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改正公文寫作口語化?


提供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

《屌絲男士》、《極品女士》編劇@銀教授在「如何提高文筆?」問題下的回答就5個字:刪到無可刪。

辭彙、語言需要日積月累、長期堅持才能看到進步,但使用銀教授的方法,可以幫你很快找到寫作的感覺,也讓你寫的東西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

1、刪減口語化字詞。

初學公文的時候,我有個毛病,喜歡用「了」,這就是口語揉進公文的表現。「為任務的圓滿完成作出了突出貢獻」、「認真搞好了傳幫帶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一致好評」等等,這裡面的「了」刪掉後完全不影響意思表達,但「了」用多了就影響觀感和語感。類似的還有「著」、「的」等。

原文:
「各種矛盾交織與歷史累積形成的不穩定因素一觸即發,危及著居民安寧與社區和諧,也考驗著主政者的理性與智能。」

修改後:
各種矛盾交織與歷史累積形成的不穩定因素一觸即發,危及居民安寧與社區和諧,也考驗主政者的理性與智慧。

2、刪除重複語句。

原文:
「通過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推進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從而擬定了能夠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意見、願望和利益的xx社區經濟社會發展「調結構、夯基礎,興集鎮、促統籌,抓招商、富財政,強黨建、重三聯」的總體思路,制定了年度目標和實施對策,並在實踐中步步為營,為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XX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修改後:
通過傾聽群眾呼聲、收集群眾意願、借鑒群眾智慧,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擬定「調結構、夯基礎,興集鎮、促統籌,抓招商、富財政,強黨建、重三聯」的總體思路,制定年度目標和實施對策,並在實踐中步步為營,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XX人民的根本利益。

3、調整語句順序或改變表達方式。

原文(1):
「 在抓分管工作與維護集體領導上,堅持重大事項及時請示彙報,不隨意表態和自作主張,對領導集體討論形成的決定,堅定不移地去貫徹執行。」

修改後:
在抓分管工作與維護集體領導上,對重大事項堅持請示彙報,對集體決議堅定貫徹執行 。

原文(2):
「對市委部署的工作任務,無論多大困難,多麼艱苦,總是樂於接受,千方百計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修改後:
對市委部署的工作任務,不打折扣、不搞變通,克服困難堅決完成。

以上。

-

相關回答:想成為單位筆杆子(政府公文類),請問有什麼好的學習辦法?-硯東華的回答


第一、多收集素材。時政、要聞、指導性文件、專業文獻等資料要多收集。建議可以使用evernote或者為知筆記管理這些素材。

第二、多收集術語。不同的文種、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術語使用方式,這個要多收集。

第三、多做提綱。公文寫作有一定模式,拿專題性報告來說,正文部分常採用三段式,「情況-問題-意見」或者「情況-做法-不足」等模式。


2007年入職,一直在機關爬格子,對於公文寫作也算有些心得。

但就這幾年寫作公文的感覺來說,公文對於書面語的要求越來越接地氣,特別是十八大之後,中央要求講話領導不要念稿子,要說能讓人聽懂的話。

什麼是能聽懂的話?

「堅決遏制反腐勢頭、依法懲治腐敗……巴拉巴拉」一股子冠冕堂皇的味道,乍一聽挺嚴厲,細一想好像啥都沒說。

「老虎蒼蠅一起打」、「有權不要任性」(特別是後一句,竟然出現在中央政府報告中,是李總理特意自己添加的)

這是公文化的語句嗎?不是,是口語化的東西。但是朗朗上口、寓意明晰、鏗鏘有力,更加有利於人們口口相傳形成輿論。

這就是所謂的「提法」。在公文閱讀過程當中多注意中央、省等上級部門的提法,熟練運用,能夠提升自己公文寫作的視角和站位,如果能將中央到地市的政策融匯貫通來想明白的話,就能將中央的一句話提法利用本級部門的功能定位、權力義務等等「乾貨」拓展成一段乃至一篇。

如果能夠形成固定的思維習慣,就會很容易讀懂政策,所謂的"領會精神"。


每天讀人民日報第一版和第四版理論。


事實上我嘗試著做一些書面化的改變。。後來統統被領導駁回了;

--回答這問題的話,多看、多抄、多模仿,主要還是在意識


只是你還沒有熟悉書面語言,多看文件材料和黨報黨刊,時間長了,也就形成思維習慣了。關鍵是習慣沒有養成。


抄政府報告啊!沒有比那個更正式的了,不過什麼用都沒有,反過來講,人家可能就是要的這個效果。


事實上,現在的趨勢就是口語化,講乾貨,減少"甩詞",特別是華而不實的詞,否則寫了半天,沒有一句有用的。


公文用詞注意規範、簡練,文無定式,但有常法。日常多讀,多看,甚至多背,書面語言要豐富,培養語感,熟能生巧。


推薦閱讀:

給中央級領導寫講話稿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寫好公司全年工作總結?
寫材料很難、很累嗎?有沒有好的破解方法?
公文寫得好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何提高公文寫作水平?

TAG:公文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