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個獎項到底是根據什麼評選出來的?
奧斯卡頒獎時,最佳導演這個獎項是倒數第四個頒布的,第三影后,第二影帝,第一個頒布的是最佳影片,可見最佳影片的地位 >影帝 >影后 >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這幾個獎項都有相對的評判標準,很容易得出結論但是最佳導演這個獎項,到底通過什麼標準來評判呢?演員演得好,是你導演教的好,還是演員自己表演的好,還是攝像拍的好這該如何衡量呢?個人感覺導演幾乎可以等於一部影片,所以這個兩個獎項是否有些重疊?
「還是攝像拍的好」——為尊重起見,要稱呼人家「攝影指導」,或最起碼「攝影」。
導演並不等於一部電影啊,導演和製片人的關係,可以勉強理解為產品經理和客戶經理的關係吧。比如張小龍就不能等同於微信這個產品啊。但是如果沒有張小龍就沒有微信,這一點大家基本都能同意吧?
所以張小龍拿了最佳導演獎,而馬化騰拿了最佳影片獎。-
一、
你整個寫的錯錯。
奧斯卡獎的頒獎流程,跟電影的「片頭」一樣邏輯:
「技術類」的,愈前面愈重要,所以,攝影是第一個頒的獎。「非技術類」的,愈後面愈重要。所以,「職員」獎項中,最後一個是導演。
然後是「演員」。最終才是全片的總結(最佳影片)。一般來說,「奧斯卡頒獎流程」雖偶而改動,但大致如是:(△ 是技術類,◎ 非技術類。)
△1、最佳攝影
△2、最佳藝術指導△3、最佳服裝設計△4、最佳化裝◎5、最佳外語片
◎6、最佳女配角△7、最佳剪輯
△8、最佳音響剪輯
△9、最佳混音◎10、最佳紀錄片
◎11、最佳動畫片△12、最佳視覺效果
◎13、最佳男配角
◎14、最佳配樂
◎15、最佳歌曲◎16、最佳改編劇本
◎17、最佳原著劇本◎18、最佳真人短片
◎19、最佳紀錄短片◎20、最佳動畫短片◎21、最佳導演
◎22、最佳男主角◎23、最佳女主角◎24、最佳影片按照這個流程表,你會清楚看到「電影業的『基本倫理』」。
是的,任何行業,任何人的組織,都有它的基本倫理。奧斯卡獎的頒給,就是這個行業堅實不破的尊卑體系。二、
奧斯卡是「民主制度」的體現。
獎項是一群人(Academy 會員)投票出來的,不存在什麼量化標準。但一般圈內人,我們評價導演好壞,也就是三點。
我認為這三個標準,也能通用到大部份的電影獎項。一、想像力。(自身的才華。)
二、執行力。(「才華」值錢,但更重的是「得能變成現實」:即克服各種難度,完成作品。)三、貢獻。(起到帶頭作用,能為同行或後輩所景仰,或仿效。)-導演其實作用和公司總經理差不多,公司經營的好其實除了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但好公司的總經理肯定在經營上也有過人之處,就是這麼個邏輯關係。
不瀉藥……
其實導演做為一部電影的執行者對一部電影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導演才是發號施令的最直接人,不管演員怎麼急於表達自身對某場戲的獨到異於導演的認知觀點,不管攝影師如何有自己的見解或作為一個自己專業而導演則可能對攝影不太深入了解過所以以提醒也好勸告也罷最終都是得導演拍板定奪的,你只能去影響導演的看法但絕不能去改變他,只能是以提建議去談論,作為一個導演,其實在開拍之初就已經有自己的大體意圖了,想表現什麼想最終讓電影呈現出怎樣或奇葩或驚世駭俗或娓娓道來或激情澎湃都是導演早都想好了的,雖然在拍攝過程中會遇到種種未知的事影響到片子甚至參與到這部電影的人,但電影大體是不會走「歪」的
所以其實可以這麼理解,導演完成一部自己的作品就好比在指揮一場戰役,贏下站爭是最終目的,但開戰之初擬定的作戰方法是不一定完全適用於每一次小作戰的,所以就會需要有一個說話能定奪責任且絕對威信的人想辦法穩住局面,但目的是不會變的,就是贏下戰爭。然後那個人在戰場上就是將軍,而片場就是在監視器下的導演導演在維繫著電影個個方面的協調,相信不少人都能注意到片尾字幕出現前都會打上 某某某導演作品 就是這樣,對導演而言這是一次考驗自己,證明自己,向大眾傾訴的一次「答卷」
所以導演很重要,片子是導演的一次懷胎之旅,辛苦懷胎終歸不易,所以我個人認為導演是一部電影最重要的一部分,沒有之一
在銀幕前多少人讚歎某某某演員演技精湛令人神往但不要忘了,偉大的演員多多少少都是帶有幾分演繹天賦的,是需要他人點撥的,在這裡,至少我個人覺得導演的講戲和調教演員就非常重要了,著名的比如王家衛先生就是這樣。
如此如此,觀點欠佳望原諒,感謝。
題主這段話說的啊,真是句句是槽點。占坑,想起來再吐。
當你自己寫過劇本排演過小小舞台劇的時候,你就能理解在一部影視作品中哪個角色最為重要了
推薦閱讀:
※你記憶最深刻的電影是哪一部?
※求各種勵志視頻,勵志短片,勵志電影?
※如何評價電影《慕尼黑》 ?
※如何看待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奪得87屆奧斯卡影帝?
※當代有哪些導演稱得上是世界級電影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