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明星緋聞的樂趣在哪裡?
謝
這種心態我認為與其說是樂趣,不如說一方面這是人們對一些事物常態化判斷的疲憊、不信任、甚至無視,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人在尋找自己作為日常人的代入感。
具體解釋:明星是什麼?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上耀眼的角色。漫天的報道已經不想去了解,這個時候更多人只想去了解側面的,這來源於疲憊、不信任、無視。而代入感得來源是什麼?就是那些更符合自己某些難言需求的東西。
覺得男人不可信,看到「XX出軌緋聞」,想到身邊的某某某,真爽。
覺得美貌不可靠,看到「XX整容緋聞」,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差不多嘛,真爽。
追女生失敗了,看到「XX作死和男友分手」,認為她們一定都是這樣的!真爽。
不光是明星,還比如:
心裡整天老想一些建(男)築(歡)設(女)計(愛)的事,看到人民日報新大廈造型:爽!
然後媒體也鋪張報道:《人民日報大廈奇葩造型》《最丑建築》《最內涵造型》云云…
誰還會關注這個樓其實是這樣的呢?
總結一下,人們更喜歡在大新聞里找到自己,尋找自己的影子和相似心態或經歷,尤其是那些難以啟齒的,有陰影的。若是找到了,豈不美哉?問題根源是天生的好奇心,這個問題上源自好奇心的窺視癖才是主要因素。窺視癖的滿足能帶來心理生理的刺激,因此,對很多人來說窺探他人隱私樂趣無窮。明星是商業產品,消費者的慾望才是商品的服務對象。這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明星製造緋聞放出隱私取悅吸引消費者,消費者也滿足了自己的慾望。雙方各取所需,至於消費者滿足的是本身的窺私慾望還是被傳媒引導崇拜感、代入感···就不一定了。即使你的興趣不在緋聞和隱私上,當個故事看也要吸引你。
原來可以這麼玩兒!
就像是看神仙被打落成凡人一樣。
四個字:人性使然。
先不說更早的時期,更早的時期容易混入戰爭和戰亂因素,單說30多年前那段安穩日子期間,全國很多地方是夜不閉戶的狀態,那個時候電視不夠普及,收音機算是家用電器之一,人們也沒什麼娛樂活動,絕大部分人在茶餘飯後沒什麼事情做,幹什麼呢?聚在樹蔭下,院子里,房山頭邊下棋打牌聊天,聊天聊什麼?
那個時候信息閉塞,所有的信息來源基本都是收音機,國家大事很多老百姓不懂啊,城市裡的還好些,能關心一下國家命脈,普通的農民談起這些,恐怕都是討論國家主席每頓飯吃幾張肉餅,肉餅加幾勺油,旁邊幾個人伺候著……而對於工作上班打更種地這一類項目,是近乎於機械化模式化的安排,所有有工作的人一個模式,所有種地的人一個模式,沒有工作的人統稱二流子,買東西用糧票,干倒騰合作社中沒有的東西就是走資本主義路線,被舉報就蹲笆籬子槍斃,而這些,是不允許討論的!
更多的人,討論的是東加長西家短鄰里鄰居的瑣事,上三路是誰家的姑娘嫁到哪裡去啦,誰家兩口子吵架上吊喝農藥啦,誰家男人上廁所的時候掉茅樓啦,下三路的路數就是誰家媳婦漂亮穿衣服露得多啦,兩口子睡覺聲音大門口都能聽得到啦,農村討論完自己村子討論臨近村屯,城市討論完東街討論西街,總之,各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可以擺出來說。
口才好的,往往相當於當今娛記和主持人的角色,把一些捕風捉影的事情給你講的是頭頭是道吐沫星子橫飛,好像這些事情就是他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一般,受道德約束制約,人們的討論也僅限於此。誰家的男人要是敢有點桃色新聞,那可不得了,吐沫星子淹死人,背後的手指無形中都能戳爛脊梁骨,哪個男的敢公然跟女生開玩笑,舉報你是流氓行為,那就抓進去審幾天然後槍斃!
流氓罪,是一條上可槍斃下可警告的超大覆蓋面積的罪行!
而在更偏僻的農村,已婚的男人女人們則敢肆無忌憚的討論更火辣的話題,反正只要村長不管,那就不是錯!在外人看來,無非民智不開,民風彪悍而已。有多彪悍?一群婦女討論誰的奶子大,可以當著其它老爺們兒的面撩開衣服給他們評價;打牌兩毛錢的輸贏沒錢了,讓你摸一把當做肉償;更誇張的說出來就是小黃文了,打住!
如果碰巧村子裡或者三街五巷的某個人因為某件事情被大家周知,這個人的待遇絕對是超過今天的明星的,這個人的故事被不斷的修正演繹之後,僅僅憑著人們口口相傳,就能傳出去很遠很遠。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吃的不是很好,穿的不是很好,但是基本有的吃有的穿也有事可做,人們都如此熱衷於八卦事件,討論別人的事情,評價別人的行為,解讀別人的做法,換成今天的明星,明星賺的多,各種亮麗光鮮,依託影視傳媒紙製品廣播電視電影的資訊轟炸,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對這些人評頭論足的評價一下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說白了,電影這種形式為何會出現?不就是展示了另一些人的生活,給觀眾帶來解構和評論樂趣的方式嘛!
現代生活壓力大,身邊的人和事不方便評論也不方便討論,誰知道誰跟誰是光腚娃娃私下裡或者現實或者虛擬網路的好友啊?!討論一下彼此都認識的明星,交流一下彼此的資訊信息,感嘆一下羨慕一下,該吃飯吃飯該喝酒喝酒,既能交流感情還能放鬆壓力。總不能好友聚在一起就是指點江山激昂文字討論國家大事吧……
提問的人是導演胡戈,當年憑藉《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成名,沾的也是民眾願意評論明星八卦、解構現實與生活、重新解構電影導演意圖的光,如果當年網友都對明星八卦不感興趣,胡戈也不會是今天的胡戈了吧。
抱歉,最後一段與現實掛鉤了,如果 @胡戈介意,我刪除最後一段並誠摯道歉!為了跟妹子有話題
深圳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腦部掃描顯示,人們熱衷於聽到明星八卦,尤其是酒駕、出軌等不好的新聞,因為這會讓大腦感到快樂,猶如彩票中獎一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中國深圳大學一項新研究顯示,聽到名人緋聞時,人們大腦的愉快中樞就會馬上開啟,這種感覺就像吃到最美味的食物,甚至彩票中獎一樣快樂。研究報告已發表在《社會神經科學》雜誌(journal Social Neuroscience)上。
大多數人永遠不會承認,其實我們非常八卦,渴望聽到和談論關於明星的煩心事,比如酒駕、其他不當行為等。而根據研究人員進行的腦部掃描顯示,在內心深處,我們會發現明星緋聞非常有趣,能激發大腦中有助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是不是典型的「嘴裡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呢」?
研究人員對一群學生進行了腦部掃描,期間,一個人對學生們朗讀一個關於自己、最好的朋友及許多電影明星的八卦片段。其中部分為負面八卦,如婚外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等。當然,他們也有可能是運氣不好的受害者,比如肇事逃逸。其他的八卦則是「正面的」,包括照顧弱者、幫助父母找到失蹤的兒童等。
同時,受試者被問及這些八卦片段的有趣程度,結果顯示,相比朋友陷入困難的消息,學生們更容易被明星的不幸、醜聞等刺激到大腦。這些明星八卦激發了受試者大腦中的「獎賞區域」,從而分泌多巴胺和其他帶來良好感覺的化學物質。
不過,他們卻不會承認名人八卦很有趣——也許是因為他們不希望被人視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小人」吧。
倫敦國王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亞當·帕金斯(Adam Perkins)對這一研究結果非常感興趣,他評論說:「名人尤其容易被人嫉妒,因此,一旦他們誤入歧途,大眾可能感到特別開心。我們還將會繼續進行一個有趣的隨訪研究,來調查人格特徵是否會影響對名人緋聞的相關反應。比如,我們推測,有痛苦傾向的人可能會在聽到明星不好的新聞時獲得快感,因為這讓他們覺得『啊,原來明星也會有感覺不好的時候』,從而深深地得到自我安慰。」
帕金斯表示,人們對名人醜聞的情有獨鍾其實是個古老的傳統,因為:「從本質上而言,我們還是頂著洞穴人大腦而在現代世界跑來跑去的原始人。這種對名人生活的窺視和熟悉,能夠欺騙我們的大腦,從而視名人如我們的同齡群體一樣,與他們進行直接比較,雖然我們從未見過他們。而當一個名人走下神壇的時候,我們大腦的獎賞區域就被激活,就好像見證了一個更成功的競爭對手失敗的過程一樣。」
以上
我是轉的。39健康網(http://www.39.net)專稿
因人而異,我一點不覺得有樂趣。老實說,要是生活中認識的人,出現點啥緋聞,倒是有點樂趣,人就是這麼賤。
明星與我何干,他們出緋聞也許是宣傳需要,也許是真的,
對觀眾來說,都不過是稀鬆平常的電視劇。看客的心理,無關乎明星這種身份。
路上出個車禍,一大堆人圍觀。
路上吵架打架,一大堆人圍觀。還有人要跳樓,一大堆人圍觀。「哎!你知道嗎?對面3單元的兩口子離婚了!」「我知道啊,我跟你說啊!」吧啦吧啦吧啦……無聊的人做無聊的事,然後覺得這樣就不無聊了
跟女生背後議論別人是一個心態
獵奇 獵艷 獵俗民生新聞 各類綜藝 無不是因此獲得關注的,因為大眾就是這麼庸俗不光是明星,身邊的人有緋聞大家不也很感興趣嗎
人總有窺探別人隱私的慾望
我個人覺得大眾看明星緋聞和看A沒啥區別,不過一個是可以公開意淫一番;
從別人的痛苦裡找尋自己的快感;
能和大眾一起說出一句話,好像大眾的批評都是跟隨自己一樣,微弱的存在感。很多答主的答案其實都已經說到點子上了。因為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很害怕,或者說非常非常害怕和自己不一樣的同類出現。
而明星名人就是這類人,長的漂亮,富裕,有知名度,眾星拱月,人人追捧。當這種人出現時,老百姓其實從心底里除了羨慕,是覺得恐懼的。覺得這種人太可怕了,要什麼有什麼,離我們太遠,不切實際。所以當他們出現緋聞,醜聞時,大家就會覺得原來他們也不過如此,也和我們凡人一樣會吃喝拉撒。繼而對他們的緋聞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看熱鬧不嫌事大
生活在別處
有樂趣嘛?怎麼一點都沒覺得,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純屬娛樂,偶爾聽聽可以,花費太多時間就不可取了。
也是想知道明星們光鮮華麗下的另一面吧,不過還是希望能稍微靠點譜
因為娛樂圈真的亂,有些明星緋聞比他們演的電視劇情節都要豐富,劇情更要波折,結局更讓人唏噓。
推薦閱讀:
※喬振宇的粉絲大多來自哪個年齡段?
※如何評價謝霆鋒?
※哪個明星的粉絲素質最高?
※如何看待賈乃亮隱忍回應李小璐出軌Pgone事件,Pgone粉絲內涵賈乃亮影帝裝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