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90年代以前的藝術電影,關注的人群不多?


-

電影是一個工業。也是一個商業。

一、

先說工業。

是工業,就有各種技術問題。

你的片子原來是膠片,存世的可能有兩種,一是母底,原來拍攝時完成,經種種手段完成的底片,一般是黑白顛倒,顏色相反的「負片」,那玩意兒保存是非常難的,顏色會褪化。(一般只有實力級的國家,以國家力量保存,恆溫定濕,防火防盜,建國家片庫,普通的民間企業根本無此能力。)

另一種可能,是播出時的「正片」,可經過高溫燈炮燒烤,一播幾百幾千場,殘破氧化,加上機器拉扯,而且又得上油,種種臟污,想要復原,難如登天。

更討厭的是,從十九世紀至今,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電影規格多變,從默片,黑白,彩色,標準黃金比,陶德 ao體,新藝拉瑪體,德律士體,IMAX,偏光3D,主動頻閃3D,紅藍變色3D。

再加上音軌變化,無聲,單聲,多軌,立體,杜比,thx……。(很多音軌都是以光學型式,在底片上呈現,得有硬體解碼器)。

再加上後來數碼時代出現,膠片全面潰退,數碼問世才數年,又一堆格式,2k、2.5k 、4k。

這些東西,全部都得轉換。

要叫你看到,就得變成家用規格,可家用規格自己也在變化呀,我的媽,數碼玩意兒,變化更劇烈……。從錄像帶(beta、vhs),到LD,到VCD,到DVD,到藍光。到現在,還有電腦格式進來攪局,什麼rm、avi、mp4、mkv……。

(其實還有一堆數不完的短命格式,根本寫不完)。

每一次格式轉換,都是涉及無數的影片,是個超級無比的巨大工程。

所謂的「經典電影」,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

二、

再說商業。

我們小時候,叫「美商八大公司」,那八家公司,不到二十多年,現在只有狄士尼,大體還在原來的股東手上,其它公司全被賣了一次又一次,拆解重組了一次又一次。(其中,像UA聯藝,倒閉了,米高梅,也是半死不活。)

過程中,片庫的影片版權,就變得複雜萬端……,這個東家,那個東家,誰家的版權,根本搞不明白,我們這說的還是美國好萊塢,要放到外面,比如港台,早年的公司早都倒閉光光了。

別說有沒有底片,就是有,你也不知道原來公司老闆的後人在哪?

我個人經驗,曾經在九零年代末,因為工作關係,想找一部叫「千刀萬里追」的台法合拍片,是七零年代的高科技3D電影(印象中是偏光3D),整整找了快兩個月,把原來老闆的孫子(人在溫哥華)都找見了,還是沒能搞明白,版權在誰手上?

誰也不敢跟你簽授權書。(在台灣,違反著作權法是要坐牢的,動不動本刑最低七年)。

我在片庫挖出來的寶貴底片,也只能再放回去(台北漢口街某公司),估計現在已成垃圾了吧?

更好的例子,像在台灣,連以前「准國家隊身份」的中央電影公司都轉賣給了郭台強。

可想其它民營公司的下場,公司都不在了,老闆都死了,片子又焉能僥倖存活於世?

三、

所以,90年代前的藝術電影,不是關注的人不多。

而是有機會關注,真得靠運氣。

(不光是藝術電影,就是商業電影,你要關注也很難,除非是特例的特例)。

比如 IMDB 上的影史二百五,現在大多找得到,那是因為它們的地位真心太高,所以有一堆人會去投資時間金錢精力,去修復它們,搞清楚版權關係,把它們再出版。

但一般的藝術電影,soso的,不到影史豐碑高度的,全都只能一個下場:

就是在我們老影迷的記憶中,慢慢消逝。

從此在人類文明中消失。

-


不是抖機靈,這個問題可以改成兩個獨立的問題:

為什麼90年代之前的電影關注的人群不多

為什麼藝術電影關注的人群不多

然後發現 @yolfilm 分別回答了。


總結在上:

首先,關注藝術片本身的門檻較高,同時傳播途徑少;

其次,電影的市場讓電影成了一個具有類似時新性的商品,人們熱衷於討論時下最時尚火爆的電影,國內的觀眾也並沒有像法國一樣形成較大的藝術片觀眾群;

再者,90年代以前的電影保存和放映涉及到技術問題和政治問題,所以獲取途徑是較少的,越老的越難取得。

首先單獨說說藝術電影:

當人們在關注電影的時候,關注的是什麼?可能是……

1、如同閱讀文學名著一樣,關注經典;

2、跟著四大電影節的步伐,關注最新佳作;

3、被國內媒體炒作營銷所影響,關注當下最火最熱的影片;

4、關注電影明星

……and so forth.

關注的內容雖然有很多,但真正的藝術電影愛好者不多,大部分都是跟著媒體的營銷走,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是一批時尚化、社會事件化的高概念電影,而且這些電影在媒體的放大下,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類電影具有影響力的原因不難理解,既有社會原因,也因為電影本身易於被接受。而藝術電影在接受上是具有較高門檻的,並非畫面美麗一點就是藝術電影,相反還有不少藝術電影的畫面刻意營造「髒亂差」之效果呢。藝術電影高度自由,其本身具有藝術個性,尊重導演個人意志,反對程序化、模式化情節,大多數為獨立電影,在題材的選擇上多較偏門,比如特殊人群、色情、暴力、吸毒等,或者直接用畫面探討哲學問題等等。這樣就直接限制了它們的受眾群體,註定是為細化的分眾市場量身定製的。

這樣看來,很多人都會認為藝術電影是較難懂或者枯燥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在搞什麼飛機。同時阻礙藝術電影被大眾所關注的,還有發行放映方面的原因。

願意生產藝術電影的大多都是獨立電影公司,準確地界定獨立電影公司,應該是在融資和製作上都不隸屬於任何大電影公司的(當然,類似於福克斯探照燈這類大公司旗下的獨立電影公司就是個例了)。

以美國為例,每年被生產出來的獨立電影(暫且認為其中部分是優質藝術電影)能多達四五百部,甚至六百多部,然而由於獨立電影公司一般發展十分不健全,大多數產業鏈只局限在製作的環節,就別提製作和發行了,黑馬要脫穎而出,多數得靠藝術創新在大賽上爭取獎項,然後才能逐步打開大眾市場,接著被人們大面積關注。還有很多能夠流通的,真正能在零星院線獲得零星拍片的也少,多是通過錄影帶、電視台、社區影院等渠道流通。

而在國內,面對歐美國家每年大量生產的藝術電影,我們更是缺少渠道去了解了,從每年電影產業報告的票房數據來看,每年國片占票房份額達百分之六十左右(也許不準確),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多則多為美國、韓國等國家生產的高概念電影。

讓我們細看近年國產片中的藝術電影,比如《鋼的琴》、《三峽好人》、《黃金時代》等等,在票房上遇冷的不少,還有很多甚至未在國內上映,想當初《黃金時代》上映時還遭了不少罵,很多人習慣於看商業片了。而《白日焰火》可以說是近年來營銷做得最好的一部藝術片,14年上映的時候,人人都說它創造了文藝片的票房神話。由此可見……就不用再多說了吧,更何況那批愛好藝術片的新導演們產量不定,近年做出的片子也是星星零零。

以上是關於藝術片本身的,下面來說說90年代,簡單說說吧。

題主給的90年代這個時間限制,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出在技術方面。這就是 @yolfilm 大大回答中第一部分的答案啦。不過90年代這個時間還不算過早的,為人所熟知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日本戰後獨立製片、法國新浪潮運動、新德國電影運動、新好萊塢電影運動等等,差不多三十、四十年代以來,所出現的大多數最具代表性的高質量藝術片的資源仍較易獲得,國內和國外做電影修復工作的人也有很多,但也有更多的電影(或者說絕大多數,因為從電影的總產量來算,存活下來並被世人所知的真的是特例呢)已無法辨認出處,或無法修復了,甚至早已因為各種政治原因而被銷毀了,以最為國內人熟知的文革舉例就明了了。

然而就算是現在仍然易得的90年代以前的藝術片,關注的人也不會太多的,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放映渠道過少。

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們想看經典藝術電影怎麼辦?基本都是通過網路尋找資源,除此之外,就是電視台買版權放映,DVD這種影像產品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淘汰了,而影院放映老電影這種事,國內實在是太少太少,在做的比如中國電影資料館。

所以相比時下最新的電影,去關注藝術片,而且還是90年代以前的藝術片,實在是一件費腦、費時的麻煩事,大多數看電影的人都抱著解壓、娛樂的心態去影院或者在網路上放鬆,除非是真正喜愛它,不然費這事兒幹嘛呢。


首先從「藝術電影」這個概念入手,中國並沒有特別明晰的藝術電影這個概念,最早的藝術電影的概念是相對美國好萊塢類型商業化電影來說的,大部分是歐洲電影為了保護自己,對好萊塢模式的對抗。

我國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化得到大大的解放,大量反思文學出現,電影界也迎來了大量反映文革時期的具有反思性的電影,那個時期的中國藝術電影是第三代導演對電影藝術的創新和突破,代表影片有《小花》《城南舊事》《天雲山傳奇》《青春祭》等。這些電影大部分都具有一種詩意的感傷情調,是一種人的情感的解放。這些電影放到現在來說不論從主題還是表現手法仍是經典,不過可能題材內容與年輕人現在的生活軌跡離得太遠,一般很少有人關注了。

第四代導演比第三代更加註重電影語言的探索,他們追求紀實性的長鏡頭實驗,代表影片比如《沙鷗》,《見習律師》《鄰居》《黑駿馬》《人鬼情》等,大量運用長鏡頭,儘力還原真實的生活,反對蒙太奇剪輯的戲劇性。這種相對較為純粹的紀實性的藝術電影,由於缺乏吸引人的戲劇性,從受眾角度說,除非對這種風格感興趣,否則也很少有人主動關注吧。

八十年代中後期,第五代導演崛起,《黃土地》《紅高粱》《一個和八個》這樣的電影,不僅在國內唱的響,在國外各大電影節也取得了好成績,在那個非常需要電影「走出去」來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年代,這些反映我國民族文化精神和反思的、具有極高藝術美學價值的影片,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也是相當的高。五六十年代生人的那一輩人中,這些電影獲獎時他們正是上大學或剛參加工作的年紀,因此沒有人不知道這些電影。代表影片還有《黑炮事件》《孩子王》《獵場扎撒》《邊走邊唱》等。

與第五代探索的誇張、濃郁的美學風格不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大約1993年開始,電影學院的一批人,王小帥、張元、婁燁、管虎、路學長等開始了他們的獨立影片的拍攝,這些人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第六代導演,他們大多受歐洲現實主義影響,拍攝影片多為地下電影、獨立製作、小成本,題材關注社會邊緣人物,離經叛道,一些電影因為某些原因甚至不能在國內市場上映。雖然如此,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藝術電影卻不在少數。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生人的一批年輕人,有相當一部分對邊緣化題材的電影十分感興趣,這是文化自覺、 藝術自覺的體現,也可以說第六代導演所謂的新生代他們的個人藝術思想的表達是十分有價值的,至少相當一部分人感受到了其中關於人的生存等問題的哲思。推薦幾部代表影片《青紅》《十七歲的單車》《北京雜種》《周末情人》《長大成人》《冬春的日子》《陽關燦爛的日子》《小武》《安陽嬰兒》等等。(我曾經對地下電影也是十分感興趣的哈。。)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藝術電影的表達更加貼近現實生活,那種極端個人化表達和追求試驗性質的電影語言比如晃動的鏡頭、偽紀錄形式、表現邊緣人物的電影少了,可能當時的新生代也逐漸成熟,大部分電影都蘊含著現實主義和人文關懷,大概也是小眾化的藝術電影只能表達創作者的個人思想,但對於藝術電影的長久性發展還是難以為繼。《圖雅的婚事》一片雖然風格還是偏紀實性,講述的少數民族的故事,但敘事卻充滿戲劇性,《尋槍》同樣是「前衛藝術與通俗藝術、批判意識與世俗意識、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同樣推薦幾部不錯的片子《盲山》《盲井》《鋼的琴》《Hello!樹先生》《萬箭穿心》《白日焰火》《闖入者》《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家在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部片)《浮城謎事》《心迷宮》《山河故人》《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剃頭匠》等等。

說了這麼多,希望中國藝術電影越來越好吧,能找到藝術與市場的平衡點,但注意都不要過度而導致雜糅四不像,畢竟只有賺錢了才能繼續往下拍。

對了, 加一句,找到這些藝術電影其實不難,微博上很多電影公眾號定期都會推中國的藝術電影,有興趣的可以搜來看。


藝術電影面對的市場長線長尾,被關注的程度與年代沒有任何關係。

國外的大都市,巴黎、紐約、倫敦之類,90年代之前的經典電影很容易在影院見到,而每次重影時的觀眾排隊情況,跟年代沒有關係,跟電影本身的品質有關係。

國內什麼情況呢?能看到的機會幾乎為零。

國內藝術電影的主要觀看渠道主要從錄像帶、盜版DVD到網路下載,就我了解的這批東西的數量、種類和傳播來說,90年代以前,甚至60年代以前的藝術電影,關注的人更多一點。

而國外,兩家專門發行藝術電影,非常成功成熟的廠家,MOC和CC,90年代前的片子佔大多數。

至於國內,可以參看一下豆瓣的點評數,結論應該也是電影品質越高,關注度就高。

所以,這個提問本身預設的東西,不敢苟同。

至於扯到藝術電影本身受關注的情況(無所謂年代),那跟文學沒什麼區別,去各大書店看看就知道。


yol叔為了顯擺知識面又跑題了吧?

90年代以前的藝術電影,因為種種版權、物理介質變異的原因,想正經在電影院看當然很難。但不代表找不到,也不代表沒人看。微博上有很多資源大神,幾乎沒有他們找不到的片子,也不乏有捧場客。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能看到這些電影的機會很少。


推薦閱讀:

電影《侏羅紀公園》里恐龍的聲音是真實的嗎?
侏羅紀公園裡面的恐龍為什麼大部分都是母的?
中國電影消費群體相比其他國家有哪些特點?形成原因有哪些?
電影【該隱之子】到底講了什麼?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