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冷水結晶的微觀過程是怎樣的?
01-07
按照基礎物理的知識,水結晶應該就是水分子形成大規模氫鍵的過程?那這些氫鍵的形成與壓強、溫度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需要結晶核?如果完全沒有結晶核的純凈水在極其低的溫度下(比如零下100°C時)還會繼續保持過冷嗎?
純過冷水的結晶是均相成核過程,即不需要界面,在液相中直接產生晶核。根據經典成核理論,如果在過冷水中形成一個半徑為r的晶核,體系的自由能變可看做兩部分貢獻:由水變冰的化學位變化,和冰水表面帶來的界面張力變化,這兩部分自由能貢獻是相反的且都和晶核尺寸有關,這樣就存在一個臨界尺寸rc,使得兩部分自由能貢獻之和出現一個極值點。如果溶液中的晶核尺寸半徑大於rc,則傾向於結晶;反之,如果半徑小於rc則傾向溶解。該極值點的自由能變,就是過冷水均相結晶的自由能位壘。根據阿倫尼烏斯公式,這個均相成核的速率可由該自由能位壘以及指前因子得到,其中指前因子可用擴散因子和取向因子估算得到。有了這個速率就可以估算結晶所需時間。需要注意的是,能壘和指前因子都和溫度有關,在過冷水溫度為零下20度時,其結晶所需時間等於宇宙年齡@_@因此,可以認為在零下20度以上時,過冷水不會發生均相結晶,必須存在界面,也就是異相成核。這就是經典成核理論解釋為什麼過冷純水不結晶。
但是經典成核理論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隨著實驗和理論解釋成核機理的深入研究,有越來越多的現象無法用經典成核理論來解釋。而且,無論是實驗還是理論模擬,對成核問題的研究都存在尺度上的困難,因此對過冷水結晶的真正微觀解釋仍不夠清楚。水的結晶明顯比離子鹽要複雜,甚至和原子晶體的結晶研究困難度相當。目前理論模擬方面,使用TIP4P/Ice力場和一些特殊的極化力場可以模擬一些很冷的過冷水結晶機理,但對於溫和一些的溫度,如零下20到35度,則很難研究,因為在這種條件下,水的微觀結晶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水中氫氧鍵的振動頻率是大於1飛秒一次,也就是說一個水分子一秒鐘要發生10的15次方次振動,而在一般溫度下,成核都是一個毫秒,秒甚至分鐘級別的過程,這使得從微觀角度從頭研究水的結晶極為困難。因此,目前的機理研究局限於受限水的結晶,例如水在一維納米孔道中的結晶、水在雲母,石墨烯等二維表面的結晶等。
當然直接用模擬開研究水結晶的工作也很多,隨著計算機水平的發展,這方面工作已經越來越細緻,但至今仍然達不到能夠清晰解釋原理的水平。具體可參閱nature/science上的相關文章,因為我是手機碼字的沒辦法說得很細緻了。
那麼關於樓主問題的具體回答如下如下:
水的結晶確實是氫鍵的大規模形成過程;水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會形成不同晶形的冰,有大概16種晶形,具體克查閱英文維基百科中ice詞條,裡面有詳細的相圖。在零下100度,水不會繼續過冷,事實上,零下40度以下就很容易形成均相結晶,原因見上面的討論。至於結晶核的作用是提供一個固液界面,在固相界面上水更容易形成有序結構,從能量角度說,就是固相界面能降低成核所需的自由能,能夠更容易的結晶
正好一直在做成核方面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工作, @鍾二呆 解釋得很詳細了,在他的基礎上介紹幾篇看過的關於水結冰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文章。
1. Matsumoto M, Saito S, Ohmine I.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ice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leading to water freezing. Nature, 2002, 416(6879): 409-413.
他們成功的用TIP4P水模型,在NVT的系綜下模擬了512個水分子在230K 結冰的過程(他們在其它的溫度也做了模擬,目前512個水分子的系統只有230K 的做出了結冰)。 水結冰過程如下圖所示(亮藍色的線代表冰中的氫鍵):推薦閱讀:
※為什麼電池容量說A而不是C?
※高端研究人員是否在逐漸老齡化?
※醫學生學習物理的意義在哪裡?
※很低溫度下的肥皂泡結冰時為什麼不會破裂?
※用手按壓一個玻璃圓珠一側,圓珠往前方滾去,為什麼跑一段距離後,會往回退,這屬於什麼物理學運動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