計那邊的情況完全不清楚…我只知道諮詢部門是相當獨立的一個部門,一個team一個老闆 就類似於 七浦路那種,一個攤位一個老闆。你想在一個老闆下面另起山頭…你是老闆你同意么…
不得不承認審計行業的好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四大連年降服務費和本土所pk,其實在很多方面已經拼不過了,本土所較低的各項成本,四大應該無論如何做不到,在成本持續走高,利潤持續走低的狀況下,還能有人晉陞合伙人已經不錯,怎麼可能晉陞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呢,做夢。原來的趴不走,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也因為他們的buyin費用,總之,以後想考在事務所混八到十年升趴,一定會越來越難
應該是業務總體規模增長速度下降,每一個合伙人就是一個業務核心,業務少了自然用不到這麼多人。話說四大雖然沒以前那麼不可一世,員工待遇據說還是挺高的。
到答題為止,首贊答案57,關注人數412。
審計一定會越來越重要。但風水輪流轉,四大不能永遠做大吧。推薦閱讀:
※詳咨安永TAS部門的發展前景、工作內容等?
※十月份正式去安永入職,請問我現在可以做哪些準備工作?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人員流動性高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