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到底是一種什麼為?

無為的為究其本質是一種什麼為?在道家儒家的理解上有什麼不同?在佛學上有沒有相同的觀點?


以無為的方式達到有為的目的。


首先,道家、儒家在其內部對此都是各有不同的,不能太籠統地說哪派是什麼。近來我在深讀莊子(要不執於郭象注,他的註解是偉大的誤讀,成就的是郭象的哲學了。當然每個人都是誤讀,沒有誤讀就沒有理解),感到莊子對老子有繼承,但更有超越,甚至感到莊子更偏向早期儒家,與王陽明亦多有相通。但莊子又是搖擺的,有時他偏向老子,有時他偏向孔子【補充修正:再細讀諸子,發現這些認識又要修正了。說莊子對老子「繼承」,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因為《莊子》應比《道德經》早。譜繫上,更可能是孔子在先,屬於更籠統的階段,後來學術開始分化,就儒家內部來說,孟子和荀子分化,然後荀子的弟子再極致化為法家……同理,其實《莊子》亦稍晚於孔子時代,故《莊子》內篇有明顯的尊孔,同時又有自己的新見——而這個新見被極致化發展,有了《道德經》。】——這是我的一點讀書感受,意在說明,流派是我們後人加上去的標籤,理論和現象本身都是複雜的。在這樣的前提下,說說我的觀點。同時聲明,我的很多觀點來自我的精神導師干國祥,沒有他帶路,很多書我讀不懂。

老子的「無為」,主要是從政治學的角度說的(雖然道德經也有論及個體層面,但極少),其主體是君主(領導者),目的是讓萬物(眾人)各得其為。有積極的一面,即不侵凌自由天性。但是如果讓人絕聖去智,則消極了。

莊子的「無為」,涵義非常豐富:一方面,包含了政治無為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主要不是講政治學,而是個體存在哲學,目的在於警惕文明對人的異化。如果從方法上講,莊子的「無為」也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順應自然」,庖丁解牛即是境界;另一方面是「無心而為」,無成心,不執念,超越彼我、是非、成敗等,無名、無功、無己。

儒家雖然沒有「無為」的說法,它追求「有為」,但它從這個路徑,其實也能抵達「無為」。怎麼說呢?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這種境界怎樣達到呢?儒家比較突出地強調了修鍊——因為人是文化的動物,「有為」才是屬於人的「順應自然」。通過修鍊力求達到「自我實現」(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說的那樣)——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感受自己在天地間的「樂」,這種境界跟莊子很相通。因此你看,曾點所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為什麼他的「春遊」就受到了高度的肯定?因為這個故事得從象徵意義上去解讀,著重在於內心的覺悟,在於一種天人合一的感知。

佛教的起點是看破生命的苦難,進而想要超脫,它的「無為」,強調「去執」——感覺跟莊子有相通。(這方面我了解得少,只讀過《心經》)

第一次回答。希望這是一個如切如磋的地方。


v2的答案:謝謝某位讀者的提醒,我以前寫的答案表達的概念和原始概念貼合度不夠,所以我再寫一個答案。

先說說v1的核心問題,我在寫v1的時候,把「妙」是認做「事實」這個含義的。由於「妙」這個概念在整個道德經中只是用了一次,所以這個錯誤不容易在上下文對齊的時候被發現。但我現在已經不採納這個翻譯了,至於理由,讀者實在有興趣,我需要您順序讀一次這個專欄:《道德經》直譯。

妙的錯誤引起的問題其實只是一點點。但因為這個問題,v1把「目標」給泛化了,表達為「任意」的目標。但如果您完整看我在專欄中的完整邏輯鏈整理,您會發現其實道德經的目標並非是泛化的目標,而是僅僅是「維持系統長久和生存」這種類型的目標。這樣一來,v1的意思似乎是那個意思,但兩者是不完全貼合的。

道德經中的「聖人」,首先是「領袖」,是其他人會跟著他走的人(我個人認為這種理論推廣到其他領導者並沒有什麼不妥,無論多少,只要有一群人即可)。每個群體,都有一個群體的目標,人類的生活變好,公司的產品盈利,這些都是目標。為了實現目標,就有實實在在的事情要干,比如,要吃飽飯,總得有人在種地,長出糧食,這樣才會吃飽飯對吧?牆上掛上標語,畝產一萬斤,這不會導致吃飽飯的對吧?所以,團隊必須「虛心實腹」,口號不重要,實際的那個事情才重要,這對吧?

問題是,人要團結很困難,人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好,這是人其中一個需要,虛心實腹付出,並不能快速讓自己比別人好,他就會用各種「概念」(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的「絕學無憂」的「學」)來說明,自己就是應該比別人多拿。誰都想多拿,就需要用「理論」證明自己是可以多拿的。這樣的結果是,這個團隊的精力就不是「腹」,而是「心」了。都不打糧食,而去爭取話語權了。

那麼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怎麼辦呢?他必須讓團隊回到「虛心實腹」上。他的工作即不能是增加「概念」(誰好誰壞),導致更多的爭吵,反而應該和大怨,背余怨。不求自己的名,避免系統更大程度的爭吵。也不能自己去實腹打糧食。因為只要整個系統都在打糧食,團隊就會發展,他去了打糧食,需要他乾的事情(和大怨)就沒人幹了。

所以,所謂無為,一方面指他就是不在打糧食(而且讓別人擔起這個作為,並且從系統中獲得回報),另一方面指他就算起了打糧食的作用,他也不能擔這個「名」,從大家的「認知」上,他也什麼都沒有干。但他乾的東西對大家都很重要,這就是「無為」,「無為」即「無所不為」,只有你能看到他的目標的時候,你才能看懂聖人的行為。

v1的答案:

首先理解《道德經》的基本含義,參考這裡: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in nek 的回答

那個文檔的最終可以表述為下面這幅圖:

其中,「德」,原始的解釋就是「於道中」。你把「道」做「路」解還是做「道理」解,都是這個意思。

然後你就可以理解到底什麼是「無為」了。它包含兩個含義:

1. 定義有可能實現的欲

2. 個人策略和妙共同作用達成欲,而不是直接靠個人行為去達成欲

無為即無所不為,我們來舉個例子吧。比如你要推一款手環產品,你一種推法是到處做廣告,說這個手環的質量多麼多麼的好,你們這個團隊多麼多麼有誠意,犧牲了多少個日夜生產這個產品,大家都應該來買。這個效果不用我說,效果最差了。

高明的推法是這樣的:

1. 寫軟文到處放數據,說現代人的身體每況日下,不用提你的手環

2. 支持那種年富力強,中道崩殂的新聞,說明身體不好,再多的財富也沒有用,再多的親情也沒有用,最大的福是身體健康什麼的,也不用提你的手環

3. 輸出各類技術分析報告,說明監控身體狀況,提醒按時鍛煉的重要性

4. 把你的產品做出幾個擊中要害的亮點,申請專利

5. 把你的產品做得比同類產品好

6. 市場調查,看哪個特性是最大目標人群關注的

最後不是你去讓別人買你的產品,是別人來找你要買你的產品。那個時候,在賣手環這件事上,你就是無為了。

有一位讀者問我更多的細節,讓我想到了另一個解釋的方法,一併發在這裡供參考:

作為程序員,我考慮問題的方式是考慮一段思考邏輯的運行結果。

我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可以這樣認為)做功,現在我需要把一個物體提高30米,克服重力做功,我需要消耗30*g的功,這叫「有為」,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事情。

但我換種方法,跟你吹噓說馬雲說了,你把這個物體拿到樓頂去,阿里巴巴會給你100萬,結果你信了,求我讓你把東西送上去——我做功2g,你幫我把東西提升30米,當兩者的差距變得極大。我的行為稱為「無為」。

現在明白了么?

無為是不用自己的功耗實現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

BTW,我可沒有說前面這個營銷方法就是好。刀子在你的手上,你用來幹什麼那和刀子沒有關係。如果你要因為對網路推廣不爽,就連帶認為這個道理不對……你就是在給我例證為什麼道德經很難被人理解:別人描述一個例子,只是提取例子中的其

中一個屬性,但你非要這句話什麼都是對的,這樣就變成什麼例子都舉不成了。老子說天下猶如一個「橐龠」,人家是提取風箱那種「你推它,它會讓你,但風會從其他地方走」的那種屬性,沒有說天下就和風箱那麼大,也不是說治天下的人和推風箱的人是一個水平。能把道德經解釋稱飛升之類的人也是這種類型,借老子的名

來用而已,他們根本就和老子無關


個人覺得應該通過對有為的否定來理解無為,而不是直接去把它當做一個實體來理解。


「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自然是道的運行規律,正所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不是指大自然,不是道之外的某種實體,而是自然而然、自在無為的狀態。道化生萬物,是自在無為的,並非有意而為。

道的本性是自然,人也應該效法自然。道在自在無為的狀態中化生萬物,而人也可以通過「無為」達到「無不為」。對個人來說,「無為」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則。老子說: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對統治者來說,「無為」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手段。如果統治者不實行無為,就會導致社會混亂。老子說: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總體來說,老子的「無為」並非完全消極,而是希望通過「無為」來達到比「有為」更好的效果,也就是「無不為」,具有一定的現實關懷。而後來莊子則將它發展成了完全消極的「無為」,較少關心社會現實,把「無為」變成了個人通往逍遙境界的手段。


這個問題下面有關無為的解讀不自覺的出現了很多佛家的偈語,這其實很奇怪。

雖然佛家講究超脫和破除五蘊,但是老莊的無為並非此意。

老子的無為按照在下的理解是因勢利導,居於合理的地方,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強行改變。其實也是「為」的一種。

莊子的無為更多體現了他逍遙遊的本意,追求形與意的結合,因為莊周夢蝶,無分莊周與碟,那麼無為就是不去強行解讀莊周與碟的差異和無法共存的點,換作同一物的「有」和「無」的「玄」之道。

註:玄的本意是繩結的意思,也是太極陰陽的意思。


去年在梳理藝術史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觸碰到了貫穿了現當代藝術史的一條脈絡,對其中的一個特徵有了一些感觸,但是說不上來具體是什麼樣的。這個東西一直在腦子裡轉,看藝術作品的時候能看出來哪些作品中有這個,哪些作品中沒有,不過也僅此而已。

我有一個習慣,每天在工作室畫畫的時候都喜歡聽有聲讀物,最近的內容以道家經典為主,因為以前看過這些書籍,所以聽起來並不費勁。

今天聽的是《管子》,當聽到裡面一句「藏之無形,天之道也」時突然明白了之前一直在腦子裡轉的那個東西是什麼了(對於中國古人來說「天」和「時間」是同一個東西)。

「天道」是「無功之功」,是不顯的,雖然起了作用卻貌似什麼都沒做,「無為」是施加這種「功」的「法」。

「無為之法」是什麼樣的呢?可以用兩句話形容,就是「順勢而動」,「以四兩撥千斤」。因為掌握了事物運行的「勢」,所以可以通過給事物施加一定的「功」來改變該「勢」的走勢,而這種「功」不需要多大,恰到好處即可。就好像一顆滾動的球,我們只要輕輕碰一下就可以改變其軌跡。「無為」就是這種「輕輕一碰」,不明顯,卻有用,從結果上來看是沒有痕迹的。


老子明顯是一個信奉市場經濟的……


能歌者不能者聽之,能舞者觀之,巧者不巧者辨之,賢者不賢者任之。夫養木者必將伐之,待士者必將死之。綱之以冠冕,釣之以爵祿。若馬駕車輅,貴不我得;彘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虛貴,德不虛守;貧有所倚,進有所恃。退者非樂寒賤,而甘委棄。——《化書·仁化》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經·48》

這段話是解釋隱士的,道理是一樣的。

歌舞,官吏,武士,都是需要常年為學練習才能掌握勝任的技能。。歌舞者就是做明星的,巧者就是做廣告的,賢者就是做管理的,士就是當大兵的。。無為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給人打工,別混青春飯。

所以無用之用,無為而為。思路也很接近,古代是從來就沒有什麼「著作權」「專利權」概念的。適時天下亂戰紛紛,戎馬生於郊。追求有為的人生恐怕要歷經劫數變數,母馬都被用作戰馬你的所學所為又能有多少福氣消受呢。反倒是手下有聖人便欲圖天下,多賢良便貪求土地,兵多意盛將多心狂。所以《道德經》主張絕聖棄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

到了莊子這種思維就從為於不為轉變成了用與無用。。人生更像是一盤圍棋,閑棋冷子往往是做「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的打算。現充以及短視主義者通常只能勝任連級別的管理和執行工作,而營一級就要能夠統籌調度,團級就要有一定的指揮應變配合能力了。

老子曰:輕天下即神無累,細萬物即心不惑,齊死生即意不懾,同變化即明不眩。夫至人倚不立之柱,行無關之途,稟不竭之府,學不死之師,無往而不遂,無至而不通,屈伸俯仰,抱命而行,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為義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止以義,而不可懸以利。君子義死,不可以富貴留。故為仁義者,不可以死亡恐也,況於無為者乎!無為即無累。無累之人,以天下為量。夫上觀至人之論,源道德之意,以考世俗之行,乃足薄也 !——《文子》

所以道家一直在講究「長生」倆字,到了後來《西遊記》第二回祖師談道。講為術不過「趨吉避凶」;從流不過「壁里安柱」;守靜無非「窯頭土坯」;行動皆是「水中撈月」。。世人逐偽,大道至玄。凡人只見得公案比語外象包皮。所以無為或者可以理解為無偽。


無為就是不刻意做什麼,當然也包括了不刻意不做什麼。做每一件事都是自然而然的,比如渴了喝水,餓了吃飯,無聊了看看電視,想工作時努力工作,想玩時好好玩,看起來和別人沒什麼區別,但不會糾結到底做不做一件事,也從不會違背自己的心愿。


我老覺得就是老子為了省墨水,把六個字改成倆字:盡人事,聽天命。


無為就是一切按法則來辦,不要人為主觀地妄想破壞法則,這樣才能最終了解法則、適應法則,更好地利用法則。


問這個問題就像問:

木馬到底是一個什麼馬

醬油到底是一個什麼油

松島到底是一個什麼島

「為」的反義是「不作為」,不是「無為」。「不作為」確實是一種「為」,它的所為是「不作」。但「無為」無關「為」,因為它不在「為」的範圍內。


善現當知。若一切法本性遠離。即是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如來證覺諸法實性無造無作。

善現復言。是故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無所證故名現等覺。

佛言。如是以一切法一性非二。善現當知。諸法一性即是無性。諸法無性即是一性。如是諸法一性無性是本實性。此本實性即是一相。所謂無相。是故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無所證故名現等覺。所以者何。諸法本性唯一無二。善現當知。諸法本性即非本性。此非本性即是本性。能如是知即能遠離一切執著。

善現復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難可覺知。

佛言。如是無知者故。

善現復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思議。

佛言。如是非一切心所了知故。

善現復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無所造作。

佛言。如是以諸作者不可得故


無為的背後是「全」為,無不為。

「全」的概念是理解《道德經》的關鍵所在,道可道,非恆道。即道不可言說,說的背後是一分為二,即破缺性。而道的本質在於其自身的完備性或完全性。

《六祖壇經》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即如是。

《六祖壇經》所說背後蘊含的也是道或萬物本身具有完備性,不須假於物。故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在數學上,即分形。即萬物在本質上都是自相似的。


全然忘我的一種作用,如同吃喝拉撒,平常的不能在平常了。

如同學開車最開始是有為,顧了油門顧不了剎車,丟東拉西。開過幾年之後非常熟練,同時照顧全局,可以聊天,聽音樂,看紅綠燈,照顧車速等等,同時把車開的很好,自然而然,這就是無為的具體體現。如同切菜,最初也是小心意義,唯恐切手,再怎麼小心也會切到自己。熟練了不需要看著菜與刀,一邊說話一邊切,切的飛快,絲毫不會切手。開始是有為,後來就是無為。

無為是本能反應,自然達成,毫無刻意,要達到無為必然經歷了有為,有為是為了更好的無為。

佛教講的無為,是個體消失,融入了整體,沒有"主觀與客觀,全然無我,整體發生,無為也沒有無為者的存在。只是一種作用,一種整體的發揮。


或可將「無為」中的「無」作名詞解,那麼就可理解成「無在為」,「無」又作何理解呢?借用《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理解了需要損之又損的那個東西及其損無可損之後的狀態,大概也就理解了無,老子又說「為道日損」,那麼「無」可理解為本體,類似佛教所說的「真空」「無相理體」之類,「為」則是其作用的顯現,為「妙有」(純屬個人之見)


道家的「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應天地自然規律之理,是順勢。 佛里的「無為」是不執念,放下慾望,講的是精神力,內心修鍊。 道為物,佛唯心。


一切有為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法。

世間法包含很多東西,人情事故、行為管理等。

出世法則包含各種佛經,各種流派的修行方法,包括我們稱為迷信的那一類形式。

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順心時會消逝,不順心時也會消逝,應時時以不執著不斷滅的「不取」態度對待。

修有為法而不執著、不斷滅,便是修無為法。


無為的前提是了解規律,掌握規律,無為就是順應規律。

老子是哲學家,思想家,但我卻更願意把他看成是科學家。他以有生之年,洞悉萬物之規律,參透人生之奧義。

「無為」替我們解決的是「怎麼辦」的問題。有人認為老莊的無為思想是消極的,虛無的,這恰恰是誤讀了「無為」。

「道可道,非恆道」。「道」是我們面對的世界,世間萬物都有其自身的以及與周圍事物相互作用的規律。人切不可違背這個規律,否則就是自討苦吃。

老子無為思想的積極意義就在於它鼓勵我們去發現、了解、認識「道」,從而掌握「道」,能在世界中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

因此,「無為」不是消極等死,而是順應世界規律地生活。

天亮了,我們就起床工作,天黑了就睡覺休息。

餓了吃飯,渴了喝水,

這恐怕是人對老子「無為」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踐行吧。從這點出發考慮更複雜的事情,就會了解老子「無為」思想的精深與偉大了。

90年代我國有個動畫片叫做《海爾兄弟》,動畫片的主題曲歌詞唱到:

打雷要下雨

下雨要打傘

天冷穿棉襖

天熱扇扇子

智慧就是~這麼簡單~

大家共勉^_^


推薦閱讀:

金星和楊麗萍有什麼可比性嗎?
食肉的人類能否問心無愧地說自己是善良的?

TAG:思考 | 文化 | 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