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人民日報《靠「PPT造車」忽悠投資者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人民日報各抒己見:蘋果為何放棄造車
王 政
對於緊鑼密鼓推進造車項目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沒有清晰可行的戰略,沒有實打實的項目進展,僅靠「PPT造車」「發布會造車」忽悠投資者的時代,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真沒想到,造一輛汽車竟這麼難!」日前,一位互聯網造車合伙人談起一年多來的項目進展時,發出這樣的感嘆。
幾乎前後腳,蘋果低調解散Apple Car汽車團隊、主要精力將轉為車載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的消息,就引爆了汽車圈。
資金、技術、人才實力強大如斯的蘋果,竟然放棄了造車!這一重磅消息無疑給互聯網企業造車熱潑了一盆冷水。近兩年一直被互聯網企業當成「顛覆」對象的傳統車企,終於長出了一口氣。諸如「蘋果知難而退」「國內互聯網造車蒙眼狂奔」等觀點,也在不斷流傳。
蘋果退出,互聯網企業造車還靠不靠譜?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蘋果放棄的原因。是大方向錯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傳輸速率比4G高出百倍的5G網路商業化,將使自動駕駛在2030年前後成為可能。屆時,智能汽車將成為家與辦公室之外人們的第三生活空間,更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智能終端。這一幾乎被業界公認的前瞻性判斷,是蘋果提前布局汽車項目的大前提,從目前技術和市場發展的趨勢看,這並沒有錯。
蘋果之所以將主要精力轉為車載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無外乎三種可能。一是汽車不好造。白手起家造一輛車,不僅要搭建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售後的完整產業鏈,還要在先進技術、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之間找到平衡。麻煩的是,如此龐雜的業務鏈條,蘋果恐怕無法像消費電子產品一樣找到富士康這樣大規模、高效、低成本的OEM廠商,實現輕資產運行。
第二種可能是造汽車原本就不掙錢。像大眾、通用這樣年銷售千萬輛級的汽車巨頭,平均利潤率僅有6%左右,行業公認效率最高的豐田,利潤率也只有10%,只有蘋果消費電子業務約20%凈利潤率的一半。
第三種可能是,未來智能汽車究竟什麼樣,未來的汽車產業究竟會進化到什麼程度,蘋果也沒有最終想清楚。比如,共享經濟帶來的汽車設計的簡單化甚至統一化,與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是不是相互矛盾,就是業界廣泛爭論的一個命題。期望引領行業格局的企業在看不清方向時,觀望無疑是理性的選擇。
蘋果放棄造車,雖然給互聯網造車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它沒有改變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共享化的大方向;同樣,也不意味著傳統車企可以躺在130年精心打造的行業「門檻」上睡大覺。少了蘋果的正面競爭,汽車行業依然無法擺脫產業轉型的大命運。
當然,對於緊鑼密鼓推進造車項目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沒有清晰的、可行的戰略,沒有實打實的項目進展,僅靠「PPT造車」「發布會造車」忽悠投資者的時代,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而那些勇於轉變,率先轉型,積極擁抱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的傳統車企,將有可能駛向新的藍海。10月份,由上汽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國內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在上市銷售的第四個月就衝破了月銷2萬輛大關,更超出很多人預計的是,售價超過14萬元的互聯網版,竟然佔到了銷量的七成。沒有YunOS生態以及「首台互聯網汽車」的光環,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同樣,今年北京車展上第一家打出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牌的上汽大通,首款定製車型D90在僅有概念車、距離上市還有一年多的情況下開啟兩輪「盲訂」,竟然也吸引了近4700位定金客戶。有了消費者的肯定,你還猶豫什麼?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21日 19 版)
這是給blue party力推的互聯網創業潑了冷水體現出根正苗紅勢力逐步奪回了黨內輿論控制權的事實,給清流勢力敲響了警鐘,為即將到來的大選鋪平了道路
利益相關,某汽車行業打雜的。
一句話結論,樂視太小看造汽車這件事的規模了。
算個簡單的賬,以下是口算的腦洞。
如果要生產一百萬台手機,最簡單的方法是自己設計,然後外包生產,最後自己貼個牌。這也是國內眾多小型手機廠商包括最早的小米的常見做法。設計成本暫且不說,最後交付訂單的時候總要付錢吧,不管是分期還是分批,按照每台1000塊錢結算,就是10個億(沒算錯吧)。
再假設供應商同意先付一半,給代工廠員工發發工資還有結算二次外包什麼的,剩下的一邊賣一邊還。那就是5個億。這種程度的投資怎麼樣都還行,哪怕是50個億,看在上市公司的份上認真湊也還行。然而汽車行業呢,貨品單價的計價單位從千變成十萬了親,哪怕最低限度一輛車外包生產最後成本價10萬,最後就多了兩個數量級了親。
最就是5個億和500億的區別,而且還是在訂單結算的時候只預付一半,產品完全外包的情況下。自己投廠的話,投資規模請再加一兩個零,外加周期延長十幾個月,謝謝。
白手起家的互聯網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體量小。簡單說就是手中最值錢的東西除了數據就是用戶,固定資產一般是伺服器硬體設備(如果用雲伺服器的話投資成本還能更低),能有自己的地皮房產已經是很了不起了,還有的就是改變世界的idea了。
這樣的結構好處是發展快,成本低,玩大了一上市就能變巨頭。可是這樣的巨頭畢竟是吹氣球吹起來的,想要進一步發展就要繼續拉投資(因為沒東西可以抵押啊),然鵝不同於傳統製造業有廠房土地大型機械可以用來抵押貸款,要開新廠拿舊廠來抵押就好了(其實細說也沒這麼簡單)。互聯網公司除了網路什麼都沒有,說手中的大數據值5個億,用戶值5個億,我姑且都能信,但是硬要說值500個億,這…就尷尬了。以下乾貨。對比下某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集團,這家公司只造零部件,不碰引擎這種核心部分,專心製造(順帶研發或者合作研發)內外殼像座椅收納箱這種,也就是常見的外包公司,估計大多數人連公司名字都沒聽過。規模呢?僅僅在大亞洲區就有50+座製造工廠,員工上萬。注意,這只是一家零部件代工商而已。這個行業門檻太高了。聽說過蛇吞象的故事嗎?
強行答一波,造車是個系統性工程,個人認為難度不低於操作系統,但車企很多汽車代碼,單片機代碼為非公開(相對於操作系統中有開源的Unix,Linux),從頭開始無異於重開標地,萬丈高樓平地起,難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車企積攢了很多測試的資料也是後發互聯網企業難以通過短時間來進行技術重造。針對於此,有兩個思路可以解決目前的難題:一是打造一個類似Unix的開源汽車環境,提供必要的安全測試標準和製造標準(想想就難做到,哪個公司會把自己積攢的技術公開,反正我不會),這個國外有在做,但還是不成熟,最關鍵的是沒有車企的企業級的測試標準和技術積累(還是技術屏障),二是互聯網企業和大型車企進行合作,互聯網企業只做關於車載導航和車載操作平台的優化,合作的車企利用自身的優勢造車提供必要的硬體保障和車體安全測試技術保障。兩者都是發展方向,期待以後能夠實現互聯網造車,但目測這個時代起碼還需要十年才能到來(互聯網實現汽車級的機械設計估計生產力起碼提高一個檔次),因此目前的互聯網造車可以有一定熱度,但過熱一定要打壓。 恩,一切經濟都是政治,一切政治都是經濟,所以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爪機答題,求贊
自問但不自答,明公自有明公的想法。
明公的思路是這樣的:黨和政府不是同一條心黨要領導一切包括政府也得服從不服從的話就整丫的政府總是沒有稱黨的心意
故而有了紅藍之別看著樣子日民報這次是黨的喉舌其實ppt高手還有羅胖子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政治或利益但是這中間轉的太多猜來猜去需要智商所以這次單純就是批鬥這個老賈完全是因為輿論已經指明了方向日報跟了個風
並沒有什麼道道在裡面這件事就是三觀正確的一片評論員文章日民報說的對,對的原因不是站了隊。靠PPT炒熱錢偏投資是真,車是噱頭
10月份,由上汽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國內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在上市銷售的第四個月就衝破了月銷2萬輛大關,更超出很多人預計的是,售價超過14萬元的互聯網版,竟然佔到了銷量的七成。沒有YunOS生態以及「首台互聯網汽車」的光環,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同樣,今年北京車展上第一家打出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牌的上汽大通,首款定製車型D90在僅有概念車、距離上市還有一年多的情況下開啟兩輪「盲訂」,竟然也吸引了近4700位定金客戶。有了消費者的肯定,你還猶豫什麼?
沒人看的出來這是上汽的一篇軟文嗎???
通篇的文章重點在此好么,這完完全全就是一篇生硬的文章,不知明公寫的這篇文章,稿費是多少哦~體現出根正苗紅勢力逐步奪回了黨內輿論控制權的事實。前排佔座等明公
明公,你想說什麼,我們大家都懂。
寶馬賓士說原來我這100多年都在吃屎,你們互聯網人一上來競爭我就拱手讓出市場。現行的互聯網造車的幾家是在潛心積累技術嗎?所有技術都靠合作方法拉利等外國車企提供。最後車子就算是做出來了,你能拿多少利潤?互聯網人罵搞汽車的跟外國公司合營,不獨立自主是垃圾。呵呵,現有的幾家互聯網汽車企業哪個不是洋買辦,比現有的一汽上汽二汽有過之而無不及。 還什麼中國汽車情懷,中國人自己的跑車,中國汽車崛起。都是圈錢的借口罷了。
明公好壞呀(′?`??)
好擔心blue會不會盯上區塊鏈( ′??? ` )「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個P!
業內人才覺得互聯網造車是個笑談好么~
話說回來,有啥怎麼看,反正不是狗咬狗、就是狗咬狗唄,有啥好猜的,餃子再好、天天吃也膩,世界這麼大,難得活一回,那是不妨多看看的,不然難免讓人覺得格局小了。
當然開店賣餃子的話就另一說了。不管是互聯網造車還是PPT造車,實力才是硬道理
一個只賣PPT的企業
是在暗至樂視嗎?
添加的話題有意思
明公,有什麼話直說吧。 等著呢
這......晉商好不容易把錢借好湊齊慢慢爬起來,大佬們就急著一腳把他的生態圈踹下去,還不忘對著大家呼喊盛宣懷才是最穩墜吼的.....
標籤答題系列.......
那啥,我看成了TPP……
不是剛找同學投了十億美金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FF91 此次項目信息泄露事件?
※如何解讀 2016 年樂視關聯交易大幅增加?
※賈躍亭的樂視經濟體系,究竟是不是龐氏騙局?
※如何看待傳言聲稱孫正義宣布出資200億美元投資樂視的假新聞?
※如何看待賈躍亭老鄉孫宏斌168億入資樂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