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領域,理論和實驗哪個更重要?

由這個問題而來楊振寧為什麼被給予高度評價?其學術地位如何?。


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得到規範……

是指「沒有理論的實驗和沒有實驗的理論哪個更糟糕」?是指理論與實驗的先後順序?是指理論的簡單性與理論對實驗的符合度哪個約束在選擇理論時應當更優先被滿足?

因此我真的看不懂……


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學。

沒有理論,物理學就沒有用。

儘管實驗學家有時會不太肯定自己的實驗是對的,其他人也不會懷疑。

儘管理論學家通常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對的,其他人也不會相信。

事實上沒有理論是正確性毋庸置疑的,它們永遠只會有支持性依據,而沒有證據。

理論永遠處於實驗的挑戰之下,任何一個完善嚴謹的實驗都可以否定理論。

但理論的威力是巨大的,有了理論,我們理解了一部分世界,獲得了可靠的預測和設計的能力。

所以那些至今仍存活的理論才彌足珍貴。

結果最後被人銘記的,通常是理論學家。

========

從這趨勢看來貌似還是陰謀論更受歡迎一點。

不過我想請各位回想一下:

中微子超光速的實驗,有藏著掖著了么?還不是個個喜大普奔,跟發現新大陸似的。

中微子震蕩的實驗,有藏著掖著了么?還不是個個喜大普奔,跟發現新大陸似的。

當然第一個實驗確實是做錯了,這個就不說什麼了。

但你要知道,各個大學都有一群閑得蛋疼的理論學家,巴巴地盯著實驗,恨不得出點意外好給自己一個飯碗。

舊理論再成功,也不是他們的功績。


李政道說:

沒有實驗物理學,理論物理學就徘徊不前!

沒有理論物理學,實驗物理學就漂泊不停!

還有一個說法

一、如果一個優雅的理論與實驗相符,其正確性毋庸置疑;

二、如果一個優雅的理論與實驗不符,實驗肯定是錯的(海森堡公理);

三、如果一個不優雅的理論與實驗不符,事情則還有可為——通過改進理論有可能使它與實驗相符(玻爾修正案);

四、如果一個不優雅的理論與實驗相符,事情就沒指望了(伽莫夫觀念)。


事先聲明:以下內容適用於物理學,至於其它學科並不保證適用性

一般人總是認為物理學就是做一大堆實驗,然後根據實驗結果找規律,找到規律就變成了理論…… 至少目前絕大多數教材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但是事實是,那是400年前的物理學,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現在的物理學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樣子了(當然我們一直學到大學,學到的物理也大部分都是200年前的)。

曾經我們對自然的(科學的)了解極少,當人們發明了「控制變數法」以後,物理學基本上進入了以科學的實驗為基礎,總結實驗規律的階段。當時人們創造物理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描述周邊的世界,所以當理論能夠符合實驗,那就是一套正確的理論,並且在當時,做實驗的成本與現在相較是很低的,材料的選取提煉等都相對容易,所以那個時候的發展套路就是先實驗,後理論。

但是現在的物理學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我們走的套路基本上變成了先理論,後實驗。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①我們已經有了經受大量實驗檢驗的理論,於是新理論的不同產生路徑就被砍掉很多,因為每提出一套新理論,它都必須符合舊理論,也即許多人講的一套新理論在某種極限下要退化為舊理論,加之一些我們要求它滿足的原理,大量的可能性就被排除,以至於我們幾乎可以純粹通過推理來獲得更為普適的理論;②當今做實驗的成本大大提高,就拿現在很熱門的量子引力理論來說,要想做一個實驗去找到所謂的引力子,有可能要一台銀河系那麼大的加速器,這使得用實驗數據來總結規律變得不切實際。

所以現在我們的研究模式基本上是這樣:我們根據某些已知的前提或原理(所謂的motivation),然後通過數學推理構造一套理論(這樣一套理論必須滿足至少基本原理以及與舊理論的相容性),接下來我們通過推理得到一些理論上的結論(所謂的預言),最後通過實驗來驗證這些預言是否成立。

由於目前不同理論產生的預言差距會比較大,一套不正確的理論根據大量推理得出的預言被實驗驗證的概率是極低的,於是如果預言被驗證,一般就認為這套理論是正確的。

由此也基本可以看出為什麼貢獻主要被安在理論學家上……


謝邀。科學方面的我不會答,我就說下最傻逼的那種物理學(就是被叫做理論物理的)方面的吧。一句話,實驗重要。為啥:我這麼說不知道行不行:搞理論物理的人,太多了。而且不乏「精英」。閑得蛋疼的,胸懷大志的,像鷹一樣的,像狼一樣的人多了去了。但歸根結底,理論物理不是個需要天賦的東西,也就是說,這活兒就跟搬磚一樣,差不多大部分人都能幹。但實驗不一樣。實驗這個東西,還真不是隨隨便便就行的一個活兒。

話說到這大概各位看官心裡都有種噴的衝動,不好意思了。不過其實事情就那樣。


你去問哥本哈根學派他們會告訴你,觀測不到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_^

阿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理論是實驗思路的開啟。


托馬斯·庫恩的一個說法很有意思,大意是這樣的:

那些不符合當前科學理論的實驗結果往往會被掃到地毯下面,直到有一天有一個新的符合這些實驗的理論出現,這些結果才會重見天日。


個人認為理論與實踐都很重要。儘管當前許多人高喊「理論結合實踐」,但如果我們從中仔細推敲的話,這句所謂的「金玉良言」也是缺乏說服力的。

我覺得實踐的實質其實是歸納。歸納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一般性和普適性往往有待商榷,不然的話牛頓體系不會被相對論、量子論所推翻。更何況,理論分析的原始依據也是人們通過數以萬計的實踐所獲得的大家都公認的顯然普遍的自洽結論。

譬如歐幾里德幾何就是一種理論體系。儘管我們通過測量也可獲得一些結論。但是有兩個因素我們永遠不可迴避:其一,實踐所獲得的結論是否具有一般性;其二,若是儀器不幹凈,難免會有些誤差,儀器精度不同,測量的結果也就不同,這在一些精度較高的儀器中很明顯。若是忽略其微小的誤差,其結果是否應該是相同的呢?(若是果真真是相同的話,那麼結論也許就是普適的,可以作為一條定理或推論加以使用。)

舉個例子:我們小學就學過三角形內角和為180°。不過當時是通過畫出幾個不同形狀的三角形,並通過量角器測量得到的。這種方法確實可以發現一些新問題,並且能夠從中歸納出一些新結論,但是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上面提到的兩大因素這裡都涉及到。)即使在測量過程中絕對無誤差,你也不可能把無窮多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一一測出來。畢竟數學與科學上,結論往往要求具有一般性與普遍性。對於某些具體問題當中,可能會涉及到無窮多種情形,實踐也不可能將這無數的可能一一歸納,因為這個過程你是永遠無法完成的。更何況,理論分析的原始依據也是人們通過數以萬計的實踐所獲得的大家都公認的顯然普遍的自洽結論。因此,用理論思維研究某些具體問題有時也未嘗不可!而且理論思維也可以起到「確認」的作用。譬如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我們首先是過三角形任意一點作出與其對邊平行的直線,再通過「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將任意形狀的三角形都歸結為一個平角,進而得證。可見理論思維再科學研究中具有「確認」的作用。要是沒有理論思維,你不可能確認兩個貌似不相關的事實竟然是同質的!正如同三角形內角和為180°正是「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必然結果。而我們所說的發現,更多的是指那些與已知的理論相互獨立、不能互推的新課題。

由此可見,實踐方法實際上也有不足之處,需要理論方法做參照。實踐方法用于歸納,理論方法用於確認,二者缺一不可,科學研究中尤其要注重二者獨有的優勢。


我總覺得,從一定意義上,科學說到底就是一套描述世界的理論,而實驗是我們獲得理論的方法,有時用以探索方向,有時用以驗證猜測。但是說到底,目的和本體還是理論。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最終留下來為人們所記憶、應用的,都是理論,而那些精妙的實驗,大多只是留在科學史里。當科學發展完全時(雖然不大可能),它的成果會表現為一套理論,實驗將完全凋亡,可是科學無疑還是在的。

所以我覺得理論重要些。

但這並不是說就可以沒有理論。舉一個不夠好的例子,喬丹和皮蓬在一起,無疑喬丹要重要些,可是這並不是說公牛就可以沒有皮蓬。


骨頭和肉哪個更重要?我只知道少了一樣都是死路一條。兩個東西不同質,沒法直接比較。


這個問題是個流氓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幸好現在不是考試。

因為我的回答考試肯定通不過。

答案就是——都重要。

當然,這也是一個流氓回答。


理論和實踐,就像科學的爸爸和媽媽,就看你愛爸爸多一些,還是媽媽多一些,一般媽媽會比較辛苦一些吧


我承認實驗要比理論對物理學的作用重要的多

但是真的喜歡不起來實驗啊


個人認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


謝邀;

我人為理論重要還是實驗重要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沒有實驗我們就無法獲得建立理論的最基礎數據;再次,沒有實驗我們也無法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

最後,沒有理論,我們永遠也無法理解到底做了什麼樣的物理實驗,到底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到底我們還需要做怎樣的實驗;我們怎樣設計實驗才可以驗證我們的想法;

我想你誤解「高度評價」這句話,或者說你不清楚這句話的使用原則;所謂高度評價,意思約等於覺得某件事物很有價值;但是不要忘了價值這東西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價值;我想理解這句話的根本是理解價值的含義;

另外你問到」學術地位「,這無疑也是個相對的概念,而且他的學術地位並不僅僅是實驗成就的,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你想問的問題應該進行修改,最好的問題通常都是一系列能用」是/否「來回答的問題,這樣你就能得到絕對的答案;


謝邀

感覺這個問題就目前的我而言是完全沒有資格來回答的,但是既然被邀請了,就還是來說上幾句個人的想法

理論是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

至於哪個重要這主要是看自己對哪個方向感興趣。。。


左手更重要還是右手更重要?如果說右手更重要,離開左手一隻右手能幹什麼?


說個比較通俗的吧,實驗和理論相當於汽車的前輪和後輪,實驗決定了物理的方向,理論是物理的推動力。

每個物理理論的適用範圍都是依賴實驗去檢測的,實驗是舊理論的突破口和新理論建立的基石。

依靠一些實驗的數據,通過數理邏輯(理論)作出部分假定,則可以建立一套內在完備的理論。

新理論又得通過實驗不停的查驗,檢驗它的適用範圍……然後又是一輪循環

當然了這只是對一般理論有效,對於高深的民科物理理論來說,數理邏輯與實驗都不需要……


瀉藥..理論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 之後理論在反饋應用到實驗上 實踐對應的便是實驗 這兩個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沒有對比誰更重要的關係吧..


推薦閱讀:

有把畢生貢獻給科研事業的覺悟,理論和實驗學科哪個更加適合我?
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分別有什麼用?
化學反應中形成的沉澱顆粒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決定?
大自然的規律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定呢?
兩三百年之前自然科學研究比現當代更容易嗎?

TAG:自然科學 | 實驗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