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史上有哪些降維打擊的經典案例?

各個行業都可以,例如Netflix降維打擊Blockbuster,直接免掉租用滯納金,通過線上郵寄方式打擊擁有數千家線下店的Blockbuster,導致曾經的巨頭破產; 例如360殺毒直接免費,打擊了曾經需要收費的公司


我匿名回答下吧,這個太敏感了。

首先說明我們是直播和點播CDN供應商,當時要爭搶一個客戶,量級很大的客戶。

入圍的廠家太tm多了,我們,百度,騰訊,網宿,白山,雲帆,那時候還沒有阿里雲。

技術選型pk的時候,各家都各顯神通,技術人員弄的頭破血流,就是為了卡頓率下降0.1%,首開提升100ms。

最後技術pk結果,百度第一,我們第二。我們技術當然很開心啦,感覺可以拿一些客戶流量了。

結果銷售回來跟我們說,這下要跪,因為我們的單價是15塊錢,雲帆直接給了8塊錢,我們完全沒戲了。我們心中一片mmp,因為此時CDN成本大約是13塊錢上下(不算人力)。

而後來的結果呢?

騰訊中了,單價15塊錢,並且拿走了大多數流量。因為騰訊說我可以免費幫你在騰訊平台裡面推廣,還送你一坨視頻的版權。

瞬間感覺我們技術的維度好低。


舊城區改造項目,有一個城中村,漫天要價。村裡都是一個姓一個祠堂出來的…政府幾次都沒成功。結果領導班子很生氣,給那個村子申請了個文物古建築保護單位…現在那村子一圈的高樓,他們自己的房子想簡單裝修都要打申請去批准…萬一損壞了還要坐牢。估計現在他們腸子都悔青了吧

ps:那些房子是兩層的木質樓房…以現在的居住標準已經完全不適應居住了,而且村中的路還是石子路,一下雨都是水坑…畢竟路也是文物,不能翻修啊

有人說本來就是文物,只是重新定性了下,百度了下照片…這種房子,古老的傳統街區保護…


在中國製造業強大以後,出現了很多製造業外溢的效應,影響了相當多的國家,以下是《紐約客》報道過的真實故事:

陳雅瑩(音)和丈夫劉軍(音)在自己位於艾斯尤特的內衣店裡,旁邊是他們的埃及助手Rahma Medhat。

我三言兩語交代,簡單的說就是一對夫婦到最保守的伊斯蘭國家賣內衣,還僱傭了埃及人,事件大概發生在阿拉伯之春以後,媒體都有報道,請看

《紐約客》:從在埃及賣情趣內衣的浙江商人看中國式全球化_文化_騰訊網cul.qq.com圖標

這個例子相當搞笑

關於新娘的地位,有件事情值得一提。中國商人有時對我說,埃及女人購買這些服裝是因為她們晚上會為丈夫跳舞,我疑心這種想法更多地源自電影里的肚皮舞,而不是實際風俗。不過在更具有象徵意味的層面,這也許是真的

「男女不平等。」他立刻說道,「在這裡,女人只是呆在家裡睡覺。他們要想發展,首先得就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中國革命結束後做的事情。像在這裡,這是在浪費人才。看看我家——你看我的妻子有多能幹。沒有她,工廠辦不起來。還有我女兒,她在經營商店。如果她們是埃及人,那她們就不會做這些事。」

「為什麼瓶子里有水?」她叫道。她沖著Omar和他的同伴猛地丟出兩個容積一升的瓶子,二人連忙跑向卡車後面。「你們太壞了!」她用支離破碎的阿拉伯語喊著:「阿里巴巴,你們這些阿里巴巴!我很生氣,很生氣,很生氣!瓶子沒倒乾淨!沒倒乾淨!」

在一袋空瓶下面,陳開梅發現了一些裝滿水的瓶子:收瓶子的人想要用水壓秤。她一直喊著「你們這些阿里巴巴」,後來我才明白,她指的是《一千零一夜》里的四十大盜。我從沒聽過哪個埃及人這樣使用「阿里巴巴」一詞,不過這是陳開梅「回收方言」當中的一部分。Omar呆在瓶子扔不到的地方,直到陳開梅回到廠里。

阿里巴巴躺著也中槍

報道裡面有很多故事,比如說埃及男人比較懶,但是女人比較勤奮,可是女性卻備受當地風俗和宗教的壓迫,中國人終於領略到為什麼要有真正的女權主義,這個報道非常的優秀,大家都讀讀

實際上製造業外溢效益 ,埃及只不過是一個例子,更多的包括巴西的比基尼,西班牙埃爾切的鞋城,義大利皮革市場等等,這是我當年的一個回答

為什麼在很多外國人眼中中國的國際形象那麼差?www.zhihu.com圖標

實際上這些報道相當多

西班牙緣何發生「燒中國鞋」風波_網易出國頻道abroad.163.com

不要怪西班牙是歐豬四國,人家也是有苦衷的。


廣電集團看到各大廠商風風火火的製造各種電視盒子,自家的機頂盒沒人用了,每年的年費沒人繳了,怎麼辦?so easy,直接出台禁止的規定。。。

看著優酷這個企業比較賺錢,直接強行給點白紙換股權。。。

玩不過,玩不過,各大傳媒企業白天敲鑼打鼓喜迎廣電老大哥,晚上關門偷偷抱頭痛哭。。。有點52年左右私有制改公有制的味道了!

這特么的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啊,其他的都是在商業的框架上(處於同一維度)用錢去砸死對方。。。

同理還有郵政快遞,還有銀行對支付寶等打擊。。。


1月2日更新,增加一個錢寶死於樓市開盤的案例

首先要定義一下,商業領域中的降維打擊:

— — 這個攻擊來自高維度,你完全無法想像的地方。而你的一切常規反擊手段,價格戰之類,都根本無效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下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個金額,有沒有感覺差了一個次元了?嗯,最後還中標了

想想當時情景

聯通:3百萬我就能做!

縱橫:我只要290萬!哼

電信:一群弱雞,我只要170萬!!

騰訊:0.01元

眾人:?????

BAT VS 創業公司

我記得,當年打車軟體剛火,大家都在拼推廣能力,怎麼去做司機工作

然後騰訊和阿里進來了,直接紅包補貼,你4元我5元,一路加到11元多

然後眾多小公司陷入思考

「你們補貼這麼高,怎麼賺錢呢?虧本的呀?不和邏輯啊」

「嗯,打車軟體確實是虧本的,問題是我推廣微信支付也要10元一個用戶,打車軟體就當白送的了」

從打車戰爭的紅包補貼戰開始,中國互聯網正式進入了代理人戰爭時代,BAT可以靠著龐大的體系,扶持起代理人對整個新興市場完成清盤,打車,快車,共享單車,莫不如此。

上圖的雲服務,也只是其中一景

支付寶VS銀行

「他們根本沒有線下網點,你去哪裡取錢呢?這不是瞎扯淡嗎?」— —某銀行官員

但他無法想像的是,未來的交易,是不需要現金的

ATM機,線下網點,運鈔體系,點鈔能力的員工,百萬級別的櫃員,原本引以為傲的整個體系,突然被發現在未來是完全不需要的。

「無現金社會」的這個概念,就是典型的降維打擊

— —來自杭州的小偷表示操蛋最受傷的明明是我

共享單車 VS 自行車產商

有沒有辦法,讓市場上所有的用戶,都只買你家的商品,不買競爭對手家呢?

自行車產商們一定想過,所以他們研究設計,爬升產能,降低成本

但他們一定沒有想到,還真是有一種思路,可以讓全市場里的用戶,都只准騎你家的自行車的。

那就是頂一個共享單車的牌子,然後規定用戶只准騎他們家的自行車,至於車錢,首付200,月租3元 嗯~

數碼相機VS柯達

這是最容易被人們理解的一組了,柯達的相機和膠捲直到最後時刻,依然是市場上最優秀的產品,只是,未來的世界裡,已經根本沒有膠捲的位置了。

手機VS相機

「嗯,我們像素高」「哼,我們成像好」

所有的相機產商都覺得手機上那個攝像頭差的要命,包括現在的無數攝影愛好者也是這麼認為

問題是,攝影的本質,是洞察和捕捉,不是你什麼廣角鏡頭,半畫幅全畫幅

當一個通訊工具額外也具備了攝影的功能,並且更加便捷時,相機作為一個攝影的工具,就已經註定了落寞了

至於性能?柯達也並不是因為性能被超越而落幕的

這個問題看來是目前爭論最激烈的,因為很多人在評論區認為,目前手機鏡頭完全達不到相機的性能,所以覺得我在扯淡

我不想舉例說數碼相機從10年的1億台銷量跌到16年的不足1000萬台;單反市場13年至16年的4年間下跌了近40%,5年內丟掉了一半多市場,競爭對手來自相機行業以外,我覺得這個算是經典的降維打擊了。

因為這些都還不夠直接,我覺得,下面這句話,最能代表主題,什麼叫降維打擊

「你們想把東西拍的更清楚,但我能直播」

蘋果VS諾基亞

大名鼎鼎,可以單獨開一個回答了

盧詩翰:有哪一些「本來以為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沒想到已經是巔峰」的例子?

直到2007年,諾基亞的市場佔有率,依然是恐怖的 47.5%

但在蘋果4出來的一瞬間,所有人都知道,諾基亞的時代,結束了

智能手機的各種功能和理念,對諾基亞的碾壓是全方位的,一個通訊工具是無法對抗一台能通訊的電腦的

電商VS傳統實體店

我們 的價格也壓的夠低了,還能看到實物試穿,怎麼人們就愛去網店呢?

但問題在於:網店是不需要房租的,你永遠不可能去和他們比價格

而價格,是商業模式里幾乎最重要的武器

(當然現在流量費,等於另一種意義的房租了)

手機外賣VS速食麵

速食麵銷量自2013年以來全線下跌,一核算少賣了80億包

是口味不對了嗎?是大家注重營養了嗎,還是年輕人不愛吃了?

其實大家明白,都不是

康師傅統一血戰多年,沒想到最後被一個手機軟體給擊敗了

微信VS通訊運營商

移動們肯定無法想像,幹掉自己的,不是聯通或者什麼,而是別的東西

比如某些,能讓用戶既不打電話,也不發簡訊的東西

至於朋友圈什麼的,就更無法想像了

滴滴VS交通電台

這一組很少有人留意到,以前,司機們都是邊開車邊聽各種電台的

但是現在~都開著手機聽著語音派單和導航

交通電台肯定無法料想,一個打車軟體,怎麼就跑來干擾到我的生意了?

手機導航VS車載導航

這個應該是最沒懸念的一組了,以當年的凱立德車載導航為例,價格在2000左右,還需要去服務店更新,自從智能手機出來,各種百度地圖高德地圖,自帶更新,還能切什麼林志玲語音的,全面碾壓。很快,車載導航就退出市場了。

傳奇VS私服

這個也很少有人知道,當年傳奇官服對星火燎原的私服打之不盡很煩惱,他們一直在苦思

你說這私服伺服器質量差,人又那麼少,咋就還能有玩家玩呢?這生意又怎麼能做下去呢?

後來,據說盛大找了一大群私服的人去談話,他們終於理順了

哦,原來可以所有玩家免費,只收土豪的錢

而且這麼一搞,居然盈利還更高了!

於是後來官服也永久免費了

有人說,中國遊戲行業只會山寨抄襲國外,不會創新,嗯,那可就不對了,至少這免費模式,就是中國的一大創新。連老美都表示你們這真是666啊


在加一個昨天微博財上海那聽到的 我的專欄里放過了。錢寶如何死於樓市的降維打擊

上海隔壁某地的民營理財平台,一直是高息收錢,1分-3.5分不止。本來還可以勉強應付過得去,因為利息高。拆東牆補西牆,十個碗,五個蓋,手快就行。大不了,年底高息拆借一個蓋來玩。

不料,理財平台意外的被一個樓市大搖號擊穿了。某市一口氣推出了n個低價盤,引發萬人排隊搖號。開發商把燕窩賣出了大蘿蔔價,實在是憋了一肚子火,索性搞了一個硬條款,要求中籤者1-3天內首付八成。這下子,起了化學反應。 理財圈裡,有經驗的老鳥都知道,理財平台取現金,往往不一定很快,幾天都有可能的。而開發商要求1-3天,那麼參加搖號的成千上萬的人,不管是不是搖到號,必須各自先提現幾百萬預備,搖中了就付錢。例如中籤率是5%,但參加搖號的人必須是100%預備資金,否則就可能逾期付款導致違約了。好不容易抽到的簽,誰也不敢大意。 而這些購房資金往往是暫時存在高利息的理財平台里。

於是,一場莫名其妙的大擠兌來了。瞬間,搞垮了某鈔票平台。其他人也慌了,立即去擠兌當地沒有垮掉的理財平台。一下子,滿城雞毛了。 回頭看,如果開發商把付款時間放寬到一個星期,那麼也只有搖中的5%的人才會去理財平台提現,這場莫名其妙的擠兌根本不會發生。

一開始感覺是笑話,但是後來聽爆料:

南京河西12月14日幾個樓盤同時開,金陵晚報上顯示約4萬人次去搖號。算1個人兩人次。隊伍也排出天際了。並且大多為最低首付八成,那麼最少的一套也要二百多萬現金,有人持一千七百多萬現金搖了七個盤的號

這麼算下來,資金量確實很誇張,就算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把錢存在錢寶裡面的,這樣的集體提現,也可能會拉空錢寶的資金池。或者可以說,這類平台一直以來的資金鏈,比大家想像的更緊

所以~

泛亞是被2015股市擠兌崩盤

錢寶死於樓市開盤?

金融公司們,時刻小心來自樓市和股市的降維打擊呀

也歡迎來我的公眾號:詩翰 討論更多案例吧,最近在研究網易和騰訊的手游吃雞戰爭


生活中,有一種產品可能每個人曾經或者將來都會使用和重視,但是,圍繞著這個產品的戰爭卻很少被人提及。因為熟悉這段戰爭的人因為利益關係不會去說,而可能會去說的人大多又不熟悉這場戰爭。很榮幸我曾經參與過這麼一場革命性的商戰,並且在其中擔任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如今,勝者已有了絕對的江湖地位,我也離開了那個行業許久。在不影響他人利益,不影響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簡單說說那段精彩紛呈的歷史了。

房子,是大多數人必需的一個大件商品,它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房子到手後緊接著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裝修,很少有人去住沒有裝修的毛坯房,所以裝修對房子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裝修裡邊哪個環節最重要呢?雖然人人都知道,水電很重要。但是也僅僅是知道,真正重視的人不多。曾經,我就是負責裝修環節中的水電改造安裝這一環的商家,我見過了太多願意花個幾萬甚至幾十萬買一件傢具,買一套音響,而水電改造這一塊兒花個萬兒八千還覺得貴的人。

他們笨嗎?不笨。他們知道水電改造重要嗎?知道。但是,知道並不等於會重視,不等於會捨得花錢花心思。就好比人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是,真正重視健康的人不多。貪酒的,淫亂的,熬夜的,無視交通規則駕駛的……,層出不窮。真正重視健康的是什麼人?病人。真正願意為健康花心思花錢的是什麼人?也是生了病的人。多數人對待房子也是一樣,前期改造時,很多人都不捨得花錢,貴個三百五百,感覺比割肉還疼。而後期居住時,房子漏水了,家裡供不上電了,別說三五百,三五千甚至上萬掏起來眼都不眨。

以前,我遇到的捨得在水電這個環節花錢花心思的,多是之前家裡漏過水或者電出過問題的。也只有出過事,才會明白,毛坯房不裝修可以住,房子不要傢具也可以住,但是沒水沒電漏水漏電的話再好的房子也住不了。

水路和電路哪個最重要呢?當然是水路。房子沒電可以點蠟燭燒燃氣,但是漏水,輕則被物業斷水沒法洗臉洗澡做飯上廁所……,重則泡壞自家物品不說還會淹了樓下,天天有人上門跟你鬧。而水路的質量由什麼決定呢?1.匠人的技術。2.水管的質量。相對來說,水管的質量比匠人的技術更重要。技術差的匠人用好管道做出的水路系統不一定會漏水,但是技術再好的匠人也沒法保證,能用劣質管道做出不漏水的水路系統。

扯的有點遠了。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房子是多數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而裝修是一套房子最重要的部分,水電是裝修裡邊最重要的環節,水又是水電裡邊最重要的,而決定水路系統質量的東西主要又是管道質量。所以,你家水管質量有多重要就無需多言了吧!

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根不咋起眼的水管。

最早,水管這個江湖中,金德管道可謂如日中天,絕對的行業老大,不管是房主還是裝修公司,水管首選品牌都是金德。其次就是,日豐。日豐怎麼說呢,算是千年老二了。金德當老大時,日豐在市場中的份額是第二位,後來另一品牌當老大,日豐還是第二位。

其實,不管在商界軍界政界還是職場,老二的位置都是相對安全點的,而老大就是被用來顛覆的,老大一翻船,別說是再想當老大,即便是想坐到老二老三這個位置都是不大可能的。

那時,不管是大街小巷,戶外戶內還是線上線下,幾乎所有的水管廣告都被金德和日豐承包著。

金德當老大時,偉星還只是一個不知道排在第幾位的無名小卒,採購時如果店裡金德缺貨,咱寧可多跑點路換幾家店買,也不會去選擇店家推薦的這個偉星。而一年後,這個情況卻打了個顛倒,僅僅一年時間,偉星這個在排行榜上默默無聞的品牌居然迅速躥紅全國裝修圈,兩年後,偉星以70%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徹底碾壓了排它前邊的所有品牌,坐上了行業老大的寶座。

偉星到底用了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妙法才達到這個效果呢?

很簡單,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很多顛覆行業改寫商業史的方法其實都是很簡單的方法。

360靠免費,改寫了殺毒軟體的歷史。

沃爾瑪靠低價,改寫了零售業的歷史。

而華為靠水軍,也改寫了國產手機的歷史。

偉星用的是什麼方法改寫了水管行業的歷史呢?

回扣。

簡單吧?

其實,回扣,在建材,家居,工程,甚至各個行業里都有存在,但是靠回扣登上行業龍頭寶座的卻沒幾個,為啥?

因為,一般商家只是把回扣當戰術,而偉星呢,是把回扣當戰略。

一旦一個商家把一個方法當成戰略,那他所有的資源都會為了把個方法發揮的更好去服務。

比如,一般建材或者產品,回扣都是經銷商自己掏腰包給「導購者」,比方說我是賣饅頭的,你是導遊,你推薦個人來我店裡吃饅頭,我給你提10塊錢。那麼這就存在一個問題,跟導購者經常合作的商家有可能距離消費者比較遠,消費者懶得跑;可能消費者自己有熟人也是賣該產品的,不會去導購者推薦的店;也可能導購者推薦了消費者過去,導購者提回扣時店家不認賬……等等等等,有太多不可測的因素會導致導購者拿不到回扣。而且,一般店家給回扣基本都是單打獨鬥,頂多,導購者會告訴消費者「那個店裡的東西比較靠譜,價錢比較實在」,但是消費者選擇某個店,不一定就會選擇你的品牌(一般建材店都會賣好幾個品牌的東西)。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讓導購者任何情況下都能拿到回扣,又能讓消費者堅定不移的選擇你的品牌呢?

有。

就是,廠家直接給導購者提回扣。不管消費者從什麼渠道買的,只要買的是我們這個品牌的東西,好,我就給你拿提成。

還拿饅頭舉例。我是麵粉廠家,你是導遊,不管你帶的客人在誰店裡吃饅頭,只要饅頭用的是我家麵粉,那麼我就給你這個導遊100塊錢。你會不會告訴消費者,屠龍奶爸牌兒的麵粉做的饅頭是最好吃的?除非你是出家人,不愛錢,正常人肯定都會這麼做。(當然,前提是,屠龍奶爸牌兒麵粉質量確實好)。當很多人都來店裡點,屠龍奶爸牌兒麵粉做的饅頭,如果店裡沒有,顧客就走了。你作為一個賣饅頭的老闆,會不會考慮去進一點屠龍奶爸牌兒麵粉?

同理,我們想像一下,水管廠家直接給關鍵影響人提回扣會形成什麼樣的效果呢?

1.假設消費者問,A,B,C,D,這四個管道哪個好?(A,B,C,D,質量都差不多,但是,a,b知名度高,c,d知名度一般,不過,只要消費者使用d管道,你就可以得到廠家獎勵的100塊錢,a.b.c沒有獎勵)你會告訴消費者,哪個好?

多數人肯定都會告訴消費者d質量好。在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的前提下,說句話就能賺100元,不幹的就是傻子。

2.剛才那一條是假設導購者已經知道了給消費者推薦d品牌的東西可以得到100元獎勵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再說另一種情況,假設你(導購者)不知道消費者購買d品牌的東西你可以得到100元這個事兒,但是消費者自己選擇購買了d品牌的管道,但是你收到了廠家獎勵的100塊錢,然後廠家還告訴你,你的顧客只要使用我們品牌東西,我們都會給你提100塊錢,那麼,以後你會不會更願意給消費者推薦d品牌?

3.若是消費者比較傾向於選a管道,因為a管道廣告力度比較大,知名度比較高,但是你又比較想讓消費者購買d管道,因為這樣你可以得到100塊錢,你應該怎麼辦?

現實中,多數人都會告訴消費者,a管道跟d管道差不多,但是a管道假貨比較多。你要是作為什麼都不懂的消費者,你會選擇哪個?

4.所有人都告訴你,a管道假貨泛濫,d管道比較好,你作為一個外行,你會選擇哪個?

多數人,在建材面前其實都是外行,特別是第一次裝修的房主,不知道哪個品牌的東西好。

準備購買這類東西卻不知道該選擇哪個品牌的時候會怎麼辦?

A,問專家。裝修行業誰是專家?房主比較相信誰?當然是給自己裝修房子的人,特別是搞水電改造的商家,會覺得他們比較懂,多數人都會徵詢採納他們的意見。而這些人,會推薦哪個品牌?當然是既不影響質量,又能得到提成的那個品牌。

B.網上搜。其實,很多人往往會忽略一件事,就是網上的信息到底是哪裡來的。網上的知識是哪裡來的呢?主要就是類似咱這類能寫的商家發的,那咱會大力推薦哪個品牌呢?你能搜到的,其實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一些不明所以的房主寫的,房主自己受了別人影響,覺得d品牌好,在網上一寫,另一個房主搜到了,也會覺得d品牌好。當然,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一些不怎麼懂行但是卻懂規矩的媒體小編寫的,媒體是什麼?媒體就是婊子,誰給錢誰是爺,誰給錢就讓誰操。誰在我網站投了廣告我就大力推薦誰,我大力抹黑誰並不代表這個人或者東西真不行,可能僅僅是因為,你沒給我贊助費。

其實,給回扣這個方法並不是偉星的首創,只是偉星把它當做了戰略去全力執行。幾年後,偉星牢牢站住市場第一的位置時金德市場部門的人找咱合作,聊天時說了句「金德以前吃虧就吃在不把裝修圈的當人,說好的給人家回扣,最後卻沒給」。而反觀偉星,除去回扣的支出,單是增加一個售後部門,光西安這一個分公司每年就要多支出120多萬。

偉星這個售後部門主要就干三件事。

1.去業主家裡統計管件使用數量,以便給負責那個房子裝修的水電工或者工長回扣。

2.統計水工以及工長電話,積累大數據。這可能是最早有大數據意識的傳統商家。(那時還沒有「互聯網思維」,「大數據」,「o2o」……這些概念)我離開行業時,偉星公司手裡已經有了1萬多個水工的電話。這是什麼概念呢?等於,偉星手上多了1萬個沒有底薪的業務員,而且是強有力的業務員,只要他們給消費者推薦,基本上消費者99.99%會選擇使用偉星。

3.檢測水路質量(也就是給水路打壓)。其實這個也是殺手鐧。因為,只要使用了偉星管道,不管誰施工的,只要通過了驗收,以後房主家裡水路出問題偉星公司都會給負責維修和賠償。

選擇偉星的管道,自己不用管售後,而且有回扣拿,而且自己省了一道驗收工序(水路打壓,別小看這個程序,我們有時一天同時54-5家工地同時驗收的話,有了偉星那邊的人員,可以省去很多時間人力),而選擇其他品牌的管道,什麼好處都沒有,你作為施工方,你情願使用哪個品牌?你會去推薦哪個品牌?

任何行業都有小圈子,裝修行業也是如此,圈子裡一說這個品牌有什麼好處,大家都知道這個品牌好,大家都給消費者推這個品牌。而消費者不知道售後來家裡主要是收集電話和計算回扣,覺得廠家來給做驗收,給白送質保,而其它品牌沒有這個服務,再加上「導購者」的引導,也會覺得這個品牌確實不錯,因此也會在業主圈子裡進行宣傳和推薦。而偉星使用這一招賺了錢以後,又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改善了產品質量,更加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最好的管道。

當曾經的行業第一「金德」,以及行業老二「日豐」醒悟過來加緊模仿這一套時,偉星已經牢牢佔據了市場份額70%以上的絕對優勢;在裝修圈,媒體圈,以及業主圈的心智里也牢牢佔據了「最好的管道」這個心智資源;而且,已經積累了海量的裝修圈子的電話(相當於是積累了海量的低價業務員和免費媒體),形成了比較和諧默契的合作氛圍。而金德和日豐,仍未擺脫「假貨泛濫」這個標籤,苟延殘喘。

改變商業格局的,有時就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方法。


最經典的降維打擊,當然是無線通訊技術對有線通訊技術的打擊。無線技術是以零維的點為基礎的,而有線技術則是一維的線,這是真正意義的降維打擊:降低了一個維度。

實際上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紅利,都來自於這個降維打擊。

與我們最緊密連接的,比如手機淘寶,比如共享單車滴滴打車、包括手機知乎和live,這一系列軟體都依賴移動互聯網。

再下一個層面的,基礎的信息流和資金流,比如微信的信息和支付寶的資金,都依託於無線技術。

用戶硬體層面,以手機為例,蘋果的崛起,包括小米的異軍突起,都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的。

行業硬體層面,華為中興就是做通訊設備起家的。

再上游的硬體層,高通三星這一輪都賺得盆滿缽滿。

論深度和廣度,無線通訊技術可能是這100年來最經典的降維打擊。


神州專車的B2C模式如何能與Uber、滴滴共存到今天?

我們經常會看不懂某種商業模式,然後提出這樣的疑問:

「這種經營方式明明看起來在賠錢,它是怎麼堅持下去的?」

「這兩家企業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差異化,為什麼一家比另一家做的更好?」

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我們僅僅觀察了表面,而沒有深入到商業模式的價值鏈中尋找答案所造成的。

何為價值鏈,一句話解釋即:產業鏈的上游給下游所提供價值的集合。

嗯,我說人話。

比如說,蘋果手機產業鏈的下游就是消費者,上游就是類似富士康這樣的製造商,再向上追溯則可以到零配件生產商。此時「零配件生產商」——「手機製造商」——「蘋果手機」——「消費者」共同組成了一條簡單的產業鏈(未必完全嚴謹,僅為說明概念所列)。

而產業鏈上游(比如蘋果手機),給產業鏈下游(比如消費者),所提供的價值的集合,就是「價值鏈」。

所以,「藍海戰略」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發:通過對商業模式中「價值鏈」的重塑,差異化競爭對手。

——————————————————————————————————————

這是一個摘自雕爺公眾號的案例:

這幾年,很多人糾結於神州專車的B2C模式,邏輯上是打不過Uber、滴滴們的C2C模式的。

而且,從燒錢的角度講,應該沒人會持續投市場的第三名,畢竟前兩名已經把市場上所有大風投的錢都拿遍了。

而我們換個視角,去看美國租車市場的第一、二名,即「赫茲」和「安飛士」背後的大股東是誰呢?

是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

為什麼?

因為汽車產業是一個國家的產業支柱,解決的就業實在是太大了,但經濟總有景氣和不景氣的起伏,不景氣之時賣不掉那麼多車,也不能直接減產裁員。

這個時候,乾脆金融手段,讓汽車下沉到租車公司,這時,赫茲和AVIS的租車生意,本質上是一個「金融手段為依託的緩衝地帶」,為通用和福特的汽車產能做「削峰填谷」服務。

而神州專車背後的股東,也開始閃現出汽車生產廠的身影了。

中國神州專車一直以來的B2C商業模式,也和美國差不多,在汽車廠銷售低迷之時,運用金融槓桿,有時6折吃進新車,幫汽車廠解決產能和現金流,但又不會將這批新車直接流入一手車市場衝擊其價格體系——兩年以後,這批車就可以當二手車賣了,比如還6折賣,消費者十分樂意地買回家。

對車廠而言,畢竟已經開始小改款了,不影響今年新車價格體系,所以無所謂;對神州專車而言呢?這兩年的車,等於是白來的,怎麼運營都賺錢。

以此看來,神州的專車業務,玩的邏輯和Uber、滴滴根本不一樣。

為什麼神州專車經常在廣告里主打「我們家都是新車」?

因為他們家根本不能等車太舊,就必須處理掉,且理想狀態下,他們家的車——在運營中最大的固定資產折舊部分,產生的成本有可能為零……至於融資就更簡單了,Uber和滴滴找的是風險投資,燒幾十億元就很多了。

而神州租車找的是產業上游大金主,一家廠商一年的廣告費用都有幾十億。

所以,通過對「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深入分析,往往能夠洞察一個商業模式的本質。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我的微信公眾號nick說,在這裡,我每天都會分享一個商業洞察,微信搜索並關注,相信我們可以一起成長


【聲明:這篇文章列舉的案例內容來自雕爺的微信公眾號,而前文部分有關於價值鏈的解讀是我的原創。

前天我在回答完這個問題之後,在案例部分忘了標註來源,讓很多網友誤以為是我寫的,很抱歉。】


沒人說深圳市政府懟李嘉誠嗎?

當年深圳市區跟鹽田之間隔著山,李嘉誠建了隧道,據說收費期長達50年,每次收費10元。

深圳經濟發展起來了,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然而鹽田大片靠海的土地,就因為這10塊錢的過路費,始終賣不起價。據說,政府跟李超人談了好多次,超人就一句,堅持合同,免費沒門,收購天價。

深圳市政府最後一怒之下,建了深鹽二通道,高速全免費。鹽田的房價蹭蹭就上來了,李超人的隧道沒人走,後來也免費了(不知道是不是政府收購了)

深圳市政府食髓知味,陸續又收購了多條市內高速公路,全部免費。

補充

當時答得太隨意,純屬普通市民的道聽途說,沒想到有這麼多贊,所以特意去搜索了一下:

梧桐山隧道1987年通車,當時市政府沒錢,由免稅商店投資。1997年1月起,李嘉誠和黃集團旗下香港達佳集團注資梧桐山隧道公司,鹽田港集團和香港達佳集團合資經營,雙方各佔50%股權。隧道公司享有梧桐山隧道30年的收費權,終止日期是2027年。

隨著鹽田港飛速發展對經濟的帶動和輻射,梧桐山隧道車流量迅速增加。2000年日車流量就已經超過2.6萬輛。梧桐山隧道的交通壓力陡增,而車輛通過隧道要收費10-30元開始飽受詬病。從1996年-2004年,每年的市區「兩會」上,梧桐山隧道收費都要受到人大代表的質疑。2004年,深圳市政府準備以9億元的價格收購梧桐山隧道,但是梧桐山隧道公司最初的要價是13億至13.5億元,其中10億元須一次性支付。此外,隧道公司還開出了員工須由政府來進行安置的條件,對此深圳市政府認為難以滿足其條件。談判就此成為多年懸而未決的難題。 

2002年,深圳市政府投資1.18億元改造和重新開通了梧桐山盤山公路。2004年9月確定投資20億開工二通道工程(後來追加到27.48億元),2006年5月投資11.5億元,建成鹽排高速。

2005年,深鹽第二通道投入建設,2008年7月通車,實現全線免費。2011年,深圳市政府終於出資2.5億元收回了梧桐山隧道。

評論:

所謂契約,本就是商業活動的衍生品。深圳市政府全程可謂完全遵守了商業規律,可以說是有勇有謀。評論說沒有契約精神的,未免太書獃子,對契約精神理解得忒狹窄了。商場如戰場,在合同約定的前提下,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展開新的談判,動用市場手段,達成對己方有利的談判結果。這是任何合格的市場主體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在此案例中,深圳市政府並沒有動用行政手段,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是基於雙方對項目價值的評估最終達成了共識。如果說,簽了協議,就要眼睜睜看著自己吃虧,連協議、法律,道德都並未禁止的手段也不能用,那是宋襄公之"仁",早早就要在市場上被消滅。


如果侯耀華事件的爆料人也是白雲皮具城的商家,

那這個事件將成為2017年最經典的降維打擊案例。

補充:

把工商部門比作二向箔是一種理解方式,

如果感覺不合適,也可以這樣理解嘛:

最後:


FPS遊戲反外掛很困難,因為彈道速度很快,所以很多判定被放在了客戶端,而不是伺服器。

《絕地求生》為了反外掛也是操碎了心,直接用了最激進的BettleEyeBattlEye - The Anti-Cheat Gold Standard 但是效果也就那樣。

然後為了整頓遊戲市場,維護公平競技的遊戲環境,騰訊出手了。

然後順便把打金工作室也解決了

一句話,騰訊反外掛的核心技能不在於解決外掛,而在於解決做外掛的人


電!影!導!演!進!軍!電!視!劇!市!場!

好萊塢已然形成一種風潮:

用電影的製作工藝和水準去製作電視劇。

大衛·林奇:《雙峰》

伍迪·艾倫:《六場危事》

大衛·芬奇:《紙牌屋》

喬納森·諾蘭:《西部世界》

昆汀·塔倫蒂諾:《CSI犯罪現場》

斯皮爾伯格:《少數派報告》

其中,《西部世界》僅第1集製作費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就1.68億,單集費用已經和中國現象級大片《戰狼》齊平。

在中國,電影導演也慢慢開始加入網劇製作班底:

馮小剛監製《劍王朝》

韓三平監製《無證之罪》

徐克監製《仙逆》

本來嘛,做電影的一般是看不上電視劇的。。。

但是連文藝祖師爺伍迪艾倫都說了「畢竟電視劇賺錢啊」。

好吧。

---------------| 分割線 |----------------

再補充一個:美團進軍旅行、出行行業

在外賣這個行業,餓了么實在是做得太好了,太好了:高辨識度的品牌形象,基於場景的良好用戶體驗,深諳年輕人心理的營銷campaign,說句實在話,很長一段時間來我真心覺得美團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然而,

美團開始進入旅遊和出行市場了。

搖身一變成為途牛、滴滴的競爭對手,有點厲害。

雖然不知道最後結果會不會打臉,但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美團在戰略上走的最好的一步棋了。

通過更多的用戶補貼(紅包)和地推獲取巨大流量,再把流量變現,蠶食相關市場。很漂亮。


尚比亞一個手工作坊主生產蚊帳,銷量不錯,漸成規模,同時解決了身邊婦女的就業問題。

一個歐美NGO看到該地瘧疾問題嚴重,從中國買了5w頂蚊帳,免費送給了該地區。

剛成立的手工作坊就這樣消失了,前期投入全部打水漂。


如果政府、開發商與拆遷戶之間的博弈可以看做商業行為的話,那麼左小祖咒事件堪稱對釘子戶的最強降維打擊吧

__________

有些朋友不太清楚始末,我憑記憶大概說一下吧。

某賣醜名人岳父的鄉下老宅因修地鐵被當政府徵收,得知消息後他做了以下事情:

1、將十多位親戚戶口遷到鄉下岳父家,其中還包括南京戶口的親戚。

2、造謠宣稱政府強拆,煽動其七十多萬微博粉絲製造輿論,加上韓寒、姚晨等一干公知好友的轉發,將「明星被強拆」事件推上風口浪尖。

3、吃准規劃線路無法改動,線路上其它民宅已經簽字拆房拿到了補償款,於是開口要700萬天價,坐等收錢。

隨著事件發酵,當地政府受到相當大的施工壓力和輿論壓力,就在該名人和網上其它圍觀群眾(包括我)認為政府馬上就要妥協拿錢息事寧人的時候,降維打擊來了。

1、政府直接強行修改建設規劃,繞過該名人岳父家。

2、該名人岳父家附近民宅盡數遷走,為防孤宅太過清冷,在附近建了一個火葬場。

3、繞行的新規劃徵收了本不在拆遷範圍的鄰居家,鄰居小哥直接簽字拿到兩百多萬補償款,然後上微博極盡嘲諷之能事,眾公知大V紛紛刪博緘口,吃瓜群眾紛紛拍手稱快,「造謠一時爽,全家火葬場」的梗成讖後更是廣為流傳。

________如有不對望指正。


身在華強北,不得不說下從華強北走出去的山寨廠商。

旭日大數據裡面的國產手機2017年8月出貨量第三。傳音手機。

2006-2008年正是國產第一代手機集體落寞的時間段,國產手機因為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紛紛陷入價格戰,第一代國產手機:波導、熊貓、海信、夏新、科健等集體落寞。

傳音手機避開了國內手機的大廝殺。

看中了誰也沒有重視的非洲市場。2008年傳音手機,定位非洲,全面啟動品牌戰略。

而當時的非洲,因為基礎設施不完善,很多國家的手機滲透率非常低。

因此沒有手機廠商關注非洲市場,更沒有針對當地市場的手機品牌。

而深圳這樣的山寨廠商,因為價格便宜,在手機普及階段是最合適的。

傳音很快成為了「非洲手機之王「。

今年上半年,傳音在非洲售出超過5000萬部手機,年度銷售有望突破1億部

如你們所見,避開了國產手機的廝殺,名不見經傳的傳音在非洲拿下了國產手機出貨量前幾的廠商。

除了傳音,接下來手機廠商殺出國門,感覺又是一片腥風血雨。

2014年小米進入印度市場,2017年小米手機成為印度市場出貨量第一。

東南亞市場的前五名,三星蘋果oppo 華為 小米。

根據IT之家給出的數據

在白俄羅斯、葡萄牙、馬來西亞、烏克蘭、伊朗這五個國家,中國手機品牌的市場滲透率都在30%以上。

在國內競爭如此大的市場廝殺出來的,殺進國外市場,不知道他們能交出什麼樣的成績。


華強北二手手機販子

喜歡點贊加個關注吧


2008年奧運會,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各種各樣的贊助商擠破了頭要投廣告,尤其以體育品牌商熱情最為高漲。

按照體育營銷的慣例:體育贊助最核心的是體育明星,然後是運動隊,最外圍才是賽事。

阿迪達斯提供了總數量超過140萬件的運動裝備,還為3,000多位運動員、214個體育協會和16個國家奧會提供各種產品。最後一共支付了價值約8000萬美元的各種物資。

與阿迪達斯和耐克比花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頭部的贊助資格被體育巨頭分完後,各家國產體育品牌也開始押寶般贊助其他各個項目的中國代表隊,就盼著自己贊助的隊伍能有個好成績。

這時候,李寧,李寧贊助了CCTV5的出鏡記者團隊、還有出鏡解說員、主持人等。。。跳水、乒乓球、排球、籃球或者是任何一項高關注度的比賽項目,一定是直播給全國觀眾觀看的。只要比賽被直播,全國的觀眾都能從電視上看見李寧的logo。

這很降維。


多的一比,並且就在你我身邊。

最典型的就是外賣降維打擊速食麵,往宏大點來描述就是直接把速食麵踢出了歷史的舞台。自從外賣APP陸續進駐你我的手機內存之時,曾經那個讓無數九零後在晚自習結束後為之流口水的泡麵,就這麼靜靜躺在超市貨架上,很多人會路過,但再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對它們伸出手,然後把它們浸透熱水塞到自己胃裡。

前幾年打車軟體興起的時候。各家軟體為了市場佔有率瘋狂燒錢補貼,為搶奪用戶喪心病狂的退出各種優惠活動,引起了計程車司機和乘客的強烈關注。這本來是互聯網層面的戰爭,結果無線廣播卻遭了殃,司機們都去想著怎麼在打車軟體里多薅點羊毛了,就沒空去聽廣播了。導致無線廣播收聽率直線下降,現在也不知道恢復到什麼樣了……


現在你還想著,免費就是降維打擊嗎

11月19日,阿里巴巴釘釘在深圳召開了戰略發布會,CEO無招介紹了新推出的多款智能硬體產品。

關於定價,無招說了,「保持初心。」無論軟體硬體,統統免費。

對!你沒有看錯!不要998,不要98 ,甚至9.8都不要了!統統免費還倒搭!!!

一位和釘釘狹路相逢的資深從業者欲哭無淚,「我們的確比他們做的要細、要好,但是你拼不過人家不要錢呀。」

大量低成本替代方案的存在進一步拉高了企業的付費門檻

你說釘釘沒有XX好用?你覺得你老闆care嗎?讓你好用老闆要掏錢滴~

巨頭一貫的燒錢打法對商業生態的破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並不能讓商業回歸更健康的狀態。

立足差異化挖深護城河,在巨頭進入付費市場前,建立足夠高的壁壘才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2017、12、27

今天釘釘宣布用戶數達到1個億了


說個親身經歷的吧。。匿了。。。。

2011年,某公司找我們公司做了個系統,在整理需求時了解到行業的情況,預計等到客戶群體(文化偏低群體)用上智能手機的時候將迎來一次洗牌,於是跟對方的經理說到為何現在不馬上準備XX平台的開發啪啦啦一邊把線下的業務弄到線上一邊準備人才浪一波,,對方聽了說這個想法很好於是在兩年內建立了技術部培訓了一些人還搞了個支付牌照。。。。。

2014初年那個經理因為花了兩千萬多點吧也沒搞出什麼成就(其實整合了很多業務還準備了xx平台APP,錢主要花在搞支付牌照),還計劃全國再燒個一千幾百萬部署推廣被穿小鞋也無法說服董事長被炒了,技術部人也沒留幾個。。。。

高潮來了。。。。。隨後互聯網物+全面爆發。。。那個公司回頭一看不對頭。。。想搞發現技術部連修改個企業官網都不大行了何況運營團隊啥都沒。。。。最後發現只有支付牌照 價值3E了,最後公司被收購了還是因為這張牌照


《華爾街日報》爆料稱,諾基亞公司最初認為iPhone註定失敗,原因之一是未能通過抗摔測試。

可是iphone就沒有想過把手機拿去摔,畢竟手機買的貴,捨得摔的人不多。

直接pass掉你認為的優勢。你以為你更具優勢,把你拉下來就好了。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創業 | 商業 | 商業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