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豆瓣現在(2017年2月)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今年是2014年,從07年開始玩豆瓣,不知不覺我已經玩了8年了。

豆瓣和其他SNS的不同在於,他擁有最特別的一群人,其他地方見不到的話題和各種奇怪的雜七雜八的想法。但是有個前提,你需要去了解並大浪淘沙的找到這些有趣的人,並關注他們。完成這樣的關注list,你的廣播就會豐富多彩的多。

回到話題:豆瓣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年前,正好和人雞頭白臉的討論過這個話題。

歸根到底在於,阿北怎麼定位豆瓣,是把他打造成O2O,還是打造成大數據倉庫,還是打造成興趣人群的聚集,還是打造成人,事物,興趣的大網?

從產品布局的角度看,現在豆瓣的產品太多,太分散了。

PC端的產品,經典的有豆瓣廣播,豆瓣電影,豆瓣讀書,豆瓣小組,豆瓣同城,豆瓣音樂等,新產品有:達絡,達XX,事情等。

移動端的產品,經典的有豆瓣FM,豆瓣小組,豆瓣同城,豆瓣廣播,豆瓣電影,豆瓣小組,豆瓣廣場等,新產品還有豆瓣閱讀等。每一款產品都是個獨立的app。且手機移動端的H5界面,不跳轉到任何這些app,這些app彼此獨立,不互相跳轉。且PC和移動端也沒有導流等關係。

如果豆瓣一天的登陸人數在500萬,這麼多產品分流下來,每款產品的活躍用戶都不多,而且肯定不活躍,因為每款產品的功能都太單一了。

不知道豆瓣內部的數據系統,有沒有針對一個用戶id,分析過用戶在不同平台不同產品的用戶軌跡,可能是混沌的和分散的。

這所有的產品里,每個產品都是一個引爆點,比如豆瓣FM就可以對抗蝦米,酷我和Jing,豆瓣閱讀就可以對抗多看,iReader等,豆瓣電影可以對抗QQ影城,時光網訂票,格瓦拉訂票。但是你一個公司來對抗如此多的競爭對手,也許是豆瓣的3個工程師要對抗人家一個公司,必然不能佔領領先地位,如果不是為了領先,只是做了這個功能,又是為什麼呢?

在移動互聯網激殺的如今,不集中火力根據自己的明確目的,重點突出的打造一款產品,而如此分散和試錯,只能太小清新的自我玩玩了。

慢公司也好,流氓公司也罷,既然來做商業,總要遵守法則。希望阿北能想明白。不管怎麼樣,我都繼續愛豆瓣。


我覺得豆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搜索機制還不夠系統,甚至有點混亂不堪。

豆瓣到底是什麼?它就是個龐大的中文資料庫,Web 2.0 時代的先行者之一。這才是它的本質、它最大最核心的價值。那麼多熱心網友共同製造了那麼多年的各類條目及文化內容,你可以在這裡找到世界上最偏門最 Cult 的電影、書籍和音樂以及相關評價與論述,更不用說那些時代主流的、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這還不夠么?非得和其他根本就不是相同初衷的網站比這比那麼?在這一塊上那些網站能比么?

強烈希望豆瓣引入【高級搜索】功能,為真正需要用它來記錄「人生數據」的各類網友提供更加便利、準確的查找體驗,這也為廣大網友進一步優化其資料庫系統性提供了基礎條件。而不是沉迷在那些根本沒用的功能開發和「沒事兒就改版」上面,搞得「四不像」了。

當然,如果您用豆瓣只是為了月拋、吐槽云云,而且關注者 List 里99%用的都是美女/帥哥頭像,那麼,請您幫助我狠狠點擊【沒有幫助】,謝謝!


豆瓣就沒有一個功能強大的客戶端。


亟待擴展的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衝突,以及用戶習慣衝突的問題。

豆瓣有的龐大用戶群對於商業變現上方面相當敏感,雖然豆瓣在品牌廣告活動,品牌小站、主辦方等作出了一些嘗試,但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如果是支持豆瓣運營那是足夠可,可支持豆瓣進一步擴張還缺少爆發性的力量。

豆瓣的任何商業化嘗試都會相當的謹慎,用戶是把雙刃劍,喜歡豆瓣的時候都留在這裡,可一旦豆瓣的商業模式和氣氛讓用戶不喜歡了,流失的速度也很快。相信豆瓣本身在這方面有相當的評估。所以,豆瓣在小站、阿爾法城等新事物上面的嘗試都相當謹慎,包括小豆、豆單、電影院等存在潛在商業價值鏈的產品體系。


我認為豆瓣現在的狀態很好,不須追求大幅發展,不斷地從細節入手改善用戶體驗即可。

青旅就是青旅,不用做到五星級


豆瓣的瓶頸難道不是豆瓣的產品經理?


豆瓣,最好的圖書、電影管理工具。和小清新、社交,沒有一點關係。


1、豆瓣遇到發展瓶頸了嗎?我認為沒有。這就是豆瓣的發展節奏:一步步積累沉澱。

2、這種節奏發展起來的產品,雖然不會像微博、微信等產品一樣一下子就火起來,也不會像開心等產品一樣,用戶一下子瞬間散去。

3、豆瓣這兩年發展有問題沒?當然有。豆瓣是一個國內為數不多的以產品驅動運營的產品。產品的創新是豆瓣持續發展的基礎。豆瓣這兩年雖然一直在探索,但是在產品上的創新不足。尤其是在移動端,沒有出現殺手級的產品。


就產品而言

以豆瓣目前的發展速度,不應該說已是到了瓶頸的份上。在各個產品線上豆瓣其實都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每一條產品線都還可能有一堆需求在等著優先排序開發,而且我想豆瓣每天都會收集整理用戶池中的新需求以備開拓新的產品方向。再者,大家應該也看到豆瓣首頁的口號是什麼了吧,

【發現更多的生活】這七個字就註定了豆瓣的產品在方向上是絕對不會有瓶頸的。只剩下選擇要做生活哪一方面的問題而已,而這個方面只需要符合社區特質就行了。

就公司商業發展而言

目前豆瓣的商業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我們能看到新老產品線上嘗試變現的多種態勢。而且這類商業舉措都是基於原有基礎順理成章施行的,具有快速啟動,容易實現的性質。我們目前看到的豆瓣賺錢的點是多的,但每個點所賺的量貌似不大。我不知道所有點集合在一塊的總量會是多少。但可靠的商業模式確實是豆瓣這家公司所缺乏的,可以算作是該公司的瓶頸。

其實在眾多互聯網公司中,我認為豆瓣是最容易回歸到傳統商業模式上去的公司,而最傳統的商業模式就是買賣商品。為什麼說豆瓣最容易回歸傳統商業模式,因為豆瓣品牌在眾多互聯網公司中其氣質的識別度是最高的,用戶群是最具特質的,這就註定了豆瓣品牌的實體價值。因此與evernote相仿的帶著豆瓣logo的各類生活實體小物諸如襪子,背包,杯子等各類快消品呼之欲出。這樣的帶豆瓣logo的生活小物進入豆瓣用戶的生活其實也是豆瓣文化深入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集中表現,不違背其公司的核心宗旨。

豆瓣這個由社區塑造出來的文藝品牌才是豆瓣公司無可非議的核心資源,這種文化資源一旦形成,我們就有把握將它賦予在各種各樣的實體產品上。在這個物資極度豐富的年代裡,快消品本身的核心競爭力已然轉移到了品牌上,既然豆瓣具有品牌的天然優勢,進入傳統快消品的行當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思路。所以當【豆瓣東西】出現時,我覺得豆瓣漏掉了一些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豆瓣本身。

豆瓣品牌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是向實體經濟滲透,將【發現更多生活】的口號徹底落實。短期做電子商務,再往長遠的想,當帶有豆瓣logo的產品越發豐富之時,開設實體銷售體驗店,向無印良品學習,銷售的是整個豆瓣的生活態度和文化價值。

從互聯網公司到實體店經營的發展,線上線下一手抓,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現O2O的價值。基於豆瓣社區的可能性,因此原初的實體銷售體驗店便可以徹底發展成生活體驗館,成為新一代豆瓣用戶群聚休閑之所,將線上服務完美無縫嫁接到自己開辦的生活體驗館中來,而生活體驗館便是豆瓣線上所有已有虛擬產品的實體化表現。

互聯網公司起起落落,膨脹的快,死的也快,所以很難成就一個百年企業,因此豆瓣公司要在時間軸上延續長久也是一種瓶頸。阿北如果有這樣一個將企業符號永流傳,成就百年經典的野心,充分利用品牌文化滲透實體經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案。

好吧,好像文不對題地說了很多不著邊際但又呼之欲出的廢話......


我來給大家一個不靠譜的答案吧。我在豆瓣註冊8年,最初是利用豆瓣查看影評書評,後來開始撰寫各種不靠譜的影評書評,為豆瓣的豐富貢獻自己的一丁點小力量。經歷過每天刷豆瓣(我不用微博),但是現在最多一天上去看一眼了。

8年是個很可怕的數字,最早一批高產出的建設者大概都有4-8年的註冊時間。8年過後,我們都變老了,豆瓣還在試圖保持年輕,試圖抓住最年輕最有消費能力的客戶群。對我們這種老白菜來說,豆瓣已經從文藝青年尋找同好的地方,變成了一個複雜的大集市,還有各種三觀不正刷新下線,讓我這顆老心臟一次一次被年輕人嚇出毛病。

有句話叫得90後者得天下,這句話一點不錯,現在最有實力的消費群體不是90後,但是90後敢做敢花。作為老用戶看著豆瓣瞎折騰,沒有首頁到有了首頁又到沒有首頁,其實方向就是從文藝青年的交流平台到普通青年的生活服務平台。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轉變,因為客戶群變成了更大的一群人。但是也有可能會喪失過去的核心用戶,也就是作為貢獻者而不是消費者的一群人。豆瓣是個好框架,但是需要血肉充填。

說點意氣用事的話,我不上豆瓣的原因是,我不想看到各種奇葩刷下線,不想看到偽文藝的小站營銷,不想看到賣家借豆瓣互踩,不想看到水軍刷分豆瓣不作為,甚至不想看到電子書賣的比其他平台都貴。。。所有這些都讓我離開豆瓣尋找一個更靠譜的平台。

豆瓣的目標客戶不是我,我這種用戶流失估計在意料之中但也不成問題。你問豆瓣發展的瓶頸是什麼,對於這種需要用戶填充血肉的網站來說,最可怕的就是施與者的流失和過度商業化的運作。什麼樣的內容吸引到什麼樣的用戶,這些用戶又在緩慢的改變豆瓣的風格。

又及:排名第一的答案提到了客戶端。客戶端確實很爛,從沒見過這種一個欄目做一個app,而且每個app的風格都沒有延續性的產品。但這對我也不是問題,我一直刷wap豆瓣。現在進入了移動時代,也許對於更年輕的用戶群來說,形式,也就是app的賣相和架構遠比網站本身的內容更重要。


當年出貼吧,說大神很多,他們讓我去我並沒有去。

  當年出人人,說可以上同學,他們讓我去我並沒有去。

  後來又出了豆瓣,說可以上文藝青年,他們讓我去我並沒有去。

  再後來出了微信,他們說隨便玩,我想了想安裝了。

用戶永遠是喜新厭舊的

  豆瓣和人人都是使用的一個畫小眾,圈大眾的思路。最後導致的就是大學畢業人人就少了。工作了現實了就難文藝了。

  互聯網產品三年一次大迭代,高中沖入大學,總是會有一群時間無限多,崇敬更高更遠的年輕人,他們需要社交。需要開闊眼界。

  但是當他們成熟了,穩健了,有了自己的真實的圈子。那麼也就沒有了那麼多人去繼續用了。

  而新人一代人,面對的是新的東西。本著叛逆的心理,他們更加傾向於新的家園。他們不喜歡被老社區的老人去指點,指指點點。所以社交社區他們就更喜歡用新的平台。

  就好像一個土豪,在選擇遊戲的時候,更傾向於選擇新的遊戲,新的伺服器。因為這裡是新的天地,是可以有可能去開闊的戰場。

  用戶難轉入,也就沒有人社區最該有的資源。也就開始變得慢性死亡了。

過於笨重的系統

  從博客時代,到後來輕博客時代,到社交網路時代,再後來的微博客時代。發展是越來越輕量級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在中國沒有新東西落後就挨打。別人家可以看電影,我們也需要。用戶永遠是有無數的要求。

  PhotoShop連word文檔格式的文件導入都不支持。果然是直接上最爛的軟體。

  PSP4000國產,內置888888個遊戲。

國人永遠都是在做精和做全難於取捨。

郎咸平提供一個案例為何中國代工價格如此的低廉?

  原因是廠商會在第一次的時候給出量絕對是這個工廠的產出量的2-3倍。那麼工廠在瞬間會進行擴張招工。完成配額!工廠皆大歡喜。

  等到第二季度的時候,廠商會提供給工廠當前產出量的80%,工廠處於不飽和狀態。閑置的工人和設備壓力,銀行貸款壓力下,只能降低價格去走量。

  最後出現的就是等到整個市場都開始扛不住超級低的價格,導致的崩盤。

  這個在中國互聯網也是相同的。過於龐雜的系統,導致大量的技術和運營人員維護。不能輕盈的智能化,導致後期轉型困難。

  單獨項目不能獨立品牌化,最後部門難以拆分。

  最後結果就是公司人員過度閑暇,維護改版牽扯過過。

  一站式而全的思路,導致子產品難以樹立新的市場。

  最後就是明明打著上文藝青年的牌

  結果只能看到各種撕逼吐槽天涯文

  其實我是要一個房子面艹大海

  春暖花開。


新老用戶交替

上次那個莫名其妙的牢騷貼很明顯說明了這個問題,豆瓣已經積累了很多有趣的內容、有價值的用戶,怎麼讓這些用戶相互認識、怎麼讓新用戶接觸到這些內容是個大問題。以興趣為嚮導導致用戶的相互吸引是個非常緩慢和充滿巧合的過程,現在的用戶沒有耐心和時間完成這個過程了。

現在的首頁熱門推薦是個有趣的嘗試,但效果不佳。我感覺不如直接出一套測試題給新用戶做,迅速判斷下價值觀然後推薦到遠古邪惡還是各種左右狗還是雞湯罈子還是重金屬還是攪基地之類的。


發家靠屌絲 文青的錢最難賺

低端的看不上 高端的玩不起


豆瓣最大的問題是小眾dna和要發展就必須吸引大眾間的矛盾


不是很贊同說豆瓣因為功能太多分散是一個瓶頸。


豆瓣一開始受到歡迎,一是靠記錄,二是靠社區,積攢了很多人氣,在當時是潮流,可放到現在只會成為小眾網站。為什麼?競爭多,賺錢少。


如果豆瓣僅僅滿足記錄看過什麼書,聽過什麼音樂,看過什麼電影,面對互聯網一大堆來勢洶洶的產品,是不可能有所突圍的。問題就在於,現在的互聯網已經從「記錄」進化為「服務」,並且越來越強調「內容致勝」。你讓豆瓣只做一個娛樂休閑小資情調的搬運工,不被淘汰才怪。


所以豆瓣讀書推出了各個電商的書本價格列表(服務),推出了注重原創風格豆瓣閱讀(內容);豆瓣音樂提供了試聽和FM(服務),有了獨立音樂人合作(內容);豆瓣電影可以在線買票(服務)。這一切如果說是為了對抗某某產品,倒不如說迎合受眾需要,要知道受眾是最容易朝三暮四喜新厭舊的。而且豆瓣的擴展都很准,它的豆瓣閱讀沒有推當下流行的網路小說,它也沒直接賣書、賣碟、投拍電影,既迎合大眾又保持特色,有這樣若即若離的距離對一個互聯網網站來說著實不宜。


豆瓣的社區功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如何保持強大的粘性需要很多探索,因為微博的衝擊,豆瓣有了「說說」,強大的小組,最起碼yp功能被一些手機客戶端分颳了不少,還有同城活動也有類似的窘迫。我相信現在豆瓣東西之類的也都是試探,究竟會有怎樣的效力不好說,但它的「東西」真不是一般的「東西」,看似小眾又格外討喜,雖說火起來不太容易,拴住一些文藝青年們的能力還是有的。


說到底,豆瓣做到現在依然還能保持自己鮮明的特色很不容易,要生存也要尊嚴,我覺得豆瓣目前探索的路子是正確的,產品線分散既是競爭的無奈選擇,也是以後發展的新可能。你讓豆瓣回歸只注重分享功能,且不說能掙多少錢,會留住多少人都難說。


如果說瓶頸,豆瓣現在需要的大概是把分散的東西做一整合,特別是把住移動埠。我自己就對豆瓣的各種手機客戶端非常無奈,許多軟體功能太單一,有多少人願意全部下載安裝並且每天都去打開來看?光挨個輸入密碼登錄就夠煩心的。豆瓣業務數量上走的是加法,各個內容卻偏向減法,我覺得在移動拓展上還需要考慮如何融合,保持繁而不亂的隊形。


其實豆瓣,這些年來收集了很多數據,可以深度挖掘客戶的興趣,聯合其他互聯網公司進行信息推送,同時整合相關的興趣信息到站內。


影評方面,網上一直有輔助插件,可以直達優酷土豆看相關視頻(這個功能可以有),還可以加入百度雲分享功能,進行各類信息的分享和保存。


豆瓣FM也可以根據興趣點開發出智能FM,根據客戶以往數據進行歌曲推送。


豆瓣始終在探索,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是很值得推崇的。之前零星關注了一些豆瓣產品,這裡主要說說問題。常見的問題是:到豆瓣看影評,到其他地方買票,類似的情況有一些,原因是什麼?豆瓣功能眾多,但是給人感覺亂,好多功能很隱蔽,原因是什麼?

總結的原因如下:

1. 嫁接了一些流行功能,但是需要清楚自己的受眾群體為什麼用你,而不用別人。豆瓣的社區氛圍是否和嫁接的功能實現1+1&>2? 這裡典型的是團購導航,你讓小清新來豆瓣團購? 曬又省了多少錢曬實惠圖?氛圍不搭調啊。團購導航成功的幾個要素是:數據大而準確,雞賊的社區氛圍,大規模的立體推廣,豆瓣不具備。更早的類微博產品也下線了,也是氛圍不搭,數據不對,場景不滿足。而電影票網頁版的購買的小清新風格,反而造成了購買流程不清晰,購買過程的疑惑。

2. 始終在藉助現有平台,即加入了很多有用的功能,當然也承載了一些本應該獨立的功能。這也導致豆瓣經常得到的評價,功能太多反而沖淡了其功能的價值。大家當為一個目的(如電影票購買)時,豆瓣的行為模式如先看點評再買票模式會有一些用戶這麼做,但也會失去做到行業第一的機會。

3. 也許在運營和市場推廣方面需要加強。這方面沒有做太多的調查,也不太了解現有豆瓣的思路和流程,是憑一個普通顧客的眼光看到沒有做太多。市場推廣上要按照做數一數二的模式來進行,才可能成為領先。運營上,各種活動啥的也需要有。總之這些都是細活,要不斷通過數據分析,用戶調查,頭腦風暴等才能夠給出最適合的方式,沒有固定的套路。

幾個建議:

1.
採用一公司,多網站,多品牌,多APP策略。這樣做的目的是:輕裝上陣,能夠直接考慮用戶的需求,而不是豆瓣用戶的需求。你可以在豆瓣上文藝,但不意味著你要文藝著不考慮價格去團購。你可以文藝,但不意味著我不考慮價格場次去選電影票。現在這個路子要走的更加徹底,而不是都是文藝清新,這樣豆瓣電影才能走的更好。

2.
採用獨立項目團隊的策略。要知道很多大公司之所以無法創新,恰恰是被自身的優勢給限制住了,自身資源給限制住了。當公司核心在影評書評,核心人力財力等資源都在這上面,天生競爭就是不公平的。同時這也限制了想像的空間,無法做到小魚塘的大魚,因為看不起小魚塘。這個獨立要做的更加徹底。《創新者的窘境》等一些書,及其案例都證明了這點。能夠依託於大企業做強的項目,典型的方式是:獨立預算,獨立辦公,CEO的強力支持,不同於原公司的流程和價值判斷。看看微信的崛起,其實是遵從這些原則的。

3.
O2O的方向和大數據方向需要作為核心來深挖。其實這些都是豆瓣的金礦,但是還要深入挖掘才能成為真金。豆瓣自身的大數據夠多夠好,有眾多的用戶貢獻,也有很好的演算法工程師。可以和影院,製片方合作,如考慮進行影片預測,活動策劃指導等。國內有個企業做電影票房預測的公司,僅靠這個獨門絕技就很厲害了。O2O方向上,微信已經成為了一個優秀的承載工具,豆瓣的策略呢?無論是工具屬性,還是做某個垂直行業的O2O系統,未來都大有可為。豆瓣有大量沉澱的優質用戶,有大量的細分領域的粉絲,有豆瓣小站等工具,有做好O2O的基礎。達羅也許是這個方向,還沒有看使用,不好做更多評價,等實際使用後再反饋。豆瓣小站也有做大的基礎,小站實際上承載了O2O的粉絲模式,並且完全有理由做的更好。O2O和大數據方向的拓展,都是基於豆瓣的技術,數據和用戶群為核心拓展的業務,和原有的豆瓣網核心訴求理念有不同,就看阿北願不願意下更大的棋了。


總結陳詞了。我看也就閱讀器、電臺、購書單還不錯。

約炮沒有微信方便*,

聯繫沒有QQ緊密,

氛圍沒有新浪微博熱鬧,

講話沒有飯否自在,

評論沒有京東生動,

代購沒有返利給力,

相冊沒有flickr專業,

豆郵沒有私信簡單,

小組沒有貼吧腦殘,

小站沒有點點認真,

阿爾法城沒有淘寶街實在。

* 版權屬於@陳皓宇


豆瓣的核心競爭力是書評、影評以及對用戶興趣的挖掘。

這是我為豆瓣上活躍用戶做的側寫:

了解自己的興趣;

自己的興趣在讀書、電影、音樂、旅遊、勾搭等豆瓣主流興趣之中;

在自己的興趣方向有足夠多的積累,以至於有很多可以用圖文展示出來的信息(本人痛點);

有時間;

----------------------

對這些側寫取個交集,還能有多少人?況且所有這些圍繞興趣的活動都是低頻率的。本人看技術書動輒三四星期,小說怎麼也要一兩天看完,看完後再豆瓣上留下的痕迹就是一條對書的評級以及一封短評。而由於目標用戶群體小的原因,這些痕迹長(yong)期(yuan)沒人回復。有段時間我把豆瓣當做自己的私人日記,後來發現了大象,毫不猶豫地廢棄了豆瓣。

另外豆瓣的社交功能停留在至少3年前,在小組裡仍然是傳統貼吧的交互體驗,猶記得10年的時候看過一篇豆瓣-慢公司的文章,提到豆瓣的慢是為了雕琢出更好的用戶體驗。現在看來豆瓣是不是有點閉門造車了呢?

豆瓣的瓶頸在於本來受眾就有限,經過幾年的積累,該評的書、該評的電影都被大神們一一品過。我等屌絲看到排名第一熠熠生輝的專業評論,覺得用自己粗淺的語言再說一些並不深刻的三言兩語真的沒有必要。回頭去把這兩句發在微信上,還能提高下B格,或者和投緣的朋友聊兩句呢不是?

另外,九點好好地怎麼不做了?阿爾法城又是什麼東西?


老用戶年紀大了,新用戶吸引不進來


推薦閱讀:

《二十二》創造票房奇蹟,你想對當年大製作的《1942》《唐山大地震》等說聲抱歉么?
豆瓣新推出的「事情」功能是怎麼樣的,何時公測?
為什麼豆瓣上火星情報局跟天天向上評價差那麼多?
為什麼豆瓣 FM 不播放套馬杆、愛情買賣這類通俗歌曲?

TAG:互聯網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