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llo 等任務管理工具體驗如何?


作為社會新人,說說我在生活中對Trello的應用和體驗。拋磚引玉

跟前面那位學生不同,Trello是被我用作查看任務、進度、統計等的工具,而非日程管理工具,基本上每天都要翻開看很多次。

我將Trello大致分為這幾個板塊(board)

我的學習

Trello最常用或者是官方推薦的List建立,就是分成Doing、To Do、Done,一個任務閉環。因此List之間,cards的移動非常非常方便。

我是在互聯網公司做運營的,因為剛工作什麼都想要去學習試一試,所以給自己找了各個方面的學習課程,用Trello做一個統計和集合。

每一個card寫課程名稱、網站、在哪個設備看,一目了然。

點開一個card,description記了網址,直接點開就可以開始學習。每次學習以後就在評論(Comment)記錄,學到了哪裡,本次學習心情怎麼樣,有什麼體會等等。至於學習筆記,我都是整理到OneNote里的。

另外還有一個Ideas的List。我經常會有各種想法,以前是想到立馬就去搜百度、知乎、公眾號等等,然後收集一堆信息以後,就擱置下來了。並且經常不及時搜的話馬上就忘了。

所以我專門建了一個List,像這樣。

一個主題寫一個card。沒事就拿出來看一看,想一想,繼續去知乎什麼的搜。

已經思考並整理到OneNote的,就在Checklist上打勾。一個card思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歸檔了。

我的日常

這是我最喜歡一個board了哈哈哈,萬千board中獨得寵愛。

如你所見,List分為電影、書籍、電視劇、動漫、綜藝、信息。為什麼要專門建一個board,因為我老是忘記正在看的電視劇或者番劇……

評論可以自動記錄時間的功能,讓我知道上一次是什麼時候看的。一個card里記錄了網站,看的進度,簡單的感想等等。

這裡開始用到標籤(Label)了,暫時分為正在看、已看、已整理。「已整理」label主要是為了寫影評、讀書筆記、觀感等等。

同時可以設定時間,比如追番的,一周一更提醒自己。(但是至今沒找到如何重複提醒。。)

由於我目前對Due Time、日曆功能的需求並不高,還有許多需要挖掘利用的。目前是以RSS的形式和iphone原生日曆結合,進而同步到Calendars 5之中

電影稍有不同,一是收集我想看的電影的,二是拿來收集觀後感,零零碎碎想起來一點寫一點,最後也是整理到OneNote。打上「已整理」的標籤。

超級愛這個Board啊,你看連背景都是粉粉的~

我的衣櫥

我一直想要建立一個電子衣櫥,用來解決衣櫃亂七八糟,早上不知道穿什麼,和一換季就沒衣服穿的問題。

作為一個正在努力提升自己衣品的女生,我還希望可以收集自己喜歡的衣服和搭配

我嘗試過Evernote、OneNote、有道雲筆記等等筆記類工具,來收集衣服的信息,可惜都不適用了。

Card可以顯示封面圖片的功能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分類:「喜歡的搭配」「喜歡的單品」「我的單品」「我的搭配」「知識」

「喜歡的搭配」收集各種中意的搭配,每個card寫上搭配的關鍵詞,單品也是一樣的。每個card裡面的信息就隨意寫。

我用vote的功能,表示考慮購買。

「我的單品」就是我現在擁有的所有衣服褲子鞋子,記錄了購買時間、金額、標籤等等

「我的搭配」是用軟體做的圖,現在每天晚上挑一張搭配,早上照著穿就好了。。。懶人自有懶辦法。

我的工作

測試階段,尚待開發

Ideas

測試階段,尚待開發

---------------------------------------------------------------------

Trello的網路是個問題,但16年的下半年改善了很多,加上公司網速快……所以我同步完全沒問題。

Trello的局限還包括作為任務清單使用時不夠便捷,比如你在手機上添加一個任務,需要進行兩到三個操作。再遇到網路不好的話,說不定寫任務的時間事都做完了……

相比之下,滴答清單app一打開就可以添加任務,快捷多了。

而且提醒功能的操作也不方便,重複提醒我始終沒有挖掘出來。

也是對比滴答清單app,建立任務時就有很多快捷時間設置,簡直不要太方便。

所以把Trello當做要求快捷的任務清單是不現實的,統計記錄則非常方便。至於團隊項目管理功能,我並沒有什麼團隊跟我一起完成項目……只作個人使用。

滴答清單的短期任務管理非常棒,但在長期目標任務上有點局限。雖然有人說利用標籤,但我始終未開竅。

btw,印象筆記+OneNote是筆記系統,幾年篩選下來只留下了這兩個。以目前的需求來講,完全夠用了。

皆在試驗中,畢竟有需求才有工具。無法滿足需求的工具,再牛逼對你也毫無用處。

感謝觀賞!!!

-----------------------------------------------------------------

多說一句,Trello用在留學生們申請學校上,完美絕殺。


用過國內國外多種協作工具之後,trello無疑是最棒的。

1、免費,不限人數;

2、自定製流程方便。新建或刪掉一個環節方便。

系統默認的是三環節:to do doing done,其實不太適用互聯網團隊的開發流程。

我改成下面這樣,感覺很直觀。每個任務在哪個階段,一目了然。

後續規劃 / 版本X /版本X+1 / 視覺 / 前端/ 開發(計劃)/ 開發(BUG)/測試服/ 測試驗收 / 預發布 /正式服 /

3、新加任務方便。

4、貼圖方便,直接截圖就能貼上去。這是提BUG的利器。

5、每一個任務的標註和指派很方便,並且在任務板上能看到指派人名字。

6、相關討論方便。

7、有日曆。

8、最重要的是,他的頁面簡潔,緊湊。像1366*768的屏,也能顯示5列,每列可顯示近8個任務。非常直觀。

9、更重要的是,他的任務是直接拖動的。這不是古老的項目管理系統的痛苦的改任務狀態可比的。

10、訪問速度快。


最近在團隊內部推行使用 Trello 作為日常項目管理的唯一入口(保證一致性),自己也嘗試將其作為個人時間管理,有一點小心得,嘗試回答一下。

1. Trello 的設計哲學其實很簡單,其實就是將每個任務隱喻成 card ,而具有相同屬性的 card 則可以歸類到一個集合併隱喻成 list,list 的集合則為 board,所以從協同工具的角度來看的話,Trello 其實是簡單的集合間的管理,層次結構只有 board / list / card ;

2. board / list / card 的定義高度靈活自由,而 card 本身可以附加許多額外的屬性(組件),比如 label / checklist / due date 等。由於現實世界中很多任務可以用「集合」的概念來簡化,所以這種設計賦予了 Trello 靈活的特性,你也可用 Trello 來進行敏捷開發,追蹤客戶需求,處理 bug 事件,個人知識管理,GTD 等;

3. Trello 支持 Markdown 書寫,可以讓敘述有快捷的富文本表現;

4. 每個 card 下詳細記錄了每個人的活動,還可以附加 comment,可以很快捷地了解一個任務完整的生命周期。但這同樣帶來一個嚴重的缺點:如果一個 card 有太多參與者,整個時間線會變得混亂從而很難抓住關鍵事件。這個特點也決定了 Trello 是定位於小團隊協作;

5. Trello 在中國訪問非常快,而且提供了手機客戶端,所以在中國也有一定的流行度,但仍屬小眾工具,國內外有很多工具(比如 GitHub ,Worktile 等)都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了 Trello board 的設計;

6. 如果單個 list 中有特別多的 card,則會導致項目的混亂,這時候更多的是想辦法將 list 進行二次拆分,從而分散單 list 中 card 的數量過多而導致的協同壓力。當然,如果 list 的數量過多,同樣也會導致混亂,這樣可能需要將通過拆分成多個 board 來化解。總而言之,雖然 Trello 賦予了 board / list / card 的高度靈活,但是同樣也帶來管理的困難程度 --- 無硬性的狀態轉換規則。同 4 ,Trello 對於小團隊使用更為友好方便,對於大團隊(50人左右)可能是一種災難(暫無相關體驗)。

玩的時間不長,只有一點膚淺見解,希望對題主有用。

=== 更新 ===

昨晚(2017-01-09) Trello 官方宣布 Trello Is Being Acquired By Atlassian 自己已被 Atlassian 以 4.25 億美金收購,可見其價值和影響力。


昨天試著用了一下trello,創建了短時間內的todo,感覺還是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也許是我的用法不對.

trello 的list分為to do,doing,done,我加了一個idea的list

團隊就是開發和UED兩個人.

在我使用的一小時里,遇到了以下幾個問題,最後導致我放棄了trello

1.在add card本身加入任務標題很方便,但是指派任務麻煩,我一口氣加好幾個UED任務的時候,需要單獨把UED的任務標誌給拖到各個任務上,沒有一個添加任務時增加默認指派的功能.

2.按照上面的to do list的分法,沒法區分開 開發任務和UED任務,就算是開發任務也沒法區分比如bug,預研,和開發,我嘗試用label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每個card添加標籤的操作也比較繁瑣.

3.在我的mac下竟然會偶爾出現中文輸入法寫add card title的時候,無法輸入漢字的情況,只有英文可以輸入,不知道什麼原因,無暇深究.

4.實時更新確實很爽,但是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不到里,在兩台電腦上出現了三次網路連接斷開的情況,好像網路斷開的時候做的修改就不會保存在服務端了(這個不確定,沒細看提示)

因為以上幾個原因,放棄了使用trello,投向了tower.

tower目前能滿足我所有的需求了.

我也是第一次用類似的工具.

所以如果上面對trello使用方法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教~


trello的看板挺好用的,就是伺服器在國外,指不定哪天就被牆了。推薦個V部落,看板學習了 trello,中文界面適合中國人用,功能很多,適合小團隊協作


Well, 之前在實習的時候我們的部門有用過Trello。幾位supervisor會把想到需要完成的task列入在trello裡面,必要的還會加上due date,然後實習生每天就開trello找自己想做的task然後拉入「in progress",完成後再拉入"completed"。

結果,大家都在挑容易的事情干,難做的大家都在等其他人做!

之後我再上網爬文,看inspiration board看看有沒有自己合適的trello board。

試過用trello來設計行程,也並不理想。(最推薦還是用google sheets)

反正實踐下來的都並不理想,也沒有想像中好用。

但是!最近!我開始使用trello來收集菜譜!

嘿嘿嘿!用下來感覺還不錯!

整個版面就是這樣

第一個是label 分類。讓我標記食物的時候可以參照顏色。但是trello的顏色只有6-7種呀,例如豆腐我不想專門開一個豆製品label,所以就把豆腐列入其他。

第二個是標明了我需要買/已有的東西

用label標記就一目了然了

還分了兩個cards,一個是在亞洲超市/一個是普通超市

但是在已有的東西cards裡面感覺不太實用,因為總有一天會吃完,然後還要剔除,感覺有點麻煩。。。但還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

這個其實也有一點多餘,就是label已經標明了之後我在裡面再創建了一個checklist,買了的東西就cross off

但其實買了之後就直接剔除label就好了。所以一切還在試驗當中。。。

第三個cards就是我收集的菜譜!

我一般看菜譜都是在下廚房和youtube,有時候還會在facebook看到。但很多時候看了就忘了,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就可以收集起來。

cards的標題就是寫菜名,label上就標上一切需要的材料(除了油,鹽,糖,飯和粉/面。因為家裡一定有,所以就不用特意標明)。所有材料都一目了然!

按進其中一個card裡面,在description我就會放我找到的菜譜。有時就一個鏈接,有時就兩個鏈接。

這是在網上看到別人的trello board。Meal Planning With Trello

他們會把步驟和材料都寫在description box裡面,但是我自己沒這個必要,因為我一般會開著youtube,一邊照著做。

但是有些youtube一個視頻里有5,6個菜譜的話,我有可能就會簡單寫一下。(但還未實踐)

已做過的菜單就會拉到四個列表下。容易/一般/困難/再也不做

裡面可以加圖片呀,

再寫一下感受,在下次做的時候要注意的地方啊等等。

這是別人的board。Trello

是以食物來分,也是另外一種分類啦。不過對我而言不太實際,可能要非常多的菜譜才會考慮。

這就是我trello的體驗啦!

如果有更好的ideas的話記得留言給我!


trello還是挺好用的,無論是從小團隊開發(交流,協作,文檔)還是從個人使用(包括個人待辦事項,學習計劃,還有其他一些隨時需要記錄的東西).


只說一點不好的,沒有PC的客戶端,只有Web版。


可以用kanban的方式管理,thinking, doing, checking, done


我們公司才上了teambition, 覺得蠻神奇的,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竟然有這樣的任務管理工具存在. 後來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 trello, worktile ...

記得以前管理項目的時候, 需要仔細地做好timeline, 然後在執行的時候, 又要找各個參與方去一遍遍確認進度, 非常麻煩, 不過現在好在有了項目管理工具, 界面看起來就是這樣的.

光看界面可能沒有什麼感覺,我覺得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你再去找同事一遍遍去問了,直接在項目裡面指派任務給他,找他的時候@他就好了.因為全公司都在用這個,同事看到了任務就會處理掉.

不過我覺得任務管理工具只是工具,其實重點還是在於 人. 除了配合以及負責任的同事, 還有就是管理項目的那個人, 項目管理的人除了需要有經驗,還需要掌握一系列軟硬技能. 以下摘自這裡:Teambition知識文檔

1) 較強的溝通能力,項目中涉及大量與團隊成員的溝通,能夠清楚表達需要表達的,才能做到與團隊成員進行信息互通,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效率損失。
2) 掌握項目相關工作的優先順序以及工作量。
通常項目管理人員需要對項目的每項工作的優先順序工作量有正確的評估以及認識,才能合理預估任務需要的資源以及完成時間。
3) 學會利用工具
利用現有工具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現如今,項目管理工具有很多,因此可以選擇一款進行使用,從而簡化項目管理的工作。

剩下的, ,trello這些別的工具暫時沒有用過,teambition還是蠻好用的


目前用起來感覺不錯,我們項目很大,用起來比較從容但是對於大項目來說,許可權需要控制好,如果所有人都可以移card將是非常混亂的事情。

個人認為項目管理,人才是第一要素,工具看人用


Trello是我目前用過的最好的項目管理工具,十分直觀,而且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小型團隊來說都是十分清晰明了,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時候網路實在是太慢,這也是我最後放棄他的原因。

當然,如果什麼時候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想我會繼續使用他,因為他真的做的太好了。


可以嘗試一下phabricator。


10人以內的小團隊,很適合


目前十人的小團隊在用,有幾點感受:

1.簡單明了,層次清晰,Borad、List、Card三級基本上夠用

2.Lable支持色彩,可以區分card的類型。我們定義了任務的類型和緊急度

3.支持card的拖動切換狀態,這點大讚

4.支持日曆顯示,對於進度狀態把控比較方便

5.移動端比較全,基本上可以隨時查看,提交idea

6.附件添加速度太慢,好在支持網盤外鏈

7.Card支持checklist進行子任務細分


V部落適合中小團隊使用,內置的wiki使用起來很方便V部落-團隊任務管理工具


以一個小員工的身份來回答一下,其實也是社會新人,去年畢業,畢業之前沒有接觸過協作軟體,沒有太多的認識,剛畢業的時候在前公司也是用微信加 QQ 的形式溝通。現在在第二家公司,主要用的任務管理軟體就是 Trello,同時公司全體用 BearyChat 溝通。下面簡單來說一下,一個小員工在使用溝通工具前後的一些體會。

用微信和 QQ 溝通的好處就是非常熟悉工具,視頻和通過都很實用。但是其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作為公司的一元,所在的群不過是自己項目的群和公司總群,對於了解公司正在進行的工作的渠道非常有限。同時,對於一個項目的進度,也會有信息不通的地方,每個人不能隨時問相關同事公司的進度,但是又容易非常錯過比較重要的工作節點。但是在用 Trello 以後,開始一個項目建立一個卡片,卡片上添加與此項目相關的同事,當某一個人對這個卡片有改動或者改進更新時,所有人都會在倍洽的項目討論組裡收到通知,並根據進度安排自己的工作。目前還是非常喜歡 Trello 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溝通不暢影響進度的問題。

在這兒還想格外提一下倍洽,畢業進的第二個公司用倍洽辦公,同時用 Trello 進行項目管理,在我的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乙方,用倍洽的訪客模式,把乙方邀請進對應的討論組,既可以很好的溝通,也不會泄露公司其他信息,很暖心了。之前微信和 QQ 溝通還有非常苦惱的幾點,一是工作群里的聊天信息不小心刪了以後無法復原,想找重要的信息無處查詢;第二個就是文件非常容易過期(捶地哭),如果沒有及時的下載下來,想找歷史文件在查看就非常難了。但是在倍洽上所有的信息都是永久儲存的,搜索的話也十分方便。

剛剛使用這些軟體的時候其實內心有一點點排斥,要重新學習一些工具類的東西,但是後來發現這些都非常容易上手(屬於自己看看就會的),包括倍洽有專門的幫助文檔解答各種疑問。工作以來也是相對講求效率,希望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做更多有效的工作,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畏的繁雜的小事上面,這些工具使用得當的話確實對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還沒我的Nozbe好用!


TeamToy 非常不錯的,開源的可以自己部署


有中文版的,在右上角設置有個更改語言,剛開始以為沒有中文,一邊翻譯一邊研究了半天,不過看到有中文簡直不要太開心啊!!!

BUT 網路不是很好,偶爾會斷開同步,日曆功能要收費,哎,只能用OUTLOOK來安排了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項目經理?
產品經理界有哪些相見恨晚的道理?
面對頭銜較大的技術人員不合作,作為產品該如何推進產品進度?
請教JIRA的使用經驗~如果項目是外包開發,如何更好的管理我方的需求、缺陷和項目進度?正嘗試使用JIRA進行管理,但無使用經驗。
如何備考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

TAG:項目管理 | 明道 | Trel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