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教授工資真的比現在大學教授高嗎?
提一個我的思路,以陳明諶例子,比對教授工資與物價,相應教授的知名度與當今同樣知名度教授對比,其實收入差不多
你以為你在討論教育,實際上你在討論家世。你以為你在討論教授,實際上你在討論院士。
神話了
民國那麼高的文盲率,當時的大學教授和今天的院士一樣稀缺。
收入確實高,但是也沒太離譜,300大洋是很高了。
當時北京的物價比上海便宜,20年代北京的大洋購買力相當於80-100元人民幣。(按照當時的糧食,豬肉,雞蛋等價格折算,下同)。
一個月3萬,放到今天,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小中層而已。知乎不敢提收入的水平。
今天的院士各種收入加起來不止這個數吧。
社會總體創造財富的能力差,高薪也沒高到哪去。當時公務員,老師收入也是不低的。
慘的是體力勞動者,特別是沒有特殊技能的。
30年代上海普通行業男工20大洋,購買力折算相當於現在1200元。(上海30年代一個大洋大約6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
技術工種,印刷,造船,郵政工人工資高的多,4000的也有。但是崗位稀少。
當時工作時間比996狠,兩周或者一個月休息一天正常,工作10個小時以上正常。
更低的是女工和童工,掙600元是常見的。
收入最低的是保姆,住家一個月給100元到200元就打發了。農村吃飽都難,進城當保姆有吃有住,有點錢就不錯了。
當時廚師,服務員,商業員工資都低,所以外出吃飯很便宜,原料價格加不多就是菜價,和今天的菜價完全不同。
有人說毛當圖書管理員8塊大洋的事情,說800元怎麼活下去的。其實,也很簡單,當蟻族唄。
在北京當時破落,房價房租都極其便宜的情況下,毛睡的是大通鋪。
毛自傳
我自己在北平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我住在一個叫三眼井(景山邊上,現在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當年不行)的地方,和另外七個人合住一個小房間,我們全體擠在炕上,連呼吸的地方都沒有。每逢我翻身都得預先警告身旁的人。
相當於唐家嶺沒拆之前,七個人合租一件小房,唐家嶺沒拆的時候2007年一間15平方房子的房租是240元。七個人分攤的話,800元工資是沒有問題的。
毛在北京吃什麼呢?
麵粉,大米大約2、3元一斤,以毛的工資吃飽是沒有問題的。
悲劇是毛以及他的同事不會做饅頭,只會用麵粉和蔬菜做糊糊,後來房東教會了他們做饅頭。
然後,毛自傳說,這個時期,我的頭腦越來越激烈了。
但是,激烈的同時,人家還把月收入240元大洋(相當於24000元工資)楊昌濟教授的女兒楊開慧給泡了。
今天說收入低,找不到女朋友的單身狗們,你們不慚愧嗎?不應該學習嗎?
民國和現在比,是底層勞動者的收入上來了。無特殊技能的服務員管吃住,收入也2000到3000元了。
富士康工人按照民國的工作時間加班,4000到6000是有的。
高級知識分子相對收入優勢沒有民國那麼大了。
過去一個教書可以輕易僱傭好幾個傭人,現在需要的錢就多十倍,當然雇不起了。
補充點房價的信息,當年北京房價確實便宜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房價(包括一線城市的房租)像今天一樣離譜的是極小概率事件
大清國北京的房價,北京一個王府(英國人買來辦公)按照糧價折算過來也沒有多少錢。不用說四合院了。(一個王府3700兩銀子,當時物價摺合過來70萬到100萬)
民國時期,因為定都南京的原因,北京破落,300大洋買一個四合院是真的。當時北京的租金也是很便宜的。
但是當時的上海租金就不便宜,一個亭子間(石庫門裡面最差的一個房間)要10大洋一個月,相當於男工半個月的工資。
在房地產經濟搞起來之前,我們可以用今天農村房來理解當年北京的房價,和今天的北京是兩碼事。當時的交通很貴,沒有火車,北京上海走一趟要11天,花費要平民家一年的生活費,所以當時人的活動範圍很小。(這是說的是晚清,組織的不好,以為是民國了。)民國時期的教授比現在的教授工資確實要高,原因無他,物以稀為貴而已。
如今的兩院院士都兩千多了,教授更是車載斗量,什麼東西多了就不值錢。
就算要比,民國教授也應是和如今的兩院院士比,如今的院士們拿百萬年薪壓根不是問題。先說答案:相對來講確實是比現在高。
我覺得很好理解,但是不覺得是什麼好事兒。
祖爺爺(爺爺的爺爺)年輕時家境不錯,能識文斷字,從家譜里留下來的文字看,大致相當於現在初中的文字水平,16歲不到的祖爺爺,當時已經能給街坊鄰居代寫書信,算賬為生了,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白領。家譜上寫的是「尚可自給,衣食無憂」。所以分家的時候沒有分給祖爺爺一點兒產業也算是活了下來(排行老四)。所以這麼看,也確確實實大致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剛入職的白領,一個月開兩三千左右(在大連)。
你想一個初中文化的人收入相當於今天大學專科本科畢業的白領,那時候的大學教授(碩博)相當於今天的什麼?何況像我們每次討論當年知識分子收入的時候,常常提起的魯迅,胡適,李大釗之類的都可是留洋多年,名校畢業,博學多識回來的「頂尖人才」,放到今天都是理應受人重視的,收入高出普通知識分子的。
相對於今天動輒每年新增博士數萬人,留學幾十萬人的規模來說,收入比他們高出一大截豈不是很正常?
(默默地看了一眼我的工資單……T-T)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20311/u1a6418610.html一文中提到一些數據(具體這書我也沒有看過,也沒有去研究,僅供參考)
這是從陳明遠所著的《文化人與錢》一書中,有一篇《二十年代大學教員薪俸的標準》,對此作了介紹。1927年6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公布的《大學教員薪俸表》規定:薪俸分4等12級。教授分為一等,1級教授月俸500元,約合今人民幣1.7萬元;2級450元,3級400元;副教授分為二等,1級副教授月俸340元,約合今人民幣1.2萬元,2級310元,3級280元;講師為三等,1級講師月俸260元,約合人民幣9000元,2級元級230元,3級200元;助教為四等,1級助教月俸180元,約合今人民幣6000元,2級140元,3級100元。這裡的「元」都以銀元計算。
這個條例和規定在南京中央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以及一些國立大學執行,其他私立大學則參照此薪俸表斟酌實行。
另外,20年代北平公立和私立中學教員的薪俸約為100元,高、初中都教的教員,以及主要課程國文、英語、算學教員,月薪則可達200元以上。而公務員中,一等科員月薪100元,小學校長約100元,小學教師30----70元。勤務員每月工資:包車的車夫10-----20元,中產階層家中所雇廚師(包食宿)月得「零花錢」8----10元,保姆(包食宿)3-----6元。
要評論一個時代某個階層生活圈子是怎樣的,拿某個東西值多少錢是最蠢的辦法,拿是否能夠消費同一類別的商品也好不到哪去。比如說,民國時期能用得起盤尼西林的,和現在能做心臟支架手術的,估計不會是同一個階層,社會觀念改變了有什麼辦法啊?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那個時代」的作家寫的小說散文,看看「某個圈子」同「其他圈子」的差距有多大。因為小說凡是能夠流傳下來的,必然是公認有代表性的,比可能經過了修改或是有其他用途的統計數據更加直觀。就以老舍的《四世同堂》為例,牛教授,正兒八經的大學教授,不過問政治的象牙塔中人,被日本人認定有擔當市教育局長的名望,也不過是住小羊圈一個院子,剃頭找給鋪子里夥計掌柜做包月的孫七,也沒有汽車。總體說來,除了是個體面人之外,收入應該不比同樣買下一處宅子的冠曉荷、錢先生、祁老太爺,甚至是做小包工頭的李四爺,高出一個檔次去。現在也是這樣,做過縣級領導幹部的,有國士之風的,苦出身創下一份家業的,自己領一支小施工隊的,收入都和大學教授差不多。另一部小說《文博士》則更加直接
在北平,教授雖無望,文博士總可以拿到幾個鐘點。他不肯這樣零賣。一露面就這麼窩窩囊囊,他不幹。哪怕是教授的名義,而少拿點錢,倒能行。新回國的博士不能做倒了名譽。名片上,頭一行是「美國哲學博士」,第二行必須是中央什麼館或什麼局的主任才能鎮得住;至少也得是某某大學——頂好是國立的——教授;只是「教員」,絕對拿不出手去。
他硬拒絕了朋友們,決不去教幾個鐘點。餓死,是社會殺了他;餓不死,他自有方法打進一個門路去,非常的堅決。就憑一位博士,大概一時半會兒也不會餓死吧,雖然社會是這麼瞎眼,他心裡這樣說。
可以看到在慣於鑽營的文博士眼中,教授好歹是個門面,但大學教員確實有點對不住學歷。所以鼓吹民國時期大學教授地位多高的要注意了,至少得是教授才行,教員都是拿不出手的,這和現在也沒多少區別。所以,從老舍(曾任齊魯大學教授,山東大學教授)的角度來看,民國時期的大學教授,也沒小文青想像的那麼高不可攀,縱向對比現在的大學教授,都處在差不多的社會階層里。之所以現在這麼多人會有錯覺,是因為民國時期底層人民活的太艱難了,如果和他們對比,在民國做個教授待遇還是挺高的,至少你的預期壽命可能是最底層平民的兩倍。貌似民國時期的教授憑工資能在北京買四合院
現在大學教授工資文理科差異極大。如果是理科,top10大學千人計劃教授(注意有點兒名的民國教授文理加一起絕對沒有1000),標準年薪一百萬。現在top10名牌大學文科教授。。。大體相當於局級幹部工資待遇。
民國為什麼會拖欠圖書館管理員工資?就是因為拖欠了教授的錢!
引自《中華民國專題史?教育的變革與發展》P96~97,結合樓上諸位談到的情況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參考:正如前文所述,教育經費的提撥比例要到1930年代中期才算有了憲法高度保障的構想,到了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成為政府必須遵行的比例,因此在民國初年,僅有含糊規制控管的情況下,自有許多模糊的空間,加以中國內政紛擾不斷,軍事與政情動蕩不安,國家財政不僅多費于軍事傾軋內耗,連原定要撥補於教育經費的預算科目,也常被軍閥任意挪用,或是議而不行,甚至根本不能行。地方的教育經費經常以學捐、教育捐、附加稅、帶徵等款補充。在1917年之前,因為中國仍大致統一在袁世凱之下,地方稅交卸中央還算規矩,教育經費的撥付大體上還能到位,但袁死之後各地軍閥混戰,爭奪北京、搶佔政權之事紛擾不斷,使中央經費不足,且地方軍閥動輒截留稅款,教育經費就很難準時撥下,首先受到衝擊的便是教職員。1919年12月,北京中國、交通兩銀行暫停兌換,當地小學以上教職員集體要求政府協助兌領,後因兌領無效,遂使教職員集體總辭。次年,北京國立專門學校以上的八所學校——國立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大學、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大學、北京法政專校、北京醫專、北京農專、北京工業學校、北京美術學校,因為教育基金無著與校方拖欠薪資,開啟爭取教育經費獨立運動,受到各地學校教職員的支持。這是因為各地積欠薪資成常有之事,欠薪超過半年、一年,甚至有超過一年半以上的,即便發薪也常是打折發給,這影響了教職員的工作情緒,也令教師經常想盡辦法兼差度日。原本教師的薪資就不高,以1920年代的數據來看,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搬運工人,每個月薪資6至15元,福州工人7元,而一個在上海的4口之家,一個月平均生活所需約莫34元,中小學教師的月薪各地不一,北京能到40元,但許多地方城市,如保定的國小教師月薪僅7到8元,閩侯的國小教師月薪也僅7至18元。因此,一個小學教員的薪資可能不敵一個上海搬運工人的薪水,而中學教員的待遇也沒好到哪裡去,如又遇上欠薪,真是後繼無著。同書P336~339講述了因戰後的財政困難,導致教育經費預算偏低,從而造成教職人員待遇微薄,因原文太長故錄原文一句作參考——就以大學教授的薪水為例,校方通常根據個人年資與學術地位之高低伸縮核定,不受公務人員銓敘的限制,但其最高也不超過600元,即便已任教達一二十年者也不例外。大學教授的薪水尚且如此,至於中小學教職員薪資之微薄,就更是不在話下了。問題最嚴重者還不只是薪資少,而是大學教授的收入「尚不及國營事業機關中之練習生,且不及政府機關中之一位科長秘書;慨彼等還有辦公費、年節獎金、洋車或私人公役的配備」,故使教育工作者的社會地位日益衰落。
我爺爺奶奶是重點大學教授。爺爺正教授,奶奶副教授。
當時我爺爺大學以班上唯二平均績點5分(滿分)畢業,自然就留校了。當助教的時候認識的我奶奶。後來爺爺在學校做到過系主任吧,奶奶也因為爺爺調過來當老師了。奶奶不善教書,爺爺幫奶奶備的課。
我爸經常跟我說他們小時候的事,他說小時候他們條件還是不錯的,吃肉吃魚吃火腿,每個月有一點零花錢,印象中爸爸說爺爺奶奶當時月工資加起來100多吧(我爸62年的),我也不太記得具體年月了。總得來說算得上小康吧。
我就讀上海某985大學,有的老師上課喜歡吹b,故對大學老師收入有一定了解。
一政治教授(博導),好像蠻牛逼的,每年跟政府官員上課那種,他說教授工資分3級,12w.24w.36w.當然他是36w.然後有各種補貼,說購買一些商品不用像我們一樣去百貨商店,有專門的地方購買。自己皮帶10w+,手錶omega幾萬+,最近在看跑車bka然後說給初高中的兒子買2.3w的手提,幾千的nike.是的。經濟學老師強調民國知識分子經濟地位很高,例如魯迅買得起北京大四合院和請得起保姆,現在有哪個大學教授有這待遇?
很多文人不服的是,民國時期文人生活水平比普通人高很多,而現在高不了那麼多。
多嘴一句,我能不能說,一些所謂的民國的大師,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科學基礎太薄弱,所以凸顯出他們太強的呢???
民國全國有多少大學?有多少學生?教授有多少人?在民國這種識字率不到20%,有多少人口不知道,鹽稅關稅都算不清的時代, 教授有多麼罕見?
當年大學學費一年四十至兩百大洋... 有多少窮人讀得起?對比沒啥意義....感覺民國時期的教授待遇方面和社會各階層相比的話確實比現在高得多。我覺得最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過去的知識分子比現在少得多,教授就更少了,待遇自然高,畢竟物以稀為貴,人才也一樣
曾經在學校圖書館看過一本書,記錄了幾所大學老師的工資,我記得清華的教授直接送一棟房子。
我曾經聽一個老輩子說過,民國的教授工作並不固定,是學校聘用,
這個應該是有數據支持的,忘了哪裡看的。打了一個比方,那個時候住小旅館一個禮拜包吃住1個大洋。警察工資月8個大洋。請客10個人可以吃到鮑魚燕窩的高端筵席12大洋。那個時候大學校長月200大洋,教授也很高,具體忘了。即使是戰亂時候,參考圍城裡,人家還能照發工資。類似現在香港大學教授現在的工資水平吧。
如果比人口比例的話,民國的教授在稀罕程度上應該是長江學者之類的級別(如果趕不上院士的話)
這種級別的人物,在國內現在只要想做點產業,政府百十萬打個人賬戶也是常有的。。。
不要以為民國是個多重文化多繁榮的時代,就那識字率。。。沒啥好說的。更不提軍閥混戰,國破家亡,還有在國際社會上基本沒有的存在感推薦閱讀:
※如果你1934年出生,如何活到1979或者會以什麼方式掛掉?
※唐朝百姓的生活怎麼樣,軍事實力呢?
※三國時西涼軍事集團是如何形成,進而發展,並消亡的呢?
※為什麼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會自覺地給前朝修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