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中年失業?
如何避免中年失業?40歲失業。
個人親身經歷,分享一下2010年初失業,當時我34歲,算小中年了。那是第一次失業,被服務了多年的外企拋棄,因為人事鬥爭,而對職業規則懵懂的我,自然成了毫無懸念的炮灰。在家待了9個月,第一次失業,最初沒感覺,之前的工作強度太大,整個人一直在超負荷運轉,突然閑下來,反而是前所未有的輕鬆。所謂無知者無畏嘛,哈哈,拿了點賠償金之後(事後我才知道,賠償金是可以談的,而我是可以談到一個實際金額三倍的數據,但是當時不懂,很傻,沒經驗),就開始遊山玩水。老公一直寵著我,也沒攔阻,玩了三個月,國內國外溜達完了。開始找工作,覺得自己多年的職業背景和資歷,找工作能有多難。
獵頭也在聯繫你,不斷的有人聯繫,也不斷的有面試機會,期間有三次眼看心儀的offer到手了,突然就飛了。這種沮喪的經歷,每多增加一次你的信心就被打擊一次,到後來會開始質疑自己,不斷地自我懷疑。
期間,和前同事聚會過一次,很開心,當時那批同事處得很好。聚會的同事里,就我在失業,有的在公司里繼續水波不興,有的跳槽去了更好的外企,有的創業開始小有成就,最可怕的是相形見拙,他人的春風得意最能印襯我當時的苦逼。繼續在失望中尋找希望,然後繼續落空。賬上的錢越來越少,那時老公剛結束完半年的失業剛上班,進了一家大型國企從頭開始奮鬥。每個月的房貸和少不了的日常開支,眼睜睜得看著我們的開支只出不進,我開始焦慮。面試的時候,其實面試官能感知到我對工作的渴望,那種急切,會讓我整個人看起來很浮躁。這是我在事後反思的時候,才意識到人是無法掩飾你內心真實的情緒的,面對心智正常的成年人,不需要語言,就能破譯你的狀態。那種感覺,是茫然四顧無措的灰,內心儲存的信心值基本上跌停。在最谷底的時候,運勢開始反彈了。意外得拿到了一個offer,薪水翻倍,職位升2級,而且去了最心儀的城市,終於和老公結束兩地分居。那是我在9個月的求職里談的最好的機會,居然在我頻臨絕望的時候,從天上掉下來,重重得砸給了我。第二次失業,是在2014年,38歲,被告知的那一剎那 ,再度焦灼,當初的那種恐慌至今歷歷在目,時隔4年,再度體驗。當時剛買完房子,儲蓄歸零。
找了5個月工作,感覺自己是在赴一場場的相親會,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我,看上我的我不去。咀嚼爛了的老話---高不成低不就中間經歷過大概1個月時間的焦慮,每天睡很少,夜夜失眠,恐慌。各種怕,怕兩邊老人身體出問題,怕自己生病,怕找不到工作一直這麼耗下去,怕突然需要大額消費而我拿不出來錢。人情往來,我所能做的基本上就不主動聯繫朋友,但遇到該請的客,該出的紅包,這個是絲毫不打折扣的。暫時的窘迫不是窮,堅持禮尚往來除了我們一貫的處事原則,也是給自己的信心。這一切都會過去。後來,正常上班,正常賺錢,一切回到正規。但,經歷過兩次被動失業,這種難得的體驗,會讓我開始反思。都說中年是收穫的季節, 應該是人生最豐富最圓滿的時候。但當我面臨中年窘困、落魄、無著,我最需要反思的,是發生這一切的根源,問題出在我自己的身上。對工作,對職場,對人生把握力度的失常,出現這種結果,絲毫不是意外。年齡不應該也不能成為束縛我的桎梏。
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面對自己平庸的現實,從第一步開始走,做每一個自己可以做到的努力。因為2次的失業,我意識到一個最冷峻的現實,如果不從現在開始做合理的財務計劃,我永遠會為了怕失去一份工作而不得不委曲求全,永遠無法保有最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獨立。也是因為這兩次失業,讓我知道自己欠缺的素質和能力,是在這兩次失敗里完成了補課,人生中的雨,總是要下的。不用怕意外,每次意外,其實都是給自己最大的提醒和最挑戰的功課。我可以洋洋洒洒給出很多未雨綢繆的答案,但我個人真實的體驗告訴我,只有在最真實的情境里,才會讓人去反思過往,去痛定思痛,才明白之所以聽過了所有的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那些道理,如果只是聽,永遠都走不進你的生命里。我們時常見到一個老工程師,明顯比自己和周圍同事大了一輪甚至更多,薪水實際上也就那樣,甚至還沒我們團隊平均水平高。再回到年齡上來,他實際上比部門領導還大好幾歲。後來,一年後,才得知他原來做過廠長,管理過好幾百號人。
那麼,這個廠長為何會失業呢?這就是中年危機,因為行業一般的火候的年份只有十年,公司的平均壽命也大概只有七八年,甚至某一個職位存在也是一個歷史範疇大概就15、20年的壽命(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長達35-50年),如上等等外部變化的原因,導致自己所擁有的資歷蕩然無存,這就進入高齡失業再就業的狀態。
經過實踐檢驗,能找到原來職位和薪水的工作之可能性微乎其微,最終在折騰一年後終於找了個一般工程師的工作,來跟你這個剛畢業了2年的小夥子成為了現在的同事。這就是一個曾經的廠長中年失業後成為被你稱為「老王」「老張」「老李」同事的由來。
大多數以為,「他不是有這樣的資歷和經驗嘛,怎麼會不找以前類似工作的?」道理很簡單,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達到甚至超過這個職位要求的人,一抓一大把,這個職位機會根本輪不到你。換句話說,十個合適的人有一個獲得了這個工作機會,其他九個會繼續失業著。
別小看了這樣的比例,以為是個別現象,實際上你好好觀察下你身邊的超過55歲的人,甚至80%都會經歷這個職業危機,這就是中年失業。地方政府的4050工程,不是隨便起的數字代號。
最後就是最重要的要點,利用前面15-20年的職業奮鬥和積累下來的資金、經驗、資本和人脈資源,在主業期間去不斷開拓和發展副業,當副業超過主業之時,就不再擔心這個中年失業危機了,即使失業了,可以利用接下來大量的五天八小時的時間去將自己的副業發展壯大成主業。
以上回答,黑體字是最重要的。祝所有打工者都成功!
=====================================================================
我陸續開通了知乎LIVE,為了更迅速地提供職場乾貨給需要的職場朋友,歡迎報名、轉發:
1,知乎 Live - 如何製作完美的簡歷(絕招匯總)
2,知乎 Live - 定居城市的選擇法
我今年34, 在上海,之前在外企做項目經理,半年前裸辭,至今待業。
好絕望啊,這個年紀高不成低不就,人生何去何從?一直背著名校畢業的包袱,很難放低姿態,現在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庸。已經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了,覺得丟人,每天在絕望無聊孤獨中度過,朋友頂多安慰你一兩次,他們沒有你的體驗。沒有人可以傾訴。更不敢讓家人知道。
有差不多狀態的朋友嗎?好想有人可以互相排解一下抑鬱。企業的人經常告誡公務員要有隨時脫離體制的能力。
其實,企業的人也要有隨時混進體制內的能力和人脈啊。公務員考不了,事業單位,國企,大學,教師行業,這些地方賺不了錢,但肯定會能讓你體面的過完一輩子。而不是在失去能力和青春後被社會淘汰。
畢竟很多競爭激烈的行業,四十多歲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要淘汰的,你怎麼就確定一定不是你?像我這種沒就業的,就不用擔心失業了吧。
反對那些說成為專家的人,你可能是某些領域的專家,但隨著發展,你的領域可能社會已經不需要了。比如你是功能機專家,你是塞班系統專家。什麼都沒做錯,在自己的領域深耕,卻發現領域在萎縮。失業怎麼了,沒有失業就沒有就業,我四十了,一直做HR的,年前也裸辭了,年後準備找個合適的,不要怕人多和你爭,沒有能力,就算沒人和你爭哪個公司也不會要你,重要的是能力,能力就是知道怎麼辦和能幹,和年齡無關。
Eric Clapton , Bob Dylan ,崔健與你同在(老男孩們沒有打算退休,仍然活躍在舞台)。
95年財經大學畢業,干過2家世界500強企業,也去過民企和一些極品企業。3次事業轉型:營銷銷售、供應鏈、市場和研發。總共有10次失業經歷,98年亞洲金融危機、03年非典危機、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部遇上下崗,最近的一次是16年。
- 生活會對你迎頭一磚,教你怎麼作人做事進步。(Whenever an individual or a business decides that success has been attained, progress stops)
除了工作,還可能在這個階段失去親人,婚姻失敗,健康大不如從前(眼花、記憶減退、精力下降),生活成本開支大幅上升(小孩教育、供房、老人),工作壓力大(這個時候都薪酬不低,而且知識和技能有可能老化)。
但不要也不能喪失信心,因為即使如此,天生我就必有用,中年人仍有很多優勢:行業經驗、人脈關係、管理技能。
一、珍惜當下、不主動選擇出局:如果是大企業,無論外企、國企、民企和家族企業,無論賠N+幾,都選擇留下,調崗或降級都好,還有機會東山再起。遇到辦公室政治要耐操,忍。
二、被動離職了,只能半坡起步:
1、公開失業狀況,若有朋友或舊同事內推,再上崗機會更大
2、空窗期把平時上班沒空作的事趕快做了,如接送孩子、教育孩子,植牙、淡季外出旅遊、敘舊和探望老人。
3、兼職:保持行業新鮮度。
4、系統學習但不要上沒用的MBA。
5、不要創業和作小生意。
6、有上崗機會,薪水可以談(畢竟時代不同了,很多知識和技能已不是急需的,經驗甚至是阻礙發展的,況且人力成本貴),好的技能前景、平台、優秀的老闆和同事可能更重要。
7、接受小屁孩當你領導。
- 沒有不散的宴席,未來機器人、機器學習、軟體的發展吞噬更多崗位,做好下一階段的失業和轉型,準備至少一年過冬資金.
- 也都不是壞事,離開不是企業腐爛了,就是個人腐爛了,提前跳船/清除雜草。
- 工作是必要的,但不一定是你最重要的,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只要內心理想的光輝沒有磨滅,不願隨波逐流,下一站要不更精彩,要不就是個跳板。成長就是挑戰、磨難、生生不息的享受過程。
我身邊天天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外企人這兩年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原因無外乎幾點:
1.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就業市場
2. 外企在國內式微,往往被同一領域內的中國企業逼迫退縮回行業的高端,因為在中低端打不過國內對手。高端意味著市場規模變小,工作職位變少,晉陞機會遙遙無期。而且高端市場被攻破也就是個時間問題吧3. 社會壓力加大。對外企的中年人來說,雙方父母養老,希望中的二胎,構成雙重壓力4. 個人價值觀的變化。我剛參加外企工作的90年代中,大家工作熱情高漲,恨不得天天自覺加班。今天我們這些人,則會追求時間的平衡。工作並不是我們的全部。因此,在這個年齡的外企管理者和員工,往往會離職,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的。那麼離職後幹什麼呢?我看到的選擇有幾個:
1. 去民企/私企。不是在中低端被中國公司打嗎,打不過就投誠啊!師夷長技以制夷,反過手幫助中國企業進攻啊,總比被動挨打強。我也有不少朋友去了不同行業的民企,比如從重工業外企去了銀行業或者房地產民企。這樣轉型的往往是職能部門的高端人才,如財務,人力資源,行政等,對行業屬性依賴比較少。
如果確實感覺自己所在行業的外企在加速下滑,就趁早下定決心撤吧!換個同行業外企可能延緩問題,但是不能解決。自己主動尋找或者讓獵頭朋友幫忙找找需要自己能力的民企私企吧。應該說大多數民企還是需要這樣在外企經過良好訓練的中高端人才,而且土豪們可能出個不錯的價格喲!
如何從外企融入民企,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我們今後可以再另起一個問題深入交流。
2. 創業。有準備、肯拼搏的外企人也會選擇這條路。比如從原來在國外廠商做銷售,變成該廠商或者同類的代理商,自己當個小老闆。豐儉完全看個人努力和資源積累。走這條路的外企同仁也要早做打算。
3. 轉型做培訓師,企業教練。不少外企的中高層,除了擁有本行業的專業知識,還擁有多年的管理經驗。做培訓師和教練是把管理經驗變現的好辦法。我身邊有很多專家是這樣的情況。在離開外企後,甚至之前,經過自我投資,拿到一系列資質認證,就可以開始幹了。從外企中高層到新晉培訓師和教練,會有一定落差。最開始的自我推廣會是個比較慢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也有一些對接企業和專家的平台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 做中高端兼職。在一個行業耕耘10000小時以上,可以變成行業專家。如果有更多的經驗,其實做高端兼職也是個選擇 - 在同個行業里不斷輸出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不需要只為一個公司工作。在國外,比較成熟的歐美日人才市場,白領兼職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多。這些白領可以根據公司要求,一周來幾天,每天也不用一直在辦公室。可以服務於幾家公司,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時間,又能夠有不錯的收入。對企業來說,也不用長期僱傭該員工或者經理,而是靈活用人,節省成本。我相信中國會看到這個趨勢強勁增長,畢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這一步。別說四十歲中年失業,我們這一代人45歲中年失業都會大把。這不算是什麼太悲慘的事情(當然悲慘,不過知乎上可能中年人不太多,看看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和回答就知道),時代和命運使然。看看我們的父母,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 ,拿著鐵飯碗,曾經以為一輩子不用擔憂,時代一轉變,鐵飯碗照樣變成泥飯碗,很多人連飯碗都捧不上。我們這一代中年人,註定做小老闆的多,不然的話你哪有能力挑戰如此洶湧的知識和技能更新換代?小老闆也算是就業呀!人到中年多少都有一點積蓄,拿出那點本錢響應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號召呀!也算是仰天無愧於政府,俯首無愧於家人!開麵館,開個小店鋪,開個小小的貿易公司,做電商,都是中年失業之後的好歸宿。這世上本來就是沒有保證旱澇保收的好營生,打工也好,小生意也罷,不過都是謀生的形式。如果說中年失業覺得很悲慘,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下崗的大部分都是中年人,現在遠沒有那時候這麼慘。
提高職業競爭力,成為專家。
最好有一份事業,而不僅是職業。聽天命盡人事
以現在的市場發展速度,沒人敢打包票能在65歲退休前一直有工作,除了國企高管,公職人員這類沒有下崗的職位。
40/50就業一直是老大難問題,畢竟資源有限,對多數人來說,謀生不易。
我也不知道,每天都很焦慮。30出頭辭職創業,做了五年半,目前也就是一個小公司,一年運營成本不到五百萬,利潤小几百萬。但行業也不穩定,比如今年就危機四伏,所以一直在尋找新的產品研發方向。曾經試圖改變世界,現在想著能穩定養得起員工和家裡人就不錯了。曾經的師弟師兄創業出了2個百億美金估值的獨角獸,我心有不甘。再給自己5年時間,估計也就是能折騰到的頂峰了,屆時也只好認命退休了。
親身經歷。從年初失業至今。82年的,今年34。一月結的婚,隨即失業。工作至今沒著落。面試無數。好幾次都聊的很好,不過都沒後續。不清楚原因。重拾老本行,寫字,做網站,賣手機。賺點辛苦錢。僅此而已。
所以要好好存錢
今年35,09年受08年金融危機時服務了7年的東家把公司資格最老的工程師給辭退了。那時候自我就是感覺要自己多樣,多選擇的權利。現在混的還算馬虎,老婆也是。但你考慮老大才2歲半,老二已在娘胎中。還是壓力山大,最終還是要目標充實自己,自己有用另外能屈能伸吧。
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
無法避免,一定會發生,心理上,經濟上做好充分準備即可。
努力增加自己的砝碼,畢竟有些工作干一輩子,在一個公司干一輩子連自己都欺騙不了。
其實不可能避免的,因為中年失業很多時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而是運氣差碰到不好的公司而已。
一種方式是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能力,讓自己在失業後能夠及時找到工作。但是找工作的過程中非常痛苦。
另外一種方式是尋找一種不怕失業的技能,在自己失業時還能夠有收入。這是發展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也在一個外企,做軟體測試,從前年底開始,慢慢感受到了經濟的不景氣,開始是項目組的外包人員都被release,大家知道,項目經費開始不足了,撐到去年10月份,我們7個人被release。然後就是被推薦到各種項目里,各種面試,各種fail,開始了on bench的日子。最後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深圳的項目組需要一個會RFT的測試,正好我會用,當時也找不到其他會用RFT的人,於是這樣子我才被錄上了,去了深圳出差,三個月,非常不習慣,從深圳的項目出來後,又去南京出差,在南京的日子特別難熬,整個人都思密達了,熬了一個月,還被客戶投訴,4月初,我又on bench了。領導開始給on bench的同事施壓,讓我們接受出差的項目,我覺得出差就是個噁心循環,堅決拒絕,也就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尋思著學點其他東西。當時正好有個同學辭了中國移動客服的工作,打算去做保險行業,我也決定多了解一下保險,查了很多資料,最後選擇做保險經紀人。我做好六月份繼續on bench的打算,結果突然有項目做了,不用出差,不用面試,我同事都開玩笑說,你可以唱《終於等到你》了。基於我們現在工作的不穩定性,我還是繼續堅持兼職做保險經紀人,萬一哪天我真的被裁了,也算多一條出路,不至於那麼焦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