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上有名的文物流傳至今?
想知道有哪些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物件至今我們還能見到。越王勾踐劍我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呢?
石鼓。號稱「天下第一石刻」,「中國第一古物」的陳倉石鼓。如果大家對古詩有些興趣,一定讀過韓愈的這首《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這首《石鼓歌》算是韓愈詩的代表作,典重瑰奇,硬語盤空,一般提到韓詩,《山石》和這首《石鼓歌》都是不得不說的,也選入了《唐詩三百首》,一般人應該都讀過吧。
所謂石鼓,是十個雕成鼓形的花崗岩,直徑兩尺,高三尺。每個鼓的側面上,都雕刻著一首類似於《詩經》的四言長詩。因古人誤以為是周宣王田獵時所作,所以又稱其為「獵鼓」,但現在學者一致認為是記述的春秋時秦國國君祭祀遊獵活動的。石鼓最珍貴的,自然是上面刻的那些文字,名「石鼓文」,其字體奇特,既不同於許慎《說文》,又不同漢代以來出土的青銅器上銘文,獨樹一幟。這些「石鼓文」,其實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說的「史籀大篆」,是中國古文字研究的珍貴實物,古人對此評價:「倉頡造書,鬼哭凜凜,史籀埋滅,陳倉籍甚」。杜甫也有詩讚曰:「倉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傳生八分。」石鼓文在書法上也極具價值。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
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我來說個,李冰作的石犀牛。
話說李冰修築都江堰後,命令雕了五頭石犀牛,「以魘水精「。石犀牛用紅砂岩雕成,重達八、九噸。之後,這石犀牛就不時在各種古籍中冒一下頭。
揚雄《蜀王本紀》:「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在市橋下,二在淵中,以厭水精;因曰石犀里也。」 --西漢,公元元年左右
常璩《華陽國志》:「外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溪於江南,命曰犀牛里。後轉置犀牛二頭:一在府市市橋門,今所謂石牛門是也;一在淵中。……西南石牛門曰市橋,下,石犀所潛淵也。」 --東晉,公元350年左右
李膺《益州記》:「市北有石牛,李冰所立。」 --南北朝,約公元500年
酈道元《水經注》:「初,張儀築城,取土處去城十里,因以養魚,今萬頃池是也。城北又有龍堤池,城東有千秋池,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徑通,冬夏不竭。西南兩江有七橋,直西門郫江上曰沖治橋,西南石牛門曰市橋,吳漢入蜀,自廣都令輕騎先往焚之。橋下謂之石犀淵,李冰昔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渠於南江,命之曰犀牛里,後轉犀牛二頭在府中,一頭在市橋,一頭沉之於淵也。」 --南北朝時北魏,約公元500年
盧求《成都記》:「作石犀五,以壓毒蛟,命曰犀牛里,後更為耕牛二。」 --唐代,約公元850年
杜甫《石犀行》:「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終藉堤防出眾力,高擁木石當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參人謀。嗟爾三犀不經濟,缺訛只與長川逝。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唐代,公元760年左右
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卷三一:「犀浦縣,次畿,東至府二十七里。本成都縣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縣。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於水以厭怪,因取其事為名。」 --唐,公元810年左右
雍陶《蜀城感事》:「番兵依漢柳,蠻旆指江梅。戰後悲逢血,燒余更見灰。空留犀壓怪,無復酒除災……」。--唐,公元830年左右
(此處省略xx字,實在是太多記載了,詳細可參考都江堰政協林趕秋文章 中國·都江堰--石犀沉後波濤息
)好了,這頭神獸最近兩次露面,1971年修建天府廣場電信局鐘樓時挖出又回填,2013年初,拆除鐘樓時又挖出來了,穿越2200多年,敦敦實實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個萌物:
「它頭部略呈圓錐形,刻有較清晰的耳朵、眼睛、下頜及鼻部,局部裝飾有簡單的捲雲圖案,風格粗獷。石獸軀幹部分顯得豐滿圓潤、四肢短粗,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發掘後,先存放在金沙博物館,現在已經移至天府廣場邊新修的成都博物館。
等我哪天去看看回來補圖~~~
ps: 再加一條:
冬雷震震《知乎》--公元2016.7.27 3:56 am要說身世之傳奇,不得不提起後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
1939年3月,河南安陽武官村的吳培文的叔伯哥哥吳希增在吳家祖墳地里探寶,探桿探到13米時,碰上了堅硬的東西,拔出來一看,頭上帶著銅銹。在不確定是否為文物的情況下,吳培文他們找了十七八個人,趁著夜幕動工挖掘,為了防備日本人發現,到天亮再用原土 封住洞口。第二天晚上,挖掘隊伍擴大到40多個村民,連挖了三個晚上,1939年3月19日晨抬上來一個銅銹斑斑的龐然大物正是震驚後世的青銅器國寶後母戊鼎。因大古董商肖寅卿要求粉碎沒有賣出埋藏於吳家大院焚書坑內。後因漢奸告密,日寇三次來吳家大院掠奪,吳培文用中國人的民族骨氣和智慧,捨生忘死,與日寇周旋,三次轉移大鼎,保護了國之重器,司母戊鼎在吳家大院埋藏保護了八年之久。吳培文
此鼎在發現之初,因內壁所鑄銘文形似「司母戊」而得名。「司」通祭祀的「祀」,意為「祭祀母戊」。後來,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完善,學者們發現,殷商時期字體書寫比較自由,左右不分,上下不別,既可正寫,亦可反寫。「司」與「後」正好一正一反。因此,有的專家提出不同觀點,認為「司母戊鼎」應更名為「後母戊鼎」。「後」指的是商王王后,「後母戊」可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之一。但是,對於「後母戊鼎」的命名問題,目前學術界仍然有多種觀點。
後母戊鼎的王者風範首先體現在體量上——鑄造如此巨大的青銅器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光外范就需要使用幾十塊……足見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之規模宏大。而且,重達800多公斤的後母戊鼎,除雙耳外,鼎身和鼎足是一次澆鑄成型的,可謂鑄造工藝上的一個奇蹟。
最讓人感到吃驚的是,這個大塊頭,四足卻是空心的!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為了節約銅料嗎?
研究人員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鼎身器壁厚約3至5厘米,而四足直徑至少有15厘米。如果將四足鑄成實心的,肯定會出現四足冷卻慢、器壁冷卻快的情況。依據熱脹冷縮的原理,由於它們的膨脹係數不同,大鼎完全冷卻後,四足與器身的連接處將會發生扭斷。當時的工匠顯然已經掌握了這一熱力學原理,有意將四足鑄成空心,從而避免了不同膨脹係數所造成的扭斷。
後母戊鼎上的紋飾充分顯示出商代獨特的粗獷原始之美。大鼎的外壁裝飾著饕餮(tāo tiè)紋、夔(kuí)紋,中心平素光滑,顯得渾厚、莊重。四面的交接處,裝飾著扉棱。鼎耳的耳背上有魚的紋飾;雙耳外側,可以看到雙虎噬人頭的圖案。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弦紋之上飾有饕餮紋。青銅器在鑄造成型之初是金黃色的。可以想像,身形巨大、重達千斤的後母戊大方鼎三千年前出現在中原大地上時,是何等的金碧輝煌、威震四方。看這裡看這裡看這裡!
陝西歷史博物館,來看看,裡面全是流傳至今的著名文物。隨便舉個例子新時期時代彩陶人面魚紋盆,歷史書上大家都見過,館藏於此。虎符,全名戰國杜虎符。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皇后之璽,也是這裡的藏品之一。但是今天我們不需要進門,就光看這裡
這個門口噴泉池裡的石頭拿出來長這樣西漢太液池出品石雕鯨魚,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不止流傳至今,再流傳上個幾千年問題不大。大家體會下。呂后所用的印璽(皇后之璽)算不算?皇后之璽
國寶級文物。玉璽印面為正方形,上雕一隻螭(chī)虎形象做紐,四面刻有雲紋,印面篆書「皇后之璽」四個字,書體流暢,刀法自然嫻熟,可見當時的篆刻藝術已達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璽質地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溫潤潔白、有著凝脂般的光澤,極具觀賞性。
我國最早的印章實物發現於安陽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秦統一後,確立璽印製度,規定帝後印章稱「璽」,其餘均稱「印」。據《漢官舊儀》記載:「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鈕。」還記載:「皇后之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螭虎是一種神話動物,像龍有耳無角,用螭虎做鈕表示君臨天下,威服臣官的絕對權威。從這件「皇后之璽」的質地、鈕式和文字來看,應該是屬於西漢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點距漢高祖和皇后呂雉合葬墓東側有一千米,由此推測它很可能是呂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璽」是迄今發現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對研究秦漢帝後璽印製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吳王夫差的劍,呂后的玉印,釋迦牟尼的指骨,玄奘的頭蓋骨,隋煬帝的腰帶,武則天的裙子,司馬光的手稿,文天祥的硯台
錢鏐鐵券
明初鄭真文集中有《鐵券》一文,文末云:「吳越錢氏,世家天台,元至正間,漁人舉網得鐵券,遂購藏之。洪武初年,朝廷嘗取以觀,復歸諸錢雲。」
明代木刻拓本吳越獻土後,宋太宗在淳化元年下令將鐵券還給錢弘俶之子錢惟濬。洪武二年朱元璋準備給功臣發鐵券,借去參考過一次,還了,還令中書省給錢尚德賜宴。永樂二年朱棣借去看一次,也還了。乾隆二十七年清高宗南巡,慕鐵券之名,刑部侍郎錢陳群率族人至常州獻鐵券,看完也還了。(這段文字出自戰爭史研究WHS微博)
現在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哈哈,看到上面有人提到了石犀牛,我對這個萌物已經喜歡到了時不時都想要再去成都博物館看看它。
光武帝劉秀賜日本人的倭奴王印。後漢書有記載: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雖然不能說特別出名,但這麼多年來讀過後漢書的人都知道有這麼個東西。
這顆印已經出土,現藏於福岡市博物館。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所作,歷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畫,後歷經金、元、明、清、偽滿各朝,均在上流社會中流傳,長春解放後為人民政府所得,現藏故宮博物院。流傳。。。傳世的。不是近現代發掘出土的。。
各類書法作品。晉陸機平復帖,唐摹王氏一門,歐顏柳趙蔡米蘇黃等等,基本都是流傳有序。 許多早期作品後面跋文又是後世名家所書,如晉唐名帖多有趙文敏董華亭文徵明等人題跋。
虢季子白盤。虢(國)季(三公子)子白(名)的盤子,是一青銅器,所以它不白,也不是瓷盤,長得像個小浴盆??造這個的原因是子白在西周虢國某次戰役中立下大功,虢公因此賞賜他這個盤子,並在盤底刻上金文銘文。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白盤埋在了地下。晚清劉銘傳駐防寶雞時,偶然得到此盤,視為珍寶,期望傳家。後人不堪軍閥、日本人騷擾,再次將其埋入地下。建國後,由劉銘傳四世孫挖出交給國家。現藏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為嚴禁出國展覽文物。
碑林的石碑算不算,宋朝就有了,各位喜歡文化的去西安旅遊一定不要錯過,門票也只有70多。記得請個導遊,不然不知道啥叫文化.......
曾侯乙編鐘秦陵銅車馬 兵馬俑三星堆神樹金沙太陽鳥
武則天金簡,獨孤信印章算不算
無字碑也算吧
可惜傳國玉璽沒找到
必須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不知道去哪找圖,到了,看看找
清明上河圖?
現在有名不代表過去有名吧?題主想找的應該是身份地位類似於蘭亭集序、皇帝玉璽之類的在古人之中也有較大名氣但是最終得以保留至今的那種文物吧。
推薦閱讀:
※考古出土的人類遺骨,在鑒定之後會如何安置?
※如果敦煌文獻沒有流散,那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
※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有哪些一定要讀又很有趣的書嗎?
※外國有盜墓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