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醫學生,如何真正的重視一個人的生命?

醫學生 坐標魔都

我父母都是學醫的 在家也一直聽他們討論上班的病人的事情

不知不覺中我對於人的同情心貌似越來越少了

對病人的生命看的很輕,死了就死了類似這樣的感覺

反而我對小動物很同情(貓奴一枚)

對於小白鼠之類的動物實驗我覺得很殘忍 但是如果把這些實驗放在人體上的話我感覺理所當然

怎麼辦


我這幾天坐我們急診護士的車來醫院,每天早上車上的人員標配就是急診護士,急診護士長,小弟我。那天快到醫院的路口,有個電動車突然從衚衕里衝出來,正好別了我們一下,護士妹妹心有餘悸的的罵了幾句,結果這電動車小哥在下一個路口還是不看紅燈,護士妹妹滿臉怒容,怎麼不撞你這王八蛋。護士長低聲道:你是不是覺得今天閑啊,留一口氣三分鐘就送咱們科了,活少給你閑的吧。小護士滿臉無奈:那我祝他長命百歲行了吧!


我是一名護理專業的實習生,也就是實習護士,幾個月之前我在普外科實習,有一個男患者大約五十歲左右的樣子(沒有住在我負責的區域內,所以我不知道他具體是什麼地方受傷)。

負責這個患者的實習生剛好有事去了廁所,這名男患者叫護士拔針,沒有人去我就去了,給他拔針的時候他一直喘,深吸氣,出氣很慢有些顫抖的那種,我一眼就知道他有心臟病,因為我是先心病患者,所以很清楚他那種呼吸是心臟有問題。

但是我以為他只是有點不舒服,因為並沒有痛苦面容,只是喘氣有些難受,所以我沒有問他是不是哪裡難受,回去了也沒有和大夫說,心裡想他如果真的難受早就找大夫了。

然後大概過了半個小時的樣子,這個患者被送到了ccu,是心梗,全科的大夫全來了,還叫了心內科的大夫來會診,副院長親自坐鎮,患者剛進到ccu的時候已經測不到血壓了,心率也監測不到,直接開始搶救,十幾名護士大夫輪番上陣,心肺復甦,我站在旁邊真的傻掉,患者家屬在我旁邊撕心裂肺的哭,不停的給大夫磕頭,拉都拉不起來。

輪到我做心肺復甦的時候我用了最標準的姿勢,所有該做到位的全部到位,心裡一直想,萬一有救呢,我努力一下沒準就活過來了。眼淚含在眼眶裡,拼了命的想要救他。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一直沒有曲線的心電圖像一根牽往天堂的繩索宣判了患者的死刑。他的妻子失去了丈夫,他的女兒失去了爸爸。

我站在趴在床邊嚎啕大哭的女兒身邊,心裡不停的怨恨自己,如果我剛才關心患者一句,是不是就能早些發現他的病症了?如果我和大夫彙報一聲,讓大夫過來看一下他是不是就不會死?那一刻我真的特別恨我自己,我把他的死因全部歸結到自己身上,我認為是我害死了他,這個認知像一塊大石把我的心壓的粉碎。

回到家了我哭了整整一晚,所有人都在說不怪我,心梗死的突然很正常,但是我就是不能解開心結,直到今天我都為了那天的事感到無比的悔恨。

重視一個人的生命,從重視他一點一滴的不適開始,從關注他每一個細節開始。


謝題主邀。最近正好有些感觸,想回答一下。

從進入醫學院大門起,我們就面對無數的無語體師、小動物、大動物。再高年級會有標準化病人,會有醫院見習,可以接觸到真正的人。到了實習階段,會親自管床,會協助診治病人,算是半隻腳跨入醫生之門。

但這些總會給我們一種隔層面紗之感,開始時面對生死會有感觸,後來見識多了,搶救多了,會發現自己會越發沉著。面對病人離開,不會驚慌,也會悲傷,但明白自己必須進行下一個病人的救治。這不是冷血,這是成長。

但當自己或至親得了可能危及生命的重病時,這層面紗會被徹底撕開,我們會還原真正的人之本分。醫生與病人家屬,幾字之別,卻是不同的天地。

當看到母親的活檢結果時,一直自信甚至有些浮躁的我頓時懵了——「乳腺癌」。當時腦中一片空白,平時所學的病理、外科、腫瘤學知識完全忘卻。反醒過來,竟然只是想著向他人求助,而不是自己去給母親一些鼓勵。

在等床位的時間裡,我總是十分急躁,平時面對病人時的冷靜完全拋至腦後,最後甚至是母親忍住擔心來安慰我!現在想想真是十分羞愧。

住院途中,看著護士扎不中血管,我也有想要訓斥他們的衝動;未和朋友說,但看著他們說說笑笑,甚至想讓世間人都分享媽媽的痛苦;術中想闖進手術室看著母親的手術,就是怕術中出現什麼意外,縫合後的傷口漂不漂亮;;術後病理還未歸時,脾氣暴躁到想要去質問病理科...

最重要的是,看著母親沉沉睡去的臉龐,我的痛苦與害怕滿溢心房。完全想像不到她離開後我是如何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會變成什麼樣。

還有,我學醫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次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人的重要,身而為醫的重擔。

我學了醫,成為一名病人家屬後也會如此迷茫。他們呢?那些無醫學知識的普通人呢?我們醫治的病人都是他們的至親,我們手中握著可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當你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擔,承載著如此多的期望,你還會漠視生命嗎?


冷漠的態度並不代表他們冷漠,我媽就是一位醫務工作者,她對我說,自己剛進入崗位的時候天天哭,真的為患者遭受的痛苦和家屬的強顏歡笑以及生命的無情所感到悲傷 悲哀,可漸漸的她不會再感情用事了,不是因為她麻木了,我永遠忘不了那句話:悲傷是沒有用的,哭只能暫時釋放你的情緒,病人家屬有時會哭,可我不能,因為我要打起精神病人他需要我,人不能避免自己犯錯,所以我們只能盡量把自己機械化,減少因感情上出現的偏差。

這是我從知乎上看到的一個答案。我想看了這個大家都能明白了吧,那並不是沒有同情心了。

轉載。侵權請告知,馬上刪除。


簡而言之,就是以人為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醫療活動這件事本身就存在人道主義精神。那麼問題是當你面對一個病人的時候你是僅僅面對他的疾病本身還是這一個人?人不僅存在生物學上的屬性,還存在社會屬性,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地位、人際關係等都是構成這個人的重要因素。醫學人文教育中總是強調同情(empathy),這不僅僅是說這個人正在遭受疾病的折磨,你能同情他的痛苦。也包括站在病人社會會屬性的角度上去思考自己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

一個患者自身遭受的痛苦常常會異化為轉向他人的攻擊,如果這時候你能理解其實這只不過是他自身的矛盾對外的一個投射,你就能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比如前不久看到知乎上說一對父女常年不和,最後父親診斷為一種良性腫瘤,但手術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某根神經功能,女兒對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吹毛求疵,最後答主將這個刺兒頭患者轉向他院。這其中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女兒內心中對於父親常年關心的缺失的愧疚和自責轉向外界的表現,這時候你能理解她們的所做作為,你就能明白為何總是強調「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句話。

「人總是善良的多,但人的無知程度卻有高低的差別,這就是所謂美德和邪惡的分野,而最無可救藥的邪惡是這樣的一種愚昧無知:自認為什麼都知道,於是乎就認為有權殺人。殺人兇犯的靈魂是盲目的,如果沒有真知灼見,也就沒有真正的善良和崇高的愛。」 ---加繆《鼠疫》

真正的重視人的生命,需要的是你自己不斷思考反思,提升自己的一個過程。推薦加繆的《鼠疫》,主角就是一個醫生,這裡面體現的是一種存在主義思想,核心就是人道主義,告訴你什麼是善良和邪惡,告訴你如何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做出選擇。


人道主義的核心是,人是目的,而不要把人當手段。

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是實現任何目的的手段,

自己就是目的,然後推己及人就可以了。

對待小動物的態度不說明任何問題。

希特勒、齊奧塞斯庫也愛小動物。


你對患者的命看的很輕,不知道你對自己的命重視不重視?


我就記得實習醫生格蕾里有一句台詞。

Evevryone died


都有這個過程…一開始特別重視病人,後來麻木了覺得無所謂,再後來生活經歷多後又重新懂得有的人背後是一大家子人,他們被視為這一家人的幸福~有的人背後是幾個人,被認為非常重要~有的人背後沒幾個人,還被嫌棄成這幾個人的負擔~那時候你就知道,你做的一切影響面還是挺大的,就懂得重視你的決定了~

每個人都不容易呀,我覺得作為醫生對自己的行醫標準就是,如果你的親人被別的醫生按照你的方式治療和護理,你能不能接受。能,就問心無愧,不能,就有則加勉。


剛剛過來的一個車禍病人,病情過重,不幸去世。張大夫作為主管大夫,雖然他並沒有任何過錯,但是因為沒有救活這名患者,整日以淚洗面,茶飯不思。但是單位人手不足,每天依然要坐診,盡最大努力,接診更多患者。

於是,這幾天去急診科的患者,總會看到一個雙眼淚水的大夫在專心診斷病人病情。

最後,因為張大夫愛病人如親人,並且還在本職工作中盡職盡責,被病人稱為最美急診大夫。


我認真的和你說,我的答案可能會導致某些人的攻擊。不過見仁見智,我只說個人看法。

有些人的生命不值得重視。

如果病人和你接觸比較久,比如經常找你複診,你管的床之類的,你會漸漸知道這個病人是個怎麼樣的人,尤其是你工作久了,接觸的人多了之後。了解一個人所需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可能第一眼那就大致知道這個人是怎麼樣的。

那時候,你就會了解到人類的本性。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說醫院是見識人性的場所之一呢。

你會發現有些人真的不值得救。

當然你必須儘力完成你的工作,那是你的本職,但你不必因為對此人的生命冷漠而自責。

當醫生久了你就明白了。

很多東西必須你在你的生命里去經歷,去感悟,不斷修正自己的想法。

入學那天發的誓言,我們所知道的醫者仁心。

只能說是沒有前提的真理。

真正的真理是有前提的。

我們所重視的生命也是有前提的。

大部分的人還是很好的,我見習時遇到一位阿姨,她50多近60了,她老公腦出血後遺症,住院,每次來我們科治療都是她推著過來,治療時一直陪著她老公,她老公說話不清楚,只有阿姨能聽得懂,所以每次都是她幫我翻譯。

溫柔善良,永遠面帶笑容,對她老公的護理她不懂地就問,而且是很虛心的很真誠的問,不像某類家屬,語氣高高在上彷彿醫生欠他的。所以對於阿姨的詢問,我都是很耐心很耐心的回答,一些細節不懂還會回去翻書或者問主任老師第二天告訴她。她總會在我說完後說句謝謝。

而那些語氣不好的人呢,我從來都是他問一句我答一句。也不會主動告訴他多一點。不過在治療時我是盡心的,但不會多給一分心。

明白了嗎,對於第二類人,我可以說是儘力但是冷漠。完成工作而已。

阿姨在年輕時絕對是大家閨秀那一類。

她也讓我明白什麼是相濡以沫,白頭偕老。

再說一個相反的例子。

有個女的,40多,此人也算有點名氣,百度百科可以查到她的姓名。

他們家有錢,雖不算大富大貴,但絕對在小康以上。

她老公得癌了。此女的第一反應是離婚,後來被娘家人勸住沒離成。

住院期間,我見到她的嘴臉,病房沒親戚朋友時對著她老公死命地罵,罵他怎麼不去死啊,拖累了自己啊什麼的,反正那些污言碎語完全不像她這樣地位的人能說的出口的,我也模仿不了。

一旦有朋友來探病,立刻滿臉笑容和藹可親。

其變臉速度之快,我目前只佩服這一人。

她老公的工資卡被她捏著。

照顧請護工,護工的錢就是她老公出的。在外表現絕對良好,在家常見拍桌摔門怒吼說髒話,內容即使是市井小民聽了也得驚為天人。不對,是驚為惡魔。

這樣的人,如果她病了,我是她主治,冷漠是標配。


其實醫生應該是高高在上,沒有人味的存在。

病人很脆弱,他們想看到的不是同樣脆弱的人,而是無所不能的神。

越學越知道醫生常常只是安慰病人的存在。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越是對醫生敬畏,對醫生言聽計從的病人,預後也越好。

個人認為,實際上,醫生本身不需要對病人有任何感情。

我想,懷著一顆對醫學學科本身敬畏的心便夠了。

特別喜歡白色巨塔里 財前醫生那樣的工作態度。

對比西方,完全沒有民主的地方大概只有醫院了。

醫生在中國的宣傳下成了道德的旗幟

而本來的面目卻被所有人忘記

醫學,是一門科學。是沒有人味的,死亡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死亡推動了醫學的進步,讓更多的人受益。

而真正的推動醫學進步的人,本質上只是追求真理的學者。

有點偏題


題主問的是「醫學生……」,我想來答一個!

首先,即將成為同行的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你可以廢寢忘食的工作,也可以待患者如親人。但是請記住,自己的生命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重視自己,跟重視醫療質量和醫學人文關懷一樣重要。

其次,一定要做好「知情選擇」,充分告知你所了解的、上級醫生指導的等等關於診斷、治療、風險、預後,甚至是費用的所有內容,由患者和家屬選擇。杜絕一切以「這是為了ta好」為動機的行為傾向!患者左右不了命運,但是應該可以把握生命的時候。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願你和你的患者都會被世界溫柔的對待。


竭盡全力做到「診斷準確 規範治療」

這就是醫生對生命的尊重

難道你還要跟家屬比傷心比難過?

做你該做的事

自己都亂啦你還治什麼病救什麼人?!


歪個題。

仔細審了幾遍題,如果一個醫學生開始思考怎麼才算真正重視患者,意味著已經意識到自己或多或少做的不夠,並且有這份心意,應該已經強於一些同行。

但我還想說,作為一個醫學生,別只想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有個兩把刷子,是憧憬的前提。

看看當下,是不是考試月才開始草草看兩遍教材,每次實習課是不是都去,實驗報告是不是多數都是抄的,實習期間進手術室的機會都努力抓住嗎,考試前只背老師劃的重點嗎……很慚愧以上的或多或少我也做不到。

有朝一日在手術台上的尊重,是打心底里想讓患者活下來,將來也生活質量不錯地活個很多年,我想把瘤體遊離得漂亮,也想把淋巴結徹底清掃以免複發,但我真的扎紮實實地清楚解剖結構明白怎麼整嗎?如果我連這都不會,有什麼資格談重視生命。

我學口腔醫學,本科在讀,根管治療那幾節頭模實驗課,了解的都知道,這玩意兒真的是良心活兒,旁人笑談快下課的時候封個丁氧膏老師也探查不了。總之是練自己的手藝,擼起袖子加油干,想著只是為將來的患者做一些微小的工作(笑)。那天根管預備到天黑還是沒有擴挫到滿意的樣子,丁氧膏也沒封等下節課繼續慢慢來,那節課分兒肯定不會高,但想圖個問心無愧吧。(撫額)

況且,很多東西不是因為是醫學生或醫生所以強加給你,本就是生活中積累體現出來的,就像因為門禁後回來樓媽可以給你開門時留個面子所以平時見了樓媽有說有笑而無視打掃衛生大媽的勞動成果盤算著也算是無往不利一樣。

可以發自內心的善良也是一種本事,一蹴而就的可以是成績但不是能力。

日後回憶起這些光線如雨的日子啊,世界叵測,但手術刀和一次性手套都有去向。


似乎冷靜與敬畏並不等價。

在搶時間的時候慌忙一定會出差錯。可是當我們不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又會怎麼想呢。

都知道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結果。但是眼看著死亡發生,卻已經無能為力卻是另一種感受。

不太清楚題主如何。總之我上了重症監護室一趟,好多是看著病人呼著氣被抬進來,最後毫無氣息地被抬出去。――人的命真的好脆弱。


對於崗位職業重視就好了


鎮定≠冷漠。身為醫生,我們只能鎮定,連我們都亂了分寸,患者還能去依靠誰?我們也是人,也有血有肉,有感情,我們能做的,就只是努力讓自己鎮定,以最好的方式去搶救病人,因為這個時刻,我們才是病人最後的依靠。我想,沒有人比我們更理解生命的脆弱,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守護好生命最後的一點燭火。這個時候,感情並不被我們需要。等搶救完了,想去悲傷,哭泣,隨你。我想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也是一個醫生必備的素養。


原諒我只看出了題主很尊敬和嚮往死亡。


我認為自己真正感受到作為一名醫生的責任感是從實習開始。

印象最深的是在心內科實習,那天值班,我們正準備吃飯,一個家屬突然衝到病房說她媽媽吃著飯突然倒下了,我們老師二話不說拿著聽診器就往病房沖,值班護士也是推著搶救車就往病房跑。幸好到了病房,老師檢查後發現老奶奶只是噎到了,看著監護器上正常的數值,老人醒來平靜的呼吸,我突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太重。在患者出事的那一刻,家屬想到的只能是醫生,我們必須用多年學習到的知識和臨床得來的經驗迅速做出判斷。

還有在外科遇到的昏迷了三個月漸漸蘇醒的6歲小孩,車禍後昏迷不行手術後康復的27歲小夥子,出院後來複查遇到我後還和我打招呼的阿姨,還有整夜守在ICU門口生怕錯過親人消息的家屬,在手術室門口來來回回的患者家屬,醫生救活了一個人可能就是給一個家庭帶去了希望,這些都讓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推薦閱讀:

關於生死,關於活著,你們都是怎麼看待的?
如果人在純氧下生活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科學家總說水,氧氣是誕生生命的必要條件?
有沒有可能,氧氣其實是一種慢性毒藥,通常需要75-100年來殺死我們?
老鼠可憐嗎?

TAG:生命 | 醫學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