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籍版面設計為何會在上下留那麼大的空白,是技術原因還是為了方便讀者批註而留?
書只要印刷總會有空白,刻本早期留白比較少,後來慢慢變多,主要是為了做批註用的。比如這個南宋的,空白就比較少,如果需要做批註、書籤之類的,就用書箋、彩簽插在書頁中
抄本啥的咱就不說了,有點複雜。就說宋以後的刻本好了,畢竟這是現代人最容易看到的「古書」。
「大塊的空白」,是和書頁的製作方式密切相關的。要理解這個問題,就得解釋一張書頁是怎麼印出來的?
書版刷墨,取一張紙,在書版上按一下,就印好了一張書頁。先看書版是怎麼來的,它的製造模式是:購買切好的商品板材,然後由刻工將底稿上版、刻字,有錯字就在原版上挖改,錯太多,或者版子磨損得厲害,就重新刻一塊。木板的大小和厚度,是樹的直徑決定的。
再看紙是怎麼來的,它的製造過程是:搗料做好紙漿,用紙簾在紙漿里浸一下提起來,紙簾上就留下一層膜,這就是「抄紙」,把抄出來的膜貼在曬紙牆上烘乾,就是成品紙了。可見紙的大小受到紙簾的限制。傳統的紙簾一種是馬尾羅做的,一種是竹子編的,大小也是有一定規格,不會比泡紙漿的池子更大。
於是,就會看到兩套尺寸:(→表示左側決定右側的意思)
商品木材的直徑→切削好的木板的面積A→版面面積B編織的帘子的長寬→紙簾簾面面積C→印製用紙的面積D很明顯木材的直徑是不可能比人編織的帘子的寬度更大的,也就導致了版面面積B,無論如何都比印製紙張的面積D要小很多。既然板框大小是非常受限的,而紙張的大小限制不大,那就會導致一個情況:檔次越高,越重要的書,用紙越寬大,到了明清時,製作面積很闊大的紙真不算難事,所以有類紙張,商品名叫「連史紙」,指的是四張大紙連在一起的意思。板框當然也可以做大,但畢竟有個上限:商品木材就那麼粗啊,再粗的木材,寧可賣去做傢具,也比賣去刻書來得利潤高。
諸君能夠理解了吧?要大紙,多大的紙都能做出來;要大書版,得看承辦的出版機構搞不搞得到夠闊大的木板。官刻本特別是內府刻本,自然財大氣粗可以搞到很大的書版;但是家刻本和坊刻本,就不見得這麼財大氣粗了。書版尺寸的限制大,紙張的限制小,於是,這樣的書版刷印出來的書頁,自然就會出現板框尺寸比紙張小很多的情況。所以大塊的空白受到技術的影響更大一些。讀者能在天頭地腳上寫批註,那就是打草摟兔子了,順帶的。
補充:樓主除了經史子集那些正經書,可以看看話本、小說等民間流傳的所謂「不正經」的書的各種印本,這類書的製作要求就是出品快,輕薄便攜,容易傳播。就會發現書商為了降低用紙成本,天頭地腳被切掉很多,以至於版面上的空白部位非常窄小。
因為古代是雕版印刷,一版一印,木板一版不會刻得很大,如果紙大,留白經過裁切還是很有很多。當然也有審美和功能的因素,空白大有助於文人們寫眉批。
推薦閱讀:
※大家會把精裝書(hard cover)的封皮扔掉嗎?
※一本書封面設計的好壞以及印刷質量到底會多大程度地影響本書的購買量?
※許多書後面有幾頁白紙,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以前的書封二的書籍信息處會寫上印數?如第二次印刷 50000~100000
※2011 年 12 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