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間的細微差別如何翻譯和處理? ?

天。這是掀起了一場英文翻譯的狂潮嗎?這個問題問了一個多月,,從零個關注到現在600多個關注。。嚇壞我了。

首先,謝謝大家的回答和關注。咳,大家回答都很積極,,

但是,其實我提這個問題的意思是想問語言間的細微差別能不能區別。。而不是能不能翻譯。。

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還有煢煢孑立,前一個如字是好像的樣子,但是如果按照「像」來翻譯的話就沒有韻味,後一個表示孤獨,但是如果只翻譯成孤獨就無法體現古文的美。。

原:

讓我想到這個問題的是「飄逸」這個詞。

也許是太主觀了吧,搜了德語助手,上面翻譯是natürliche sch?nheit ,天然的美麗?可是飄逸主要在於逸這個字,可是逸又與飄很類似但又不同。

怎麼解決語言間細微的差別?

原題:有哪些中文辭彙永遠翻譯不了?


題主問的是,有哪些中文詞語「永遠」翻譯不了。

有「永遠」這個限定,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是沒有,任何中文詞語都可以翻譯。

是的,我是翻譯可能論者。

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我黨開大會,大領導提出了一個執政方針叫做「不折騰」。這句中文一說,大家都明白大領導什麼意思, 於是祖國大地掀起了學習講話精神的新熱潮。

但是大領導這麼一說,那些駐華記者蒙了,學了這麼多年中文,老師沒教過這個啊。打聽了一下,這三個字大概包含一二三四五層含義,展開論述就是大領導的意思。於是外媒一時間百花齊放,怎麼說的都有,類似於不重複,不找茬,不惹事等等,但是又都嫌不準確。

不過事情確實能說清,展開了講便是,反正執政綱領這種事,本來也不是一兩句話的事兒。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自掛東南枝。哪有這麼簡單。

折騰這個詞經此一役,有內涵了,概括了很多具體的含義。放在以前,折騰放在具體語境,當然有具體的含義,翻譯便是,現在一說折騰,背後就是大領導的一二三四五。

舉個例子。 「春晚導演改任命,央視終於不折騰」。這是東方網2010年8月6日的新聞標題。在央視春晚的語境下,這個「不折騰」顯然是引用大領導的話。

問題來了,這玩意怎麼翻。

所以你還是需要一個簡短的短語或者詞來對應「折騰」,來概括所有中文語境下,這個詞所覆蓋的含義,總不能每次遇到都要解釋這是中國大領導語錄。

最終令我信服的翻譯是「Z-turn"。因為使用了比喻義,所以足夠模糊,有空間進行腦補,另外就是讀音相近,比單純的音譯要好出太多。

費了這麼多口舌講一個老段子,我想說的是,翻譯裡面,辭彙不存在永遠翻譯不了的情況,大不了還有音譯,直接當做外來語引進也可以。

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詞語翻譯的難點不在於某個語義表達不出來,而是概念無法一一對應,尤其是多義詞,或者一個詞概括很多相近的含義。羊年的翻譯難點就屬於這一類。這種現象廣泛存在,即便是中文內部,在各地方言之間,也會出現無法一一對應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就會出現方言的表達比較「給力」的狀況。

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忽悠」本來是個東北方言辭彙,表達的含義覆蓋了哄騙,糊弄,詐騙,能言善辯,不可靠等等。普通話中並沒有一個詞可以完全對應「忽悠」的全部含義,這也造成了「不能翻譯」的困境,最終結果是大家索性學會了這個詞。

不同語言之間也是一樣,暫時沒被翻譯的部分,只是因為不常用,萬一遇到了,做一番解釋一下也就過去了,真的常用的詞,遲早會有合適的翻譯,或者乾脆借用源語言的辭彙。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不存在中文詞語永遠翻譯不了的情況。

詞語再沒有對應的,也只是造成一些糾結和麻煩,並不算難,翻譯真正的難點,在於完整的完成翻譯任務。接下來就稍微跑個題,說一下翻譯中的難點。

要說完成翻譯任務,就要說到翻譯理論里的兩種分支了,一種是做到含義不變,即譯本應包含一切原本的信息,不得修改。第二種是做到給讀者造成的影響不變,即譯本讀者應無視文化差異產生與原本讀者相同的感受。

這兩個分支其實也代表了翻譯的兩極。第一種就是完全直譯,俗稱翻譯腔。第二種就是本土化,俗稱接地氣。

舉例說明:噢,夥計,我簡直無法相信我看到的,他跳的廣場舞竟然上春晚了!

顯然不行。

而翻譯的難點就在於在這兩極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或者說,兩者兼顧。

一般來說,翻譯中最難保留的就是語言的形式,語音,韻律這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對於給讀者造成相同的影響這個要求,又非常重要。對於這方面要求比較高的詩歌翻譯也正是翻譯的重災區。

又到了舉例時間。

這個例子是漢譯英里的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許淵沖老先生的翻譯:

FISHING IN SNOW

Liu Zong-yuan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這個翻譯同時保留了語義和語言的結構與韻律,是非常難得的好翻譯。大部分時候,詩歌的翻譯都是理解了原詩再在目標語言重新創作,像江雪這個譯本這種完整又工整的翻譯,就很見功力了。

另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是拿破崙的那句迴文: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不但迴文,而且以ere為中心對稱。如果按照意思翻譯,就是:

在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曾所向無敵。

韻味盡失。

馬紅軍給出的翻譯是:

落敗孤島孤敗落

這個翻譯犧牲了一部分語義,捨棄了厄爾巴島的部分,但是完整的保留了源語言中迴文和鏡像的結構,比較完整的完成了翻譯任務。

大部分時候,並不需要翻譯這類擰巴的內容,但是普通的翻譯,也沒有看懂源語言這麼簡單。

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差異非常大,語法上的差異尤其明顯,這屬於語言比較學的範疇,這裡就不展開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吃了么?

這句話其實非常逆天,因為這句話合乎語法,是一句正確的中文。如果體會不到神奇之處,可以參照一下英文翻譯:

這句話如果翻譯成英文,就是Have you had breakfast/lunch/dinner yet?

對比之下可以發現,中文這句話,且不說沒有明確指定是三餐的哪一頓,主語和賓語是一概沒有的。這句話一共三個字,包含謂語「吃」,表時態的助詞「了」,表疑問的助詞「么」,沒了。

如果完全對應,就是Had?完全沒有意義。所以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補充句子成分。這在漢譯英中非常常見。而有時候這個缺失的句子成分並不是那麼容易補充,而這種例子隨處可見:

事實上,在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處處都見證著英雄們的浴血榮光。

這是我在2015年6月17日的《人民日報》上隨便找的一句話。(我不讀報,只是為了說明這是一句語法沒問題的中文)

先別急著想「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怎麼譯得工整,你告訴我這句話的主語是啥。

「處處都」么。

「處處都」是誰。

所以說啊,翻譯其實很難的,並不是看得懂兩種語言就能做一個好翻譯,背後的功夫,外人是不得見的。而越好的翻譯,因為不會讓人覺得突兀,這功夫藏得越深。

利益相關:「你幫我隨便翻譯一下」受害者。


在英國的時候好幾次我想說

「辛苦了!」,可是都找不到合適的詞。


請用英語翻譯:「大舅二舅,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大伯,這是我叔叔,這是我姑父。姨夫來了沒?……你們在這桌好好聊,我去那桌陪堂哥堂弟表哥表弟他們。」

--------------------------------------------

貼上知友 @劉澤坤的翻譯,你們感受下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舅媽姨姨父姑姑父大舅公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妯娌連襟侄兒侄女舅姥姥姨姥姥

保護好我七舅姥爺!

有些詞很簡單,能翻譯。有些詞可以加in law解決,有些詞可以加great,但有些詞誰能告訴我到底怎麼翻譯?

好吧,我也不知道還有多少。。。


江湖


中文詞語翻譯不了的……必須得有這個啊……

「三個代表」。

為什麼這個會聯繫到翻譯問題呢,就說來話長了。

容我喝口茶。

貼上一段憲法序言的內容。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當年討論「三個代表」該不該被寫入憲法序言的問題時,很多學者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但是又不好直截了當的表達出反對意見,因為涉及到敏感的問題,只好各種學理論證、法理推導,從憲法序言的效力問題,憲法的至高無上性,黨與法的關係問題,司法獨立的問題,「三個至上誰至上」的問題,敲敲邊鼓。

當年的夏勇老師,是社科院法學所的所長,現在夏勇老師去了「中共中央保密局」,當局長去了。

他指出,「三個代表」如果入憲,會在翻譯上產生問題。

因為「三個代表」是長者思想的高度凝練的概括,表達的不是字面意思,所以需要加上引號。

如果「三個代表」就這樣原封不動的寫入憲法,不加引號,那麼中國憲法在被國際學者翻譯成英文時,就會產生歧義,三個「代表」=three 「delegate」,外國人會大惑不解,問這到底是哪三個「人」。

而且尤其不好翻譯的是,三個代表中的「代表」,是動詞,不是名詞。英語中,有量詞+名詞的結構,可沒有量詞+動詞的結構吧。

好吧,如果把「三個代表」加上引號後在寫入憲法,又會產生問題。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在最為至高無上的國家根本大法——憲法的文本上,添加引號,哪怕是序言,因為按照目的解釋,序言體現立法宗旨,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啊。

憲法中出現引號,這真的不能忍。

引號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特殊」、意味著「不確定性」、意味著「引用」。

怎麼能和至高無上,應當刻之金石而不朽的憲法,扯上關係。

夏勇老師巧妙地迴避了敏感的爭論點,用一個法學之外的問題,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三個代表」還是入憲了,以後什麼「科學發展觀」、什麼「中國夢」,肯定也要入。

不入的話,不要說胡前總書記和習總書記答不答應。

我都不答應。

這就是「三個代表」入憲的故事。

一場利用了翻譯姿勢的迂迴的抗爭。

有時候想想,實在不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下面,添加一條腳註吧。

直到現在,如何翻譯這個詞語仍然困擾著國內外學者,查了一下,修正案中翻譯成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沒有加引號,歧義的問題還是沒有消除。


本文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中國羊年到底是用goat, sheep還是ram? 老外已經被逼瘋了!

這是年初時一篇廣為流傳的報道,僅僅一個「羊」字,就足以逼瘋老外,下面是報道全文,多圖預警。

話說。。事情是這樣的。。。

中國的羊年很快就要到了。。 本來中國人慶祝羊年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老外也想摻和一把。 然後,這群老外們突然發現了一個很糾結的事情。。。 " 你們中國人說的羊! 究竟是哪一種羊啊!!!" 英國人就出了這麼一篇文章。。。。

曼徹斯特的中國春節: 可是這就是哪一種羊的年??? 是 Ram? Sheep?還是 goat????

我們先來說明一下。。。

這是 ram。。 有角大公羊。。

(恩 。白羊座的羊也是這個 ram)

這個是Goat….. 山羊。。。。

這個是SHEEP。。小綿羊。。。

後來發現伯明翰人也在糾結這個問題。。。。。

再後來。。

事兒君發現。。

英國人絕對不是唯一的一個在糾結的外國人。。。

美國CNN也是一樣。。。

【今年究竟是Sheep年? Goat年? 還是Ram年???】

有的媒體直接就認定是Goat了。。比如華爾街時報。。。。

有的媒體覺得應該還是SHEEP。。比如USA TODAY。。

還搞了一隻這麼土豪金的羊。。。。。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於是這群外國人開始各種研究起來。。

先是各種「中國問題專家」 「中國歷史學家」出馬。。。

他們研究了很久。。

有的人說,這個既有可能是綿羊,也有可能是山羊。 但是漢族的人養山羊更多一點。。所以可能是山羊吧。。。

也有的人說。生肖的起源來自中國古代的祭祀行為。。不過古書裡面本來就沒有區分綿羊和山羊。。所以基本上就是隨便找一頭身邊能找到的羊而已。。 (廢話。。)

也有的人研究了一下中國地域分布之後表示。。。 中國北方草原綿羊比較多,所以北方的生肖應該是綿羊。。南方山羊比較多,所以南方的生肖應該是山羊。。 (總之就是沒白羊RAM什麼事兒就對了。。。)

還有的人表示。。你們笨啊! 看一下中國古代那些不就好了

圓明園十二生肖里的。。明明就是山羊。。。。

也有的人說。。可是我在中國滿街也看到綿羊啊!綿羊代表著溫順。。中國人喜歡這個呢。。。

最後有人表示。。 你們別爭了。。我們去中國街頭看一下就好了。。

於是他們找人去中國街頭拍了一些照片。。。。

然後。。。

他們SB了。。。。。

根本就是什麼羊都有啊!!!

然後他們意外的發現。。。

中國市場上還有第四種羊。。。。

一種叫做「XI SHEEP」的物種。。。。。。。

(喜羊羊要哭了。。)

他們頓時有一種腦迴路不夠用了的心情。。。。。。

你們仗著你們漢語博大精深! 用一個羊字就解決了! 欺負我們英語里沒有這樣的說法么!!!!

好吧。。。 最後。。。

還有紐約時報比較聰明。。。

他們的標題是。。。

中國農曆新年馬上就要來了,慶祝這個「各種有角反芻動物」年~~~

有角反芻動物。。。。。

有角。。。。反芻。。。。動物。。。。

有角。。。。

反芻。。。

動物。。

一群羊哭暈在廁所。。。。。


不同環境下產生的詞語,不能相互翻譯應該很正常,別人都沒有這個概念,叫他如何翻譯?

翻譯只能是把相類似的對應起來,比如佛教里的迦樓羅和逍遙遊里的鵬,兩者不是一個東西,但中文翻譯里迦樓羅還是翻譯成了鵬,久而久之,「鵬」在漢語里便有了更豐富(分裂)的含義,既是要如來的護法金翅大鵬,又是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鵬。類似的,中國的鳳、凰和西方的phoenix対譯了,結果鳳凰有了浴火重生的技能。龍和dragon対譯了,龍在西方人眼裡繼承了dragon的兇殘本性。

這還都是地球上的文化,互相翻譯雖不精確但基本還能翻譯,如果哪天三體人來了,我想絕大多數三體語言在不創造新詞的情況下都是無法翻譯的。


實際上,如果要想進行詞對詞的翻譯,那麼基本上每種語言都有大量的詞是無法找到其他語言中的對應辭彙的。很簡單,詞本身是語義或概念的提煉,但不同語言的提煉過程,至少在早期或者說彼此沒有淵源之前是不相關的。有些相對常見的語義或概念可能碰巧,或者說有較大概率大家都要提煉,那麼能找到對應的詞在不同語言中,但很多其他的時候不同語言環境中對某個概念用的頻率不同,導致提煉成詞的需求強度不同,以至於某個詞在另一語言中沒有對應,或者說它對應的概念在另一個語言中沒有代表,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情。

如果把要求放寬,到可以用一國語言(不限於一詞)來解釋另一語言中的某個辭彙(或者說這一辭彙所對應的概念),成功率會高很多,但原則上也不見得能保證。


上火。

每次想起來都不由自主腦補I"m on FIRE!!!


食物做法!

煎、炒、烹、炸、醬、燜、燉,蒸、煮、煲、汆、燒、烤、燴,爆、熘、煸、熗、熏,蜜、鹵、拌、腌、臘、曬、泡……

只有幾個能翻譯。

還有,作為一個會做家常菜的我,也只認識幾種做法。


吊絲, Loser可能接近但是沒有那個感覺。

綠茶表 (英國沒有Green Tea Bitch)

直男癌 (這個我昨天百度過了,還是不完全懂-英國沒有straight man cancer 哈哈)

先出吃飯,馬上回來繼續答!

備胎。。。(別以為是3rd Wheel, 這個概念不一樣)

女漢子 (別以為是Tomboy- 這個哪兒長得像Boy?)

我繼續想想,大家也可以給我推薦,看看我能不能翻譯過來哈哈!


左逼文藝小清新如何翻譯


案例1:意思:

什麼意思

意思意思

這怎麼好意思

你懂我的意思

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領導懂我的意思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這才夠意思

你真有意思

案例2:名字

一開始,老外不知道漢族人名字的規律。所以翻譯人名的時候,總是把姓和名搞錯。

例如:李華,被寫成Li Hua。老外以為他姓Hua

後來,我國人民知道老外習慣把姓寫在後面。於是入(si)鄉(zuo)隨(cong)俗(ming)地把姓也寫在了後面。

例如 Hua Li

但老外剛剛知道中國人名字寫在前啊!

這樣一來,好不容易學習了中華文化常識的老外徹底被繞暈了。你丫到底姓啥?

這導致我在外國處處遇麻煩。有些中國人用西式寫法,我和其他人用中式寫法。但老外會各種搞錯。。


一次在機場,接機的人對剛下飛機的客戶:「您一路辛苦了!」

當時心裡默默扶額。

想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很好的對應。

有很多漢語詞在外語中似乎都找不到對應辭彙。這幾天在國家隊感觸頗深。比如:

「她想選一首大氣一點的配樂」。大氣???

「這孩子特別懂事兒」。懂事??

我查閱了一下,個人感覺俄語里很少有詞可以百分百表達出這兩個詞的所表達的意思。


欽定


滋瓷


(轉)

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
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
好意思。 提問:以上「意思」分別是什麼意思?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產生的原因:一是誰都看不上,二是誰都看不上。
3.單身人的來由:原來是喜歡一個人,現在是喜歡一個人。
4.女致電男友:我到西直門了,你快往地鐵站走。如果你到了,我還沒到,你就等著吧。如果我到了,你還沒到,你就等著吧!
5.兩種人容易被甩:一種不知道什麼叫做愛,一種不知道什麼叫做愛。
6.想和某個人在一起的兩種原因:
一種是喜歡上人家,另一種是喜歡上人家。

一:「小明,窗台上落了鳥屎,去擦一下好么?"「我擦!!我不擦!!」
二:「小明,今晚上有思修課呢!你去不去??」「我去!!我不去!!」
三:「小明,你餓不餓?我們晚上吃什麼好呢?」「額。。。我不餓。。」
四:「小明,你要他那個禮物呢還是我這個禮物呢?」「那個。。。這個吧」
五:「小明,你想好了么?」「想好了」「你先說還是我先說?」「我說。。。你說吧。。」
六:「小明,昨天下午你抱著的是誰啊?你女朋友吧?」「你妹!!!我妹!!」
七:「小明,這碟是小紅的嗎?」「你大爺的!我的!」
八:「小明,今天我妹妹來看我,要不要和我一起去見她啊?」「見你妹啊,不見」
九:「小明,今天上課用不用帶筆啊?」「帶毛筆啊」十:「小明,要大掃除了,趕緊去幹活。」「干!!我不幹!!」
十一:「小明,你能不能不靠在我身上?」「我靠,我不靠!」
十二:「小明,去倒一下夜香!你倒不倒?」 「我倒!我不倒!」
十三:「小明,明天六級考試考嗎?」「我靠!!我不考!!」
十四:「小明,你的睫毛好漂亮,真的假的?」「假的」「真的么?」「真的」
十五:「小明,你吃早飯了么?」「吃個蛋!!!」
十六:「小明,毛主席和我掉水裡先救哪個?」「救毛主席啊!!!」
十七:小芳:「你妹啊,老娘這個月大姨媽還沒來,愁死姐了,簡直就是坑爹啊!」
十八:「小明,你不愛她為什麼要跟她結婚?」「你媽逼的!!我媽逼的!!!」
十九:「小明,一起去打籃球啊?」 「額,我,我不去了,我還要寫小說......」
二十:「小明,謝謝你送我的紅藍立體眼鏡。」「鬧太套~」
二十一:「小明,出去玩帶上我妹吧」「帶你妹!!!」
二十二:「小明,你腫么了?」「腫么了???」

二十三:「小明,那個馬蜂窩你戳不戳?」「我戳!!!」
二十四:「小明,走,滾雪球去啦。」「滾!!!」
二十五:「小明,這個題你考完之後對答案了嗎?」「對了,但沒對。」
二十六:「小明,工具箱里有沒有鎚子」「有個鎚子!!!」
二十七:「小明,踢球去么?」「我去,踢個球啊。」
二十八: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大毛,二兒子叫二毛。


又紅又專。

其實1977年的英語高考題就已經給出答案了:

  我是紅星公社的一個新社員,兩年前離開城市到農村去插隊落戶,現在我正在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我希望能考上大學,我一定為革命努力學習,爭取做到又紅又專。

來,哪位壯士翻譯一下?→_→


嚴肅活潑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人是崇拜祖先的?
哲學思想和文化傳統會導致對聖經理解的偏頗嗎?
為何中國沒有像日韓一樣針對兒童的寒冷教育?
美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有什麼差別?
北京有哪些東西是本地人司空見慣,外地人覺得匪夷所思的?

TAG:文化差異 | 語言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