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問什麼二戰時德國幫助過我們中國國軍政府抗日,但是還援助過日本很多比如潛艇,重水樣本等等?


德國和中國只是做生意而已

而且德日同盟後就不給了,而且還把中國後續款項吞了,武器質量也有問題。

你咋不說日本也同樣賣中國軍艦和武器呢


不矛盾!

德國一直是中國(清政府、民國政府)的主要武器供應商。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大選中獲勝,出任德國總理。在中德軍事合作領域,阿道夫·希特勒見蔣介石政府驅逐蘇聯顧問、與蘇聯交惡、發動四一二事變、圍剿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等行動與其堅決反共的立場非常合拍,同時中國蘊藏的豐富自然資源(特別是如鎢、銻等戰略資源)和廣闊的工業品市場,也正是德國復興的重要便利條件,而且作為蘇聯的鄰國,完全可以作為有效的牽制力量和共同反蘇的政治盟友,加之他上台之後廢除了凡爾賽條約的種種限制,因此來華德國軍事顧問的級別與規模逐漸提高,原先帶有遮掩耳目的私人性質而逐漸轉為公開的官方援助。雙方都有好處!德國得到了money,
而八字鬍也需要錢來助其裝備德國武裝力量,好跟英法等開戰。至於幫助中國么?反正自己首要任務在歐洲。(八字鬍才不管日本死活呢)知友說的:

民國有大洋,Nazi有好貨,一拍即合。

裝備德國裝備的國軍

後來中日開戰,Nazi當局是不明確支持任何一方的,反正是你們亞洲人打來打去,我還能多賣一些軍火物資(軍火販子的典型心態,參考一戰中的美國)但是德國教官不少依然還保持著中世紀騎士風尚,覺得都是我帶出來的兵和士官,而且作戰往往是最好的課堂,所以就跟著上戰場了,有些德國軍官甚至還衝鋒在前,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但這些和Nazi政府無關。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組成軸心國體系,Nazi當局即宣告根據條約限制,即日起停止一切對華物資和人員的供應。這已經是二戰時期了!但是因為之前國府已經大量購入德式裝備,其中包括頭盔等,所以抗戰戰場上才會出現不少戴德制鋼盔的國軍士兵。(好像共軍也裝備過?)

至於德國援助日本,那是因為兩國最大的共同敵人:美國

軸心國之間的互相援助啊!

打個比方:幾個小盆友玩卡片,小國手裡有錢,但手裡卡片的等級和數量最爛,他有兩個好朋友:小德和小日,但小日前幾天剛打過小國,自然不能向小日買卡片。只有向卡片又多又好的小德買。

過了幾天,小日太欠揍,惹了小國竟然還敢惹小美,小美正和小德打架著呢,於是兩人跟小意結成軸心三人組。三人關係越來越好於是小德不再賣給小國了。

所以,一句話:

德國當局在抗戰初期對華有援助行為,但是二戰期間則沒有。


因為德軍是抗日主力,幾千萬德軍在日本投降後渣都不剩。

美、蘇、共都是在游而不擊。


你不知道蘇聯也大規模支援中國吧?大炮坦克一樣不少,建立了蘇械師。武漢會戰還有犧牲的蘇聯飛行員呢。


中華民國對於德國來說只是個商業貿易夥伴,日本對德國來說則是有著共同的敵人。孰輕孰重高下立判。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這些在空間給希特勒洗白的行為?
為什麼德軍在之後能組織強有力的突出部戰役,卻在盟軍諾曼底登陸的時候顯得那麼無力?
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的惡魔,為什麼提到日本大家恨的是這個國家,而提到德國大家只恨希特勒?
如何理清二戰史脈絡?
如果二戰蘇聯先進攻德國會出現什麼結局?

TAG: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