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TED能火?你喜歡TED演講內容嗎?


答主是枚志願者。下文是3月為TED2015撰的搞,大概能夠回答樓主問題

Hello,TED2015

Prelude

有這樣一個舞台,即便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都能從網上看到它的直播視頻,每年仍有逾萬人願意為它付出7500美金的門票,只有其中一千能夠獲得入場邀請;31年來它貢獻的精彩視頻多達數千個,而這些視頻的演講卻是在每年3月初的短短4天內完成;它的每位演講者,縱有超世之才,千言萬語都只能濃縮在18分鐘里;它是一個非盈利組織搭建起的舞台,卻堪稱寸土寸金,擁有各種比世界頂級聯賽更加奪目的贊助商廣告。

創始人克里斯·安德森早已對這一切作出了回答:「你要保護如黃金般的知識,這是你唯一的價值。但是,當全球都聯繫在一起時,遊戲規則改變了,每個人都互相關聯,一切都會快速發展。當知識傳播出去後,會以最快速度到達全球各地,得到反饋,得以傳播,而它的潛在價值是無形的。」

Ideas
worth spreading!知識無價

一、Why Vancouver?

1、history

第一屆大會要倒帶回1984年,由曾任美國建築師協會主席的理查德·溫曼發起。不過,這次在加州蒙特雷舉辦的大會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只有300人到場,其中一半還沒買票。

大會一開始的定位是一個分享想法的小型聚會,而與會的演講者也大都是非著名人士,但大都是某一個領域的精英、或是有著特殊經歷的人,還包括一些即將退隱山林的隱士。彼時的TED,可以說是一個純粹用於分享想法的平台,觀眾就是面前的人,而不是幾十億的在線網友。

1990年的第二屆TED舉辦時,加州的科技、娛樂和設計人才濟濟一堂,讓它大獲成功,TED從此改為一年一屆。

2、change

聲名鵲起之後,喬治安德森接管了TED,並從出生地美國加州蒙特利搬到加州長灘市,演講場地也變得更大更引人注目。越來越多像Bono這樣的搖滾明星、戈爾這樣的政治名人、比爾蓋茨這樣的科技巨頭開始出現在TED的舞台之上。

也正因如此,原先那種純粹的之感,被進一步稀釋掉了,甚至有人開始攻擊TED7500美元一張的門票、對科技宗教狂熱式的崇拜和演講者越來越不接地氣的風格。

在逐步做大的過程中,能夠左右人觀點的因素會越來越多,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堅持好最初的理念,怎樣同影響力和規模擴大之後碰到的問題做個最好的平衡。

喬治安德森希望找回那種純粹的感覺。

3 Long Beach VS Vancouver

長灘的20年讓T,E,D三個字母組合就起來有了令人驚嘆的魔力,同微軟一樣,伴隨著越發強烈的攻擊聲,TED開始步入中年——2014便是其成立30周年。但同創業公司相比,TED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因此它的選擇自由度更高。

所謂三十當立,遷都,無疑是除舊立新的最佳選擇。

在北美西海岸眾多科技名城中,安德森選擇了溫哥華這顆新星,如今的溫哥華早已不僅是人類宜居城市和文化藝術家的聚集地,而是正在獲得科技巨頭和創新公司的青睞的創新之城。

安德森坦承TED的主要支持及贊助方均為美國公司及個人,將主要活動移至美國境外,對管理營運有一定的風險。但與溫哥華的獨特環境及前景相比,該風險值得承擔。

這座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城市,將會為TED的未來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

二、Why Truth and Dare

當人們意識到,時間已消磨諸多鬥志,他們才會更加相信,達至心中至善的最好方式,是不同思想的自由交流。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確定一種思想是否真理,就應該讓它在思想市場的競爭中接受檢驗。

因此,兩位主辦人最初想出的主題為「Ideas worth challenging」。

他們選擇了大量思想激進創新的演講者,挑戰傳統思維,希望藉此激發人們更多靈感的迸發。

然而,到最後,兩位主辦人都認為這樣做太過偏狹了。

我們如此激烈的爭論誰的思想更勝一籌,其實並不是真理與謬誤的交鋒,而是兩個片面的相遇。

正如法國哲學家布萊瑟·帕斯卡所說:「真相的反面不是錯誤,而是另一個真相。」

真理的交鋒持續千年尚不能下定論,何況短短四天?

他們選擇了更好的兩個詞,truth and dare。

Truth是對事物更深層的理解,而不是對以往認識的否定。

Dare是將創新思維與現實對接的橋樑,而不僅僅是一場奇幻浪漫的冒險。

平和的措辭洗滌了年輕的激進,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們忘記那些華麗的口號,真正享受這一場思想的盛宴。

更多會議內容請關注後續報道


翻看了下,發現不喜歡TED的答主們普遍認為TED演講能在這個短的時間裡傳遞的內容太有限。是的,確實如此,但是實際上,TED及TED類活動有個不可分割的另一重要部分,即茶歇。茶歇並不是用來休息的,正是在茶歇中我們有了和講者進一步的交談的機會,也讓深度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在18min里你了解的東西往往是一些很有意思的觀點,一些冷門的研究。這其實是真正TED所歡迎的東西,這些東西能打破人固有的思維,說的摩登些,就是鍛煉人的創造力和思考。

如果要獲得有深度的東西,自然得延伸學習。TED最主要的是給你一把新世界的鑰匙,而不是為你備好去往新世界所需的營養。


TED火起來是從http://TED.com上線以後開始的,背後還有強大的社區和翻譯志願者群體,以及TEDx活動的推廣,都加速了TED的優質演講資源在全球範圍得到認可和追捧。

著重與完全不同領域中的重要Idea的分享,毫無偏見,短小精悍,吸引人的演講風格都是TED廣受人喜愛的原因~


以前喜歡, 現在覺得很水。不是說理念和講者的水平低。而是公開後TED 當局似乎更希望可以鼓動觀眾的情緒找搏取掌聲。

和短短的20分鐘之中, 可見講者比起以前有更多的Chit-Chat, 有更多講述自己感覺的時間, 甚至有更多十分著跡的自我擂攆。不是說講者不可這樣做, 但比起以前那種得不及待地推進深度和廣度的方式, 現在這種看起來更為完整的表達手法... 雖不致於不能看, 但也沒有甚麼衝動想去看了。內容密度不足以致爽度不夠是個大問題。

前沿的技術也沒有多前, 在現在想法愈來愈貶值的環境下, 我對TED 的興趣也是愈來愈低。


1、內容為王:多學科、跨界、前沿領域的演講者;

2、演講水平:經過排練達到的高水準的演講;

3、分享精神:精心拍攝Video並免費網上傳播;

4、組織形態:TED規範和準則授權下的全球各地獨立TEDx組織。


對於這個么,先不正面說這麼問題先,咱們為什麼不反正來想一想呢。。。。20分鐘你可以幹什麼?20分鐘你能幹什麼?20分鐘你會幹什麼?如果沒有TED,有多少人會用這20分鐘去看八卦新聞,去刷豆瓣,充其量來看下知乎(對,就是說你呢。。。haha);但是,有了TED,你有了一個短程的精神之旅;有了一個去了解去反思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正在發生著的抗爭與堅強;有了一個20分鐘對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科學研究了解的機會;有了一個去看某個領域的專家級人物是如何思考這個領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而且是用最淺顯,精簡的語言所表述的,一天一個20分鐘,一年365個20分鐘,小夥伴們都會算吧。。。再退一步吧,就算有些演講質量略低,我相信你至少有個一個20分鐘English native speaker的聽力練習的機會。。。。再退一步吧,就算你一無所獲,你只是少了20分鐘逛淘寶,看八卦,刷豆瓣的時間而已。。。你在糾結後悔什麼呢?

好吧,我現在就要關了BBC去看一集TED吧。。。

(午飯後的胡思亂想加胡言亂語,見諒!)


能火是因爲娛樂性高。(大部分能火的東西都是。)


包裝的好一點的心靈雞湯和文化快餐而已。高級一點的百家講壇?

不可否認肯定有很多優質內容,但形式上決定著既不能系統有效地傳播知識,也不足以深刻地改變人的既有思維。

不客氣一點地說,痴迷沉醉於這種東西的人,就是一幫懶得讀大部頭,同時自己思考錘鍊已有知識,希望只花十幾分鐘感動自己,不假思索地打包罐裝知識的人。(越說越感覺在說知乎噗)


決定認真回答一次問題。

TED能火起來首先是因為它的內容,幾乎覆蓋了各個領域,科技、藝術、文化等等,你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也可以通過TED發現自己潛意識裡感興趣的東西。每個高質量TED演講都不是入門但也不是晦澀難懂,至少能讓幾乎每個接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能夠明白其想表達的內容。

其次是TED的傳播形式,除了官網上上千個免費的TED視頻資源,TED Global,還有世界各地成千上萬個TEDx組織,無論線上線下我們都有機會感受到TED的「ideas worth spreading」。我自己有幸成為2012TEDxBeijing的策展人之一,做過TEDxFactory798的志願者,大學這幾年也接觸了全國許多高校TEDx組織的同行,雖然國內TEDx現在仍然有許多不足,但是TEDx確實為TED思想的普及貢獻了巨大的力量,TED能火起來與這些熱情的TEDx組織息息相關。

另外還有TED本身所具有的時代性,除了現在每年TED會頒發的TED全球大獎,我們會發現我們看過的每一個TED視頻都站在了時代的前沿。我覺得用這三個視頻大家可以真切感受到時代的變化:

TED 傑夫·漢展示他在觸摸屏上的突破 觸摸屏上的突破

TED iphone魔術——用魔術闡釋欺騙 iphone魔術—

TED 增強現實技術,科技魔術 視頻: TED演講集:增強現實技術,科技魔術

從多點觸控的出現,到改變世界的iphone。

第二個問題,喜歡。當然我們不可能對每個視頻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我們看了一百個視頻,如果能夠十個喜歡的我也覺得很好了,如果十個中間有一個能對自己有所幫助那就最好不過了。而對於每一場TEDx,六個speakers能有一個吸引我,我就覺得異常滿足了。

看到許多人覺得TED很水,我表示不敢苟同。十八分鐘之內,需要把一個人長期的工作過程和成果展示出來,不僅是對speaker自己表達能力的考驗,也要考慮到現場以及網路上大多數人的認知程度,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多說一句,很感謝TED和TEDx,我大學四年大部分的個人價值都實現於此。


哎,我不喜歡用心靈雞湯來說TED,因為這樣是片面的,經常看網易公開課的人不難發現,很多時候他們推送的都是各種各樣稀奇古怪可能令你感興趣的內容。

就TED的內容來說是多種多樣的,只是看個人愛好,本人較為關注心理學,看這方面的也比較多些。TED上的演講人是用切合我所學的知識進行舉例,不僅讓我理解了原來的觀點,更讓我拓展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習東西,永遠不可能死板的學,而是開闊眼界,看各類研究,才有所裨益。

最後我回答一下提問者的問題,TED確實讓人增長見識,有時候可能你會偶然發現它推薦的視頻內容是你一直想了解的,然後你就帶著純粹的好奇心去探知,享受這份學習的樂趣。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讓你感興趣,並且,它不是只有一個視頻,一個方面,讓你感興趣。


TED的成功,首先是TED模式的成功。事實上我們從來不缺乏好的思想或者好的演講者,但似乎在TED之前並沒有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量化到非常具體的模式:

18分鐘以內 就像微博對字數嚴格限制在140字內一樣,TED的演講通常是在18分鐘以內,TED需要確保聽眾能夠在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時間段內接受演講者傳遞的思想。但可能有人會疑惑,對於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這麼龐大深奧的內容,18分鐘能夠完整清晰地傳遞演講者想要傳遞的內容嗎,可以(並且我發現TED的演講主要集中在10到16分鐘這個區間),至於如何能夠做到「18分鐘改變世界」,這個就是TED對內容的把握了。另外,18分鐘對很多人來說屬於一個碎片化的時間,如果需要你去聽一個兩小時的講座,時間成本太高,TED適合如今快節奏的社會的精神需求。

全舞台式 沒有論壇,也沒有講台,不會給聽眾說教式或者培訓式的感覺;單人
聚光燈,觀眾隱匿在黑暗裡,可視區域只有演講者,可以幫助觀眾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演講者身上,關注演講內容的同時,也讓觀眾通過演講者的表情、肢體動作更好的感受演講者的內心,體會到演講者的人格魅力。同時TED的舞台給演講者打造了一種氣場,可以激發演講者的分享慾望。

線下活動高門檻+線上免費視頻傳播
儘管每年有上萬人申請參加TED年度大會,但只有1000人能得到邀請,他們要「有好奇心、創造力,思維開放,有改造世界的熱情」,還要付得起6000美元一張的門票,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聽眾的質量,高額的票價也對演講者的內容形成了高要求,18分鐘的分享要為觀眾值回6000美金的票價,高門檻保證了高質量,同時線上免費視頻傳播又保證了它的傳播力度和速度,那些支付門票的人相當於做了一場有精神高度的思想慈善。

TED的成功,還在於內容極具新穎和價值
在新媒體時代,模式雖然重要,內容為王才是制勝的法寶,只有新穎和具有價值的思想才具備自我傳播性。TED通過全舞台和聚光燈在形式上強調演講者,但是在內容上弱化演講者,TED的演講者在一開場不打招呼,不作自我介紹,第一句就切入主題。內容涵蓋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business、science、global issues等全球前沿領域,覆蓋範圍廣且具有跨界精神,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ls說的對,能火的東西基本都還比較水

因為根據某心理學研究表明:易於傳播開來的東西一般具有以下特質:①邏輯簡單但是沒簡單到太白痴的程度 ②表達時請拋開各種前提、意外情況等各種推理的詳細細節... ...

so~~~TEd當然也只能這麼幹了,所以。。。。。


1.18分鐘濃縮,對於觀眾無壓力,對於講者來說也迫使他們濃縮自己的演講,用最動人的方式傳達自己最想傳達的東西。

2.互聯網的視頻傳播,既然所有傳統行業都能觸網,為什麼演講大會不可以以互聯網的方式發布,傳播和維護呢?

3.全行業全領域覆蓋,每個聽眾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演講,話題和講者。

4.本地社區。將TED帶進每一個聽眾身邊,志願者熱心翻譯視頻,更有TEDx授權可以讓這些愛好者組織身邊的分享會。


Short and Sweet


發現更大的世界。


1視頻傳播 2006年起,TED演講的視頻以知識共享的方式予以授權並被上傳到網上

2短小精悍且多元 3-18分鐘不等,但內容豐富,新穎,吸引人還有新奇感。現在有了TEDx眾思想,就更加多元更包容更有力量。

3開放共享的WEB2.0 人人參與,集體智慧,共創未來並且可以看TED,提問題,想問題,答問題,去嘗試行動。獻策獻力

4TED全球化 TED不僅線上線下社群在不斷壯大,而且TED Conference除了美國本土,還有TED環球會議,分別在非洲等地,英國,愛丁堡,印度等地召開過。2009年起可以自發組建本土TEDx和申請官方授權。

5核心價值觀IDEA

6以人為本:TED演講者以及TEDizen

7共生品牌效應 在一些類似會議上TED,Poptech,RSA,SXSW,INK等,它們都是相輔相成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吸引大眾眼球,紅火起來,這就如同Twitter,facebook一樣。


TED水不水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它是一個鼓勵創新的平台,讓人能看到不一樣的新東西,時間不長不打瞌睡,而且又很幽默,還是不錯的。


喜歡

濃縮,前沿,思考


長各種知識,各個領域的NB人物,注重的是分享表達而並非成功,是一個鼓勵新思維創新的平台,非常棒。很慶幸中國也有了雛形吧算是---一席。


TED是新時代媒體的原型。


推薦閱讀:

作為TEDx珠江新城 2015大會的觀眾,是怎樣一種體驗?
TED 出現過後來被證明有重大錯誤的演講么?
什麼是元敘事?
知乎和 TED Conversations 有哪些異同?
如果優質的人際關係即真正的幸福來源, 那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去拼搏, 去賺錢呢?

TAG:TED | 知識發現 | TEDx | 文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