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怎樣確定退出股市的點位?

對於入市的點位來說,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靠定投這類工具來達到目的。再好一點,也可以每次底背離時定投一定額度。

但是,退出股市的標準就不太好掌握,頂背離出現了,是全部清倉,還是部分清倉?

如果全部清倉了,後市又大漲,要不要再次進入?如何確定再次進入的點位?

還是說普通人應該盡量不去預測,靠再平衡這類方法降低股票倉位就行了?

亦或者,有更好的退出方法?


關注月k線,當月k線出現大陰線的時候,就是你清空離場的時候。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不能讓你在最高點附近離場甚至損失相當一部分利潤,但是準確率很高。

========

15-3-9日更新

感謝為我點贊的幾個人,為了你們我來說得詳細一點。

首先我來用過去的圖形來證明我這一招的準確性大於99.9999%:

第一張圖是1993年5月的大陰線見頂圖:

第二張圖是2001年7月的大陰線見頂圖:

第三張圖是2007年11月的大陰線見頂圖:

第四張圖是2009年08月的大陰線見頂圖:

以上這些圖中我們可以知道,每次牛市見頂方式均為大陰線,哪怕你在這根大陰線的最低點逃跑,事後看來也能保住你的在這輪牛市中的大部分收益,當然如果你經驗足夠豐富可以利用後期的反彈出局,但是思路一定要清醒,在大陰線之後市場已經處於熊市當中了,風險已經大於收益。

如果你是新手的話,我建議你碰到這種圖形的時候,直接清倉出局,並且記住短時間內不要來抄底(為了你們我再量化一下最好一年之內不要想著抄底)

順便為了娛樂大家,我在這裡做一個預測,這一輪的牛市應該也是以月大陰線來告終,在此之前堅定持股。

此預測僅供大家娛樂~請誤當作真理來貫徹。

真理是下面這句話:

股市中唯一賺錢的辦法就是學習、實踐和總結。


炒股的人大多聽過這句話:「知道如何買不稀奇,知道如何賣才算高手。」很多股民都有這樣的經歷,某隻股票買了很久不漲,拋了沒多久開始股價開始連續上漲;或是某隻股票買後不久就開始套牢,心想著總有一天能翻身,卻是拿在手裡,越陷越深。回過頭去看,往往會感慨,如果當初止損就好了,或是如果當初不止損就好了。

買股票究竟要不要止損?不止損,深套怎麼辦?止損了,如何才能避免被主力「震下轎子」?

這些問題說起來簡單,解答起來卻很難很難。

關於是否止損,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流派 - 所謂的價值投資流派和趨勢投資流派。

價值投資流派的鼻祖是格雷厄姆,健在的代表人當然是巴菲特。價值流派的觀點自然是不止損。因為價值流派提倡用5毛錢買值1塊錢的東西。既然你買的時候是5毛,等到它下跌至4毛,如果這東西還是值1塊錢,怎麼能賣呢?在價值投資派看來,價格下跌時,要做的不是止損,而是加倉!

趨勢投資流派的鼻祖不可考,技術流派也可看作是趨勢派,那麼其歷史起碼能追溯到格雷厄姆叱吒風雲的年代。代表人我想提名威廉?歐奈爾 (William J.O"Neil)。他提出了大名鼎鼎的CANSLIM法則。他的著作有個非常俗氣的中文譯名,叫《笑傲股市》。在他看來,尤其對新手而言,必須嚴守止損的紀律。這樣能夠讓你存活下來,90%的本金完好,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秉承不止損,「死了都不賣」,有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血淚史;抱著堅決止損,則有數不勝數的死在暴漲前夜的辛酸淚。兩派都有大牛鎮守,兩種觀點卻非放之四海皆準,之所以沒人暴扁他們,是因為大牛有數十年的業績可以「曬單」,即便是觀點害得追隨者賠錢,也就最多是以「首富」的身份遭受幾句揶揄罷了。

筆者止損時,被股票隨之而來的火箭上漲無情地嘲弄過;不止損,也險些被股票的一日蒸發「秒殺」。所以,也就不在乎把自己的經歷和心得與大家分享,大不了再多遭點唾沫。

我對止損的研究首先始於「股票上漲後的回調是否要止損」這一問題。大家一定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買入股票漲了十幾個點,然後又跌下來直至利潤所剩無幾,甚至虧損。怎麼辦?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釐清幾個概念。

1. 所謂止損,止的是相對成本的損失,還是相對利潤的損失?

2. 相對利潤的損失,是相對每日最高點利潤的損失,還是相對收盤價最高點利潤的損失?

3. 止損點是固定盈虧數值比例,還是相對盈虧數值比例?

4. 止損的依據是盤中還是收盤?

對於以上問題,試舉例說明:

假設某隻股票的買入價是10元,按最高價計在三天後的盤中漲到過13元,按收盤價計在三天後收盤漲到12.5元。

1. 如果計算相對成本的損失則當股價跌至9元時損失為10%=(9-10)/10,如果計算相對利潤的損失

2. 按每日最高點計算則跌至9元時損失為30.8%=(9-13)/13,按收盤價最高點計則損失為28%=(9-12.5)/12.5

3. 假設止損點設置為上漲20%後下跌6%,則按「固定盈虧數值比例」股價在漲幅超過20%後下跌至漲幅只有14%(即價格低於11.4元)時止損;按「相對盈虧數值比例」股價在漲到13元(或按收盤12.5元)下跌6%,即價格低於12.22=13*(1-4%)或11.75=12.5*(1-4%)時止損

4. 止損的依據是盤中,則需股民時刻盯盤,一旦股價觸及止損位,賣出;若依據是收盤,則看一下每天的收盤價,觸及止損價,第二天開盤賣出

究竟選擇什麼樣的止損方式,與每個人的風格有關。筆者嘗試過各種方式,最後選擇了一套看似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

1. 在股票漲幅不及25%時,只相對成本止損,不相對利潤止損 -&> 原因:筆者的風格是做中長線,相信買入的股票有至少25%以上的上漲空間,為了博超額收益,不對蠅頭小利止損

2. 只有在上漲超過50%時,才考慮相對利潤止損,且僅拿收盤價作為最高利潤參考點 -&> 原因:筆者日間不盯盤,忽略股票日間的波動,只取收盤價

3. 止損點依據的是相對盈虧數值比例,不取固定點-&> 原因:希望保留大漲後的超額收益

4. 止損的依據是收盤價 -&> 原因:同2,日間不盯盤,只取收盤價,達到止損位,則第二天開盤必定賣出,無論高開低開,於己無關

在開始止損前,須對以上止損規則有明確的定義,不然股價運行中由於規則不明,臨時按心情決定,或是跟著感覺走,等於沒有止損規則。止損規則的制定因個人的交易風格而異,沒有絕對的好壞,卻有執行難易之分。沒有日間盯盤條件或是做超短線習慣的人,建議以收盤價作參考,否則規則制定後無法完全執行,則等於沒有規則。

在深入探究前,我們回過頭說說「為什麼要制定止損規則」而不能憑感覺去止損。根據筆者的實踐,對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情況下,規則比感覺靠譜。雖然專家們都在忽悠低買高賣,大部分人跟著感覺走卻往往是買漲不買跌,最終落得個高買低賣。儘管規則做不到百分百有效,甚至連80%也沒有,卻可以保證讓你在一個「正和」的市場(關於股市為什麼是「正和」的市場,請參見《選擇投資還是投機,是態度,是無奈,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在大於50%的概率下獲取超出無風險市場利率的回報。既然我們止損,就是承認自身的認知有限,那麼止損規則與其再用「自以為聰明的感覺」,不如交給「老老實實的的規則「,儘管不會對得那麼多,卻能保證整體上的收益。希望讀者看到這裡,對於在套用筆者的止損規則後,偶爾或是時常沒能賺到(所謂本該賺到的)錢,能夠心安理得。

在本篇的最後,我們繼續探討止損數字的設置。損失百分之多少止損為宜?還是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威廉?歐奈爾在他的書中建議是8%,與其對應的盈利目標是25%。這是在一個沒有漲跌幅限制的市場。對於漲停跌停10%的A股市場,是否間距可更窄,留給讀者自行定奪。想說明的一點是,止損的位置與盈利目標的倍數關係,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扯蛋的一面。要博越高的收益,我所應該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應該越大。止損位置下行的絕對值一般不可高於盈利目標的一半,以反映整體盈利的要求。但同時,盈利目標越高,則說明股票潛在的上行空間越大,若是下跌得越多,則越不應該止損,這是價值投資者的價值觀。本質上,價值投資者是不同意以價格的變化作為止損的依據的。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要止損,因為人的認知有局限性,即便是我們很確定的事情,也有可能犯錯誤。而市場的價格則包含我們知道的和未知道的信息。儘管市場也有可能犯錯,市場犯錯了市場不會死;我們犯錯了,不止損我們就死了,所以還是要接受止損其看似矛盾扯蛋的一面。

那麼,是否所有的買入都要止損呢?如果止損不以價格和損失為依據,還能以什麼為依據呢?請聽下回分解。


(有空的話會繼續更新,最近比較閑,來分享一下經驗,也求各位大神們給一些A股的建議)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無論如何都無法預測最高點,即使有一兩次在最高點把倉清了,也只能說是運氣好罷了。

股票市場總是沒辦法預測的。但是就算是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也應該有一些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交易方法或者準則,在每一次選股每一次交易每一次投資的時候都應該有明確的Stop Loss Point, Profit Taking Point。而且每天都能根據市場的情況(包括國內和國外)隨時變更這些這些價格的區間。

答案里已經有蠻多比較好的建議了。本人主要交易都集中在美股(因為在這邊讀書),也提供一些自己美股交易的規則吧。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股的交易情況和A股非常不一樣,美股散戶在總的持有量有30%左右(官方數據),我的教授說他不是特別相信這個數字,覺得應該在40%左右,這個數據和A股散戶的持有量據說還算是有那麼一些接近的(沒有具體的數據,希望知情人士能提供一些有意思的數據)。但如果從交易量來看,A股交易量80%是由散戶造成的,但美股80%的交易量(甚至更多)是HFT造成的。程序都有非常嚴格明確的價格區間,一到區間一定執行某個單子。所以在某些程度上,美股尋找exit point會相對A股來說容易一些。我也是有切身體會的,有很多技術分析的方法在美股非常好用,但在A股就經常不準。

廢了半天話,以下是我trading時一些用技術分析判斷的拿錢走人點。對於我本人的操作,我會盡量描述當時的情況以及我當時的想法和最後的結果。

1. 非常簡單明了的頭頂肩

第一個最非常經典的例子就是奇虎(QIHU)了,我也在這公司上做空賺了一筆。

首先做空這個公司是因為奇虎的基本面變差了,我14年8月底最後一次更新的QIHU的估值模型估出來每股只有53刀(DCF和comparables都用了),然後當時股價在100刀左右。由於這種基本面估出來的東西經常是不準的(所有的估值都是有偏見的),當時也沒當回事兒。但是有一天晚上沒事幹一看奇虎的圖我就忍不住想做空了,原因就是當時走勢圖非常像一個頭頂肩,而且可以確定能夠構成一個reversal pattern,當時又在走右肩。

於是在做了這些分析以後決定做這一筆,在0.618 retracement的時候開始做空。0.618是斐波那契回調線的一個重要的點,所以才敢在當時直接做空。然後當時設的stop是all time high。這個stop其實沒什麼意義,只是個人覺得基本面上怎麼也不可能達到的點,但如果真能到那個點也就說明我的估值模型里很有可能犯了大錯。

然後就是profit taking price怎麼找的問題了。

首先第一筆:

由於我說過當時覺得這是一個頭頂肩,那右肩走完以後跌破neckline會有一個回調點(也就是有人開始take profit走人)。如果仔細看之前的交易(日線圖),圖中左邊小方塊那幾天volume非常大,很有可能是一個回調點。所以當時試探性的設了62作為exit point,想法就是如果真的到這個反彈那就是賺了,如果提早反彈那就取消這個exit point等彈回neckline繼續下跌的時候根據其他信息重新尋找退出點。(要注意的是當時跌破neckline以後我就已經把止損價放到了80,也就是neckline上方,如果被觸發那就拿錢走人,如果沒觸發那就說明頭頂肩能夠成立)

最終這一筆在62出手。

第二筆:

反彈會neckline再次做空,目標價52 - 53之間,第一個原因是一個Harmonic Pattern(後面會有更多的例子)叫AB = CD,圖中已標出。第二個原因是之前做的估值模型最終的價格也是53左右(base case),第三個原因是在周線圖上200wma剛好在53。 Stop設在neckline上面一點,原因是如果繼續往上突破那頭肩就不成立。

最終這一筆在53出手。

奇虎是我頭肩圖形做的最成功的一次,不過這麼標準的頭肩也是比較少見。總的來看,止損點和拿錢點還是要根據不同的形勢做出判斷。做的多了以後會很自覺的看各個技術指標看圖形來做出一定的判斷。

MOMO反頭肩。沒有操作,但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畫准了。(陌陌我基本面估出來8刀左右,但是volume太小不是特別想做)

目前YY也很有可能在走頭肩(如果是的話右肩剛剛開始)。這只是隨意一個預測,本人也不想做,因為估出來的值還是比較高。

2. Harmonic Pattern(貌似不適用A股)

Harmonic patterns屬於斐波那契分析的一個應用了。這種圖形的優點是一種預測的指標,不像其他技術分析會有很大的滯後性。而且這類圖形畫出來以後就有非常準確的profit taking price,也有非常明確的止損價。

具體的圖形分為Butterfly, Gartley, Bat, Crab, Deep Crab, AB=CD, Shark等等。這類分析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訓練,否則在剛開始的時候會對著K線圖沒有任何頭緒。

目前按我的經驗看來這類圖形在美股特別好用,但是A股好像不是特別准。如果有大神發現A股也有這種用法的求告知!

下面所有圖形中右邊三角形的頂點就是目標價,也就是確定的profit taking price。最上方的綠線和最下方的綠線構成potential price reversal zone (PRZ)。也就是說價格第一次碰到線就有人會陸續開始清倉離場。

一般情況下在右邊三角形第二個頂點出現以後一段時間才選擇入場,也就是所有圖中的C點。所有的止損價也就是這個C點,原因是如果股價退回到C點(或者退了超過C點),那這個圖形就不成立。

首先先看幾個已經完成的圖形(都是本人去年做的幾筆,我一般只交易volume非常大的):

LVS 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

58入, 61出,利潤非常小。當時覺得這支股能衝破100天均線已經非常虎了,上面還有200天均線壓著。於是當時就選擇了最底下的那條綠線作為退出點。

GE 通用電器

有些時候橫盤股或者類似橫盤股用這種圖形交易非常方便。當時突破20天均線以後入場(24多一點),設好了賣盤,25.7直接清倉,也剛好是200天均線的位置。雖然價格還是往上走了一段距離,但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不可能能預測到最佳的退出點。所以有些利潤拿不到的就不要想太多了。踏踏實實一筆一筆做就行了。

F 福特

同樣,類似橫盤股。14.8入,16.4出。股價沒有碰到target price。當時突破200天均線但是在第一條紅線上待了好幾天,這就說明有很多人已經在清倉了。我膽子比較小,直接跟著走了。

ATVI 暴雪

由於EA和TTWO表現極好(財報特別好),於是開始關注這個行業。暴雪基本面不錯,然後當時我沒有現金賭財報。結果有意思的是EA, TTWO, ATVI這三家公司只有暴雪財報miss了,直接跳水9%到20.33,站在了100天均線上,50天均線也就在邊上(圖上volume最高的那一天)。於是果斷清了另外一個倉位來加倉暴雪,最終20.4入,22.8出。這個圖裡有兩個potential harmonic pattern。一個gartley一個crab。如果gartley走完特彆強勢突破黃色1.618BC,可以繼續跟進做crab到26和28(當然也要考慮其他的指標,MACD, RSI, BB, MA之類的都應該一起來做參考)。

然後是目前正在進行的幾個圖形(有些我有持倉,但僅給大家作為參考)

NXST

TWTR 注意有個小gap,而且這個圖形如果成立將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實現。

TEDU 達內科技

JAZZ

CREE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圖形並不是獨立拿出來分析的。在畫出這些圖形的時候也要考慮這個公司的股價有沒有可能跟著這個圖形走(基本面,其他技術指標)。比如說TEDU達內科技,本身股價就在一個下跌通道,公司基本面也不怎麼樣(財報剛miss,直接跳了10%),那就有可能實現。再看JAZZ,一個非常不錯的醫藥公司,本身股價在一個上升通道,並且目標價基本上在上升通道的頂部。然後再看CREE,突破了下跌趨勢線,掙扎在200天均線,如果突破就更有希望到達目標價。

再有比如說美股為什麼很多人說到頂了?先看基本面,估值的確上來了非常多,經濟也在恢復,美元走強,但美聯儲很有可能要加息了,歐洲和其他市場都在寬鬆把他們的股票市場搞的那麼誘人,自然會有很多人轉移美股資產去投資歐洲。在看技術面,極其標準的一個Crab馬上碰到target price,並且加速上升軌道已經被擊穿一次,RSI一直處於高位。(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圖形在volume非常大同時非常有名的公司股票上會提供非常準確的信息)

3. 各種圖形指標一起分析

打的太累了,再來幾個多個圖形指標一起分析的做法吧

AAPL 蘋果 Cup Handle + Harmonic Pattern (Crab) + Trendline

反正,現在沒出貨的還是建議先出了吧。以後掉下來還會有機會進的。

SBUX 星巴克 Cup Handle + Harmonic Pattern (Deep Crab)

公司管理層改變基本面成功的經典例子。然後我反正已經出貨走人了~

總結就是每一次交易都應該有比較明確的止損價和目標價。如果達到目標價應該果斷那利潤走人(或者改變止損價至少讓自己不會虧)。有些賺不到的錢就不要想了,整個股票市場那麼大,機會多的是,兢兢業業做好每一筆交易總是好事。

本人其他的一些交易方法就是比較偏程序化了,不打算放上來了。不過如果發現還有其他有意思的圖形交易法(有明確止損和目標的)的話會繼續更新。

當然,如果有交易A股的大神願意分享一些經驗,求私信求留言~~ 不勝感激

以上


大盤個股破20日線無條件止損


如果前提是普通人的話——

那這當然是不可能賣得好的。因為如果大家都知道這麼賣,然後都執行了,還是一起死。


2015 年初這波牛市的終點會在什麼時機出現? - 林煒達的回答 我在其他問題的回答,供你參考


設定一個預先決定的撤出時機(比如到了多少點數就撤,或者盈利多少就撤),而不要去聽那些所謂的「牛市上漲邏輯不變」這類的屁話,因為這些專家可以在暴跌後第二天馬上就換一套說辭。

所以去談論什麼時候是最好的退出時機(找波峰),不如去思考什麼時候是買入時機(找波谷)來的實在。因為當泡沫來襲時,我們對「大」是沒有概念的;而當泡泡破裂後,我們對「小」是相對容易評估的——看市盈率市凈率就行了。只不過,花幾年時間等一個入場時機,然後再花幾年時間等一個投機炒作的時期,只為了能有100%的利潤,這樣算下其實年平均收益也就是10%左右,你有這個耐心嗎?

這年頭都想賺快錢,賺別人的錢,都覺得自己是那個可以在零和遊戲中撈錢的人,殊不知自己其實只是一條魚。


謝@東方邀!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合理的股市退出點位幾乎不可能是最高點位,因為這個神仙都難預測。

那麼最合理的退出點位就是在次高點附近。

怎麼不用複雜的道理去判斷股市是不是達到了應該退出的次高點,最好的辦法,尤其在中國股市,我覺得還是看投資者情緒。

因為在牛市中後期的極度狂熱情況下,別說日線級別頂背離,就是出現周線級別頂背離也不一定能剎得住瘋狂的邪火,可能會出現周線頂背離出現之後一輪大調整,大家還繼續看跌的時候,大盤一到兩周不僅收復失地,還再創新高。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放棄用技術分析去抓大牛市頂部(中短線頂部還是比較依賴技術分析的),用隨時隨地都能觀察到的市場情緒來判斷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用情緒來判斷,依據很簡單,一是股市市場是一個強調交易有效性的市場,嚴重受供求關係影響,如果觀察到買賣雙方情緒對比嚴重失衡,那麼可以想見,危機就不會太遠了。

二是,我們都知道上帝要讓誰滅亡,就一定先要誰瘋狂。牛市還沒發瘋之前,別說退出了,就是隨時進場都不晚,但是一旦極度的狂熱出現,就是最危險的信號。

據我自己觀察過的結果,牛市最瘋狂的標誌,也是最好觀察的一個標誌就是——買基金不問價。

這個情況我記得在知乎上看到有答案里提到過,而且07年的時候我也看到過,幾乎是最準確的一個情緒指標,出不多出現在上次牛市的5800點左右的位置。

具體來說,就是很多投資者在牛市的運行過程中,不斷的聽到別人賺了多少多少錢的故事,本來他對股市沒有什麼了解,也沒有什麼興趣,到最後在利益的誘惑下實在是挺不住了,決定入市。這些投資者對股市的了解低到什麼程度?他們甚至不知道操作股票開戶要到專門的證券公司去,而是到銀行去問,或者是被銀行的工作人員推薦,直接就在銀行買了基金。

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麼叫基金凈值,我聽在銀行上班的朋友講過,當時有人背著幾十萬去銀行買基金,因為銷售過於火爆,基金和銀行都做了一定的限購措施,也就是說一個人可能最多只能認購一支新基金不超過10萬元,所以這些人根本不問凈值,大早上來排隊,急急忙忙簽了字抓起來合同就跑,去下一家銀行買10萬元的其它基金。

直到這種情況出現,說明市場已經極度狂熱了,沒有什麼後續資金支撐這種瘋狂上漲了,下跌幾乎就是個把月之內的事情了。

有人會問,那這種人已經吃過這樣的虧了,下次牛市末期他們還會這麼做么?

答案是肯定的,老的一批走了,還有一批新的不要命的來。還有記吃不記打的反覆吃虧。這樣的現象在任何一個大牛市的末期是一定會出現的。


既然是說退出股市的點位,那就不談止損,只說止盈。

1:技術派止盈,方法和流派有很多,可以單純的看蠟燭圖,如月線大陰線,跌破20周均線,5周均線擊穿20周均線,macd死叉,跌破肩部等,但這些技術流的方法肯定也有弊病,一是在震蕩市不適用,會兩面挨耳光,二是由於是右側交易假信號無法避免,要麼太早被震下車,要麼退出太晚。

2:玄學派,比如波浪理論測5浪高點,1.682、2.318等黃金比例,時間窗口、2H-1L、歷史高點的固定斜率等,這些方法其實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因為市場期望值合力的原因,高點往往就出現在這些點位的附近,但問題是,這麼多方法里每一種方法的點位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任何一個點位上結束走勢都是合理的,但你是在左側交易,不一定能把握到精確的那個點,最終還是有可能過早下車或退出太晚。

3:固定比例派或者叫做量化派,和現金固定收益產品做動態平衡也算是這一派的,即以歷史平均市盈率等指標為參照,在低點滿倉高點空倉,過程中按比例增減,這種方法雖然機械但不失為有效,震蕩市趨勢市都適用,雖然吃不滿全部的肉,但至少能保證跑贏指數,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在這個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變形,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對歷史數據的過度擬合。

4、即前面大劉所說的市場情緒派,除了瘋狂的基金之外以前還有證券大廳外茶葉蛋指數、自行車指數等變形,這種方法做好了你就是索羅斯,但真正能成功的少之又少,由於每個人都是市場情緒的一部分,如何保證自己不被市場情緒所干擾,並且能在高處冷眼相看是最重要的。

5、滿倉穿越牛熊或者在這個的基礎上稍作變形,鑒於初入股市的人往往不屑於價值投資,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僅僅做到底背離買入頂背離賣出你就可以輕鬆擊敗股市90%的交易者了。

當然想提高收益率,抓住每一次上漲才是我們學習、交易的動力。

頂背離賣掉了,之後漲回來再進去就好了,當然這次買入和上次底背離買入性質是不同的。

有一種說法是你持有股票的理由消失了就可以賣出股票了。所以對於做波段的人來說出現趨勢拐點就會賣。

還有長線短線的買賣點也不同的。


給個鏈接吧,不同的人應對風險的方法不一樣,我會分析權重是否共振向下。

這個比較適合大眾:

張翼軫: 做好回吐15%利潤準備,還怕什麼頂部


普通人自然要用最普通的辦法了。

不要有頂和底的觀念。

金融市場中,從來就沒有頂,沒有底

只有高點和低點

江恩老頭又個原話是什麼來著?

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不要有頂和底的觀念,這種觀念是沒有指導意義的。

萬事萬物,當然也包括金融市場,是處在永恆運動的狀態的。總是從一種狀態變換到另一種狀態。

金融市場中,一個狀態(漲)變換到另一個狀態(跌),或者反過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知道怎麼才能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呢?

狀態與狀態之間的變換會是毫無徵兆的么?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個狀態變換成另一個狀態,勢必會有徵兆。

追根溯源,那就是絕對運動中存在著相對靜止。

那麼,我們就可以定義一下,金融市場中的運動狀態了。

狀態1 上漲(一個狀態)

狀態2 下跌(另一個狀態)

狀態3 橫盤(相對靜止)

相對靜止的作用是什麼?狀態與狀態之間的變化,必然是質的變化。而產生質變的前提之一,就是量變。

量變又是什麼呢?

掰開了,揉碎了來說說。

量是事物的規模、數量、速度等等等可以用數字來表達的內在聯繫。

那麼,量變就是這些內在聯繫的變化,通過數字來表達的內在聯繫的變化。

這種變化從來不是顯而易見的,激烈的。量變是為了維持事物相對靜止(質)的不顯著的變化。

當然,還有結構上的變化,規則上的變化等等,這些暫時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之內。

道理總是又枯燥,又無聊。

量變,在市場中最直觀的體現之一就是橫盤。價格運動,在一個很狹窄的區間中運行,數天,數周,乃至數月。

就像上圖所示。在市場中,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只不過是級別不同。

級別稍微小一點的

各種分析方法對這種運動形態都有解讀。但是到根兒上,說破了天,也就是量變的過程。

為此,我們用一個小模型來總結一下。

狀態A(上漲)---相對靜止---狀態B(下跌)---相對靜止---狀態A(上漲)---……---狀態B---循環往複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狀態A(上漲),上漲的定義是什麼呢?從低處運動到高處的過程。

狀態B(下跌),下跌的定義是什麼呢?從高處運動到低處的過程。

相對靜止,相對靜止的定義又是什麼呢?對一個參照物保持位置不變。

那麼,這個模型的威力馬上就要顯現出來了。

狀態A結束,肯定會到相對靜止,那麼相對靜止的位置一旦被打破,就一定會到狀態B。

價格運動從低點運動到高點後,會處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緩慢運動,一旦這個狹窄的區間被突破,那麼價格高點就可以確認,而這個確認的位置就是出場位置。

看文章,聽說話,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上面說的只是價格運動,沒有時間運動。價格運動,可以在1分鐘之內完成,也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1天也可以,1周也可以,甚至是若干年也可以。

很多很多的分析方法中,把這個狹窄的區間,叫做支撐位(阻力位)。這麼一說,立馬感覺接地氣了好多。

但是,支撐位(阻力位)的叫法,根本就是瞎扯。在實際操作中,支撐位根本就是支撐不住,阻力位也阻攔不住。這種情況,根本就解釋不了啊。只好,不停的用一個定義去補足另一個定義的不足。例如,破位下跌,突破上漲。甚至是,支撐位就是用來跌破的,阻力位就是用來突破的,這種奇葩說法。帶來的後果就是根本就是在操作中根本就是在猜測價格點位的運動方向。抄底被套,逃頂賣飛,屢見不鮮。

各種指標也都是這種情況。

究其原因是什麼呢?相對靜止所表現出來的表象是各種各樣的。看到這,仔細回想一下,什麼叫相對靜止。對一個參照物保持位置不變

反過來說,只要對這個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相對靜止就被打破了。

如何進出場?題主應該知道了吧?

----------------------------------------------------中二的結束分割線-----------------------------------------------------

二G,我這麼寫如果不行,你自己改吧!!!!!!!!

木哈哈哈哈哈哈


說什麼呢,一思考就是垃圾。佛為什麼會拈花示眾?眾生根性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報!


定好止盈線,總想逃頂,抄底,普通人見過頂和底嗎?


當你發現賣菜的大媽都在談買那隻股票賺錢的時候,你就該清倉了


普通人買基金,炒股不靠譜


普通人一般都是漲前賣的


這個退出的標準、方法很多。

技術分析裡面有完全定量的方法,比如道氏的空間測算,波浪裡面常用的黃金數字比例,江恩的百分比例,還有根據指標數值變化測算具體點位的方法。思路很簡單,具體看你自己研究。


定投指數基金,每次盈利超過50%取出一半利潤。


普通人就是逢高減倉,落袋為安。只是有時候很難控制自己貪婪的本性。


推薦閱讀:

股市第四個買點你有什麼好的策略?
20150608中國股市銀行大漲是個什麼信號?
股市都在虧錢,那資金去哪裡了?
如何做波段?
8月5號的市場怎麼看,有什麼特點?

TAG:股票 | 股票市場 | 炒股 | 金融 | 滬深股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