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看到很多學佛的人說道家修行是在天道,很貶低有點不尊重。而道家很少這樣說佛?

很多學佛的都會這麼說,而且是沒有修學過道,沒有論證,盲目的就是這麼說。這好像也不是一個學佛人應該有的態度啊?我學過一點道,佛法也學過一點算是愛好者吧。經常遇到這麼說的人很是無語。感覺應該有這方面的戒律吧,類似不能貶低別人的?


謝邀,誠如 @黃燁弘同學所講,宗教必然有其排他性。而道教本身的宗教性實在太弱。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家說來說去的,自家的學生都被洗腦啦,^_^。我再講一次,以後不再扯這個閑皮。

若真是用我們的世界觀衡量佛教的一切說法,會析出很多有用沒有的東西來。我解析過一次,為了我那個笨學生而已,他現在不需要了,我也就不用再繼續啦。解析別人那是對他們的不尊重,一般我就是說,不同意他們的這個的看法就得了。但是需要的時候,我用的沒啥問題,這個大家請放心哈。所以我們一般不會去把人家系統化在自家的理論里,那就是一種宗教性的擴張。一切看似的繁複系統化其實是人為的扭曲。越複雜的系統越背離真實。所以壓根沒有必要,在哪裡就在哪裡。用不著好事去解釋太多。這是原來古代諸宗之accord。桶底洞穿斯意也。

後來呢,都有不著調的徒子徒孫,不論學問真理,只論情緒高低,互相攻訐,詆毀。就出了各種奇葩理論說法。例如化胡經。又譬如針對顧先生的夷夏論,其實文中對佛教的理念有中肯論述,認為是側重不同的對等之學,只不過認為並不適合中土民生。後來,弘明集,廣弘明等等,壓根不在乾貨上進行探討,只看顧先生前面那些話,就開始大加駁斥。翻黑賬。並無實際對真理的探究之心,不過是心裡不願意,情緒發泄,利益相爭而已。夷夏論一出,要是同意,貌似和尚合法立足之地危殆。所以為了生存,絕對不可能認賬,我們很理解。而從那時起,為了生存其教法極其注重維護教門而非真理,所以宗教性越來越強,背離其祖教訓,只要是佛說的都是對的,只要是經都是對的(了義不了義之由來),只要是和尚都不許說對錯,只要是上師都得跪T。holy shit!四個凡是一出,佛教壞矣。有了四個凡是,那麼為了話語權以及伴隨而來的權利,就得造佛所說,如是我聞遍地。不然那位王子入滅之前咋說什麼魔子魔孫如何呢?佛教徒要做的事情不是到處折騰,嘴上說著慈悲修心而趾高氣昂不自儉省,沒有戒律,包括佛教的任何宗教都只能是為害一方。那對誰都無半分好處。該怎麼做,佛教歷代祖師都有明訓,不用旁人贅言。

再後來,更不著調的就拿著這些搶地盤爭信徒,比誰廟蓋得大。鼓動皇帝如何如何,那就壓根不在我們這支的視野範圍里啦。造成的結果,倆家由和而變爭,卻由不同而趨於同。或明或暗的開始融和。錯綜之意也。明的就是理學,三教合一。暗的就是中土佛教,但是和尚們嘴上是肯定不會認的,因為他們以四個凡是的宗教性拚死維護佛教名聲的路數,非常瘋狂。任何東西都可以安在自家佛爺頭上,方便既是究竟唄。道士也有學的有模有樣的,一樣不靠譜。而道門主流以謙讓為主,不肯真的發難,道雖不同,但畢竟都是修行人。好生是我們的傳統,不光是對自己。這樣蹉跎歲月,一晃就是一千多年了。全真的出現,是地肺子應時代所需,以擴張性為主導,欲融攝其學,以參大道的,當時有真人在世,也就罷了,結果時間長了,成啥樣子了?那就不提也罷。而儒家也是這樣的。這些都是時代造就的啦。現在再提無非是時代變了。不跟著變只能是擋道而已。

和尚不和尚,道士不道士,儒生不儒生,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我們文明的衰敗從唐末開始,就是伴隨著或明或暗三教合一的腳步發生的。這並不是什麼民族主義。這和民族沒關係。而是文明主體性不清的惡果,是造成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戰亂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精通歷史的同學們,換個角度看也許會理解我所說的吧。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衝突,表面是權利民族。實際上是世界觀上和生存上的的。而避免毀滅性衝突的辦法,就是以內斂的排他性代替擴張的排他性。各自收束內斂,自警自凈自靜而互敬,互相合作,才能維持相安無事共存於世。世界觀之間的互相諒解和容忍是這個時代必然要求。天道不是我們能夠完全窺測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安身立命的世界觀,活下去而已。這就是每個人要扮演的角色,所以人總要有選擇。我反正選了我的。

這是個爭議性的話題,我實在不願意再多涉及,我已經很清晰的表達了我對佛道之間的態度,以後這樣的話題別再找俺了。為而不爭,有態度但不等於有情緒要爭鬥,這是兩回事啦。在那些啥都混淆的人眼裡看,啥都是混為一談才是對的。那就真的是兩路人,但依然可以互相尊重啦。^_^諍即失道意,六祖何必出來說呢?歇歇吧

-----------------整理評論區---------

魏用(提問者)

多謝,明白了,是佛教的宗教性太強了,涉及到教派的事就必須是自己厲害。連起碼的行為準則都不管了,用佛教的話說:我執太重了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 回復 魏用(提問者)

手中沙而已,不客氣啦

溜溜個球

「以內斂的排他性代替擴張的排他性。」,幾大宗教里做到的真的只有道教

楊秀雲

一切看似的繁複系統化其實是人為的扭曲。越複雜的系統越背離真實————可惜大多數人都把繁複與高妙畫上等號。

--------------

憨山門下

我倒覺得是道教的道學系統不彰。學人很難學到系統的道教知識。想要理解道教成仙的理論,成仙的過程,成仙的具體定義,非常難十分難。這樣的話,外人就難免臆測。道教也有道藏,可不得不說很難看懂,專業術語隱語太多,而且也不給解釋,外人絕對難看的懂!而且也沒有一個道教詞典來解說!這樣難免讓人誤解。個人雖然信佛,到覺得如果道教還是以老莊為基礎,絕對不是一個天人境界可以概括!所以我覺得,道教如果想傳播必須有高道出來,整理梳理整個系統,這是需要英雄的時候了。。當然如果不想,那倒無所謂了。純粹個人淺見!利益相關啊,其實我還是很想了解道教的,了解成仙是怎麼回事。。

十萬個為什麼(作者) 回復 憨山門下

梳理早就結束一千多年啦。後面的一直就是炒老貨。炒表面上那點東西。而且越炒越煳。因為知道的人多了。就各自加上淺薄的理解。各自以沒有行到的思維臆斷不斷添加。最後真實只能被掩蓋。但也僅僅是對於無志者的迷霧。道藏者藏道也。幸虧有之,不然還不得全部禍害光。人人都明白的一定不是真理。不在對錯,而在多少。成仙難但並非不能。但是沒有探究其文明決心,等著掉餡餅的大概真的只能望洋興嘆啦。沒轍的事。因為這本身需要無比的志氣和努力。還有要極為有耐心。不是早快迅疾的思維可以理解的啦。


搞學術的,沒有修證的,今生修行看不到希望的人,熱衷於跟別人爭高低,其實爭的不是佛更高還是道更高,也不是為了求真正解脫的方法。

都是想證明「我」對,「我」接受的東西才是真理,一切事情都要以「我」現在接受的觀念、方法來思考,否則就是不合理的,甚至錯誤的。

再來一段要招噴,就不寫了。

---------------------------------------------------------有人提到基督教,更一波---------------------------------

先說件事,就聖經的道理來講(無論新舊約或是什麼版本),修行成功者是可以與「神」溝通的,據我所知的,有其人,其事。

修行怎樣能夠看到希望,建立信心,孟子講:「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喜歡修行是好的,修行一步步有了驗證,成果,與經典上講的一致,這個叫「信」,這個信可以當作信息,也可以當作確切的消息解釋。

按佛家道理來說這個有諸己,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功夫本身就是生滅法,功夫的相也是,最終是靠不住的。這也是易經中的「象」,是變化的,不是永恆的。

相可以用來做什麼呢,道家是判斷火候的標準,在佛家就是「知時知量」,舉個例子就是禪秘要法經中佛經常講到「此想成時,復當如何如何」,「見此事已,如何如何」。


我先貼段東西

曾夢佛授其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乃詣鄮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梁書·陶弘景傳》

陶弘景是誰?上清派第九代宗師,一手開創了聞名天下的上清茅山宗,道高德隆,堪稱一代高道,開始雖得崇佛抑道的梁武帝與滿朝文武的尊崇,可怎耐形式比人強,在飛速壯大的佛教與狂熱的梁武帝的壓迫下,為了保住道門傳承,為了不出現「梁武帝滅道」,這個年邁的老人,不得不被自願「詣鄮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還被自願「夢佛授其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呵呵,和尚們笑了,梁武帝笑了,因為這個聞名天下的倔強老道士終於向他們低頭了,然而後來呢,南朝四百八十寺盡皆煙消雲散,吃喝玩樂不事生產的和尚們在成功拖挎了這個年輕的國家後樹倒猢猻散,狂熱的佛教徒梁武帝蕭衍,餓死台城,國破家亡…我不想說什麼因果報應之類的,我只想說無論是國家昌盛還是社稷飄搖,無論崇道抑佛還是崇佛抑道,無論是舉世譽之還是舉世非之,道教都會在那裡,有無數先賢高道為之默默付出,傳承不絕,道氣長存。

另外,佛教確有一些好的東西,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總是霸道甚至令人厭惡的

滯貨西天賣不行,掣來東土誑羣生。些兒家醜都揚盡,堪笑時人無眼睛。

虛靖天師的評價還是很客觀的


所謂天道就是你所認識的那個天么?

所謂佛道就是你所認識的那個佛么?

那不如叫道道最好!

哈!

哈!

哈!

道可道,

非常道!

哈!

哈!

哈!


唉,佛家真的有很多魔。不像道家那樣真正修持會越來越純粹。佛道修行幻想眾多,很容易入魔的。真正的佛道是沒有任何分歧的,就好像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樣。都來源於天道,都不全對,但也沒錯


道家是,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擾我飛升!


修佛修道的核心理論是啥?

一個是因果

一個是輪迴

這是兩家都認同的東西

那麼修佛修道的目的是什麼?

佛教說「涅槃」

道家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總結就是解脫,不再輪迴

這些都是道理的層面。

那麼修鍊的手段呢?

入定是不二法門。而入定以打通氣脈最快。

佛家:密宗,修鍊氣脈明點,雖然看似秘密,複雜,不夠公開,但一步有一步的把柄,不像禪宗那 么玄。

禪宗,修鍊四禪八定(其實其中已經涵蓋了氣脈明點,但需要悟性和秘傳,所以難度較高)

道家:內丹,外丹,大小周天。打通奇經八脈。

總結,其實密宗和道家都是一個東西,就是打通經絡(密宗為氣脈),為什麼要修氣脈呢?因為氣脈通了,入定就容易,就可以進一步的解脫。而禪宗呢,其實易筋經洗髓經就是打通經絡的東西,只不過禪宗對外說的不多而已。所以,要解脫就要打通任督,修氣脈,更深層次的東西其實也一樣,沒什麼要分彼此,那些說佛道分別心的都是沒懂的人。

密宗說身心不二,就是說身有一脈不通,心必有一絲煩惱。

入定一定是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的,加入你天天牙痛,你入得了定么?

所以說,精神的修鍊一定是以身體的健康為前提。這是必然的道理。

這個道理在道家,密宗,禪宗都是相通的,少林寺是禪宗,他也有用藥物練功,藥物治病的方法。如果唯心可以治病那就不用藥物了,而且易筋洗髓經也是修氣脈的。而完全心能轉物也需要精神修鍊到很高的層次才能做到。

所以說,儒釋道本一家,並無異議。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金剛經》

佛家的一切設定,都是釋迦牟尼為了方便說法而設立的。天道的設定(天人福報那麼大,最後也逃不過天人五衰的厄運),也不過是為了向世人說一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一個道理而已。翻譯成現代常說的話,就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釋迦牟尼說他的話真實不虛,並不是說他為了說法而做的設定真實不虛,只是說他的法真實不虛而已。就像你為了打個比喻說明一個道理,重點只是為了讓別人明白那個道理而已,你打的那個比喻是什麼根本不重要。假如花時間去討論喻體而置本體於一旁不理,就是舍本取末了。


西晉惠帝時(公元290─306),天師道祭酒王浮每與沙門帛遠爭邪正,遂作《化胡經》一卷,記述老子入天竺變化為佛陀,教化胡人之事。

以前在某個修道的論壇上看過很多人提到過《老子化胡經》,看到這個問題忽然就想起來了,所以稍稍貼一點百度結果出來。並無他意,只是想說宗教之間有理念衝突,有競爭關係。互相貶低不尊重不也是合理的事情么?

人一旦有了定見,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排他情緒。能例外者甚少。很多事情或許真正修行有所得者無意為之。但是修行有所得也非易事。一教之中信眾無數。不能知行合一才是常態。然而如不能知行合一,就只是盲信,更容易排他。互相貶低自然也就在所難免了。


佛教徒嚴禁自贊毀他,至於道教怎麼編排佛教的,你可以看一下韓信的回答


誰說的,白雲先生不是一直不遺餘力地黑佛教嗎?

哦,我忘了,他只是披著道教的外衣行騙的傢伙而已。

真正的有道之士,以有涯之年修行尚自不足,還有功夫互相攻訐互相撕逼?


其實不管哪個道,只要達到究竟,都是牛逼之極的。看《天元突破》、《阿修羅之怒》甚至《七龍珠》,那都是修羅道究竟。人間道究竟,同樣也是很了不得,很多西方學者都是人間道究竟,可以說,沒有他們哪來知乎,以為小老百姓能夠得天眼通之類的神通上人肉天網?不可能,老百姓只能通過科學這種神通獲得機會。至於畜生道究竟,那叫人得動物之神采,或者說動物成精了,那是了不得的。餓鬼道究竟,不知道有人知道暴力美學不?地獄道究竟暫時想不出來,可能地獄道本就沒好事。


天王當知。邪見外道為求解脫。但欲斷死 不知斷生。若法不生 即無有滅

譬如有人塊擲師子。師子逐人 而塊自息。菩薩亦爾。但斷其生 而死自滅

犬唯逐塊 不知逐人。塊終不息。外道亦爾。不知斷生 終不離死

菩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知因緣 諸法生滅。


說甚麼王權富貴,怕甚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我換個角度說吧,

這是文化入侵,而且是精神入侵,他們嘴上說的自己沒有貶低他教,卻把中國傳統的天道判作六道之一。

正如後來者,基督教搶奪上帝之名


佛教:你不信我你就是撒比

基督教:你不信我你就下地獄

道教: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擾我飛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很多學佛的人尚未消除我執和分別心,根本摸不著修佛的門,見這個說外道,見那個說邪魔,其實自己別說修到天道,不修到地獄門口就不錯了。


道家普遍的態度就是隱世,哪有那麼多精神跟其他人嘮叨,有時間干點啥不好,浪費在嘴巴上。


想聽實話么?實話是每個宗教都有排他性。中國佛教很隱晦,但排他性很強。道教除了利用種族問題排外,估計耳熟能詳的就是傳說中根據前人「老子化胡論」編出來的《老子化胡經》,其實還有一個,很多人是不知道的。道教在吸收佛教或婆羅門教的理論後,道教出現了「三十六層天」,其中:1.第一至二十八層是「三界二十八層天」(1-6:欲界六層天、7-24:色界十八層天、25-28:無色界四層天);2.第二十九至三十二層是「四種民天」(29:聲聞、30:緣覺、31:菩薩、32:佛);3.第三十三層至第三十五層天是「三清聖境」(33:太清仙境大赤天、34:上清真境禹余天、35:玉清聖境清微天);4.第三十六層是「大羅天」(無邊無際)。道教的三十六層天區別於佛教三界二十八層天和婆羅門教三界的地方是,道教三十六層天不是一層壓一層的福報轉生天,而是以二十八星宿為坐標、按周天三百六十度扶搖而上的三十六層修行天。

宋朝玉皇赦罪天尊出現以後,道教對玉皇做了一個人設:玉皇統御「度人三十二層天」(三界二十八層天+四種民天),所以在道教理論應該是認為玉皇在三清之下,滿天神佛歸玉皇統領(這個天不是三界二十八層天,道教認為三界之外八層境界都叫天)。


推薦閱讀:

什麼是「道」?悟道之後的境界是什麼?是否是沒有了世俗的貪嗔痴恨了?
用《山海經》中的故事、人物寫的玄幻小說有哪些?
《道德經》第五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如何理解?
男子邪淫會轉生女子,那女子邪淫會轉生男子嗎?
《莊子·天道》中說鐘鼓之音是樂之末也,那麼樂之本是什麼?

TAG: | 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