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雜阿含經等經文如此啰嗦?

本想著看最原始經典,佛的說法應該簡潔明了,適於常人學習。可是實際一讀起來感覺異常啰嗦,一小段文字要重複幾遍。即使我拿白話文本來看,也是很膈應

例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雲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即成羅漢。心得解脫

(一六)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問如上。差別者。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並非啰嗦…而是世尊苦口婆心想方設法地重複講應該怎樣修行。怎樣正思維乃至正念正定,其方法都被世尊用大白話反覆地宣說,當時有人來求法佛陀便會如此應機開示。而經藏是一種語錄體,雜阿含是按相關主題相應次第結集編纂的,類似的開示會接近在一起,你連起來看可能就會有重複的感覺了。另外佛陀說法除了應機善循外還有一個特點,就例如你所舉例的這一經,都是如議論文般有一個綱要展開,逐條細細講說的,也都是為了利於讓說法對象能理解便於操作。

整部雜阿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套實修手冊,佛陀按不同的次第、側重,從各個方面教導怎樣站在四聖諦的角度實行八正道、四念處,您大可按照把握適合自己的法要跳讀。甚至如果因為這種感覺一開始讀起來有些不適應的話,可以從某些選讀本看起,這裡推薦庄春江老師編輯的《南北傳雜阿含選讀》。


你這個問題有趣,讓我先笑一會兒。。。

你記住,凡是賊心入道的,讀佛經時就會有「啰嗦」的感受;凡是正心正念的人,讀佛經便會歡喜踴躍,見道見義,受持奉行。

想不明白這件事作個比喻給你聽:

比如一個班幾十個同學參加軍訓,其中有兩個男生動歪腦筋想不出去訓練,躲在寢室打遊戲。於是他們兩個裝病請假了。知道同學們在操場上頂著烈日訓練,他們偷偷地從窗戶里望出去,看看他們都在練些啥。只聽見同學們跟著教官的口令在做「立正「、「向左轉」、「向右轉」、「稍息」、「立正「、「向後轉」、「稍息」、「立正「、「向右轉」、「向右轉」、。。。於是兩個男生說話了:「看看教官多啰嗦,一堆廢話。轉來轉去不還是在原地嗎?這有意思嗎?幸虧我們沒去。。。繼續打遊戲吧」

---- 明白了嗎?這種人就叫「法賊」!聽再多的佛教也總是以邪見思維正法,無以入道!


回想自己當年第一次讀時,也有啰嗦的感覺,而且還覺得,類似的話說好多遍。現在自己的理解:

1)為什麼每一段話顯得啰嗦?因為原始經典是對每一次對話場景忠實的完整記錄。這裡,其實可以找到一種把自己代入場景的親切感覺,好象自己也可以成為當年的聲聞,這樣,會更珍惜佛陀說的每一句話,也會激勵自己更好地去修行。還有,佛陀把每一句話說得完整,正著說反著說都說完整,也是利於你就只是簡單地去想他說的那句話,思維時不需要自己去添加自己的理解,就不容易走偏。

2)為什麼好象類似的話說很多遍?因為佛陀說法是對不同的人,同一個法同一個結論他會說不同途徑的思維方法。如果你只看結論,就會覺得好象說了很多遍,但只看結論就不是自己的東西。估計很多人都是這個問題:只是看結論。所謂聞已當思,思已當修,不能只是聞法就滿足了。修行必須要自己去思維,自己去如實知見。而佛陀這樣說法,思維方法就很豐富,可以這樣思維,也可以那樣思維。如此,第一不同的人習氣不同,適合的思維方式也不同,有些思維方式就是帶不動他,有些思維方式對他就是管用;第二每一位修行者,即使用一種思維去破除無明,都很難徹底,如果用多種思維方式去思維,則可破除更加徹底。

如今讀經,只覺得佛陀還不夠啰嗦,很多地方還沒有具體的說明...


這恰恰說明是佛說的啊,因為佛經不是佛寫的啊!

佛經是佛弟子,阿拉漢們集結,然後記載成經書嘛。

你看佛經,感覺很啰嗦,因為那是佛對其弟子隨時隨地宣說的。

你問我了,我就回答你,爭取讓你聽懂。

啰嗦,難免的嘛。

你看,為何寫「 如是我聞 」,原文翻譯過來其實是「聞如是」,意思就是當時怎麼聽到的,就怎麼講的,不撒謊,是用真心講經。

什麼是「一時」?

就是說,佛弟子,阿拉漢,的那顆真心。和釋迦牟尼佛的那顆真心,完美相應了。這就叫「一時」。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真心,與佛心相應了,你就是那位佛弟子,就是那位聽講的阿拉漢。

比如,你看到我打的這些字,與我的真心相應了,這就是一時。 哎!對咯~明白我到底說些什麼玩意兒,而不是眼睛一掃而過。

我來翻譯一下第一段經文,就像演電影一樣走一遍:

有一天,題主來找佛,到了之後,就跪下來,行禮。完事後,就坐在一邊。

題主對佛說:「哎呀,世尊啊,請為我說一下修行綱要吧。聽完您說的,我會獨自找個安靜的地方修行,絕不會放逸。我精勤修行不放逸,會好好思惟為何出家,以及出家的目的。

我會這樣去思維:剃光頭,穿袈裟,自願出家。是為了徹底完成無上清凈的梵行,能在這一世真正的實現證悟, 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 。

這時候,佛陀就表揚題主,說道:「小夥子,可以的。但是感覺你說話有點緊張啊!我替你總結一下,(我要聽佛的教誨,然後精進修持!直到不受後有!)是這樣嗎?

題主就對佛陀說:「是啊!世尊!

佛陀告訴題主:「你要認真的聽!專心的聽!聽完要認真思考,我當為你講說

佛陀接著說:「題主啊,如果跟著煩惱跑,最後必定跟著煩惱一起玩兒完。跟著煩惱一起完蛋,是因為不知不明的抓取,執著,其實也就是無明,也就是業力,一個意思。結局就是,沉淪生死苦海,不得解脫。

題主啊,如果不跟著煩惱跑,就不會跟著煩惱一起玩兒完。不跟著煩惱走,就不會一直不知不明的抓取,執著,就於「取」解脫了。

(這裡的意思,其實說的是色受陰受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的那點事兒,我簡略翻譯而已,方便講:煩惱)

題主聽完後,對佛陀說:「我有點明白您說的意思了,世尊!

佛陀又問:「那你說說你明白了多少,把你了解的說出來我聽聽,看你理解到什麼程度了。

(後面的就不翻譯了,太累)


佛經是記錄佛陀言教的,同時又有人核對,所以它的目的是為了真實的反應佛陀的教法,但並沒有顧慮太多文辭修飾,就好像學術方面的文章看起來很枯燥一樣,阿含經是集合了幾十年的教法,對不同的人說的話,所以相對比較枯燥


你覺得雜阿含經啰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翻譯的質量不好。不但當年一開始傳入中國的翻譯就不好,就是現在從南傳重新翻譯的尼柯耶的質量其實也有點問題。

還有一個原因是,古印度很多書一開始都是背誦在腦子裡的,為了方便背誦,就出現了重複其中句子的方法。

比如說:某某某,你覺得色是我嗎?

某某某,你覺得受是我嗎?

某某某,你覺得想是我嗎?

某某某,你覺得行是我嗎?

某某某,你覺得識是我嗎?

因為這種表達方式實在不符合漢語的習慣,後來的佛經普遍有簡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你對實修的內容看得太少,而神棍的內容看得太多。這個@狗進炮 賢友已經說過了


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口語傳頌的緣故,印度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書面記錄的習慣,佛經全靠口口相傳,佛經多迴環往複、反覆讚歎,一是為了便於記憶,二則是繼承了印度文學音樂性比較強的特色,幾乎隨手拈起來就可以唱。只是後一種音樂性大部分在翻譯過程中流失了。

手機打字,不細說。相關研究、論文很多。


佛經確實很啰嗦,如果去掉重複的內容與看似無聊的故事,起碼可以壓縮掉99%。說實話,本人曾經想認真通讀一遍,最後也放棄了。

反過來說,即使經文如此啰嗦,真能接受奉行的,又有幾個呢?想來,佛經之苦口婆心還是很有意義的。下面瞎說說看。

修行,(外人看來)本就是「枯燥無聊」之事。經文的啰嗦,算是入門之前一道小小的試題吧。能忍受啰嗦認真讀下去,算有點耐性,勉強及格;不再覺得啰嗦,津津有味地研讀,才是真的有興趣。

真正理解佛法的人其實極少極少!不是因為佛經文字上有什麼艱深(看似高深玄妙的,都是偽經!),而是因為自己想的太多。能夠正確理解的人,也不一定會開始實修;放下一切投入密集禪修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如果對佛法有些興趣,希望自己產生真正的興趣與行動,不但不應嫌經文啰嗦,還應該耐心多讀幾遍,產生潛移默化(自行洗腦)的功效吧。即使始終不能正確理解接受奉行,也留下印記,留待某日(某年、某世)萌芽吧。

最後再反回來說,假如你實修的動力很足(本人與題主顯然都不是這類人),那麼,你大可以先別管佛經,找個正確的禪修方法修就是。實修相應的問題,再直接翻找相關的段落也足矣。(至於如何判斷禪修方法,話題遠了些,省略。再說,即使修了外道,只要不執著為正法,先培養定力,以後再擇法也沒問題。就是說,沒見地沒關係,可怕的是執著於錯誤的見地。)


佛講經的時候,聽經的人是流動的,有的來了,有的又去了。

佛為了讓所有人都不虛此行,看到新來人,就又會把之前講過的重複或復敘一遍,又或者通過偈頌的形式再來一遍。

當然有時候前後會有一些不同,主要還是視當機不同,譬如法華經中前文和後面的偈頌就有一些變化,有的偈頌會更詳細,有的會相對簡單,你覺得雜阿含經比較啰嗦,這個也可能是一個原因。


「 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 」

頓時感覺「打南邊來了個喇嘛」什麼的弱爆了。


這樣其實挺好的。要知道,漢字言簡意賅,但是容易有歧義。


一手史料與二手史料的區別


首先本人要說這根本不是啰嗦。為什麼佛叫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又說在空閑處,善自思維,觀察?然後就是詳細的四大,五蘊,六處,十二入,十八界等等等等,這都是在修止,觀時的思維,智觀時的狀態。當修禪定時,於所緣專註以後,我們身心的色,受,心,法,其中某一種感受就會凸顯出來,這時就要對它進行細緻的觀察思維無常,苦,空,無我等等,以達致離欲,無念,這時就需要一段特定的對此色,受,心,法,描述的經文,來達此效應。所以經文才會是如此對每一個名相描述得非常詳細。初修每一段都要去記憶,然後在實修時運用,到修行有成績後,就要將整個經文的要義,歸整為一段經文或一句話來思維觀察,以此達到同樣的離欲和無念的效果,修止,觀這是必然的程序,不是啰嗦,不是麻煩,慎記,慎記。


其實佛法佛學有個相應的問題。

和你相契合的問題。

這段經,不啰嗦啊

很明白。

很明了。很清楚。

很清晰。

經文沒錯。

你自己的原因。

很淺顯易懂啊!

很生活啊!

很好的。


這個問題……如果經書簡潔就是這樣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如來不起本座觀大眾身心寂靜。已知佛意。皆以無所住而生清凈心。無需再說。

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大家今天就這麼修行吧。挺好的。我就是這個意思。


秦人好簡,自古皆然。


推薦閱讀:

你見過信佛的人,做出最荒謬的事情是什麼?
為什麼壞人可以活的那麼長,而善良的人卻總是遭遇不測?
學佛10年以上是什麼體驗?
意識和前五識的關係是怎樣的?
如何用佛詮釋生活?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