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寒門再難出貴子》里「教育是種淘汰制度」的觀點?
周末偶然看了這篇很久以前的《寒門再難出貴子》,心裡很壓抑很困惑。
如何正確看待裡面提到的「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1996年取消統一分配」,大學教育已由一種保障制度變為淘汰制度?
保障制度和淘汰制度是兩碼事。
讓「教育」來做「保障」的事情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在我們國家的文化里,自古以來的最佳人生軌跡就是通過考試獲得官位,然後得到一生以及一族的保障。所以我們的高考恢復後,分配製度實際上將高考和我們文化里熟悉的科舉制度接軌了,實際上也是「教育」和「保障」的接軌,這不是最優的制度。
一開始就說了:「保障制度和淘汰制度是兩碼事」。無論受教育與否,國家和政府都應該建立保障制度,讓每一個公民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餓死、不凍死、生病可以得到救治、還可以生養後代。這個叫保障,這是一個國家的底線,也是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最直接標誌。如果公民收入的差異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取決於他過去獲得的某種資質的話,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公民可以自主追求更好的生活。當某個美好的東西是稀缺品的時候,為了得到它,淘汰是必然的。
無論「貴子」如何定義,字面上講,這是個普遍追求。幾乎每個人都想「貴」,因為「貴」這個字意味著成為超越別人的存在。淘汰當然是必然的。
所以,高考成為一種淘汰制度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在當前看起來也是非常公平的。而「教育」則是讓我們在這種淘汰制度下獲得力量的方式之一。
當然,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導致有的人在這場淘汰賽中面臨更高的難度,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不要和淘汰制度扯一塊,淘汰制度本身沒問題。
那種抱著「孩子讀了大學就一輩子有保障」想法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寒門」,這種寒門的視野有限,在淘汰競爭中走錯走偏的概率大一些,出「貴子」的難度也大一些。昨天恰巧看了一篇關於《亞投行掌門人的女兒:出身比你好,比你聰明,真的還比你努力》的文章。朋友圈關於這篇文章的討論不可謂不熱烈。沸沸揚揚。一個朋友在評論區輕描淡寫地寫下:這個時代,寒門難出貴子。頃刻便收穫了滿滿的讚譽。
恰逢之前看過《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文章,於是看到樓主的話題,心裡萬千唏噓,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不知道樓主所謂的「貴子」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千萬級,億級還是十億級?
寒門又是什麼概念?農村平均水平?三四線城市中低下水平?還是農村低保戶水平?
上述這些是想說明,貴與貧是相對應的。所以我很贊同樓上「峰之」先生的回答。
在大多數寒門學子的心中,畢業之後通過奮鬥能夠在大城市紮根,擁有房子車子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壯舉」了。至於樓主描述中的「貴」,大概是位極人臣,一呼百應,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狀態。
前者物質方面的要求對大多數人而言,只要通過努力並不難獲得,有些人甚至憑藉家人的資助剛畢業就唾手可得,這裡的有些人當然不是小數。
而後者,能做到的有幾個?應該是權力、財富金字塔頂端很TOP很TOP的人才做的到的吧?
可能樓主會說不公平,包括大多數看官都會覺得不公平。
倘若有上帝,那麼上帝造物的時候絕對沒有考慮「公平」的因素在裡面。
我十幾歲正值青春叛逆期時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為何班裡小豪上學放學都有路虎捷豹接送,而我卻只能騎著破單車咿咿呀呀?為何你生日就能拿到想要的千元遙控飛機,我生日卻只能站在櫥窗望著幾十元的蛋糕流口水?
我口中的小豪,也曾和我說過類似的問題。為何他爸爸朋友的兒子小智,年方滿18便得到一輛瑪薩拉蒂做禮物?
排除他裝B的可能,我們不難看到其實貧、富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
如果你們認為我想勸誡樓主看開一點,扯一大堆「人心不足蛇吞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我們要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男子」的道理那你們就太小看我了。
跑題了,回來。鋪墊了那麼多,我想說的是一個參照物的問題。如果樓主想說以布衣之身挑戰王思聰,失敗後仰天長嘆——為何這麼不公平??我只能說活該你失敗。但以我和小豪兩個財富階級為例,如果我不斷的努力,而小豪吃老本一直停滯不前,追上甚至超越他也不是不可能。
那麼如果我不斷努力,小豪也不斷努力,我前進的同時他也在前進,追得好辛苦也追不上怎麼辦?
追不上就追不上啊!最起碼你已經脫離了自己的貧困圈,過上你羨慕的「小豪曾經過的生活」了,為何一定要把他踩在腳下?倘若你努力的回報比小豪努力的回報更高,你緊追慢趕不離不棄把他甩在身後,還有個小智啊!你說你優化了演算法追上小智,卻不滿足還要追一出生就開了掛的思聰?太好了!你很優秀。
至此,成敗與否已不再重要,不是嗎?
引用並修改一句知乎上很出名的話。「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達不到拼天賦的地步。」
同理,「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達不到拼出身的地步。」
看過電影《我11》嗎?裡面有一句台詞我非常喜歡。
「我們在生命的過程中總是看著別人,假設自己生活在別處,以此來構想不同於自己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你發現一切都太晚了,你就是你,你出生在某個家庭,某個時代,你生命的烙印不會因為你的遐想而改變,那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它,並接受它」
人生很短暫,是一個不斷否決過去的自己,迎來新自己的過程。大多數人背負著最卑微的出身,最艱苦的條件,玩著《人生》這個遊戲開發者給他設定的最大難度。有些人隕落,有些人掙扎,有些人脫穎而出。他們最終沒有成為王思聰,但拼搏成了跟小智的父親同台競技的玩家。
我一直認為,年輕時埋怨自己出身貧寒是天真無知,垂垂老矣之時還在埋怨「如果我爸爸是李嘉誠,我還會這樣嗎?」的人,是無能。
承認上帝本來就是不公平的,然後利用他施捨給你的一切去獲得更多,才是寒門學子應該清楚認識的東西。更何況我們所處的時代比起士兵在商鞅變法之前,比起士人在科舉制度成立之前好太多太多。
最後,樓主包括《寒門》那篇文章以大學教育由保障性制度變成淘汰制度為分界線認為大學文憑的弱化是寒門難出貴子的體現,我不敢苟同。你們以為大學畢業應該是魚躍龍門的終點,其實它只是起點。它也應該只是起點。
以上。
首先,這看如何定位貴子,帝王將相級別的掌握大權之人或者比爾、馬雲似的富人。這逆襲可能性很小;
然後,若貴子標準再降低點,一省之長或者上億資產,一代達不到,二三代的疊加努力,再加上一些時機和運氣,說不定有可能達到。最後,貴子的標準再降低,一縣之長或者百千萬資產,這個例子就很多了。只要努力,時機、運氣,很有可能一代裡面就實現了。前兩者的貴子,歷史上也難出貴子,所以這是個偽命題。至於最後的標準,我覺得當代比封建時代好太多了,雖然比不上建國後幾十年。
ps 例子不好舉例,很多槽點,看下大意即可。信息不對稱,條件不對等。
別洗,家境不好的,大多都成了一般人了。
(「我哥們」,「我朋友」,「我同學」除外
難道在義務教育段之上的教育不應該是淘汰制度嗎,淘汰不想學習和在特定方面學習能力較差的,只不過真正的問題在於社會有學歷之類的歧視罷了
難道不是嗎?
至少中高考淘汰了一部分考不上的、沒錢學的、家庭困難的、不會去勤工儉學的。野心。
曾經和父輩好友深聊過這個話題,涵蓋方方面面,但催人(特別是大家族的長子長孫)攀爬的,有時候卻是野心,野心沒有善惡,但往往能孕育出位極人臣的家族,偏偏都是大家族,貧苦家族誕生的人才真的太少太少,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受到的言傳身教是養料,氏族內的競爭是不分老幼的,所謂的教育不過是笑話,推動人向上攀爬的唯野心爾。過程是利弊的交換,取捨的猶豫,心狠手辣的xx,能堅持並繼續前行的世家子弟,少之又少,但走到最後的才能被人銘記知曉,背後的苦辣,不為外人知。
(如果貴子定義是 「比隔壁老李的兒子多800塊一月」,財務自由、企業上市了,那我真是在廢話。)
記住淘汰是弱肉強食,淘汰是自古以來,淘汰人的不是機制,也不是教育,而是自然法則,不分寒門還是豪門,進取心就是好聽點的叫法,一代的寒門,通過數代的經營,未必不能出貴子,還是野心,和體制下的教育沒關係。
寒門子弟(鳳凰男)變貴子的秘籍,入贅。(政婚)寒門寒在上一代的差距,父母的實力,見識,往往對下一代的成長毫不幫助,甚至起到反作用。這是客觀事實並非子嫌母醜。
大學制度不應該是種保障制度,以及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非共產主義社會裡,沒有絕對的保障制度。先來談談寒門子弟和非寒門子弟差異和淘汰這兩個問題。首先,我覺得吧,不同階級出身之間在信息獲取能力上有很大差異,一方面獲得的信息量有差異(不是所有信息都能通過似乎人人可利用的網路獲取,階級出身影響能接觸到的信息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獲取信息的意識和能力有差異(這與獲取的信息量互相影響,這裡的意識和能力重點指的是受後天影響的部分)。而信息就是決定人前途命運的重要資源。教育是人類早年獲取事關前途的信息的主要渠道。寒門子弟獲得的教育相關信息較少,教育意識受家庭和圈子內社會環境影響較弱或易走入歧途,獲得信息的能力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也會較差(比如在普通學校比之重點學校學生獲取考點能力較差,比如家庭環境貧困或閉塞導致學計算機較晚或沒有家庭上網設備或沒有人指引等因素導致入門難,我就在互聯網上進行了長達七八年的黑暗探索,才終於在一位一線城市同學的幫助下開了竅入了門,然後經過相對快得多的摸索和學習期,學會了較為有效地運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總之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教育方面,寒門子弟確實面臨更多困難,獲取信息更難,非有機緣加努力不可擺脫在教育方面落後的局面。重點來了,講講我理解的淘汰。不僅教育是一種淘汰制度,我們的生存遊戲本身就在一種淘汰制度內,資源不夠所有人都獲得快活似神仙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些人被另一些想獲取更多資源的人淘汰。而教育淘汰掉的乃至社會淘汰掉的,卻不止是寒門子弟,淘汰人的也不只有朱門子弟。
朱門子弟起點高條件好,玩同一個遊戲開的是easy模式,寒門子弟只能玩困難模式或地獄模式,而普通人開的是普通模式。
遊戲是相同的,難度不同。每個模式都有人玩得好,有人撲街。玩得好的淘汰玩得不好的。這肯定不能算公平,easy模式的最強王者也許到地獄模式就立刻跪了。但這個資源相對不足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就是在你同模式的人里,你完全可以通過努力,淘汰掉一些人,比一些人走得更遠一些。公平就是你過了第一關也和其他模式過了第一關的人站在同一個起點上衝刺第二關,會更難,也許還會更慢,但你畢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過關的。地獄模式通了關,才是真正的最強王者啊,這麼想就會好過很多了不是嗎。(PS:我技術差意識弱肌無力瞌睡多,強烈要求加入easy模式←_←)這是對的,淘汰的就是那些不努力還想一步登天的人。
在中國,教育制度是一種淘汰制度,從初一就開始了。
淘汰制度是什麼鬼,這句話的正確表述是:
教育不是實現社會階級分層流動的決定性因素
具體的可以參見教育經濟學中相關的理論,順便,深深影響了美國教育的研究《科爾曼報告》就是講的這件事,自行百度。
順便提一句,可能這個東西在中國體現的很多,但這個不僅是中國的問題,更多是教育本身的問題。這個是劉媛媛在超演里的一次演講稿,覺得挺不錯的,就給搬運來了。最下面有演講的鏈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前些日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的HR(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路上發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我們這個社會裡面寒門的小孩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這個帖子引起了特別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
先拿我自己說,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我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當初我爸跟我媽那麼普通的一對農村夫婦,他是怎麼樣把三個孩子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上研究生,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特別幸運,我爸跟我媽都沒怎麼讀過書,我媽連小學一年級都沒上過,她居然覺得讀書很重要,她吃再多的苦也要讓我們三個孩子上大學。我一直也不會拿自己跟那些比如說家庭富裕的小孩做比較,說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或者有什麼不平等,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這個世界是有一些不平等的,他們有很多優越的條件我們都沒有,他們有很多的捷徑我們也沒有,但是我們不能抱怨每一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的人生是怎麼樣完全決定於自己的感受,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於改變這個社會那你的一生就是鬥士的一生。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而且現實生活中寒門子弟逆襲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所以當我們遭遇到失敗的時候,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出生上去,更不能去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如別人的父母,因為家境不好並沒有斬斷一個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當我在人生中遇到很大困難的時候,我就會在北京的大街上走一走看著人來人往,而那時候我就想「劉媛媛,你在這個城市裡面真的是依無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麼都沒有,你現在能做的就是單槍匹馬在這個社會上殺出一條路來。」
這段演講到現在已經是最後一次了,其實我剛剛在問的時候發現了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關於獨立、關於夢想、關於勇氣、關於堅忍,它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沒有一點點人間疾苦,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個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5OTYzNDQ0.html?x 劉媛媛在超演里的演講首先說明:教育制度不是淘汰制度。公立教育和義務教育是為了培養符合社會現實的生產力的————否則國家憑什麼養你?
此外,有關所謂的公平,我認為:
在資源還沒有豐富到「按需所取」之前,寒門想出貴子,主要靠運氣(遺傳差異、社會/科技變革等人類無法控制的因素)。否則憑什麼人家比你接受更好的教育混得還比你差?只有當大家足夠富裕,可以不需要通過「多勞多得」來提升生產的動力的時候,大家才有可能「平等」。
舉例而言。有段時間,北京小升初為了公平,沒有考試,抽籤決定你去哪兒。你去最好的中學還是最爛的中學完全憑運氣。
那個時候,民辦補習機構還沒有那麼瘋狂,學習主要由學校規劃。這個意義上,寒門是可以出貴子的。你的高考成績,主要和學校掛鉤——和你出身無關。
好景不長,民辦補習機構搞得比官辦要好了。這種情況下,相同資質孩子的發展主要不看學校,語文和文科相關科目要看能上什麼級別的補習班(這樣才能更加領會出題人思路——因為高考出題有學科秘書的參與)、數學要看你能請到什麼樣的教練(說實話北京數學130不是難事,智商不錯訓練得體大家都那樣,剩下的「創新題」則有明顯的出題風格,比如數論)、英語則主要看底子(這又是學校不可能給的)。此時,學校這個這個對大家平等的隨機因素變得不重要了,寒門自然更難出貴子。
沒有隨機性,就好比玩圍棋,比你強的你永遠玩兒不過。只有像鬥地主那樣隨機性很大,寒門出貴子的人數才有保障。
————————————————————
可以參考劉慈欣的《贍養人類》。在遵守「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情況下,劉慈欣刻畫了一個財富極度集中,一名「超產者」合理合法地擁有整個星球的社會。被淘汰是自己做的選擇,信息這麼發達不去查,接受了信息不去學著分辨,網上大神也不少不去問。
最後得到一個結論,廢柴是因為家裡窮,你讓那麼多家裡沒錢後來有錢的孩子怎麼想?
那裡面有個偷拿煙的情節,窮就能偷拿東西了嗎?我堂哥家裡也窮,大學沒錢讀書上的軍校,現在在軍隊的科研機構工作,妻子在中科院工作,兩個人在北京也有房子。
我本科不少同學家裡沒啥錢,我建議他們做一些事情,他們都不去做,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現在活的各種苦逼。估計在寒門眼裡在北京買套房結婚生子就算家裡的貴子了吧,一呼百應,前呼後擁?想太多了吧,人家幾代人的積累你一代就想平起平坐甚至想一騎絕塵的超過去你覺得有可能嗎?社會資本原始積累是漫長而且艱辛的過程,馬克思說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每一步都是無產階級的白骨堆積的,家庭資本積累也一樣,那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被剝削對象的,空手套白狼的你見過嗎?我見過的各種二代,富人的孩子基本都是很努力很拚命的讀書,工作,窮二代到是分化成很多團體,有混日子的,有傍大款天天做春夢的,還有如祥子般的,當然也有土雞變雛鳳的,總的來說富人孩子理想明確目標清晰而且家長還能幫忙指點哪怕和窮人家的從同一個起點爬同一座山有指導和外援也肯定比無頭蒼蠅爬的快,更何況也許根本起點就不知道差多少,窮人的孩子少有目標明確的,父母更是聽之任之不瞎提意見就是萬幸了,這就是我看到的
一味追求絕對公平反而是加倍的不公平,教育給學子們一個「努力有可能獲得更好教育,開闊眼界健全心智的可能性」不管這個可能性大小,至少在當下,教育更多的是被當做選拔機制,社會何必費心思去淘汰一批對國家未來走勢影響微乎其微的人呢?
如果職業有高低貴賤,那麼就是淘汰制度如果職業是平等的,那麼教育就是一種分類制度
我想說的是,有想法的父母,就算自己能力不夠做普通的工作過貧窮的日子,他們會給孩子投資教育,就算沒有錢給他念好學校,但是他每天陪著孩子讀書也是投資,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但是一有空就檢查他作業,鼓勵他,跟他講要努力要肯干也是一種投資。通過這些投資下一代就會比他們好,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再生的孩子就能有多一些的錢花,好一點的教育環境。慢慢的就越來越好,出的孩子算貴子了。
但是!但是!難出貴子的寒門是什麼樣的呢?父母吵架,出軌,不管孩子,教孩子偷錢,騙人,不讓孩子讀書,孩子自己攢錢想讀書的,父母把她錢給拿走了,都拿走了,不給她教育的機會還斷絕她上升的路。還有十幾歲就把女兒賣給人家賺回來嫁妝錢給兒子娶媳婦。還有捧殺型毀孩子的,寵的不行但是不教他要工作要奮鬥,孩子總是沒有穩定工作。然後這樣的人對待下一代還是這樣,這種家庭出貴子那是文曲星投胎在他家了,比中彩票概率都低。還有我們這種普通人家,也叫你讀書,也教你規矩。但是因為自己的短視,給不了孩子好的建議,孩子的眼界從來沒有打開過。平時一直短視的傻孩子,碰到機會也看不懂,就一直很乖很老實的做一個月兩三千的穩定工作。慘一點的是,有些人已經在北京賺一月五萬了,逼著回家結婚做一個月幾千的公務員。教育是第一,說其他都是胡扯,想要成為貴子無非就是有資源或者有能力,二者必占其一,沒有資源就接受高等教育,給有資源的人工作,換取高額報酬,之後在慢慢換取資源。
吃飽了喝足了,還不起來搬磚,
社會本就是弱肉強食,人再高級也擺脫不了這個自然法則。寒門出不出貴子跟社會無關,與自身相連。
推薦閱讀:
※北京摺疊中誰有可能去洗牌那樣一個充斥階級差距的社會?
※如何看待「一頓午飯竟能反映出來階級固化」?
※如何看待網上熱傳的「黑龍江死刑犯與家人見最後一面」的視頻?
※有哪些關於階級跌落的現實事情?
※作為北京上海的原住民,你是如何看待新晉的外地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