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引爆點》這本書?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引爆點出現?


《引爆點》書中 3 要素:

  1. 個別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若特定人物中有人意識到了時尚趨向,然後通過社交關係、積極努力和個人魅力,便可將某種信息廣泛傳播,這其中有聯繫員、內行、推銷員 3 類人物;
  2. 附著力因素法則(Stickiness Factor):信息本身要具有影響力;

  3. 環境威力法則(Power of the context):人類對外部環境變化季度敏感

以此作為框架,說說我目睹過的流行引爆。

首先是 UGG。

碰巧前幾天看到問題「UGG 靴子是怎麼火起來的?」(
UGG 靴子是怎麼火起來的? ),@鬥戰勝佛唐伯虎 援引《21 世紀商業評論》丁家樂的文章有了很好的說明。而我也就其內容向朋友求證—— UGG 的流行原因,正符合《引爆點》的 3 要素:

1. 個別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

傳統的推廣模式——做廣告、出現在時尚雜誌和時裝秀上、吸引消費者到櫃檯上購買——對於 UGG 顯然是行不通的,這種看上去丑笨而且難以搭配的鞋難入時尚話語圈中意見領袖們的法眼。於是,Deckers 轉而尋求說服時尚話語圈中的另一類「燈塔」——明星。他們先嘗試將一雙 UGG 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因主演《海灘護衛隊》而被狗仔隊瘋狂追拍的女星帕米拉·安德森,並同時精明地附送了一雙 UGG 童鞋給安德森的小女兒。舒適的腳感讓 UGG 首先穿到小安德森腳上,為了和女兒搭配親子裝,安德森也嘗試穿了一次 UGG。它出眾的保暖性和舒適性折服了安德森,人們從此頻頻從八卦圖片中看到安德森在拍攝現場時穿著它,並開始疑惑為什麼這位當紅女星如此青睞這雙古怪的靴子。

在勾起了一小撮流行敏感人士的好奇後,Deckers 決定再下一程,開始有計劃地向那些被狗仔隊曝光最頻繁的明星們贈送 UGG。

2. 附著力因素法則(Stickiness Factor):

2000 年,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在收到 Deckers 送出的 UGG 後非常喜歡,隨即買了 350 雙送給她所有的員工,並在節目中「奧普拉的最愛」單元向觀眾隆重介紹了這雙鞋。於是,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注意到這種外形古怪卻被眾多名人愛不釋手的靴子:格溫妮斯·帕特洛、卡梅隆·迪亞茲、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甚至斯皮爾伯格全家都常穿著 UGG Australia 出現在公開場合,而他們的街拍圖片頻繁出現在時尚雜誌上,「以身作則」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穿著潮流。

UGG 引發的熱潮終於讓時尚界再也無法裝聾作啞,2003 年,隨著皮毛一體的鞋子開始出現在米蘭和紐約的時尚秀上,曾極度抗拒 UGG 的時尚頂端人群終於正式承認了 UGG 的時尚地位。

時尚話語圈的全面淪陷使得市場已經累積了足夠的心理熱度。越來越多的好奇者開始搜索,究竟在哪裡可以買到 UGG。Deckers 這時開始轉向消費市場製造話題,他們與美國大型連鎖百貨公司 Nordstrom 聯手,宣布每戶美國家庭允許在 Nordstrom 購買 4 雙 UGG。「限量」的噱頭將人們此前的好奇進一步放大,一時間,專櫃前排起了長龍,而這又成了引誘更多人加入其中的最好的廣告,這雙「丑鞋」的大規模流行終於被引至沸點。

奧普拉·溫弗瑞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在節目上的傳播更是達到千家萬戶。

另外,UGG 是冬天穿著的,保暖性能極佳。而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每年的購物高潮就是冬季的感恩節與聖誕節。UGG 的特性與人們購物習慣完全吻合,也促使了熱賣。文章後面說到的種種噱頭,其實也只是佐料。

3. 環境威力法則(Power of the context):

這就是後來,UGG 將潮流從歐美傳播到全球範圍,只是順其自然罷了。

然後,我能想到的還有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國內的火爆。

KK 的火爆,在@師北宸 在「《失控》這本書為什麼如此之火?它適合哪類人閱讀?」的回答非常全面。

1. 個別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

策劃方安排了大量 KK 與中國 IT 屆名人或者是「公知」進行對話,這些人在其圈子內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尤其如@李開復 除了是行業領袖外,還因為他對社會活動的積极參与,有著巨大的話語權。

  • 在北京 798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報告廳,KK 與張向東、李開復對話互聯網的未來。當時這場活動開始前半小時就爆滿,甚至連外場也坐滿和站滿了人。

  • 在北大的演講,300 人的場地,大約擠進了 350 人,很多學生都站著聽。

  • 在人大與中國互聯網人士對談。

  •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與松鼠會的小庄、《失控》譯者、TEDx 的 Tony Yet、許知遠等人的對話。

2. 附著力因素法則(Stickiness Factor):

我們需要承認,「榜單」對於公眾是有巨大影響力的。

《失控》還入選了《新京報》2010 年度社科類好書十佳和新浪 2011 年 1 月社科類推薦書目,國內最優秀的書評媒體之一《晨報周刊》的書評版編輯孫魁私下和我說,《失控》是他 2010 年讀到的最好的一本書;果殼網的主編小庄把《失控》評價為「國內出版的本年度最好科普書」。

3. 環境威力法則(Power of the context):

然後,就更不用說下面這張照片在全國範圍內的 QQ 客戶端上彈一下窗了造成的威力了。

當「KK 是誰?」這樣的知乎體在現實中被問起,你沒看過《失控》《科技想要什麼》《技術元素》都不好意思張嘴啊!

最後,知乎目前不也如此?

知乎改版後,問題被關注者眾多的「大號」關注了,才能被推送到很多人的時間線上。

答案也是如此,當被「大號」贊同了,非常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贊同。

「大號」的存在是不是就是「個別人物法則」(Law of the few)?

SNS 等網路服務只是把這種現象量化了,以及有了「時間線」這樣的辭彙使之更具體化了而已。


我們將用小米、微信運動、宜家、雕爺牛腩的故事,重新詮釋《引爆點》中製造流行的三大要素:

1. 抓住關鍵人物(who)

2. 產品要有附著力(滿足人性中的需求)(what)

3. 發揮環境的威力(where)

1. 抓住關鍵人物(who when)

在製造流行的過程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發揮同樣的力量。書中說要抓住的關鍵人物,指的是哪些人呢?

這些人,要麼

a. 是某一領域的內行

b. 是社交達人,擁有廣闊的人脈與強大的號召力

a. 關鍵人物——內行

小米作為手機行業的後起之秀(現已成為全國銷量最大的手機品牌),正是抓住了關鍵人物——內行的力量:

在初期,小米手機並沒有花費大量資金打廣告。而是從各大手機論壇,找來100位手機狂熱愛好者成為小米的天使用戶。他們正是手機領域的內行——如果你打算買新手機,你會詢問身邊手機專家的意見。如果你打算攢新電腦,也要請身邊的電腦專家做參謀。這些『專家』,在普通用戶的眼中,等同於這一領域的權威。遇到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諮詢這些『專家』,他們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傳播力量。小米手機正是抓住了手機專家、手機內行、手機狂熱愛好者的力量,才在得以在初期迅速擴張。

b. 關鍵人物——社交達人

雕爺牛腩的成功傳播,則在於抓住了社交達人的力量。在創立初期,雕爺牛腩邀請一批有著強大號召力的社交達人前來試吃。從留幾手、蒼井空這樣的網路紅人,到李小璐、鄭凱、田亮這樣的影視明星,都品嘗過雕爺的菜品,並且主動發微博宣傳。名人傳播,一呼百應,效果自然不必多說。雕爺給我們的啟發是,要抓住那些具有廣播站特性的社交達人。由於他們聯結著更多人脈,因此通過他們來傳播我們的聲音,便好比在操場上拿著小喇叭喊話,整個操場的人都聽得到。

下圖為雕爺牛腩聯合蒼井空(社交達人)進行微博營銷的案例

2. 產品要有附著力(what)

所謂的附著力,即:

產品須滿足人性中的某一需求。

這裡的重點,在於『人性』二字。吃透了人性,產品才有粘性。

全國有11億煙民,人們為什麼這麼愛吸煙。有的人說吸煙能解乏,有的人說吸煙可以創造靈感。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吸煙給人帶來快樂(獲得快樂幾乎是人類的最大需求)。

香煙中含有尼古丁,吸入尼古丁,刺激大腦產生多巴胺。而多巴胺的作用是什麼?多巴胺在大腦中負責傳遞快樂、愉悅與興奮。在談情說愛時,大腦也會產生多巴胺,從而使人感到愉悅。從本質上來講,煙民愛抽煙跟年輕人喜歡談戀愛是一樣的:他們都從中獲得了快樂——而快樂幾乎是人性中最大的需求。

見下圖,《人們為什麼愛抽煙》:

製造流行,我們需要香煙式的產品,滿足人性中的需求。

微信運動,大家每天都在玩。國內已有很多運動計步的APP,為什麼微信運動能獨領風騷,在中國年輕人中風靡開來?除了巨大的用戶基數,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在於:滿足了人性中的兩大需求:

a.比較(攀比)需求

b.社交需求

從小,人們就開始相互攀比:從小學比鉛筆盒,中學比球鞋,大學比女朋友,到工作後攀比車子房子票子——攀比是存在於人性中的核心需求之一。微信運動,搞個排行榜,每天比比步數,滿足的正是這一需求(攀比運動量,比攀比錢權勢可要健康多了)。

與此同時,知道朋友每天的運動量,為我們創造了新的社交話題。例如,同事小李周六走了3萬步,周一就會有人問他:『周末去哪兒玩啦?』。一段愉悅的對話,便可能由此展開。

正是因為滿足了人性中的攀比需求與社交需求,微信運動才得以在中國年輕人中風靡開來。

3.發揮環境的威力(where when)

環境的威力非常強大,甚至於可以左右人的行為。

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紐約,地鐵搶劫與謀殺案件頻發,當地警察為此焦頭爛額。而到了90年代,地鐵犯罪案件大幅降低。而這其中的轉變,竟始於治理地鐵逃票、清理牆上塗鴉。當小的違法案件(逃票)被治理、髒亂差被改善時,便營造出一個健康的環境,而人們進行嚴重犯罪(搶劫、謀殺)的傾向似乎也減小了。

讓我們回到國內的商業世界,看看小米、宜家如何發揮環境的威力。

首先,看看電視售賣,傳統的電視賣場是這樣的(機械排列,冷冰冰之感):

而小米電視則做出樣板間,營造真實客廳環境,使用戶感覺到『家』的溫暖,引導用戶購買電視

再看看宜家,異曲同工,讓你在『家』的環境中購買『家居』。

宜家與小米電視,創造了一種購買環境。除了『創造』環境,我們還可以『借用』現有環境,借力打力(即借勢營銷)。

在上海發生暴雨時,Uber的把APP上面車的圖標改成了船。好奇而又驚喜的用戶在微博、微信上大量截屏轉發,幫Uber進行了一次免費的傳播。

好了,以上就是筆者對《引爆點》這本書的重新解讀。

要想製造流行,就要抓住關鍵人物(who),製造產品附著力(what),發揮環境威力(where when)。

最後,我們用一張圖來整理上面的原理與案例。如有問題或建議,歡迎討論。


讀而思

duersi

為什麼會流行?

怎麼發起流行?

引爆點在一場流行中指的是什麼?

本書以流行病、犯罪率、時尚等的流行現象為例,從傳播人、傳播內容、傳播環境三個維度,提煉出流行三法則: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法則、環境威力法則,從而找到引發流行狂潮的引爆點。

目錄

1 流行三法則

2個別人物法則:三個有趣的人

3附著力法則:如何產生影響力

4環境威力法則:對改變極度敏感

小結

聯繫員、內行、推銷員對於發起口頭信息傳播潮至關重要。要想發起流行潮,就必須做到把有限的資源集中用到關鍵方面,集中用於這 3 類人身上,其他人都無關緊要。

下篇預告

下一篇文章《引爆點(下:擴散模型)》讀書筆記》將詳細介紹這三種人在傳播模型中充當的角色。如此,大家應當學會尋找或者扮演這種角色,創造流行條件。

招待不周,祝大家有個美味的周末~~

微信號:yunyingnote

運營好書 思維筆記


看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書就像見到他的髮型一樣,容易給人留下「另類」的印象,碰巧這哥們寫過兩本暢銷書——《異類》和《引爆點》,似乎都在自己的髮型中找到了命名靈感。

《引爆點》這本書雖然時間有點久遠,但影響力卻十分深遠,該書所提出的「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因素法則」和「環境威力法則」,總是被營銷人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今天讓我們尋著書中的3個小故事,來和大家探討下在實踐中如何運用這三條「神奇法則」。

故事1 引爆美國獨立戰爭的「騎馬夜行」—— 個別人物法則

「1775年的一天,一個叫保羅·列維爾的波士頓銀匠收到了當地一個小夥子的『告密』,說無意中聽到一個英國軍官對另一位軍官說——『明天要好好教訓一下美國人』,列維爾分析了這一線索,隨即於當晚就開始了他送出情報的騎馬夜行:他速度奇快,僅用兩小時就跑完了13英里。途經每個小鎮,他都敲門傳話,告訴當地民兵首領『英國人就要來了。』

列維爾的行動讓這條消息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凌晨1點,消息傳到了馬薩諸塞州的林肯市;3點,傳到薩德伯里市;5點,傳到波士頓西北40英里外的安道弗市,到早上9點,消息已經傳到了很偏遠的伍斯特市。這一行動導致英國人第二天一早發起的進攻,在剛一開始就遭遇到了猛烈的有組織反擊……」

作者用這個故事引出了對「個別人物法則」的註解,《引爆點》一書認為,想引爆一條消息、一種觀念、一個品牌或者一個事件,你必須要去找出3種人——「內行」、「聯絡員」和「推銷員」,識別這3類人不是基於職業,而是他們在事情中扮演的角色。

「內行」是掌握內情的人,是商業世界中對市場、產品、價值最為敏感且「懂行」的人;「聯絡員」總是有一張長長的「弱關係名單」,他們精力充沛,人際關係能力極強;而「推銷員」則是那些有「超感染力」的人,具有在別人對一件事情猶疑的情況下說服他人的能力。

在上例中,列維爾扮演了一個「內行」兼「聯絡員」的角色,他的行動之所以能連接起有效的反擊(在同一夜晚還有一個叫戴維斯的人也進行了一樣的騎馬夜行,去傳遞完全一樣的消息,卻幾乎沒有達到任何效果),在於他本身關心戰事的身份為人所共知,大家心裡都清楚他是這件事情的「內行」;此外,列維爾還是一個擁有很長「弱關係名單」的人——

「他非常擅長社交,既喜歡垂釣,也喜歡打獵;既喜歡玩牌,又喜歡看戲;他經常光顧酒吧,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活躍在當地的共濟會,還是好幾家入會資格要求嚴格的社交俱樂部的會員……」。

《引爆點》認為,能否在現實中找出類似列維爾這樣的「內行」和「聯絡員」,對於你的品牌營銷實踐非常重要。那麼在現實中,我們要如何去發掘這類「特殊人士」的作用與價值呢?

比如,選擇明星代言對品牌來說非常普遍,但如果要讓這件事情更有效,就要讓明星更接近於一個「內行」。現在有很多廣告用了明星卻沒有傳遞品牌價值,「賣了明星卻沒能賣出產品」,是因為消費者會在哪怕0.1秒的極短時間,基於本能地去感知、去評估——明星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戶外品牌,你選擇的明星喜歡戶外活動的特點具有一定認知,或者你的廣告可以去傳遞他在這方面的心得(不是空洞但熟練的台詞背誦),那麼你的廣告就更有可能成功。

宇見認為,《引爆點》談論的「個別人物法則」從本質上並未脫離「心智感知價值」這一邏輯,即——信息來自一個(消費者可感知到的)更可信的源頭(注意這個源頭不僅僅指某人,還可能指某人的某種狀態;比如明星在廣告中能夠流露出一種更加真實、自然的狀態),則更有利於消費者對品牌建立認知。

同時,「個別人物法則」也對SDi方法論中「交互」這個部分帶來了一些啟發,它提示我們思考:營銷者如何通過有層次的交互策略(先影響誰?後影響誰?明確溝通對象的範圍、順序以及方式),來更好地植入認知,達到營銷目標。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S老師是我認識到的一位最符合「內行」「聯絡員」這類角色的人。S老師生活在某省會城市,是一位資深媒體人,過去在電視台工作,此後熱情不減,在當地連續創業。由於工作和性格的原因,S老師常年奔走於北上廣,把他接觸到的任何有關互聯網創業的新鮮洞察帶回到本地的創業圈。S老師的微信里有幾十個不同種類的群,同時非常頻繁地參加當地的各種創業分享活動。

上次S老師來出差,我們一起吃飯,聊起互聯網創業,聊到過去文章里的一些觀點。回去後S老師在他的圈子裡,用他自己的語言風格推薦了兩篇我的文章,帶來的關注數讓人頗感意外。

這件小事給我帶來的啟發,或許可以簡單粗暴地歸因於《引爆點》里說的:「當一種觀念或者產品離聯繫員越近,這種觀念或產品得到推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如果我們深入一點去探究,會發現真正要引發一波流行潮,又遠不止於只是識別並找到內行、聯絡員那麼簡單。

比如,現在很多品牌正在嘗試用「自媒體」來觸達更多消費者,這其實就是在做一件尋找「聯絡員」的工作。這其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很多品牌誤以為只要「找對人」,就一定能「做對事」,他們只是按部就班地走過談合作、談價格、談內容形式的規定動作,不會再往前一步,體貼地站在對方的視角上來思考一些問題:

對方的內容定位是什麼?表達風格屬於哪類?習慣輸出何種信息?提供哪些幫助會更有利於對方去凸顯其自身的價值?一個優秀的PR人員甚至可能會琢磨:從我們的品牌內容出發,如何幫助對方去建立他希望建立的差異化認知?

這就像蘋果一位公關人員曾寫到的:

「如果記者要寫一篇對於產品的評論,那麼就主動邀請他們來公司參觀並進行產品展示。如果記者要寫一篇關於提供服務的文章,那麼就要主動提供一些精選案例和行業參考。還要詢問記者是否需要更多照片,是否需要其他幫助來理解產品的優勢等等。」

品牌與「聯絡員」溝通是引發流行潮的第一步,在這一步,合作、價格、內容呈現方式固然要明確,但更重要的是拿出耐心和熱情,讓「聯絡員」明白你要做的事情對他、對用戶的意義所在;努力激發「聯絡員」想要用自己的語言,帶上更多感情色彩地去「翻譯」你的品牌價值的慾望,這樣的操作才有可能帶來更多不同。

故事2 引爆疫苗注射的校醫院地圖—— 附著力因素法則

《引爆點》講述的第二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是20世紀60年代社會心理學家霍華德·萊文瑟做過的一個著名的「恐懼實驗」。

萊文瑟想看看自己能否說服一組耶魯大學的高年級學生去注射破傷風疫苗,他把學員分成兩組:第一組學生收到的是一個有關破傷風的「高恐版」宣傳冊,其中用大量誇張的文字和彩色照片描述了破傷風的危害性;與此不同,第二組收到的則是一個「低恐版」,其中的文字低調平實,並且刪除了彩色照片。

不出所料,在隨後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第一組學生明顯表現得更加相信破傷風的危害性,更相信注射預防針的重要性同時「表示」要去注射。然而,當萊文瑟在一個月後調查這兩組學生究竟有多少去注射時,所有的前述差異都消失了!兩個版本帶來的結果竟完全一樣,只有低到可憐的3%的實驗對象真正去接受了預防注射。「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些學生竟然彷彿完全忘記了破傷風的危險性……」換言之,無論哪個版本的宣傳冊,都一樣沒能形成行為引導,這也正是《引爆點》所談論的——這兩本宣傳冊都同樣沒有「附著力」。

故事的轉折點出現在這之後,當萊文瑟再一次重複這個實驗時,他只是做了一個非常細小的改動,就將最終注射防疫針的比例從低得可憐的3%,提高到了非常顯著的28%。他的做法僅僅是:在這兩版宣傳冊的最後附上了一張學校地圖,在校醫院的大樓處畫了一個圈,並列出了接種這種預防針的具體時間安排。

書中寫道:

「發起預防破傷風流行潮所需要的並不是鋪天蓋地的新信息或額外信息,而是讓學生們知道如何把破傷風一事合理地安排到自己的生活中;增加一張地圖和注射時間安排後,就把小冊子從一堂抽象的健康危害課——這堂課與他們之前聽到過的無數其他理論課沒有區別——變成了一個針對個人的健康實際建議。而一旦建議變得實際並且符合個人需要,它就會變得令人難忘。」

僅僅是多看兩遍這個小故事,也可能讓我們從中獲得啟發。

我想萊文瑟這個實驗最具顛覆性的一個啟發,是讓我們重新反思了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暴力營銷」(那些依靠用信息去恐嚇、脅迫、甚至是道德綁架消費者的手法),其實是一種非常糟糕,並沒有「附著力」的行為。很多所謂的「品牌」喜歡用這種方式,只是因為他們從直觀上覺得消費者對這類信息的反應會很激烈,但其實根本沒有證據表明消費者「反應激烈」的信息就能帶來更好的轉化。

如果從SDi「價值交付」的角度來理解《引爆點》提出的「附著力法則」,我們會傾向於認為:要讓你的信息、內容更具「附著力」,其實就是要努力提升這些信息(內容)的價值交付係數。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品牌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做點什麼」,但其實在實踐中「不做什麼」,往往會比「做什麼」更容易帶來價值交付係數的提升。

比如,對於一些 「非渴求品」(例如醫療項目)來說,首先要確保自己不去使用那些驚嚇消費者的言辭,不要誇大實情,不要用電話、簡訊、微信去騷擾消費者。我們不能看到有人這樣做,就覺得這些做法是正常、合理的「營銷方式」。事實上,只有與這些不好的方式劃清界限,才更容易讓消費者感知你的價值。

其次,我們需要藉助對消費者的「洞察」來思考「做點什麼」。就像上例,注射破傷風的宣傳不能只著眼於傳播其危害性,還要去關注用戶採取行動的全程痛點都有哪些。

例如,對於一些以地點為中心的公益項目,要照顧到用戶都很懶惰的本性,讓他們看到做這件事情是如此方便,幾乎不用思考,或許還會很有趣: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想要去行動,但交通會不會是一個麻煩?能否做一個「跨界專車行動」,讓人更愉快地「體驗」甚至是「去玩」這件事?非渴求品的營銷能不能拉上渴求品來「捆綁」?能不能有更具娛樂性的體驗「嫁接」進來?還是只能循規蹈矩地去演出一場「苦情戲」?

另外,除了強調通過增加信息本身的「實用性」,來提升內容的「附著力」,《引爆點》與其它營銷類書籍一樣,也關注到了需要用表達方式來增加內容的附著力,讓用戶的心智更容易地感知到品牌訊息。書中寫道:

「附著力法則告訴我們,有一些特別的方式,能夠使一條具有傳染性的信息被人記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辭和表達上做一些簡單的修改,就能在其影響力上收到顯著的效果。」

書中舉例:

「1954年春,當溫斯頓牌香煙首次面試時,公司打出的廣告語是:『溫斯頓,正同煙的味道。』(Win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這句話使用了不合語法的『like』而不是『as』,在當時引起了小小的轟動……藉助這句令人難忘的廣告語,短短几年,溫斯頓成了美國最暢銷的香煙品牌。這是一句有附著力的廣告語,它所包含的附著力是產品能夠流行的關鍵……」

《引爆點》這個案例總是容易讓人想起《喬布斯傳》當中另一個更舉世聞名的「語法公案」——蘋果公司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這一表達:

「……我們爭論了語法問題:如果『非同』(different)是修飾動詞『想』(think),那就應該以副詞的形式出現,即『想得不同』(think differently)。但喬布斯堅持說他想要把『非同』當成名詞來用,就像『think victory』(思考勝利)或『think beauty』(思考美麗)里的用法一樣。同時,這也體現了一種口語用法,諸如『think big』這類短語。喬布斯後來解釋說:『我們在推出它(Think Different)之前討論了它的正確性。如果你想想我們要表達的意思,就知道它是合乎語法的……」

還是那句話,用戶心智對於那些絕對正確,一絲不苟的表達會天然地失去關注,容易得就像德芙廣告中「縱想絲滑」的巧克力沿著絲綢滑落一樣。因此,如果想要你的內容更有「附著力」,我們就必須考慮如何讓它「稍有不同」。

故事3 引爆小說意外暢銷的女性讀書會—— 環境威力法則

「1996年,麗貝亞·韋爾斯出版了《丫丫姐妹會的神聖秘密》一書,一年後出簡裝版,1.8萬冊在面市頭一個月就出售一空。到了初夏,其簡裝版的銷量已達3萬冊,韋爾斯和編輯們開始意識到,奇特而美妙的事情將要發生,他們在《紐約客》買下整版廣告,結果,在一個月內,小說銷量再次翻翻,達到6萬冊……到1998年2月,經48次印刷,該書的累計銷量已成功突破250萬冊……」

「《丫丫姐妹會的神聖秘密》為什麼會風靡?答案似乎非常簡單。書的內容優美感人,讓讀者愛不釋手。還有一個原因——作者韋爾斯本身是個演員,她在全國各地的朗誦會上,用高超的技巧扮演著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韋爾斯簡直是個超一流的推銷員。然而,這裡還有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原因,它與流行潮的最後一條法則相關。該作品的成功是對環境威力法則的肯定,更具體地說,它證明了某一特定因素舉足輕重的作用,即某一群體在社會流行潮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引爆點》說的這種起到關鍵作用的「群體」是指什麼呢?簡單說,作者認為就是各地的讀書小組;小說之所以能迅速走紅,在於韋爾斯正確啟用了各地「讀書會」這種營銷方式,讓這本書從一個讀書小組到另一個讀書小組,從一個姐妹組織到另一個姐妹組織,從一個朗誦會到另一個朗誦會……

《引爆點》認為,一個人讀書和一群人讀書絕不一樣,這種一起討論,一起閱讀的「環境」不僅有助於讀者記憶內容,深刻理解,還能夠促成更廣泛的口頭傳播。事實上《引爆點》在這一章用了好幾個案例來說明——「為了發起一場大規模的流行潮,你首先要去發起許多小規模的流行。」

甚至,非常有趣的,《引爆點》對這種小規模究竟應該多「小」?人數應該控制在一個什麼範圍也有非常明確的界定,那就是——不超過150人。

作者引用英國人類學家鄧巴的觀點說明:

「人腦的進化——也就是變大,主要是由於要應付更大的社交圈子。如果你的圈子裡有5個人,你需要應對10個單獨關係:你和圈子裡的另外4個人,加上其餘4個人相互之間的6組雙邊關係。你必須了解所處群體的人際動態,在不同的人當中保持關係的某種平衡。如果你所處的群體人數上升到20人,那你就要應付190組雙邊關係……

所有靈長類動物中,人類交往的圈子最大,因為只有人腦才可以應付這麼複雜的社會模式……而150這個數字代表了我們可以與之保持社交關係(你能夠知道對方都是誰,以及和你是一種什麼程度的關係)的人數的最大值。」

與「個別人物法則」一樣,宇見認為,《引爆點》中有關「環境威力法則」的這部分內容,談論的仍是與用戶「交互」的藝術。在與用戶互動、溝通的過程中,如何利用「環境」來促成他們對品牌價值的易感和敏感。

比如,在列維爾「騎馬夜行」的案例中,「夜行」這種「環境因素」對消息的傳播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半夜敲開對方家門的這種反常舉動;如果這條消息是由列維爾在一個繁忙的白天去傳遞,就很可能形不成快速流行。這實際上是提醒營銷主體除了思考信息(內容)本身,更要去重視那些容易影響到用戶心智感知信息的環境細節。

又如,為什麼品牌需要去加強消費者溝通,在社交媒體上,耐心地回復每個用戶的善意問詢?為什麼餐廳要儘可能地展示一個「透明」的廚房給用戶看到?為什麼那些客人不會去坐的座位,不會用到的餐具也必須被處理得非常潔凈?

這些現象看似沒有關聯,但實際上都符合《引爆點》里提及的「破窗理論」:如果你在一個街區發現某個窗戶被打破了但很久沒人來修,這個街區的犯罪率就有可能上升;環境對人心總會有某種微妙的暗示:一個不被修理的窗戶總是在「告訴」周圍的人——這裡是一個乏人關注的社區——在這裡「亂來」也不會有人來管——一個破窗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破窗,它們接下來很可能會成為引爆某類事件的媒介;而媒介,即是訊息。

回到上例中,《丫丫姐妹會的神聖秘密》一書之所以空前流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該書作者巧妙地借用了「小群體」這種「環境因素」來引爆流行。過去我們其實很少會從這種視角來思考品牌的營銷實踐。

比如,新創品牌為了解決品牌認知問題,通常會希望發起一些大型活動,例如大型的發布會,追求對目標用戶群和媒體的大規模覆蓋;而現在,我們要建議新創品牌在發起類似大型活動之前,最好先做一系列小型活動。

這樣的建議不僅僅是出於對初創品牌預算能力、媒體觸達能力有限的實情的考量,更是基於「環境因素」對用戶認知的一些考慮:

  • 在大型活動中,品牌無法去進行深入的用戶洞察,同時比小活動更難帶給用戶良好的互動體驗。

  • 由於超出了「150法則」,大型活動的「真話」更少(在無法感知社交關係的前提下,參與者傾向於保守、安全地談論那些「不出錯」的內容),導致用戶體驗下降(乾貨太少、廣告太多)。

  • 由於彼此不熟悉,大型活動往往成為參與者社交的「場景」,導致會議內容反被沖淡;在會後,大型活動的內容更不容易被小圈子所談論。

  • 大型活動傳遞的信息很難被交叉重複,同時由於參與主體之間的彼此陌生和分散,在會後缺乏互動場景,因此更不易於促進口頭傳播。

綜合以上來看,將「畢其功於一役」的大型活動拆分成若干小型活動,或許反而會更適合於初創品牌的需求實情——像是可以去做用戶洞察、加強與目標用戶的互動、將用戶關係轉化成常態連接、促成更多口頭傳播和信息的交叉重複等等;類似「化整為零」的操作,或許會很像《引爆點》為我們留下的那個意味雋永,同時又很值得大家去用心體會的結尾:

「如果說在引爆點的世界裡存在著困難與多變性,也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同時存在著很大希望:

僅僅通過控制一個小組的規模,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們對新觀念的接受能力;通過對信息傳播方式的微小調整,就有可能大幅度地降低其傳播難度;僅僅找到和接觸那些有著極強社交能力的人,就有可能去掀起一股社會流行潮。

引爆點最終再次證實了我們具備改變一切的能力和採取明智行動的力量。看看周圍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動、無法改變,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輕輕一觸,它就可能傾斜。」

——————————

SDi——Art of inception

本文來自宇見(ID:yujianyingxiao),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1、附著力法則:我覺得並非「這本書很好看」或者「這雙靴子本身就很舒適」這樣簡單。《引爆點》中列舉了《芝麻街》和《藍狗線索》的案例,作為互聯網小民工,我在想的是何為有效的「附著力」,比如說風景照片很好看,但是糖水片泛濫,它不見得精彩到讓人都想轉發或者分享它,但是倘若簡單整合成「一生一定要看的十大風景」,再找六十歲背包游世界的兩位老夫妻來推薦它(個別人物出場),它就有了傳播的「附著力」,當然這個「附著力」比較初級也比較硬,順著這個思路想QQ群里那些「不轉就不是中國人」「不轉就死」之類也算是一種增加「附著力」的辦法,雖然比較拙劣。

想遠些,信息附著力,網站的專題策劃,圖片做好看,策劃點抓實,是基礎,但是還不夠傳播的」附著力「,這一點,UGC平台型的網站天然具有附著力優勢,就是它們能更好的」互動「,策劃相對更簡單些,只需要將著力點集中在」點燃「用戶的熱情的點上,點抓的好,自然就有用戶跟進、上傳、分享、小圈子傳播,迅速擴展規模。即使打很糙的悲情牌,也能比門戶型網站更能立竿見影發動用戶,比如說」板凳媽媽「的傳播,比如說春運。

2、再說環境威力法則:書中重點講了」破窗理論「和」150法則「。」破窗理論「是個大家都熟知的理論了,人們習慣於從內在特徵來解釋事物,而忽略了具體情境所起的作用,比如「這個網站的更新更快」、「這個網站的客戶端更好用」,其實仔細比較數據,這些網站之間並沒有差別太多,但為什麼用戶個體會有這種主觀上的認知?「150法則」我直接聯想到的就是BBS網站,及給予社交基礎的互動型網站,書中說,經研究,人類大腦只能處理大約150人左右的群體關係;也就是說,當一個「群體」的活躍人數超過了150人時,群體對成員的影響力開始下降。150是個臨界點,微博的非會員關注是2000上限,豆瓣的關注沒有上限。VeryCD採用停止註冊,改為需邀請才能加入的機制……這部分我比較弱,還是期待更加明白的人來參與討論。總之就是我覺得環境威力是可以選擇和創造的,而不是單純只是等待一個行業大機會。


最近寫的一篇文章《人人都是引爆點》,有關於引爆點的。

近幾年來大數據正在以指數級速度增長,據統計目前全球互聯網每天流量累計達1EB,我們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數據風暴。大數據正在催化產業的變化,但是同時也在麻木我們的神經。每天手機,電腦,地鐵各種信息撲面而來,但是能讓我們引起注意的卻只是那幾個朋友熱點話題。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話題:信息是怎樣引爆朋友圈的。

每個人都是引爆點

著名的六度人脈理論這樣說: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內的熟人鏈和任何其他人聯繫起來。這個理論是1929年,由匈牙利作家Frigyes Karinthy在短篇故事『Chains』中首次提出的。這個理論放在今天顯然已經不適用了,因為互聯網正在改變這傳播鏈條長度,我們不再需要六個人,或許是五個、四個甚至更短。我們可以比一下過去和現在的區別:互聯網的社交工具正在改變我們的人脈網,過去我們的交友圈受到一定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每個人身上的鏈接數少,整個社會人脈網呈現的疏鬆的特點、特別是鏈接區域性特點導致信息在傳播過程中呈現線條型,一個信息想要從一個區域傳播到另外一個區域必須靠個別大節點(鏈接少的個體稱為小節點,鏈接多的個體稱為大節點),只要這個區域中的大節點沒有傳播這個信息,這個區域就有極大可能屏蔽了這個信息。而在互聯網時代社會人脈網呈現出密集網狀的形態,每個人身上的鏈接數可以是以前幾十倍甚至幾千幾萬倍數。現在只要你打開微信或者扣扣就可以添加好友,只要你打開網頁就可以認識到新的朋友,你的朋友圈不再限制在一定區域內,你可以添加到世界上各個角落的人,鏈接跨越性的特點讓我們更快更多接受到來自全世界的信息,信息是在網狀型的人脈網中流動,呈現出路徑短,速度快、範圍廣的傳播特點。

看過《引爆點》的朋友都知道,引爆點的第一條法則:個別人物法則認為在社會中存在個別能發起流行浪潮的特殊的人物,想要引起潮流就要找到這些能影響更多人的大節點。這個理論在微博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微博女王姚晨粉絲達八千萬,有商家提出只要姚晨在她店面發一下微博,名車可以立即開走,這就是大節點(個別人物)的威力,他們總是能引起話題和潮流。但在互聯網的世界我們看到的不是只有個別人能引起潮流,互聯網時代網狀的人脈結構讓我們人人都成為引爆點,只要我們能get到適合的點,就能引起潮流。

正確找到那個點,你也能引爆朋友圈

在引爆點中第二個法則:附著力因素法則認為在適當情況下,總是存在一種簡單的信息包裝方式,使信息變得令人難以抗拒,我們的人物就是要找到這種包裝方法。在人人都是引爆點的時代,第二顯得尤為重要,只要我們懂得怎樣包裝信息,讓信息信息帶有附著力,我們就能實現病毒式傳播。

【你只要記住,我叫葉良辰】15年9月的時候,一個吊炸天的人物霸屏了,他叫葉良辰。一時各種模仿和調侃迸發而出,這一事件成為了全民娛樂事件。

【我只過1%的生活】14年12月,微博大V「偉大的安妮」發布「對不起,我只過1%的生活」組圖,短短一天內時間內就在微博和朋友圈走紅,兩大社會化網路均被刷屏了。

在這些有附著力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發現了一個特點:這些信息都迎合人性中的某些特點。葉良辰魔性的對話,引起了極大的喜劇效果,迎合了我們人性中嘲笑、看熱鬧、調侃的特點,他的走紅也就在意料之內。我只過1%的生活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好故事標本,勵志題材、豐富的情節成功引起我們的共鳴,給了我等屌絲一碗營養十足的雞湯。在追夢的路上我們或許已經精疲力盡,或許正苦苦守望,這樣的好文正好可以給予一絲絲的安慰,很多人的分享也是想借它來說出自己的心聲,它捉住了這個點,所以也紅了。在《增長黑客》中范冰也提到了病毒傳播中的用戶心理,其實也就是人性,人性在這裡沒有任何好壞之分,對於要做營銷的人只有盡量去了解和迎合,捉住了你就可以點燃它。

最後總結一句:在網狀的人脈結構中,人人都是引爆點,只要我們的信息能擊中人性中的某個點,人人都能火一把

後話:

作為第一代互聯網的原著居民,其實對我來說我在之前是很難去感受到互聯網給這個世界帶來的變化,也無法去感受到信息傳播對人類的重要性,因為我無法回到過去取感受這種變化的偉大。唯一能了解就是通過書籍,通過與長輩的聊天的去體會。曾經有長輩說過這麼一句話:在抗日那會,如果消息有現在這麼靈通,很多人可以逃命。在那個時代,信息都是都是通過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一個村落傳到另一個村落,等日本鬼子打到村口才知道信息,換做今天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信息傳播載體、傳播速度帶來的改變,我們不得不承認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推動人類社會文明向前邁進一步。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PMBodi


這本書的寫法跟很多的理論書、應用書的寫法不同,都是從一些故事描述中去傳達作者得出的結論。所以需要你用金字塔原理的思維找到傳達點。不過有一點到是佩服,這正是作者能從生活中的例子時刻總結找到規律的方式,同時也符合「知行合一」的理念。

說到聯繫員,我們還是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看到許多這樣的人,他們是信息的傳播者。在過去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很多聯繫員是靠報紙這些紙媒獲得信息,並傳達給其他人,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扮演了這樣的一個角色,每天閱讀報紙並將所獲得的信息與人分享,並一起討論。當然,也有另外一些人去傳播同樣的信息,接收信息者反而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態來審視,或者毫不在意。這就說明,其實聯繫員傳播的好壞重點還是在傳播者本身,他們的某些特質會令人相信。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這些特質呢?再細細觀察,生活中哪些人的話令你如此相信並願意去分享?那些領袖,在行業里有一定認知的人,又或者是你的好朋友。那麼,這又帶出了另外一個人群:內行。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感興趣並為之努力的東西,而只要你願意去深挖,你就會成為這樣的內行。一旦這樣的你發話,那就會令人信服。生活中處處可見這樣的人,今天要請朋友吃飯,不知道哪裡好吃,你會請教一個經常四處吃喝而又能品味優劣的吃貨;你要買手機買電腦不知如何選擇,你會請教你認識的一位高手;工作中你有很多推廣方案不會寫,你會請教營銷專家。而這些人就是行業里的內行,他們是信息的提供者,可以解決你的問題。然而生活中並非人人都是內行,當你在傳播某些信息時需要讓對方相信並採取行動時,此時另一個角色就出現了:推銷員。

每一個推銷員都在利用自己的技巧和個人魅力,讓被推銷的人相信他所傳達的信息是正確的,並因此付諸行動。這類人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那些在商店裡跟你推銷商品的,工作上不停地給你灌輸工作理念的,這些人都是推銷員。推銷員的最大職能就是說服大家相信傳播的信息。

所以,這三者的關係其實是可以循環統一的,但又可以進行互為整合。有的時候,這三者又集合在同一個人身上。

再細細推敲,我們現在所做的很多傳播工作都離不開這三者。內行就如一個品牌,他在這個行業深耕,並希望把自己的產出分享給大眾,於是就需要推銷員去幫忙傳播他的理念及產品認知點。當然傳播中,需要很多其他的輔助因素,聯繫員就充當了傳播媒介的工作,從傳統的媒體到如今的新媒體。只是這三者最終的目的也還是那一個:引爆潮流。


大學時代曾讀過《引爆點》這本書,最近又重新回顧了一下,對於書中的道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我想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流行」這件事情。我們這樣去定義流行:在一定時空範圍內,很多人做著同樣或類似的事情。那麼我想,除非是一些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本能,如吃飯、睡覺,其他的事情,大概都不會是同一個靈感同時降臨到很多人的腦袋。

所以,流行是個過程,時間為軸,終點是宏偉的場面,起點往往都只是一個小小的觀念,而在這段時間軸上,這個小小的觀念經歷了最初的緩慢複製,到達一個臨界狀態,突然開始呈幾何級的複製,最終到達宏偉。這個臨界狀態,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引爆點。而從這個觀念的產生,以至達到引爆點的這段過程,正是我們要研究的內容。

《引爆點》告訴我們,完成這一過程,有三個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個別人物,附著力,環境威力。

人物是觀念的載體,傳播行為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怎樣的人能讓觀念傳播的更快呢?第一,交際圈廣,朋友圈比較大的人,這類人就是聯繫員,依靠聯繫員去傳播,好處是受眾面較廣;第二,對觀念領悟的比較透徹,很懂而且很願意去分享表達的人,這類人就是內行,內行傳播的信息,往往就很容易讓人信服,因為分享是內行天生的樂趣,內行樂於去讓信息生動的傳遞;第三,具有超強說服能力的人,這類人就是推銷員,推銷員與內行不同之處是他們更擅長用技巧和暗示去讓人們接受觀點。

除了傳播上的幫助,觀念本身的附著能力也是實現流行的決定性因素。

那麼,什麼樣的信息具有較強的附著能力呢?事實上,當我們發出這樣的疑問時,可能就偏離正軌了。我們的直覺通常認為信息質量決定受眾接收信息的多少,所以會不自覺的去增加信息內容,提高信息密度。然而這個世界的規律或許恰恰相反,信息附著能力的大小不在於信息質量的高低,而在於信息傳遞方式的多樣性。所以,我們的問題應該是「什麼樣的表達方式能增強信息的附著能力?」

我認為,給信息附加簡單直接、便於記憶或者新穎有趣的關聯標記是增強附著力的有效方法。這種關聯標記通常都有促使改變,驅動人們立馬行動的暗示。

高附著力的信息在個別人物的推波助瀾下,能迅速引起傳播,但僅此兩點尚且不夠。流行行為的產生還需要一定的環境影響。環境威力法則告訴我們一個經常被我們忽視的事實,我們對於環境的改變不只是敏感,而是極度敏感。外部環境影響著我們的內心狀態,從而決定我們的行為。

培訓至此,我們大概理清了本書要介紹的原理,一個有著較強附著力的事物,在聯繫員、內行、推銷員的傳播推動下,配合著大環境的影響,最終引爆了流行。

運用這個原理,我們可以對已經發生過的流行進行分析。大家都知道一個成語,叫「洛陽紙貴」,意指西晉都城洛陽之紙,因大家爭相傳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賦》,以至一時供不應求,貨缺而貴。後喻作品為世所重,風行一時,流傳甚廣。然而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三都賦》的流行,卻並非一帆風順。

左思貌不驚人,常遭人鄙夷,故而發奮,因讀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西京賦》,感慨佩服文章的氣度和華麗之餘,覺得文章有虛而不實、大而不當的弊病。所以決定依據事實和歷史的發展,作《三都賦》,把三國的都城都寫入賦中。

左思寫此文章,歷時十年,所查資料數量巨大,堆滿了屋子。不知大家對此作何感慨,十年著一賦,大量的考據論證,我想此賦的含金量必然不會低。那寫出此賦,定然能傳頌萬里,英名遠揚了吧?

不然,左思寫成之後,將文章交給別人看,得來的卻全是譏諷。有「潘江陸海」美名的陸機評價其文,只是輕蔑的說可以拿去蓋酒罈子了。

《三都賦》其文,到底是什麼樣的文章呢?我曾粗看了幾眼,個人以為,此賦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地理志,以介紹地標、人文、風俗為主。不知道當時洛陽人民的喜好,但我想,這種大部分內容都是在介紹、描述的文章應該很難讓人愛不釋手吧。

左思不甘自己的嘔心力作被埋沒,於是找到了文學家張華,張華讀罷文章,又和左思幾番交流,竟至於手不能釋卷,對此文更是讚不絕口,並決定帶著左思和他的文章一起去見皇甫謐。皇甫謐讀罷文章也是感慨萬千,為此文寫下了序言,並請來著作郎張載為《三都賦》中的魏都賦做注,請朱中書郎劉逵為蜀都賦和吳都賦做注。至此,《三都賦》開始傳世,直至出現了洛陽紙貴的局面。

這裡,我們可以這樣總結,一篇叫做《三都賦》的作品,在內行張華的推助下,經由聯繫員皇甫謐的推廣,並在張載、劉逵作注而產生強大附著力之後,最終風靡。

有趣的是,最初譏諷此文的陸機,再此文風靡之後重讀,竟連連點頭,直呼「寫的太好了」,並斷定自己再寫《三都賦》絕不會超過左思,故而作罷。由此,我們看,對陸機所為,無論是之前的譏諷還是之後的讚歎,都是環境威力法則在起作用,起初,他本人就在寫作同樣的賦,這時來了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送來自己的文章,陸機在不悅、鄙夷的心態下,自然影響對其文的評價。後來左思之作廣為流傳,陸機迫於壓力也絕難再有較高的姿態了,其評價也截然不同了。

以上,《引爆點》的內容大致如此,本書詳細例舉了大量的事實和實驗,旁徵博引,不一而足。實際上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非看起來那麼堅不可摧,掌握一定的法則,再微小的個體都有可能引爆流行。總結一下,以下是我的幾點感悟:

一、看似穩固的現狀不足以讓我們畏懼,總有方法是可以撬動它的,要有信念;

二、少數個別人物對事物的流行發展起到了巨大而關鍵的作用,要把資源向他們傾斜;

三、樂於分享,在分享中學習,能讓你所學更快的傳播出去,也能讓你更快的學習,要成為內行;

四、脫離環境討論性格是無意義的,從個人提升的角度而言,努力為自己創造積極樂觀的環境,定能讓自身成長的更快更好;

五、信息的傳播是要講究方法的,你奉為圭臬、視若珍寶的東西或許在別人那裡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讓別人明白你需要足夠的智慧和嘗試。


現在引爆點中的內容,還適用於2017年的中國嗎?


這個在網路事件中,太常見了,一個時間經過幾個大V的轉發,馬上就上升為一個全民關注的事件,在這中間,大V就扮演了書中所說的 聯繫人 角色。


推薦閱讀:

讀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你有什麼感悟?
書看過後啥也不記得,這樣繼續看下去作用大嗎?之前看的真的就沒有作用嗎?
如何高效利用一疊純白A4紙?
《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這本書怎麼樣?
看書的時候聽什麼歌曲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不分心?

TAG:閱讀 | 讀書筆記 | 引爆點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