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M (Lattice Bolzmann Method 格子波茲曼)為什麼這麼流行?如何用它模擬進入速度隨時間變化的管道流體?

比如初速度是隨時間正弦變化的。


LBM不是Boltzmann方程

一般的LBM模型都是以NS方程為目標來確定模型參數的

所以LBM不過是NS的一種特殊格式,並不能計算微觀問題

LBM的優點只有一個:簡單實現。說白了就是形式簡單使得編程easy。

但是LBM的形式雖然簡單,但是在建模時反而是個限制。要把一些其它複雜現象的方程硬往那種簡單形式的模子裡面塞,可真是很費勁的。可壓縮高Ma流動搞了那麼多年也沒實用化。就因為LBM那幾個參數搞來搞去也湊不出可壓縮方程,即使湊對了,也沒法用簡單的streaming-collission方式求解,又要回到差分法區捕捉激波。

說得不好聽,LBM界許多研究成果解決的問題都是常規CFD方法裡面不成問題的東西。就是因為他們要把一切都往格子模型這個簡單容器裡面塞。應了那句話,「當你手頭有個鎚子的時候,你會把一切問題看作釘子」。

LBM還有其它問題,比如計算效率低,純顯式當然慢啊。

他們說LBM天然並行,X!,什麼顯式演算法不是天然並行啊?

GPU加速?顯式演算法,或者具有局部性的演算法都可以GPU加速。

多相流?無非是採用耗散界面法,NS方程也可以啊。

和IB配合搞流骨耦合,NS方程也可以啊。

……

不扯了,估計已經得罪人了


演算法簡單,易於並行化,適合模擬複雜形狀,多項流。

把入口邊界的速度設為一個正弦函數即可。


LBM流行嗎?至少對於湍流模擬來說,這個東西基本上沒人用。


可以廣泛進行並行運算,但是turbulence比較困難,你應該是算laminar吧


格子玻爾茲曼方法(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之優劣究竟何在?

這個問題,不僅對LBM,對於任何一種計算流體力學(CFD)中的方法都該問一問。如果要給出正確的答案,就必須有一套判定優劣的標準。請問這套標準是什麼?

願與諸位商榷。

-- 羅禮詩


LBM非常不流行

國內華中科大一個組,西安交大一個組,我猜你多半是這兩個學校中的一個,做管道流動,那多半是西安交大。不差錢的話可以買何雅玲的那本LBM的書,書後有Code

LBM僅有的優點只有兩個:1. 易於並行;2. 適合介觀流動。但是優勢1完全被LBM繁瑣的控制方程中和了。所以除了尺度上的優勢,LBM沒有任何優勢。當然尺度上的優勢能夠帶來一些優勢,比如多相流,比如配合晶體動力學。但是純從流體力學角度講,LBM很糟糕

與樓上一些人說的不同的是,LBM最不擅長的就是複雜外形,最難處理的就是邊界。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切都和分布函數的形式相關。反彈邊界的泛濫恰恰是因為在邊界上給不出好條件

至於湍流,同等尺度下LBM的運算量必然高於任何解NS方程的方法。等到DNS普及了再來想LBM吧


覺得LBM並不是很流行。

LBM提供了一種新的計算理念,他不僅可以解NS方程,還能解各種非線性的偏微分方程,這裡Chapmann-Enskog展開是這這種演算法的核心,通過不同尺度選擇可以恢復各種偏微分方程。

lbm所謂的流行實際上是被許多新手、並不懂演算法的導師濫用,大家都想著用它水文章,其實他們對LBM了解很少。我見過很多人連基本推導都不會就開始應用了,默罕默德的書是罪魁禍首。

另一些人稍微從應用上對LBM做了較全面的了解,但深度並不夠,就說LBM是一種並無優勢的求解器,這明顯不是一個真的LBMer,但要感謝他們趕走了那些想進來渾水摸魚的人。

國內正在做LBM幾個我認識的學者都做得非常優秀,他們主要從理論、多相流、微流體方向發展LBM,在解決問題上,我們經常聽到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LBM又不是神,請面對問題,不要面對方法。

所謂的「火」,正說明了學術圈的浮躁,給那些想進圈的人忠告,要想水新文章,別進來了,LBM已經發展快30年了,無料可挖。

從某種程度上,LBM已經「過氣」了;說「火」的都是後知後覺的人;看透LBM的大學者在做一些很優秀的應用和理論推進,然而這並不適合你進來。


首先,我對LBM沒多少認識,以下是跟人聊天的時候了解的。但是覺得我對LBM有一個問題,我懷疑就是LBM有個BUG,可能就是這個讓LBM沒有所謂的「流行」。如果大神路過,記得指出來說的不對的。

據說LBM最後要把其中的一些係數確定下來,而確定的方式就是根據NS方程。這樣做是不是說, LBM是NS方程的一個微觀版本?

如果確實如此,那LBM應該不會流行,不會做出來太好的結果。

還有算微尺度流動的時候,比如發動機機匣小孔,LBM就算不好。但是理論上,LBM本來應該可以算的。NS方程的連續假設導致它就不算不好這個。LBM在本來可以做好的地方並不比NS好到哪裡。


強推LBM的開源框架OpenLB,裡面就實現了邊界條件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LBM在學術界象牙塔里並不流行,在工業界很賺錢。。。

PowerFlow和XFlow賣那麼貴,競爭太小,潛力很大,基於粒子的CFD是大勢所趨


前面有幾個老師級別的人回答了。。。作為做了4年的LB的研究生,確實覺得目前國內做LB的人很多,但肯定比不上做傳統CFD的多。原因一方面沒有可用的商業軟體可用(powerflow太貴),除了高校研究所,幾乎沒人用LB;其次LB是一種介觀演算法,計算效率太低,只適合介/微觀尺度的流體模擬,工業層面的應用國內?是沒有的。最後想說的是,方法沒有絕對的好不好,每種具體問題會有對應最適合的方法。。。


就我的了解,LBM的一個好處是在處理不滿足連續性假設的時候來應用,比如發生初生空化的時候。此時不滿足連續性假設,用LBM還是很不錯的。學校有個師姐研究了lbm和空化模型的結合,計算效果還不錯。


1,並行

2,新


EXA 的 Powerlink 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LBM可以看作是個自帶離散的求解方法,能夠解決某些問題,還可以做好玩的GPU並行,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如果你要問別的方法也可以啊,我的回答可能是:但我只會LBM啊,或者是一直用習慣了那些符號,看著就親切。


本人做過lbm,而且和這個領域的許多開創者陳十一單肖文郭照立都有過接觸。我覺得lbm現在不是很流行了。至少北大的陳十一已經不搞這個方向了。單肖文和華科的郭照立據我所知幾年前還在搞。現在就不知道了。這個方法不是個普世的流體力學數值方法。對於很多雷諾數比較小邊界不複雜的流動還是很可以的。

至於入口速度問題,建議題主看看xiaoyi he的論文。他的邊界條件處理方法在lbm屆很受歡迎。


推薦閱讀:

湍流領域還有什麼未解決的問題?
水從高處流到低處靜止下來,原有的勢能去哪裡了?
為什麼會出現小水球漂浮在水面上情況?
如果流道很窄,即使雷諾數超過湍流層流臨界值,會有湍流產生嗎,換言之,層流湍流只與雷諾數有關嗎?

TAG:流體力學 | 計算流體力學CFD | 理工科 | 工程流體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