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泡茶時將第一泡茶水倒掉,這個洗茶環節或者醒茶的步驟,從科學的角度講洗掉灰塵或一些不好的東西,有必要嗎?

第一泡茶湯洗茶或醒茶有些地方是一種習慣,有些人認為是科學的沖泡方法......


如果算個不嚴謹的算術等式,茶人倒掉的頭道茶,加起來都約等於一個西湖了吧!

但許多人還是樂此不疲,並且美其名曰:去農殘、洗灰塵、去雜質。彷彿每泡茶必須來這麼一次焚香沐浴,才能盡顯醇真滋味。

今天,我們就告訴你「倒掉頭道茶」其實是個茶界大謊言

初級科普:六大茶類頭道茶分別如何處理?

在解析茶界大謊言的貓膩之前,我們覺得很有必要用最簡短的分類,來為各位茶友初步普及一下六大茶類的頭道茶該如何處理。

當然,這些建議是針對初級入門的茶友,簡單實用,但因為六大茶類中包含了較多的品種,所以下述建議僅針對一般常見茶類,有具體品種,你也可以留言諮詢!

建議喝掉:綠茶、白茶、黃茶、紅茶、壓制緊實的烏龍茶

這幾類茶建議頭泡茶要喝掉。一般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頭泡沖泡出的內含物質是很豐富的、很好喝的,如果倒掉會很可惜。尤其有些優質的綠茶、紅茶本來就最多沖泡三四次,還倒掉第一泡,簡直有些暴殄天物。

對於壓制較為緊實的烏龍茶呢(比如:鐵觀音、文山包種等),那是想喝就喝。閩南烏龍通常做形都很緊實,所以頭泡時析出的物質都很少,滋味很淡。頭泡主要是為了溫潤一下茶,所以要不要喝,全看自己。

強烈建議喝掉:條形烏龍茶

條形烏龍(比如:岩茶、單叢、東方美人等)

建議喝掉頭泡茶。不喝實在是太浪費了,頭泡的浸出物是很豐富的,看湯色就能明顯感覺到。對有些好的岩茶,有的茶人會特意留下頭泡茶,在整個茶全部喝完後,再喝頭泡茶。他們說喝尾水時滋味已經明顯淡了,此時再喝頭泡,能將整個茶滋味最美妙的感覺又帶回來,所以這頭泡茶又稱為「還魂湯」。

喝掉需謹慎:黑茶普洱茶

  • 確定倉儲好的茶

散茶可以喝,頭泡湯里浸出的茶葉物質就比較多了。緊壓茶,可喝可不喝,如果是緊壓的茶,頭泡浸出物少,茶湯滋味也很淡。

  • 不確定倉儲情況的茶

淺嘗輒止,淺淺嘗一點兒。因為通常喝這泡茶能夠了解判斷到一些倉儲情況。不過當頭泡喝著有異雜時,那這個茶最好都別喝了。

茶界世紀大謊言揭秘分割線

說法一:頭道茶可以洗去農殘

由於茶葉的特殊性,不能像洗瓜果一般清洗它,所以許多茶友就用頭道茶來「洗」農殘。

但農藥多為脂溶性物質,熱水只能溶解和稀釋很小部分的量,單靠頭道茶就可以洗去農殘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依然對農殘「耿耿於懷」的話,只有建議你購買有機茶。

說法二:頭道茶反正不好喝,倒掉無所謂

這句話主要是從溫潤的角度去說頭道茶,認為「溫潤泡」沒有達到飲用的最佳口感,所以倒掉也沒關係。這樣的做法,茶語網並不贊同,因為茶葉中的有益物質最大程度的析出,就在第一泡,尤其是綠茶。

茶語網曾有見過有人在沖泡君山銀針時,只因茶湯里有毫毛,就將頭道茶都倒掉,其實是非常可惜,因為那是名優黃茶茶湯中最驚艷的一泡。

說法三:頭道茶是用來洗去雜質和灰塵

這個說法當然是針對那些有一定陳放時間的茶葉來說的。頭道茶的確具有沖洗的作用,也不必把它喝掉,但說它是「沒用的一泡」其實有失偏頗。因為作為第一泡,它可是飽含了許多這款茶的質量信息,極具表現力。

比如說:在頭道茶入嘴後,感受到淡淡的灰塵味和異味(如爛菜味、檀香味),說明這款茶的儲存空間不夠乾淨、衛生;如果嘗到糊味,說明這款茶在製作的時候有發生工藝問題,例如炒糊、炒焦的情況;如果嘗到少許霉味,說明這款茶在存儲時有受一些潮;如果茶湯里漂浮著碎茶和碎渣,說明原料等級不高或者你撬茶技術太差... ...

有人曾戲稱頭道茶是普洱茶的「黑匣子」,包含了許多商家不肯告訴你的信息,所以下次買普洱茶的時候,或許淺嘗一口頭道茶,並細細品味裡面的滋味,就能獲得不少辨別茶葉品質的信息,這個方法非常好用。

誰教我們開始洗頭道茶?

那這種「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泡茶前就得洗一次頭道茶」的理論是從哪裡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說是人們對茶錯誤的潔凈認識。在古時候,由於製作工藝等技術條件不高,加上舟車運輸,極少數茶葉的確存在潔凈的問題,但是發展到現在,只要是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出的茶葉,基本上都不存在衛生問題。

換個角度想,如果茶葉是髒的,是不是喝咖啡前也要洗洗咖啡粉、喝紅酒前也得煮開紅酒?據說傳統紅酒的製作工序中還需要用腳踩葡萄的。

那有沒有髒的茶,有!但只要是標準廠家生產出的茶葉,一般都不會存在衛生的問題。

其次,以為頭道茶可以洗去農殘,這個前文有說到。

再次,是部分不專業的茶藝表演者的放大。在表演過程中,為了完善泡茶的整個步驟和流程,幾乎每一次表演都會演繹頭道茶,無形之中將頭道茶的作用放大了,於是人們依葫蘆畫瓢,按著茶藝老師的方法進行泡茶,進而脫離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辨別力。

最後,是商家的銷售技法。就像前文里提到的,茶葉的第一泡水中,往往包含了茶葉很多狀況,特別是普洱茶這種比較耐泡的茶葉。於是,為了讓你能喝到「最好的湯感」,許多商家會沖洗頭道茶,有的甚至會沖洗2次、3次,甚至4次,久而久之,大家就認為這是泡茶的正確步驟了,但其實是商家沖洗茶葉不良信息的動作而已。

看專家解讀頭道茶

對於頭道茶,許多茶葉專家和老茶客也有自己的見解,茶語網就頭道茶的問題專訪了茶葉專家、非常友普茶樓樓主高劍飛。

茶語網:您平時喝茶時,會沖洗頭道茶嗎?如果有,是什麼茶、什麼情況下進行的呢?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高劍飛:每年有喝明前名優綠茶的習慣,喝的時候不會沖洗第一道的,傳統就是這樣喝的,營養物質也在第一泡有最大程度的浸出。像烏龍或普洱等平日喝得比較多的茶,我會選擇「快洗」一遍。這裡說的快洗其實更重要的目的是「溫潤」干茶。另外,快洗具體來說就是在主泡器里不注滿水,只需沒過干茶,然後快速潤洗倒掉。還有一個我比較常用的方法是在用蓋碗泡茶時,注水時多注些,大概滿溢出50ml左右,相當於「刮沫」。

茶語網:對於普洱茶,談談您對頭道茶的認識吧?

高劍飛:普洱茶大概在2004年改制規範生產後,衛生條件沒有問題的情況下,無論生熟茶,我會快速潤洗第一道,但是我不喝,一個是茶畢竟是農產品,出於潤茶的目的又可快速潤洗一道也未嘗不可,另一個考慮是頭道茶茶湯滋味並不完整,幾乎沒有品飲價值。

茶語網:有茶客說陳年普洱茶的頭道茶有很多倉儲信息,您認同嗎?這樣的頭道茶您喝嗎?

高劍飛:首先,我還是不會去喝。一定程度上,無論倉儲好壞,它可以看出一些倉儲狀況,但是如果是為了鑒別好壞,還是不建議去喝,因為從看聞干茶,湯色的狀態或者葉底等其他方面都可以鑒別出來。喝茶是件尋求快樂的事,不能為了找缺點找難受去喝它,再者如果倉儲真的有問題,那更不能喝了。

茶語網:您怎麼看待現在很多茶葉店在給客人試茶泡茶時,不管怎樣都洗上一洗的行為?有的是不是真的有「洗」問題的嫌疑?

高劍飛:我認為除了名優茶,其他茶快洗一下有必要。但如果店家給你超過一次反覆洗一泡陳年普洱茶或其他陳年茶類,那麼就是值得關注和警惕了。

總結:頭道茶沒你想的那麼複雜

對於頭道茶,其實可以把茶葉分成三類簡單來說。

第一類:自然狀態或者做型程度較低的茶

這裡的「自然狀態」指的是像花茶、白茶這種以本身狀態呈現的茶品;而「做型程度較小的茶」則如大多數綠茶、紅茶、黃茶。

對於它們來說,喝的是茶葉本身的味道,所以不必將頭道茶倒掉,特別像一些名優綠茶,茶葉最美的香氣與鮮爽感全在第一泡茶湯里。

第二類:做型程度較高的茶

例如球形烏龍或者普洱茶、沱茶、磚茶等,因為特殊的形狀,茶葉在浸泡時會有一個「慢慢舒展」的過程,因此往往會採取頭道茶溫潤茶葉,而這一泡是完全可以喝的。

只是在正式場合,由於茶湯並沒有達到品飲的最佳狀態,溫潤泡不會給客人飲用而已。

第三類:有陳化時間的茶

這類茶指的是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陳茶、老茶,頭道茶往往作為「溫潤」作用,更多的還有「醒茶」作用,甚至對於倉儲有問題的茶來說,很多人會用沖洗很多次來妄圖掩蓋倉儲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如前文所說,這樣的情況,不建議喝下去頭道茶,但可從聞干茶、看頭道茶湯色和聞其氣味,甚是「過下嘴」這樣淺嘗一口吐掉等諸多方面看它的「健康」狀態。

大多數情況下,頭道茶中,茶葉水浸出物的浸出含量是比較多的。所以對於喜歡喝淡茶的人來說,可以從第二泡茶開始喝。


主要是醒茶,我自己就是想起來倒不想起來就喝了。

我覺得像普洱這種可能放了很久會有灰塵,其他倒不倒真的無所謂。


1.沒有絕對清潔的工藝,洗洗保險。尤其商家特愛打的「純手工」牌,揉茶翻茶揀剔可都是用手,洗沒洗過有沒有汗都不知道。其他有可能更噁心的就不說了。

很多茶分裝前都是用麻袋或者編織袋的,嗯。

2.作為溫潤泡有其意義。過水的茶被激發過,後面入口的表現更穩定順滑。

另外大多數茶用常見的功夫茶泡法的話,第一道通常是五到十秒鐘,而洗茶的時間,更是轉瞬即出。從干茶開始加熱水即出,沒什麼太大口感意義,不喝也罷。

3.正規講究的工夫茶泡法,在干茶置入之前需要用開水沖洗泡茶具和茶杯,作為前期的醒茶之用(所謂醒茶,就是用已經升高了溫度的泡茶器置入干茶,搖晃後聞干茶的激發出來的香味兒),醒茶的過程是提高泡茶器的溫度,也是為了正式沖泡的步驟當中熱水注入後不至於迅速降溫。

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比較懶,並且心疼礦泉水兒。所以就把醒茶和洗茶的步驟合二為一。直接置入干茶,有熱水澆進去同時,就一同完成了溫杯的步驟。


我自己的判斷標準是緊壓類(普洱、鐵觀音等)洗一洗潤一潤,讓茶葉吸水舒展開,快速出湯。這類茶頭道茶湯基本泡不出什麼味道,就沒有必要喝了。

條形葉形一類(紅茶、綠茶等)頭道茶湯就能泡出很多味道了,不喝也忒浪費。


有必要

第一道茶能洗去部分灰塵可以理解,但去除農殘就言過其實了,這得分析農殘是否留在葉面。鄙人見過多種施用農藥化肥方式,葉面主要是追肥和病蟲防治,根部的基肥,底肥主要是營養供給。由此可見,第一道茶對去除農殘的作用可能並不大。但第一道茶仍然有必要。

第一道茶功效在於醒茶,讓茶葉內含物質在高溫中活躍起來,讓口感更加飽滿。

建議喝一杯第一道茶,與後幾道口感做個對比,感覺不用言表你就懂。


推薦閱讀:

有哪些茶葉方面的書籍值得推薦?
為什麼茶壺裡面的過濾網跟茶壺底部相隔那麼高,總是要浪費很多水才能浸泡到茶葉?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設計原理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
茶包的沖泡方式,比起茶葉來優勢在哪些地方?
為什麼喝茶or喝咖啡?
和喜歡的人喝茶是怎樣的體驗?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