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滿月的小孩兒哭鬧該不該馬上抱起來哄?
我家小孩還沒滿月,一哭鬧就會抱起來哄或餵奶,但親戚朋友都說不能馬上去抱,這樣會產生依賴感!但我覺得這時候的小孩兒哭除了餓,缺乏安全感,或身上難受應該還不會耍賴吧
謝邀。當然要抱,要立刻抱起來。
她幼小又無助,從溫暖包裹的子宮到了四面透風的世界上,媽媽的聲音呢,味道呢,包裹呢,溫暖呢,它們都在哪裡呀?這會兒大人應該馬上抱起來,用行動告訴她,你是安全的。而且他們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你不理睬的可能只是五秒,對他來說可能已經很久很久,快救她於惶恐。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講到,棄嬰通常找到的時候都不在哭,眼神空洞,他們一定哭過,怕過,然後才被找到,心理歷程難以描述。孩子在一歲以前,所有需求都是正當的。都是出於生存或是心理上的合理需求,要滿足,要及時滿足。蟹妖!
這個年齡,應該立刻抱!
這個年齡的寶寶還不懂得撒嬌,不懂得提出過分的要求(具體是幾個月會懂,以前在書上看過,但我忘記了,印象中是6個月)。不用擔心滿足了寶寶的需求,會把寶寶寵壞。
低齡的寶寶哭並非傷心難過,只是TA與外界的溝通方式,餓了會哭、困了會哭、不舒服會哭等等。如果沒有得到滿足,會令TA覺得溝通方式無效,進而真正影響心理情緒。這麼小的孩子,你難道認為他的哭就是有條件的?就是跟你耍心眼?
如果這麼小的孩子哭你們都不抱,真的只想用狼心狗肺來形容。寶寶需要安全感。這個月齡的孩子必須要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六個月以內的孩子,哭就是有需求,及時回應會讓他更有安全感,不會慣壞的。所謂的哭聲免疫法,的確管事!孩子是不哭了,那是因為他絕望了!他那麼小,那麼弱,他只能依靠你,可是當他需要你,你說也不予理睬時,一遍又一遍的置之不理,是個人都會絕望,連自己的母親都不回應,會讓他感覺,沒有人會愛他」所以,必須抱
當然要抱,安全感是最重要的,一個嬰兒是什麼脾性,很大部分是天生的,只要不一直抱著睡覺,使他產生依賴心理只讓抱著睡就好,哭了當然要抱的。前後兩個寶寶,全母乳,按需餵養,哭了就抱,一個從小很鬧,一個很乖很安靜。
千萬不要讀書讀腐了,一個女人心情不好的時候還跟男朋友要抱抱,何況一個這麼小的孩子,三歲前的孩子怎麼愛都不過分,特指精神非物質。
孩子哭鬧,到底該不該抱
給你支招的
寶寶攻略
在攻略君有孩子之前,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家的孩子,看到媽媽就哭,因為一哭媽媽就會抱;看到爸爸就會笑,因為一哭爸爸就放下來,一笑爸爸才會抱。當時攻略君深感驚奇,覺得那麼小的人怎麼能那麼精,也從此埋下了「一哭就不抱」的種子。
後來懷大寶的時候,攻略君又受了網上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影響,叫《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裡面是這樣說的。
攻略君看了以後簡直如獲至寶,一想到自己以後要當個輕鬆帶娃的辣媽,就滿心歡喜。
小妞出生後幾天,吃飽喝足後「毫無理由」地大哭時,我就在旁邊看著她,不但自己不抱,還不讓家人抱,還跟家人解釋說:「不能抱,不能慣著她,否則以後會經常哭鬧」。小妞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看著她乞求的眼神(當時才出生幾天),我覺得非常心疼,心中也開始對「不抱」的理論有所懷疑。
而現在,我可以負責任地跟你們說,那是我最後悔的一幕。三年過去了,以至於現在我想起當時她那期盼又哀求的眼神,都會難過得掉下淚來。
科學怎麼說?
講完感情,我們來講科學。「哭了不抱」這個理論來自於樸素的實踐,例如本文開頭攻略君朋友的例子,更是跟美國「哭聲免疫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兩者不是一回事)。
「哭聲免疫法」是1894年由美國著名的兒科學家(曾任兩次美國兒科學會主席)Luther首次提出,作為嬰兒睡眠訓練的一種,由於其在訓練嬰兒睡眠中的顯著效果,而被追捧了幾十年,直到現在還深刻地影響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之前的攻略君)。但大家注意了!這是100多年前的理論,當時對於兒童的心理學研究還是空白,對於兒童性格和行為習慣的影響都缺乏系統和實證性研究。
孩子哭鬧,為什麼需要抱?
3個月以內的嬰兒,其實還不能算是嬰兒,只不過如果在不出聲,留在媽媽肚子里再長大,他的頭就會長得過大,以至於無法自然分娩。所以,嬰兒出生的3個月內,都應該稱為「後胎兒」時期。在這一時期,他認為自己和世界是一體的,彷彿還在媽媽肚子里一樣,需要母親的全情關注和陪伴。只有滿足了他的「全能自戀」後,他才能慢慢地把自己和世界分開,形成對世界的認識。這種被照顧,需求被滿足的安全感,這種最初的依戀,是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來源。
嬰兒來到新的世界,會感到巨大的壓力和挫折感,當他們看不到爸爸媽媽時,會產生分離焦慮,這是一種產生於大腦的痛苦的感覺,這種心理上的痛苦甚至會引發生理疼痛。攻略君很喜歡的發展心理學博士Solter認為,哪怕被獨自留下哭泣只有5分鐘,也有可能影響嬰兒的情感,對於哭泣的嬰兒不管不顧,極有可能毀壞嬰兒對世界最基本的信任。
一哭就抱,到底會不會形成依賴?
許多媽媽擔心,一哭就抱,形成依賴怎麼辦。攻略君曾經有過相同的擔心,直到看到一本名為《嬰語的秘密》的書才恍然大悟。這本書的作者特雷西,出生於英國,25年內曾照顧過5000多名嬰兒,是一名超級育嬰師(強烈建議新手媽媽人手一本,知識改變命運!大家自行購買,攻略君不賣)。
特雷西在訓練嬰兒睡覺時提到,有些孩子害怕自己的小床,夜裡經常哭醒,她就在旁邊守著,一哭就抱起來安撫,不哭再放下來,有時候一夜來來回回折騰了幾十次,她也一直堅持。後來孩子終於不再害怕小床,建立了安全感,從此夜醒的次數明顯減少,最後終於能自己獨立睡覺了。她對孩子說,「你不要害怕,我哪兒也不去,我就在這兒。」看到這裡,攻略君對嬰兒建立安全感的模式有了新的看法——只有愛才能去除恐懼,而不是棄之不管。
一哭就抱並不會形成依賴,反而會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充滿安全感的孩子,更能接受分離,也更早地獨立,這大概就是「欲縱故擒」的道理吧!
現在,攻略君家的兩個孩子,無論大小,都是一哭就抱。孩子哭泣,傳達的信息就是「我需要愛和安全感」,滿足這個條件,我們再去談別的教育。在育兒的道路上,只有愛和耐心才是唯一的法則,如果你覺得一種育兒方法違背了人類的天性,那八成是不對的。
不是馬上抱起來哄,當然也不是不管他,首先要看一下他是不是尿了?拉了?熱了冷了(摸摸前胸後背)?點一下腮幫看看是不是餓了?餓了的話會有吸吮反射。盡量快的完成這些檢查,有問題的話解決了自然就不哭了。沒有問題的話可以拍拍他,哄哄他,逗逗他,讓他知道你在身邊在照顧他,而不是不管他任由他哭,當然如果哄不好的話時間不要太長,最多讓他哭半分鐘,不行的話可以抱起來。一個媽媽的經驗,目前小孩五個月,既沒有養成非要抱著的毛病,也沒有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性格開朗很愛笑,開始上班了奶奶帶著無壓力,可以躺著蹬腿大笑開心的玩很久,希望可以幫到你。
有了孩子就相信自己的直覺判斷,別理那些人怎麼說,因為這事你聽了下件事反正他們還會說,誰的孩子呀?
多抱抱,就算是依賴,也很正常,你讓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沒有可以依賴的地方大哭,那種絕望的感覺可以想像吧?
另外孩子對大人的依賴,也就那麼幾年,好好帶孩子。三歲以內,對於孩子哭鬧/要求要立即回應,這裡說的回應不是說答應孩子的要求,而是說要對孩子期望與你建立聯繫的要求予以回應,你可以不滿足他/她的要求,但一定不能不理他/她。
要抱的,前六個月是寶寶與這個世界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刻,對以後的性格養成都很重要。初來乍到,剛出生的寶寶很脆弱的。哭了不抱,你要是等到他不哭了,那時候寶寶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絕望啊,一定好好愛她啊你,。六個月之後再慢慢培養,不要讓他養成依賴。我家的寶寶,前六個月就是無條件滿足,現在七個月了,很乖很乖,從來不會無理取鬧,如果哭鬧了一定是哪裡不舒服了。
哄不哄要看是不是親生的。
跟你講個前天發生的事,我樓下鄰居抱了條剛出生不久的小狗,但是嫌它臟不放在家裡養,晚上就在公用自行車庫裡過夜。前天晚上它第一次進去,哀嚎了一夜。昨天就再沒聽見它哀嚎了,今天早上我看到它時,它很怕人,但只要一走近它它就會凶人。這就是缺少安全感的後果。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總結
需要層次第一條:安全的需要
新生兒時期啊,我們家那兩位 只要哭 就一定有原因 渴了 餓了 熱了 冷了 癢了想要撓撓了
有的孩子會一直哭,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腸絞痛……我家老二我抱得比老大多,現在老二脾氣比老大好得多。
不過也不全是因為這個啦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胎教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___-我爸媽總是說,懷我姐的時候心情不好 所以她很兇我原本是不信胎教的,直到有一天,看到蜘蛛結網,我才突然想到,這會不會也是胎教形成的結果呢?樓歪了,拜拜 。謝邀,不知你為啥邀我。我想和你說的是,我兒子三年級了,我們還經常抱抱啊,怎麼了,他很獨立啊,什麼都喜歡自己做,你那麼小的孩子,當然要抱的,如何這樣管用的話,怎麼舒服怎麼來吧。中國人受罪的思想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無條件抱、所謂不要抱的什麼美國學者提出的,你去查查,那學者一家人都是精神病。
玩知乎的沒年紀大的人,所以你們的答案都是一邊倒,難道你們不是老人帶大的,老人帶你們時肯定不是一哭就抱起來的,難道你們的性格有缺陷嗎?
作為新手爸媽來說,一定要。不只是餵奶、哄,還要觀察總結他/她為什麼哭。
推薦閱讀:
※新生兒吃不飽還可以睡很長時間?
※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在這個年代,你還想再生嗎?
※剛出生12天的寶寶,連續幾天都呼吸不暢,感覺有鼻涕或鼻屎堵著,但是看不到,吸鼻器沒用,該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使用成人用茵梔黃的風險?
※關於新生兒餵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