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對的嗎?

你覺得你的父母總是對的嗎?聽不聽他們的話呢?

我個人有著很長的國外生活經歷,自己是做教育的。

比如,幼兒園小孩子摔倒(不嚴重的情況),我要求幼師一定要讓小朋友自己站起來,不去扶,自己站起來之後進行鼓勵,這樣能讓小朋友從小就鍛煉自己的內心強大堅韌的意志力。不過這點事情也引起家長波濤洶湧的質疑,鐵面老師啊,不心疼小朋友等等。

拋磚引玉,你聽不聽父母的話呢?


不是。

1.上學的時候我媽告訴我不要注重外表,多放心思在學習上,會分心。導致我上了高中才開始用洗面奶,高中前的衣服沒一件是我自己選擇的,現在才開始去尋找嘗試自己的興趣愛好。

2.高考填志願時,我父母告訴我去報師範,因為以後當老師穩定,女孩子好找對象。

3.找男朋友告訴我要找回族,因為我是回族。父母認為你找另一半的條件不是人品,不是你是否喜歡,而第一要件是民族。

4.上班後覺得職業前景不是很好,想要考證看書早點打算,卻告訴我穩定就行了,誰上班不是混日子。

   父母給了我生命,讓我健康的成人,我從心底里感謝他們.但當父母開始利用親戚輿論壓力和道德綁架我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去負責,要讓父母知道什麼叫界限了。

不是你最親近的人所謂的為你好是真的為你好,你也不用因為沒有聽父母的話使得他們不開心而內疚.孝敬不意味著順從,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喜歡的權利,人生這麼短,還有很多有趣的事兒等著你去探索,你不去嘗試怎麼知道對還是不對。所以一直在努力,因為我想要自己喜歡什麼就幹什麼,自負盈虧。


父母不總是對的,但孩子在成人之前沒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所以作為責任人的父母有最終裁決權。

成人之後因為開始對自己行為負責,最終裁決權就慢慢轉移到自己身上。

這個轉移的過程會一直持續到孩子經濟獨立。


怎麼講呢……我並不覺得我的父母都是對的,但是特別幸運的是在我三觀建立的時候給了我正常的引導與榜樣樹立。為人父母來說他們是對的,但我們都是大千世界的平凡人,都有糊塗犯錯腦子懵逼的時候…當我小時候錯的時候,有親愛的父母指正,而現在,他們錯的時候,我可以加以勸導,我覺得so good


一直聽,一直順從,但是自己最終變成了窩囊廢。

我父母一直是負能量很重的農民,母親每天在家抱怨,經常無緣無故地罵我怎麼怎麼。

就是我明明做了所有家務活,她依然罵我在家什麼都不幹。他們因為見識不多,文化不高,所以一直用他們的想法控制我,不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什麼都按照他們的想法來。

對他們順從,是因為他們是我父母,別人孩子初中輟學打工了,他們還會辛辛苦苦供我上學。

後來,我發現我無法融入社會了。他們的想法只適合他們的年代,我一直無法融入同齡人的世界,比如,我會想理髮時不理成平頭就是小混混,可是大學裡好像人人都打扮。

我的性格一直對他們順從,由此我也變得,,,,,怎麼說呢,我心裡想的就是不喜歡和別人鬧矛盾,但是這種不喜歡和別人鬧矛盾的心理被別人理解為沒用的窩囊廢。

反觀村裡那些從小敢不停爸媽話的孩子,雖然他們調皮,都沒上高中,但是,現在他們活的都不差。而我儘管是村裡唯一的大學生,但我並不是靠聽父母話考上的,而是:二十年的家庭暴力和校園暴力,我唯一的夥伴只有書,也喜歡看科普節目,全世界包括家人,他們在我眼裡都是外人,整個世界只有我自己。

到了大學,發現其實同學們雖然都很孝順,但知道該小小不順從一下的時候還是應該抗爭。他們都過的很好。

只有我,在孝順和遠離的矛盾中終日掙扎,每天抱怨,負能量不斷,也毀了學業。


父母不總是對的,但他們希望你照他們說的去做。重點不是他們對錯,是你聽不聽他們的。家長都有掌控孩子人生的慾望。他們給出的答案你照做了,無論對錯,他們都是滿意的,你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想的執行,他們多半是不高興的。


她們聽父母的話成不了我們的父母,我們聽他們的話以後怎麼成為父母呢 。

父母不會永遠都對,聖人也不會永遠都對,有些你覺得永遠都對的東西可能一剎那也開始懷疑對不對,父母只是為了我們路好走,我們祖先只是為了宗族延續所以一直要強大,國家也是,所以一切根源都是為了活著,那麼看你怎麼活 ,活得輕鬆也好,個性也好,頹廢也好,我們可能就是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就像那些不被想起來的太爺爺,爺爺的太爺爺,但他們就是存在過


父母所謂的「善言」實質是一種道德綁架和倫理綁架。不接受反駁—,—


我覺得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你會突然想起來 哦原來父母當時說的某句話確實是這樣的 而這樣的時刻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多 但是或許也是因為你總會在某個時刻遇到某些人某些事符合了父母在某個時刻說的某句話 所以隨緣吧……


這個其實完全可以通過說服家長或者舉辦一場workshop就能解決家長們的無知反對,他們看到的是孩子摔倒沒人扶起來和安撫的事實,事實和理解乃至分析乃至實施還有三步的距離


這個問題質量真真不高,一刀切的東西絲毫沒有考慮的價值,用高大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回答,變化是絕對的,單純的對或不對都不對


先說不是…

沒有誰的建議、勸告與決策永遠是對的,但也沒有人會比你父母更無條件的愛你,你好友可能會背叛你,你兄弟也會明算賬,只有父母,你跟他們提什麼都會滿足你,至少在心裡滿足你。即使這只是一份為了買幾個橘子的父愛,和一份給你穿外套你不肯,因你的逆反被氣哭而得眼翳病的母愛。


怒答一發。昨晚剛跟我爸媽吵完,本人女top2在讀,我母上大人擔心我嫁不出去,強行介紹一「條件不錯」的男子,比我矮3、4公分(本人172左右) 本科江西財經,去澳洲混了個不知名的碩士(本人top2在讀,母上強行安利說江西財經是四大財經院校之一),外貌普通人(本人顏值還行),工作為某中等證券公司業務員。條件不錯?條件不錯?條件不錯?我單身礙著誰了?


父母在他們曾經錯誤或者不圓滿的事情上是對的吧,畢竟有些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也沒有對錯之分了,就在於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了。


很明顯不是。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或多或少有局限性,所站角度不一樣,價值觀不一樣,生活體驗不一樣,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看法,這往往是依據個人的標準。所以,對於父母的做法我們需要有自主意識,學會辨別。當然,假如父母錯了,我們也要給予理解,並恰當的溝通。


這其實可以抽象成一個有趣的決策論問題。

首先,每個人的決策和判斷都是基於自己的信息集的。

拿高中戀愛做個例子。

大多數早戀都是過程中覺得天荒地老,10年後自罵傻逼(然後覺得有點虧,給戀情鍍下金)。畢竟信息集是校園青春小說電影偶像劇。如果以10後的見識和閱歷作為信息集,大多數人都會勸自己考個好點的大學之類的。

再舉個高中填報志願的例子。

比如我當年沒填計算機,上了大學才感覺計算機簡直是聰明點的普通人步入中產的一大階梯。但當年的我看不到,我的父母也看不到。即便我給父母講cs,他們應該也會說程序員沒有未來,猝死之類的。

所以,對不對,聽不聽,你得好好評估一下自己的信息集和父母的信息集誰的更全面,誰做決策的時候分析得更到位。假如你有把握,你正確的概率更高,那就聽自己的(但注意別賭氣)。


有幸看到。

這個問題自古以來都是非常有爭議的,具體事例我就不列舉了。

就事論事,身為子女。大多數的父母只要不是有問題的,大多數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總是一句我們是為了你好。但事實是真的好嗎?

我們先不談這個事情對你好不好,如果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請先不要埋怨父母。你自己也清楚他們為什麼讓你這樣做,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父母好好談一談。能好好解決的都會圓滿解決,前提是你不要吵鬧。先好好說。

以上真的還是解決不了,你自身又不願意遵從父母的意思。那麼,干吧!!年齡輕輕的誰特么沒有衝動過,不去試試你能知道是對是錯。父母的決定不一定對,你的決定也不一定對。但總要試試才知道啊。怕什麼失敗,怕失敗就不要去做,好好聽話就行。不然就干。

我闡述的不是一定要你忤逆父母的意思,在大是大非面前,人生轉折點面前。盡量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意願,一味的遵從說實話真不好。但有很多小事,聽了也對自己沒影響,父母也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說了半天廢話其實聽不聽還是看自己,就像我寫了這麼多東西。別人看到覺得很對,但一遇到事情又是猶豫不決。萬事看自己吧。


這個問題。。。沒有誰能保證自己總是正確的吧。。。


沒有人會總是對的。


不是的!年青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以後才不會埋怨別人。才能無怨無悔吧。愚忠愚孝都不可取……


題主沒有明確這個題目中對和不對的區別以及判斷的界限,就通常理解的話,父母萬萬不可能總是對的,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是人。

這道問題就像老師總是對的嗎,老闆總是對的嗎,老年人總是對的嗎一樣一句話就可以講完。

父母只是比孩子早來到世間,多一點經驗罷了,而經驗本身也不總是對的。


推薦閱讀:

三歲前後的孩子要求陪睡需要滿足嗎?
4歲的寶寶喜歡玩手機遊戲,管教不聽,該怎麼辦?
家裡經濟狀況不錯,但爸媽對我們有點小氣,有錯嗎?
要怎麼糾正一個未成年孩子假期只想賺錢不想學習並且認為有過社會經歷才是成熟的想法?
為什麼厭惡體罰的孩子長大成為父母了依然會體罰孩子?

TAG:生活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