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舍己」是什麼意思?
這詞的希臘文是 ?παρν?ομαι,最貼切的英文釋義就是 to deny 了。這詞在用於「舍己」的時候,表達的意思是「忘記自己、不顧自己、不顧自身的喜好」(to forget oneself, lose sight of oneself and one"s own interests)。韓文聖經譯作??(否認),而文理和合本和 2016 年新譯的《榮耀之重》(The Weight of Glory)將這詞翻譯為「克己」。總的來說,準確的意思就是「否定」。「舍」字突出了犧牲,「克」字突出了決裂,個人更喜歡前者。現實生活中,舍己當然是很難的。但援引《榮耀之重》的說法,跟隨基督才是目的,舍己終究是手段。基督徒不該愛世界,但也不必鄙視塵世的幸福。
之前的答案已經提到了,這個詞最主要是來自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四節。但是這一節不容易明白,我看其他答案裡面,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主耶穌的這些話是為什麼而講的呢?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上文裡面看起來是好心的彼得而講的,甚至可以說是主對彼得所說嚴厲的話。
關於這個「舍」字,更加貼切並容易領會的中文是「否認」,甚至都不止是丟棄,最好都不要注意去想著丟棄,是根本就不理會一個東西。並且最好還要從上下文甚至全本聖經中看「己」是什麼。
在二十一節,主耶穌說到祂的釘死與復活。然而,門徒聽進了釘死的事,卻忽略了復活的事。門徒聽見主要被殺,卻似乎沒有聽見祂要復活。然而,主的確說祂第三日要復活。他們不領會主這段話,因為他們沒有復活的觀念。他們裡面害怕主耶穌會被殺。因此,主說到祂的復活時,門徒並不領略。今天我們也是這樣。凡和我們觀念相符的,我們立刻接受;但若有某件事和我們裡面已有的觀念不符,我們就不接受。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我說話時一再重複一些事。雖然我一再重複某些事,但有些人仍然沒有聽進去。我再說,主耶穌雖然說到兩件事,釘死與復活,但門徒領會前者,卻不領會後者。
撒但藉著彼得天然的觀念阻撓基督
二十二節說,『彼得就拉祂到一邊,責勸祂說,主阿,神眷憐你,這事絕不曾臨到你。』彼得的話啟示,天然的人絕不肯背十字架。彼得很勇敢,並且向主有一番好心。如果沒有彼得,我們不會得著這麼多啟示;因著彼得勇於犯錯,我們就得著好些啟示。在這裡彼得大膽的責勸主,彼得責怪主的時候,他的表情可能是撒但的表情。彼得的話-『主阿,神眷憐你,』聽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卻是責勸。主說祂要被殺,把彼得激怒了。因著他完全在自己裡面,他的確是責勸主耶穌。
在二十三節,我們看見主的回答:『祂卻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面去罷!你是絆跌我的,因為你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基督看出,阻撓祂背十字架的不是彼得,乃是撒但。這啟示我們,那不肯背十字架天然的人,與撒但乃是一。當我們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時,我們就成了撒但,在主完成神定旨的路上,成了絆跌主的。
藉著否認己並背起十字架跟從基督
二十四節說,『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否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並跟從我。』這裡主說到否認己。否認我們的己,就是喪失我們的魂生命,天然的生命。(太十六26,路九25。)
在二十五節,主繼續說,『因為凡要救自己魂生命的,必喪失魂生命;凡為我喪失自己魂生命的,必得著魂生命。』在二十三至二十五節,有三件東西彼此相關,就是心思、己和魂生命。心思是己的發表,己是魂生命的具體表現。魂生命具體表現在己裡面,並藉著己活出來,而己又藉著心思、思想、觀念和意見發表出來。我們若不思念神的事,只思念人的事,我們的心思就趁機活動,表現自己。這就是在彼得身上所發生的。因此,主接下去的話指明,彼得必須否認他的己,並且不要救他的魂生命,乃要喪失他的魂生命。喪失魂生命乃是否認己的實際。這就是背起十字架。
事實上,在這些經文里,有四件東西是相關的:撒但、心思、己和魂生命。本篇信息主要的是論到這四件事,開始於心思,終結於撒但。心思是己的發表,己是魂生命的具體表現。魂生命藉著己活出來,己藉著心思發表出來。心思所思想或考慮的就是意見、主意或觀念。心思的意見、觀念或主意,是己的發表,魂生命的具體表現。魂生命具體表現在己里,正如父具體表現在子里一樣。魂生命就像父,己就像子,心思就像靈。因此,這裡有心思、己和魂生命的三而一。
魂生命是源頭,具體表現在己里,己在心思里發表出來。也許你以前從不認為你的心思是己的發表。你若看見這個,可能就不會這麼用心思了。你的意見就是己的發表。要提防你的意見,因為它不是正面的東西。天然的意見、觀念、主意和思想,是反面的東西,因為它們是己的發表。魂具體表現在己裡面,並藉著己活出來,而己又發表在意見上。當己藉著心思發表為意見時,那就是撒但。
我已學會害怕我的意見。這許多年間,我蒙了光照,看見天然的意見或觀念乃是撒但的化身。若不是這樣,主耶穌怎麼會責備彼得,稱他為撒但?我第一次讀這段聖經時,我很震驚。在二十三節,在彼得自私的意見里,彼得與撒但已成為一。彼得的意見就是撒但。我再說,魂生命具體表現在己里,而己藉著心思發表出來。當心思發表為意見時,那就是撒但的化身。
你曾否察覺你的意見常常是撒但的發表?我懷疑你曾否這樣領會事情。看見我們天然的意見是撒但的化身,乃是很重要的。沒有什麼比意見更破壞你基督徒的生命。天然意見的發表是撒但激發的產物。因為天然的意見來自撒但的激發,所以你需要提防。你若過度使用心思,主耶穌會稱你為撒但。你若過於運用心思,你會成為撒但的發表,主耶穌會對你說,『撒但,退我後面去罷!』
要走十字架的路進入榮耀,我們就需要不在天然里使用心思。我們必須否認己、背十字架、並跟從基督。我不相信在天然里運用心思的人能成為基督好的跟從者。當我們過於運用心思,我們就不會跟從基督。基督不在我們的心思里,乃在我們的靈里。你若察看這些經節的上下文,就會看見心思是己的發表,己是魂生命的具體表現,這一切都必須放在十字架上。
在二十四節主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否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並跟從我。』十字架不僅是受苦,也是殺死。十字架殺死並了結罪犯。基督是先背十字架,然後釘十字架;今天我們這些信祂的人,是先與祂同釘十字架,然後背十字架。對我們來說,背十字架乃是留在基督之死的殺死里,以了結我們的己、天然生命和舊人。我們這樣作就是否認己,使我們能跟從主。
許多基督徒對十字架有錯誤的觀念。他們以為十字架僅是叫人受苦。然而,在這段話里,十字架不是指明受苦,乃是指明殺死。十字架終極的目的不是要使你受苦,乃是要了結你、殺死你。主這裡的話沒有受苦的觀念;祂對十字架的觀念乃是殺死。
主耶穌是先背十字架,然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被了結了。主耶穌背十字架時,就一直被殺死,不是一直受苦。僅僅把十字架與受苦相聯,乃是錯誤的觀念。主耶穌在受浸之後,立刻開始背十字架。受浸的意思是人被治死、了結並埋葬。從祂受浸的那一刻,主耶穌就一直把祂自己擺在十字架上,並且使自己留在那裡。祂是一直把自己置於死地的人。在祂身上,背在先,殺死在後。我們正好相反,因為我們先與祂同釘十字架,然後背十字架。
我年輕時,人教導我說背十字架就是受苦;這種錯誤的觀念來自天主教。我再說,馬太十六章里背十字架的觀念不是受苦,乃是被置於死。我們要背十字架,必須領悟我們已經被釘十字架。我們已經與基督同在十字架上被殺死了,現在我們必須留在這殺死之下。我是已經被殺死的人。我的己生命、心思、天然生命、以及我的全人都已經被殺死了。現在我需要留在這殺死之下。這就是背十字架的意義。
我年輕時,聽過某種勸勉人背十字架的話。妻子受到丈夫的苦待,就有人告訴她要背十字架。換句話說,人告訴她,忍受丈夫的苦待就是背十字架。但受苦並不能建造召會。然而,真正背十字架卻建造召會,因為這治死己、魂生命和天然生命。我們都已經被埋葬、受浸並了結了。現在我們需要留在這了結里;這就是走十字架的路。
死人沒有意見。死人不可能彎曲他的心思,因為他的心思不再有功能了。倘若你的心思可以被彎曲,意思就是它仍然是活躍、活動並進取的。你若想要彎曲那些埋在墳墓里之人的心思,而他們也能說話,他們會說,『你來錯地方了。我們都是死的,我們心思的功能已經停止了。你不需要來彎曲我們的心思。』我們若背十字架,就要像那些埋在墳墓里的人。我們要留在了結的情形里,並且躺在死之下。這是背十字架的正確意義。
在馬太十六章,彼得非常活躍、進取。一面,因著進取搞出事情來是很好;然而,所有快的弟兄都需要被殺死。我喜愛那些快速、膽大、難辦的人,因為他們搞出事情來。主的恢復里若沒有這樣的弟兄,就沒有人會惹出麻煩來。因著這樣的弟兄,在恢復里總是有麻煩。若沒有這些麻煩,主耶穌就不能被啟示到這樣的地步。然而,主最終稱彼得這個快的人為撒但。所有快的彼得都必須被了結。他們需要被殺死,並且留在十字架的殺死之下。否則,召會就無法得著建造。
走這條達到榮耀的路,終極的意義就是把我們自己置於死地。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僅遭受棄絕,經歷必需之物的缺乏,面對海上的風暴,遭遇宗教的控告,學習吃主耶穌這無窮盡的生命供應,受警告提防酵,並且看見基督與召會的異象。除了這一切之外,我們還需要被了結。達到榮耀之路的終站就是了結自己。馬太福音所呈現的景象真是奇妙,其中論到棄絕、需要、風暴、來自宗教的控告、酵、撒但、己、心思和魂生命。你若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事,你就很難進入榮耀。進入榮耀之前的最後一步是了結自己。僅僅經過棄絕,或經歷主供應我們物質的需要並不夠。忍受風暴的海,對付外面事物的宗教控告,從基督得餵養,並提防酵也不夠。最終,達到榮耀的路乃是被了結。
你也許認為撒但是在棄絕、風暴或控告里。事實上,撒但不在這些事情里,只有鬼在那裡。鬼在棄絕、風暴和宗教控告的背後,鬼王撒但卻在你的心思、己和魂生命里。因此,你必須恨惡你的己,過於恨惡你被棄絕。路德馬丁曾說,他害怕自己過於害怕教皇,因為他曉得他裡面有最強的教皇,就是己。那狡詐、隱藏的仇敵,甚至對頭,就是我們的己。因此,在達到榮耀的路上,最後要對付的就是這己。
我們已經看見,己藉著我們的心思,很活躍的發表在意見、觀念和看法上。今天基督徒因著不同的意見相爭、分裂。為這緣故,使徒保羅說,我們都要說一樣的話。(林前一10。)因此,走這條達到榮耀的路,最終要對付我們的己。
我相信我們都看見了清楚的異象,背十字架不是受苦,乃是把己留在死的了結之下。基督的十字架是了結的死,我們必須留在這了結之地。留在那裡就是背十字架。我在背十字架,因為我把自己擺在基督的了結之下。所以,因著我已被了結,我就沒有主意,沒有觀念,沒有意見。靠著主的恩典,我希望終生留在了結之地。
了結之後就是復活。當我們把自己留在基督的了結之下,我們靈里自然會有反應。這反應就是復活。復活乃是建造召會所需要的。經歷了結和復活,就是享受基督並建造召會的路。在二十四節,主告訴我們要跟從祂。在主釘十字架之前,門徒是在外面跟從祂。但從祂復活之後,我們是在裡面跟從祂。因為祂在復活里已經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住在我們的靈里,(提後四22,)我們就能在靈里跟從祂。(加五16~25。)
謝邀。
這個「舍己」,出自馬太福音:16: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16:25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你是否願意為追隨耶穌基督而放棄其他。比如說,有閑暇的時間了,你是看電影還是讀聖經?願意在主內彼此服侍,還是選擇其他?當你因為自己的信仰收到逼迫了,是不是為了保命而不再承認自己相信耶穌?等等。
謝邀。
對耶和華上帝來說,舍己意味著: 約一4:9 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借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 約一4:10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約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對耶穌基督來說,舍己意味著:
太20: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對基督徒來說,舍己意味著:
約一3:17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 約一3:18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供參考。我個人認為,舍己的真正意思是:否定自己看問題的眼光和角度。(各種含義里份量最重的) 雖然其他含義也有,但是結合亞當夏娃吃下善惡樹的果子,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世界觀以後,這種墮落的結果必須得到修正。因此,舍己從這個方面去理解,我認為是合適的,並且「否定自己」是最符合「舍己」希臘原文的翻譯方式。
舍己就是治死自己屬地的敗壞的生命,讓耶穌復活的生命在我們裡面活,成為對的人然後做出對的事情,這也是與我們自己有益處的。
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欲,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 因這些事, 神的忿怒必臨到那悖逆之子。 (歌羅西書 3:5-6 和合本)英文是「deny",呂振中譯本譯的是「否定自己」。
捨棄自我的主觀思想,判斷,認識,感受,免得人依靠自我的小聰明而不再依靠神;在日常夫妻或情侶生活中,愛,就意味著去舍己。而現實生活中,相愛的雙方往往都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委屈,自己的孤獨……,卻很少有甘願吃苦,甘願忍受,主動舍己的。還有一個更為殘酷的現實就是舍己的一方可能在他人的身上得不到任何的回報,甚至自己的付出會被認為是理所應當。所以,從一開始,就不要指望從人那裡得到什麼回報或者感恩,我們所做的一切也不是為人而做的,而是做在神面前的。
推薦閱讀:
※基督徒真的認為基督教基本理論框架很完美嗎?
※上帝是義,但「義」的定義是從何而來的?
※約翰福音21:15-17 中不同的「愛」應該怎樣解釋?
※神造人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