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一本英文名著,用多個國家的語言進行接力翻譯,最後又譯回英文,會跟原著產生多大差別?

理想狀態下假定各國家翻譯者都是最高水平


謝邀~

講一個估摸著不少人都聽過的故事。

一個外國朋友,五十多歲,酷愛中國,因為他喜歡中國的美食和詩歌。

某次一邊吃著美食,一邊聊著詩歌的時候,外國老頭說他非常崇拜孔子故鄉的一位中國近代愛國詩人,名叫莊重禪(音譯)。我說我沒聽說過這個人,老外就即興用漢語給我朗誦了一首這位詩人的詩:

遙遠的泰山,

展現出陰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礎,

支撐起淺薄的高層;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將那乾坤顛倒;

陳舊的傳統,

必將遭逢地裂山崩。

這是他看到英文詩之後自己翻譯成中文的。他說這個不是原文,但意思應該差不多。之後還說,這首詩中蘊含著非常深刻的寓意(老外還真是沒法理解中國人的含蓄,都這麼直白了,還說有深刻的寓意),表達了他想要推翻舊制度、建設新國家的愛國情懷。

我非常不好意思地再次表示,這首詩我也沒聽過。外國老頭就又給我講了些這位詩人的軼聞。比如他的生活放蕩不羈,與很多女人有染,但是他很尊重女人,在他發現他的一個小妾與自己的下屬有私情之後不僅沒有追究還給他們路費放他們走(比楚莊王的絕纓宴還有胸懷啊)。還說他很注重孝道,小的時候母親遺棄他改嫁,等到他當了大官之後不僅不記恨母親,還特意找到她,把她和繼父一起接到自己身邊頤養天年。還說他曾經是掌握幾省的大權的高官,可是不懂軍事,在內戰中戰敗,後被人刺殺。

按說,就憑上面這些條件,應該不難找出這個人是誰了啊,可是我還是沒找到這個人和這首詩。直到某一天看到了張宗昌的這首詩:

遠看泰山黑糊糊,

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

下頭細來上頭粗。

這回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外國老頭說這首詩有著非常深刻的寓意了

深刻的寓意……

的寓意……

寓意……

意~~~~~~


這才來回一遍啊……

==========================

有知友提醒這是譯者故意的:

寫《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之前,新垣平預設了一個前提:金庸的所有作品都不是小說,而是歷史著作。他首先將金庸15部小說名字進行了轉譯:《笑傲江湖》譯成《江河與湖泊上微笑而驕傲的漫遊者》,看起來更加學術體……

原文見:新垣平:用「劍橋腔」講金庸武俠史

雖然是譯者故意的,不過也能反映問題吧。但凡翻譯,必有改編,譯者的個人意志是始終存在的。

===================================================

2016.06.29更新

昨天在書店看到的,魏斐德的《大門口的陌生人》:

不禁想知道何六原來被叫做什麼……


馬勒《大地之歌》

從中文唐詩譯成法語又翻成德語,再譜成交響樂,中間還各種改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七首對上六首原詩,到現在還有一首對不上的

記得上次看一篇文章,作者表示:這除非是錢鍾書再世,不然通曉法文德文還遍讀唐詩的基本現在一個都找不到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9C%B0%E4%B9%8B%E6%AD%8C


常凱申?


古希臘哲學家經典著作表示自己非常適合這個問題。


一人分飾N角,如常凱申、門修斯。


這題是問各國的頂級翻譯官的閱歷經驗對小說翻譯水平的影響。


運輸隊長常凱申

吟遊詩人毛崑崙

皿煮先鋒商雅森

先秦哲人門修斯

夢如神機庄宗禪

一代軍神曰桑祖

勞祖函谷騎青牛

康夫休斯辦學院


中日就沒這種問題……


來自百度百科:我不知道所以查了一下,希望其他人可以不用查了。

常凱申,為蔣介石之錯譯名。出自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對Chiang Kai-shek (即蔣介石的韋氏拼音寫法)的翻譯。畢業於北京大學,留學於俄羅斯,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於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國界東段學術史研究:中國、俄國、西方學者視野中的中俄國界東段問題》一書中,將蔣介石(採用韋氏拼音的原文為Chiang Kai-shek)翻譯為「常凱申」,與當年將孟子翻譯成「門修斯」如出一轍,如此「歷史學家」令國人對中國教育界專家學者研究學術的權威性和文化素養之水準產生巨大疑慮。


題主不是讓你們常凱申毛崑崙的,明明就是音譯的東西來回肯定不同,再說一本小說里真正要音譯的東西有多少?

真正變化大的是行文結構和敘事風格。真正做過一次回譯的人就會知道,翻譯的結果必定是會被譯者的語言(特別是母語)思維所影響的,一來一回就已經面目全非了,尤其是英漢這種跨語系的。但這並不影響主要的情節發展和主題思想,影響的應該是讀者的閱讀體驗吧,畢竟很多原著作者的妙手偶得之處就給譯沒了。


題主在提問時側重了問題的普遍性,但實際情況下,問題的特殊性會蓋過普遍性,失去統一討論的價值。比如:

1.語種因素。比如將英語文學翻譯到西班牙語文學再進行回譯,在不考慮外界干預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重大偏差,原因在於兩種語言的相似性,例如《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西語原版和英語譯版,幾乎就是將西語單詞換到同一詞根的英語單詞,這樣一來,回譯也基本不會有大的變動。

所以近親語種間的回譯,差別應該有限。

2.外界因素。現代翻譯往往不是個體行為,而是一個包含了發起,對譯,修改,定稿,出版,閱讀的有目的有過程的生態,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應著不同的主體和訴求,而且超出了譯者的可控範圍。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翻譯以及回譯產生的差異,並非譯者水平單方面可以決定,而是一個綜合的考量,鑒於綜合考量的諸多因素存在不確定性,差異的大小也無法一概而論。

3.譯者因素。題主在說明中強調高水平譯者,其實,若想減少回譯產生的差異,需要的不是高水平譯者,而是善於直譯(狹義上的直譯)的譯者,因為直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存原文的形式,這在單向譯介時有劣勢,但在回譯中則變成優勢,因為原文的線索都在,回溯的可能性就越高。


「奔跑吧,兄弟」譯成日文,再譯成中文,就成了「去吧,皮卡丘」

自己感受一下。


還接力?一次翻譯已經讓 老頭滾動條 和 半條命 哭暈在廁所了。


我正好也在關注這個問題。

最近被 Halo 5 Guardians 的上市勾起了興趣,於是又翻出來 Halo 的系列小說看了一遍,又找來了英文原版對照著看了才知道,原來原作中開頭的兩章就這麼生生消失了!!(只看了 Halo: Fall of Reach,光環:致遠星淪陷,而且只看了開頭。後面幾部只看了中譯本,原作還沒來得及看)

然後問了德語專業的同學又了解到,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其某些譯著結局是被修改過的,還說這種現象在出版界非常普遍。當然,在調查了一些新聞、訪談後,又看到了翻譯的辯解,大意是說作者強烈要求不要刪改,自己也嚴格遵守了要求進行翻譯,最後是英文出版商為了迎合西方讀者的口味決定刪改的。不過最終還是發生了刪改。

按照這個節奏,要是進行接力翻譯,我猜連整個世界觀都會變得面目全非,更別說劇情了……


又新創作了幾部名著


雖然題主假設了「最高水平」,但我還是很想@馮唐


一定會面目全非的。

首先,語言體系上的差異,導致翻譯中不存在完美之說,語言中經常出現大量不可譯現象,如:文字遊戲(catch up;ketchup同音不同義),頭韻,尾韻等等。

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

另外,翻譯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標準,譯者翻譯的過程和讀者的評判依據都是很主觀的。不同的功用,翻譯手法必然不同

All languages are metaphorical. 語言體系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能指和所指經常會出現偏差,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譯者本身就是讀者,翻譯的第一個步驟一定是解讀原文本,在解讀的過程中就會有不同的方向,過度解讀和不到位解讀是在所難免的。翻譯其實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第一位譯者只出現微小偏差,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每個偏一點就差的很遠了


一本大綱的一百種寫法

故事梗概一致,人名地名的專屬名詞完全不一樣,語言風格天差地別。


原來文學名著翻譯不用做回譯啊,終於明白他們為什麼能翻譯那麼多作品了


推薦閱讀:

初學翻譯,感覺自己不會說人話了怎麼辦?
為什麼突厥人長的像印歐人?
做翻譯需要天份么?
精通四種以上的語言是什麼體驗?
在西方辭彙的引入上,為什麼近代講究「信達雅」,而當代卻往往「零翻譯」?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國家 | 翻譯 | 翻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