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在網路上大量轉發?

什麼樣的內容才能在網路上大量轉發,那些熱門的段子、微博和文章等有什麼特徵?


奉上一段鼓山文化的CEO銅雀叔叔的演講,一下是整理的文字。

能夠形成熱門轉發不外乎以下三個半的原因:

第一,叫做喜聞樂見。

就是能夠讓人心情愉悅的東西。通常來說呢,可以總結為這人活得比我還慘。

比如說像周星馳、卓別林都是這種類型,最近特別火的韓國漫畫趙石也是這種類型。

微博上有個段子手叫銀教授,他是特別擅長這類梗的。舉例,這個段子:

想起當年求婚的畫面,現在還歷歷在目,當時是女友生日,

她吃著蛋糕,突然吃到一粒鑽戒,隨即害羞的對我說:「我願意嫁給你。」

後來我們就結婚了,畢竟,

我無法拒絕一個自己掏錢買戒指藏在蛋糕里的女孩。

你之所以會笑呢,歸根結底是因為你覺得她很慘。這個微博被轉發了一萬多次。

比如說:你還是不要減肥了,這樣你還可以說自己丑是因為胖。這樣的臉梗。

再比如說:只要能和你在一起,住多大的別墅我都願意。哪怕再多風雨,哪怕坐著賓利。

就算每天吃山珍海味也毫不畏懼,就算每夜都紙醉金迷也在所不惜。我只想有這樣簡單純粹的愛情,就夠了。。這樣的錢梗。

比如說饞梗,單身梗,這些都是些要麼自嘲,要麼嘲諷一些比較慘的東西。

第二個叫做感同身受。

就是說,這說的不就是我嗎?是一種強烈的對號入座感。

最直接的就是一些北漂的文章,一些同行加班猝死的消息等等。

比如說最近微博上特別火的,閱讀超過10億次的大叔吐槽星座,

是一個叫同道的人寫的吐槽星座的系列,你只要看到你的星座呢,

就已經很早的對號入座進去了,所以你能感覺到是在說你。

比如這個段子:擅長冷戰的,且絕不主動說話的,天蠍、金牛、摩羯;

會冷戰但一哄就好的,白羊、水平、天秤;

不喜歡冷戰但就喜歡你哄,巨蟹、雙子,剩下的星座都他媽在哄你們。

這個微博被轉發了7萬多次,不管你覺得他是對還是不對,只要提到你的星座,

你就很快就對號入座進去了。

而且最後一句話,仍然是一個他比我慘的句式。

再比如說一個很有名的微博段子手,叫做小野妹學吐槽,他是特別擅長這個梗的。

比如這個段子:100元的衣服和200元的衣服,我們外行根本分不清,得上千才能摸出是好料子;

500元的假包和2萬元的真包,出去唬人都一樣,氣質好的姑娘背個假的也像真的。

反倒是煎餅果子,3元普通的和5元加腸的,一口咬下去就知道;

吃米線,8元全素的和20元三種葷菜的,幸福度差幾條街。

該投資的顯然是煎餅果子和米線。

這條微博被轉發了大概3萬八千次,它註定被轉發的很廣,為什麼呢?

它是幫大家去相信一個大家想去相信的東西。

因為它給你的偷懶、饞嘴、窮找到了一個特別理直氣壯的好借口。

再比如說,明星結婚了,大家相信了自己的愛情,明星離婚了,就開始懷疑自己的愛情,

名人去世了,感慨自己曾經的時光,名人生病了,感慨自己和親朋的身體。

所以說,這些內容都是通過某個場景和自己的生活產生了同感,

讓人知道,啊,說的就是我啊。

第三個,叫MARK一記,這玩意兒對我有用。

這種是比較好操作的,因為有用就行。

比如一個書單,一個遊戲攻略,一個下載地址。都可以解釋說叫對我有用。

比如有個微博叫APP菌,他就是每天在推薦好玩的APP。

大家也不在乎他是不是廣告,都非常愛轉,因為這玩意兒對我有用,

這東西基本是就可以理解為早期的簡報。

包括成功學和雞湯,對他來說,都是叫「對我有用」,尤其是那些二三線城市的人,

和那些剛剛進城務工的人。對於剛剛進城務工的人來說,他們是有文化需求的,

但他們並不能分辨什麼是好文化,什麼是壞文化。心靈雞湯和成功學對他們來說就是文化。

第三個半,是如此簡單,就是轉發抽獎。

我們來重新看一下,這三個半原因,

第一叫新聞樂見,就是這人過得比我慘;

第二,感同身受,說的就是我;

第三,叫MARK一記,這玩意兒對我有用;

第三個半,轉發抽獎。

我們自己做內容的時候,都會卡一下是否符合以上一個或兩個的內容的點,

如果一個都不沾的話,我們就會判斷,一定火不起來。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原則都在講一個關鍵詞,比我慘,對我有用,跟我一樣,這裡核心詞就是一個我字。

你會發現,網民們都自私極了,這也是網民為什麼會喜歡SNS的原因,因為這裡他會釋放很大的權利,他是這裡唯一的國王。

大家可以關注、評論、轉發,我想關注你,就關注你,我喜歡你,就可以轉發支持你,

不喜歡你就可以評論罵你,我都會關注一些自己喜歡的內容,我根本不會去看一些新聞網站。

因為我喜歡的東西,在社交媒體上都有人轉發來給我看了。

而那些看似不追求個人利益,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就不會存在。

事實情況通常是,不注重個人感受的人根本就不存在,這些老管家要麼是個貪污犯,

比如大宅門裡的老管家;要麼是個地下黨,比如北平無戰事里的老管家。

每個人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面,在每個小圈子裡,他又扮演著他的分工,他身上有些標籤。

尤其是對那些他在乎的人來說,他需要成為他想成為的人,這就是他的標籤。比如說我是某某粉絲,我喜歡某個明星,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真正的腦殘粉,

而是通過我喜歡誰這個標籤,來標示自己,來展現我有什麼特質。

我喜歡搖滾,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偽搖滾,只是通過我喜歡搖滾來證明我很ROCK。

比如我通過喜歡文藝電影來證明我很文藝,通過轉發最新的段子來證明我很有趣很好玩。

當然不可否認你真有喜歡的部分,可是不可否認,你在通過自己的喜歡來表達和產生你自己的優越感。

其實非主流也是,在他們的圈子裡,他們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勇敢、叛逆。

只是受困於眼界和審美的區別呢,他選擇這個方式。

他內心這種老子根本就不在乎你們的看法這種。

他想表達的是:我很勇敢,你們都不敢。

就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有優越感的。他們想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呢,社交媒體特別容易去展示你的標籤,放大你的標籤,反覆你的標籤,隱藏你不想要的標籤。他會特別容易的把你展現成一個你想成為的人,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一點很難。所以我們在平時去做內容的時候,或者去設計產品的時候,就要想我有沒有替閱讀者和使用者考慮,為他考慮了什麼問題,替他表達了什麼,給他貼上一個什麼標籤?如果你有意識的在做內容或設計產品,哪怕你做的不夠好,但也不會太差。

但是,迎合網民會變low嗎?我不這麼看,倒是很樂觀,比如說200多年前,歐洲的識字率不足10%,有欣賞能力、發聲能力和購買能力的人,連百分之十的百分之十都不到,也就是說,當時的所有廣告也好、文學創作也好,是迎合了百分之一的人。大浪淘沙下來的自然是好東西,而我們現在的中國人,全部識字也不過幾十年,現在每個人都有權去決定下載量、點擊量、轉發量,但是他們進步很快,他們是在進步的。比如你去翻翻自己QQ空間或人人,絕對會看到一個自己一定不會轉的內容。而我們的父母,他們剛剛進入朋友圈,他們就在轉發這樣的東西。並不是說他們就喜歡這樣的東西或者認為這東西是對的,而是他們還沒看夠,這些東西五花八門,特別容易迷惑人。

不是我們不信了,而是我們笨過,現在又變聰明了。心靈雞湯也不是我們不愛喝,而是喝得太多,喝飽了。

像現在罵那些砸日本車的人越來越多,無腦抵制日貨的日越來越少。地震的時候罵人的越來越少,幫忙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出事,能判斷出是不是謠言的人也越來越多。比如前幾天那個駱駝跪下那個事兒。大家有沒有發現,像《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裡面,他給資深的貝斯手、架子鼓手都抖標註上名字。這個時代,已經開始越來越關注和重視有實力的人了,像《北平無戰事》這個電視劇,

這兩天剛剛完結,從商業上來說他幾乎一無是處,幾乎全是男性,在一個屋子裡講話講一兩集,複雜的機構名稱。

但是他通過數據來表明,他最後的結果是高於大家預期的。

因為他是好東西,他的生命周期會非常長,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一樣,其實已經二十年了,現在還在賺錢。

大家現在做內容,覺得網民好像不喜歡好東西。我其實是覺得,是因為沒有好內容出現。現在做內容的人,

怕市場就像怕廣電總局審查一樣進行自我閹割。他把他們以為大家會喜歡的東西塞進去,把他以為大家不喜歡的東西拿掉,他們是在迎合和媚俗,

反而做不出好東西來。其實網民是有審美能力的,只要你做出好東西來,網民是可以接受的。

總而言之,網民是自私的,同時網民是在進步的。網民需要越來越好的內容來證明自己的品位,這是一個空前巨大的機會。

你想,有幾億的網民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需要通過更好的品位來證明自己在圈子裡的優越感。

現在,全國只有幾千家公司在做這樣的事情,有幾萬個原創作者在創作好的故事,我相信中國的未來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好故事,

而理直氣壯地去表達我喜歡這些好故事,也是我們這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喜好來展示優越感的人最大的幸福。


「其實什麼紅包、轉發有獎」是比較低劣的誘導轉發的手法,而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大前提--分享是人的本能天性;這也是因為抓住了用戶的這個天性,像Facebook、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產品才會一夜暴紅。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經歷,就是一個朋友給你講起一個身邊的八卦,然後對方多次和你說「千萬不要和別人講起這個事情」的情況,你心理可是憋的難受,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你和另一個你最要好的朋友說這事,並且最後也是囑咐「千萬不要和別人講起這個事情」...而在經過幾次的「轉發」,可能這個八卦也是大家都會知道了;

所以既然分享本來就是一種基本的需求,那麼與其花費巨額資金誘導他們分享,比如直接創造他們會分享的內容。

而「什麼內容會在朋友圈大量轉發」這問題重點不是「我們想讓他們分享什麼」(比如產品質量好),而是我們產生的信息對他們有什麼幫助。也就是我們想要讓用戶分享的信息本身,可以幫助用戶完成什麼社交任務?所以可以從這個邏輯思路去解決以上這個問題,」用戶的社交任務--你的內容轉發後能提供的價值「

用戶可能會完成的社交任務有:

1,尋找談資:

「看看有什麼好聊的」--
你的信息能給別人提供談資嗎?

2,表達想法:

「想要說服某人」或者「想要表達內心的某種想法」--
你的信息幫他們說出了內心想說的那句話了嗎?

3,幫助別人:

互惠行為,為別人提供幫助
--你的信息能夠讓他們幫助自己的朋友嗎?

4,塑造形象:

在別人面前塑造一致性的形象--
你的信息能否代表他們的形象?

5,社會比較:

在隱形的競爭中勝利--
你的信息是否讓他們看起來更有地位?

所以如果你創造的信息能夠幫用戶完成上面的某些任務,他們就會分享你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就像社交中的「貨幣」一樣,能夠產生價值:
所以,與其給用戶「人民幣」誘導分享,不如直接給他們這5種「社交幣」:

李叫獸曾對這五種社交任務,文案如何去切合做了十分詳細的解釋;

1. 尋找談資

社交往往從聊天開始,而聊天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尋找談資」——想想你缺乏談資的情形吧,你們不得不通過詢問對方的家鄉等來辛苦地尋找談資,這是有多麼無聊。

因此如果你創造的信息能夠為用戶提供「談資」,就相當於給了他們「社交幣」,讓他們可以拿去聊天。

那麼如何為別人提供這種談資呢?

重要的辦法就是「尋找有違常理的戲劇性衝突」。

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資深撰稿人布隆代爾曾經說過,最適合登在報紙上的新聞就是:

《我在FBI工作時如何通過與狗熊發生關係而找到了上帝》

所以,你需要找出你想表達的龐大信息中,真正違反別人的第一直覺的地方。

比如:

好奇心系列:

「你知道嗎?麥當勞其實是個地產投資公司。它真正的贏利點並不是賣漢堡,而是……」

營造反差系列:

「我們是初創的手機品牌,但是卻是世界上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機」或者「我們用豪華跑車送煎餅果子」。

「最」系列:

「XX發布了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機」或者「XX開始售賣世界上最長的烤串——足足2米長」

「首先」系列:

「XX發布了首款能識破謊言的手機」或者「XX研發了可以飛的自行車」。

「傍大腿」系列(把信息附著在一個知名概念上):

「我們賣的煎餅被李克強吃過」或者「創始人砸掉100台iPhone,跟蘋果宣戰」。

……

這些信息之所以容易成為談資,是因為他跟我們日常所見的現象不同,違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預期和直覺。

而大腦一直是變化非常敏感,但對固定的事物並不敏感。所以警示燈才會出現明亮和顏色的閃爍變化,以提醒人們的關注。

所以如果想在「談資」領域創造「社交幣」,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出你的產品、創始人等一切信息中,違背別人第一直覺的部分。

而一個重要的檢驗方法就是,當你創造出這樣的信息後,你覺得別人會不會這樣說:

「哎,你知道嗎?剛剛……」

「你聽說了嗎?昨天……」

「現在我才知道,原來……」

2. 表達想法

在社交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來影響他人。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提供幫助,他們就會轉發你的信息。

請想像這樣一個情景:

在酒桌上,小李突然咳嗽了一聲。

「這是外寒內侵啊,你多吃幾片梨就好了!」小張提醒到。

「原來你還信中醫啊!這麼偽科學的一套理論你還信?」小王作為長期的反中醫者,看不下去了。

「誰說中醫是偽科學?銷售部的譚總上次得了嚴重感冒,吃了好次西藥沒有好,結果最後找了一個老中醫,竟然就好了!」小張反駁到。

「你那個是單獨案例,不足以證明中醫的有效性的,有本事讓這個老中醫的葯通過大規模隨機雙盲試驗?」

「我聽不懂你說的試驗是什麼,反正老中醫的效果是周圍小區公認的!」

「……」

雙方陷入了持續的辯論中,最後不得不轉移話題。而小王也根本沒有說服小王,沒有讓小王相信「吃梨治療咳嗽」並不科學,雙方不歡而散。

但是如果在這場辯論中,小王掌握一些「社交幣」的話,就容易多了。請看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在酒桌上,小李突然咳嗽了一聲。

「這是外寒內侵啊,你多吃幾片梨就好了!」小張提醒到。

「小張,我轉發你一個有趣的視頻,你看一下。」說著,小王把《羅輯思維》的一期節目《你怎麼還信中醫》發給了小張。

通過這樣一個視頻,小王不再需要費力地解釋什麼是「大規模隨機雙盲試驗」以及「如何判斷一個療法的有效性」,反正都在視頻里了。

在這個例子中,「羅輯思維」的視頻就成了小王的「社交幣」。

小王轉發了這個視頻,是為了免去自己親自解釋的麻煩,他覺得羅輯思維說出了自己想表達的話。

在「說服小張」這個社交任務中,「羅輯思維」的視頻幫了小王一個大忙。

而如果你的信息也能夠幫助別人表達想法、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他們就會自動分享、傳播你的信息。

所以我們在朋友圈中經常看到公司老闆們分享這些文章:

《致加西亞的信:全力完成任務的,才是好員工》

《細節決定成敗:員工最讓老闆感動的8個細節?》

《情商為王:跟客戶打交道時如何壓制自己的情緒?》

同樣,我們在朋友圈中也經常看到基層員工分享這些文章:

《70%的優秀員工都是被平庸的中層管理者折磨走的》

《研究發現:過度加班反而有害工作效率》

《員工更加勤奮,就能彌補高管在戰略上的失誤嗎?》

老闆有很多話想跟自己的員工說,但是自己並沒有強大的表達能力,也沒有那麼多耐心慢慢解釋。這時候如果有一篇文章正好說出了他想表達的觀點,他就會分享這篇文章。

同樣,員工也有很多話想跟老闆說,但是自己沒有強大的表達邏輯,也沒有勇氣當面直接說。因此這些文章的出現也幫了員工一個大忙。

無數的自媒體作者、知乎達人、微博大V都在創造這種「社交幣」。

以至於將來可能我們溝通問題時,可能不再需要自己組織任何語言,只需要轉發各種「社交幣」就完了。

比如以前的情侶討論可能是這樣的:

女:我覺得你有些毛病需要改改,並不是我理想的男人。

男:具體是哪些啊?你也不能對我要求太多啊!

女:比如你不夠體貼啊,不夠「成長思維」啊。

男:什麼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改怎麼做,你也應該從自己角度考慮下啊!

未來的情侶討論可能是這樣的:

女,轉發:《知乎-應該清楚男友哪方面才能嫁給他-回答者:李靖》

男,轉發:《什麼樣的女朋友喜歡有很多不切實際的要求?》

女,轉發:《情商的5大法則:面對不想改變的人,我應該怎麼辦?》

男,轉發:《每日雞湯:為什麼甘地要說「欲變世界,先變自己」?》

女,轉發:《知乎-如何優雅地提出分手?》

男,轉發:《知乎-分手後還能做朋友嗎?—vczh的回答》

女,轉發:《鳳凰傳奇火爆單曲:愛情買賣》

……

不光微信公眾號文章,甚至很多企業的廣告,也在這個方面為用戶提供了「社交幣」,幫助用戶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陌陌的廣告文案《別和陌生人說話》:

別和陌生人說話

別做新鮮事

繼續過平常的生活

膽小一點

別好奇

就玩你會的

離冒險遠遠的

有些事想想就好

沒必要改變

待在熟悉的地方

最好待在家裡

聽一樣的音樂

見一樣的人

重複同樣的話題

心思別太活

夢想要實際

不要什麼都嘗試

就這樣活著吧

這個廣告引來很大的轉發,因為它表達了很多用戶內心想要表達的內容,為用戶的這個表達過程提供了「社交幣」。

想像一下,假設你一直被父母質疑和限制,不讓你做任何冒險的事情,但是你自己又反駁無力。你會怎麼做?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轉發陌陌的廣告。

再比如蘋果著名的《Think Different》廣告,寫給哪些與眾不同但是忍受質疑的人……

甚至幾乎所有的詩詞、歌曲,人們引用它、傳頌它,因為它說出了自己內心想說的話。更重要的是,它說的比自己說的要漂亮。

甚至李叫獸的上一篇文章《企業扼殺創新的4種方法》,描述了很多企業管理者扼殺創新的行為。其獲得轉發,就是因為它說出了別人想表達的觀點:

「瞧瞧,其實咱們公司也是這麼扼殺創新的。」

3. 幫助別人

「你是被需要的!」我想沒有什麼話能夠比這句話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

在社交中,大部分人喜歡幫助別人,並且從中得到快樂,因為幫助別人可以給人提供一種「自我價值感」,讓自己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所以我們看到有人總喜歡充當免費的媒人,撮合兩個朋友在一起;

有人也總喜歡轉發各種「實習招聘信息」(也就是求職者說的「人販貼」),以幫助朋友圈的人找工作……

畢竟,如果一個人能夠在朋友圈中持續地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並且對別人提供了幫助,這個人的隱形地位就會上升。

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夠給「用戶別住別人」的過程提供幫助,他們就會轉發你的信息,而你就給這些人提供了「社交幣」——因為你的信息讓他們感覺社交更成功了。

比如這樣的文章:

《轉給正在找工作的朋友:簡歷面試8大技巧》

《保持身體健康的4種習慣》

《如何寫走心的文案》

再比如前幾天北京發布大風紅色預警,就引來了大量的轉發——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必要為自己的朋友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而這個「紅絲預警信息」,就為人們提供了「社交幣」。

當然這樣的思路,也經常被朋友圈刷屏的人濫用,比如:

(註:圖片來自段宇宏的文章《微信朋友圈的兩大勢力》)

還有各種:《吃茄子包治百病》《你還在吃肯德基嗎?漢堡包用鞋底做的!》

所以,如果看到濫發雞湯的人,不要生氣,他們只不過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他們想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4. 塑造形象

每個人都渴望在朋友圈塑造並且強化自己的形象——

「我是聰明人,我是阿森納球迷,我是自信的人,我是XX大學畢業的,我是山西人,我是……」

而如果某種信息能夠強化他們的形象,他們就會轉發這種信息。

所以,當武漢大學櫻花開放的時候,幾乎周圍所有的武大人都在轉發這條新聞。因為這個新聞強化了「武大人」的形象和身份。

當皇家馬德里得到歐冠冠軍時,皇馬球迷、足球迷、歐冠迷、男朋友是皇馬球迷的人、西班牙人、喜歡西班牙文化的人甚至僅僅是去過馬德里旅遊的人,都會比其他人更加可能轉發這條新聞。

因為轉發新聞隱隱地強化TA的某種形象(比如去年去過西班牙旅遊或者喜歡足球)。

當你的產品、文章或者提供的任何一種信息能夠強化別人的自我形象時,就相當於在別人的社交中提供了一種「社交幣」,他們就更加傾向於轉發和分享。

比如你可能經常看到類似暗示的朋友圈圖片:

轉發《耳機發燒友的極致追求》或者秀一下自己剛剛連續聽了8小時音樂。這些強化了「音樂發燒友」的個人形象。

分享自己對各種奢侈品的使用或者跟某個重要人物和合影,這些強化了「高社會地位」的形象。

年輕媽媽不斷地轉發孩子照片以及《當一個好媽媽的4個特徵》這樣的文章,強化了「我是一個好媽媽」的個人形象。

轉發「母親節,親愛的母親節日快樂!」,在朋友前面強化了「我孝敬父母」的個人形象,即使TA的父母沒有加微信,根本看不到這句話。

還有轉發《米其林星級餐廳就餐是一番怎樣的體驗》、《具有這4個特點,就是卓越領袖》、《射手座的人不得不說的3大優點》、《羅永浩的理想與堅持》等,都是在塑造不同的個人形象。

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夠幫助別人塑造和強化自己的個人形象,你就相當於給了他們「社交幣」。

5. 社會比較

所有的人都有比較心理,人們可以接受在平均年薪3萬的公司里拿到10萬年薪,也很難接受在平均年薪100萬的公司里拿30完年薪。

即使是沒有意義的比較,人們也往往樂此不疲。比如賭博看誰猜硬幣正反面比較准——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這硬幣的正反只是隨機事件,與人的預測能力沒有關係。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比較——不論這種比較是顯性的還是隱形的。

而如果你的產品或者信息能夠幫助別人有效而且一目了然地進行比較,就相當於提供了「社交幣」,人們就會更加傾向於轉發你的信息。

我想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會這個理論深信不疑。

所以在2015年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喪心病狂地開始用各種手段引發比較:

支付寶推出了10年賬單的功能,可以讓人瞬間了解自己過去10年支付寶花的錢並轉發朋友圈。

微信6.0新版本發布,用戶可以分享自己過去1年得到了多少贊、送出了多少贊。

知乎可以讓用戶知道自己過去一年答了多少題、得了多少贊,並且生動地用語言表現出來。比如「在2014年,您的答案被瀏覽202萬次,超過了《細菌、槍炮和鋼鐵》的總銷量。」

百度地圖也推出功能,讓用戶可以分享自己過去一年去過哪些地方……

甚至每次微信群搶紅包,大部分人都會比較一下誰強得多。

還有各種遊戲,玩了之後,告訴你打敗了94%的小夥伴……

實際上,「設計一種遊戲,引發用戶的比較」這種訣竅早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就有了。

比如線下的各種會員卡、積分卡、貴賓卡……

有研究發現,即使美國的航空公司設置了「航行里程數可以兌換免費機票」的優惠,大部分人也沒有真正去兌換。他們只想不斷地積攢里程數,而一旦被兌換了,這樣的「隱形比較」就會消失。

甚至,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不也會獎勵小紅花嗎?


文:那兔 | 壹心理原創團隊

最近我在思考什麼樣的內容是大家最願意點贊和分享的。看了看網上的大V和各路網紅,發現傳播性最好的內容差不多就是以下幾種:

①養生類和偽養生類

②搞笑類

③政治短評(採用諷刺語氣效果尤佳)

④情感共鳴類

科普力max的果殼網,精心策劃的引力波也就百萬+的傳播,日常文章有10萬已經是不錯的戰績了,但是以上四類出個百萬爆款可謂稀鬆平常。除了搞笑是我們天然需要的娛樂需求,另外三種其實都涉及到作者將觀點傳遞給讀者這個過程。讓我們接受一個「外來」的觀點並心甘情願的接受和傳播,其實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怎麼就能成為爆款高產區呢?

我算是個初級的死理性派,在遇到問題是我通常相信有研究支持的結論,今天搜索了一番,還真有了些收穫——內容就是產品,讀者的點贊和分享就是消費,傳播性好的內容跟說服力強的廣告其實是一個道理。

把這些信息分享給大家,也順便應用以下之前說的分解問題的方法。

分解問題的方法指下面這個

1 (偽)養生類的說服邏輯

此類信息利用喚醒恐懼感來引起人們進一步了解的慾望,因為避免危險是生命早期必備的心智,即使進化成人類仍然對負面信息持有天然警惕。人類的這個特性目前已經被廣告和營銷領域玩的風生水起了。

但是恐懼感要有限度,研究表明(Liberman Chaiken,1992),信息喚起的恐懼感在一定範圍內能夠產生較好的說服效果,但如果避免威脅很困難時,人們會採取防禦態度,因而傾向於否定這條信息。

簡單來說,威脅感適度,有簡單的方法避免威脅,此時的說服性最佳!這裡,我們有了兩個分解問題的維度——

①威脅感適度

②避免方法簡單

下面上圖

「威脅適度並且能有效避免」的內容說服性更好,我們可以看一下健康類的爆款文章是否都符合這個規律。

威脅小可以理解為不會直接帶來身體可見傷害,甚至是一種我們體會不到的威脅——所謂養生正是這種套路。而威脅感可控,可以理解為就是能夠有效避免,所以很多偽養生類文章正是利用極其簡單的方法避免高威脅(比如張悟本的綠豆),說服效果也很好。

但是很多普及專業知識的內容就很難做到傳播,比如正確了解癌症,既可以消除恐懼感,又有利於預防,但是讀者要閱讀大量專業知識——太長太難不看。威脅小的如果解決起來還難?更不看了。所以,即使很多時候右邊的兩類是科學的,但是由於沒有說服力,所以傳播效果不好。

2 政治短評類

今年大家開始流行「黨媒」、「姓趙」等說法,看著好像官方有官方的政治正確,而民間的政治永遠是抨擊政府才是正確的,幾乎每天都有頗具諷刺口吻的政治短評被眾人分享傳播。

這類信息本分享大體上有一個特點,就是單方面抨擊,隻字不提正面信息最好。

隨便摘錄個今天的:「打疫苗要去香港,生孩子要去美國,買奶粉要去澳洲,買高壓鍋要去日本,買新鮮空氣要去加拿大,祖國的強大讓俺有點害怕。」

這種相當於信息傳播中的單面說服,即只呈現單方面信息,相對應的就是從正反兩反面提供信息。研究表明(Hovland,1949),兩種方式的說服效果與被說服者的最初態度有關。

1、如果最初就接受信息中的觀點:

單面說服效果好,增加雙面信息後說服力大幅下降

2、如果最初不接受信息中的觀點:

單面說服效果差,而增加雙面信息說服力會上升

3、說服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初接受且提供單面信息

我們目前的社會情境是什麼呢?看不慣黨的領導應該是大多人的「初始觀點」吧?以此為基礎繼續上二維四分圖:

根據研究,說服力最差的就是最初就持懷疑態度卻遇到單方面信息(反駁你的態度),有一點類似強行洗腦的感覺,恩,說的就是新聞聯播嘛,幾乎沒人看啦。

而說服力最好的就是最初接受的態度有遇到單方面信息(支持你的態度),所以政治段子手們隨便諷刺一下天朝政治,很容易就戳中讀者High點。

3 情感共鳴類

這裡就需要談到我們接受信息時的雙通道理論了。該理論認為我們會通過中心路徑和外周路徑來接受信息和思考問題。

路徑理論

中心路徑:採用理性的思考,主動收集和分析事件核心信息

外周路徑:採用感性的模糊認識,更傾向於使用表面因素和外部線索來看待事物

Eagly 和 Chaiken 的研究發現:

當人們有動機、有能力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時,就傾向於採取中心途徑,此時只有論據充足才有說服效果;

當人們缺乏動機和能力去思考時,就會進入外周途徑,此時就會忽略論據本事是否充足合理,而是關注表面信息(如你的主觀感受)和外部因素(如信息來源是不是網紅)。

同樣,我們用思考的能力和信息類型就能知道為啥情感共鳴類文章傳播效果好。

一是因為生活本就很艱辛,再去細想簡直苦悶;二是因為生活確實複雜,即使有道理可講也很難說清。

所以,面臨生活話題,給出講道理的內容,說服效果自然不如發泄情緒的信息受人歡迎。如果信息來源還是帥哥美女或身經百戰的大V?傳播力Max!


讓人產生共鳴的,共鳴越深,轉發幾率越大,個體上每個人的度不同,結合考慮下你的目標群體。


轉了***,不轉不**,據說很靈,各類雞湯。基本就這些了呀。


不轉不是中國人

如果不轉發出去,七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或者文章里的詛咒就會在你身上應驗。。。


不轉不是中國人


不轉不是中國人。


不轉不是中國人


「謠言」,「巫術」,「八卦」,「抗日題材不轉不是中國人」,雞湯?媽媽爸爸的題材,這些不不是分分鐘鍾100000+……其實對應的就是人的幾個本性、貪婪、慾望、權利、罪惡、信任、行啦別想了這些東西都沒用……


廣州有個叫余佳文的,看看他個人微博和公司微博,應該能總結出點東西。


個人感覺對不同人來說有不同的回答。一般來說,經典的、給人以啟迪教育的文章、視頻一定會被廣為流傳。另外,符合當下流行口味的內容、雞湯也會不斷在微信朋友圈轉發。


帶有擦邊信息(某服裝店)的

與健康食品安全(xx損壞健康)相關的

有網路熱點附加(杭兒風)

帶有某些煽動話語的

最主要的 幕後有推手的


養身


這樣的。


一群抱團大V轉來轉去的內容,即使你覺得很無聊,但是轉發量驚人



轉發有紅包……


當紅熱點,冷笑話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的推廣H5的方式嗎?
到底什麼是微商?
未來應用做過哪些精彩H5案例?
如何評價「同一天出生的你」1 元捐助兒童公益活動?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用《馬男波傑克》的截圖熬雞湯?

TAG:微信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