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愛,他就不會愛任何人」?

這話當然是謬論,但卻有很多人都喜歡講。


謝邀……

反正我不同意這句話……

一個生活上典型的例子是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做了很多"辜負了孩子的愛"的行為,最終導致了孩子不愛父母這種情況……

一個更為學術化的例子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嬰兒(這個孩子顯然原則上不可能愛得了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甚至無法對他的父母給出任何關於其性質的描述,據此我們可以判斷,他沒有辦法愛他的父母,因為他所愛的對象不可能符合這些摹狀詞。"A愛A的父母"等價於"A愛有p性質的人x和y,如x和y有p性質,那麼x和y是A的父母",然而我們現在給不出代表p性質的摹狀詞,所以這個"愛父母"的判斷就是本質上不可能的了)……

從下例可以推得上例的存在性,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自殺,則孩子原則上不可能愛得了自己的父母,則必然存在至少一種父母做出的行為導致孩子不愛父母……


「一個人連如果真主都不信,他就不會信任何善」


這個破回答都這麼多反對,「不友善內容」

-------------------------

雖然明顯這句話本身在邏輯上講是錯誤的。幾乎所有全稱命題都是錯的。就像別的答主說的,總有特例。

但是這句話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學家哈洛說:嬰兒與母親(或者早期看護者)之間的親密接觸和依戀經歷對其在今後生活中愛的能力及與他人親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

不僅如此,如果父母經常忽略兒童的感受,還會使孩子成為迴避型依戀的兒童,這種兒童對親密關係幾乎不感興趣,很難對別人信任和依靠。相比較於安全型依戀的兒童,更缺乏「愛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親),那麼有可能

1.他不懂感恩,孝順等中國傳統美德。

2.他的父母沒有關心自己的孩子,讓他沒有形成對父母的依戀。

3.其他情況。

對於多數情況而言,一個人不愛父母(假若父母健在且是他的看護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意味著他缺少愛別人的能力。這一點在統計學意義上絕對是成立的。但是這並不是說這個孩子錯了什麼,恰恰更多的是父母的原因,才導致孩子不會去愛別人。


謝邀。

我們不討論首先「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他就不會愛任何人」。因為在我看來任何人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具有「絕對」的以為。

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是否會愛上一個人。

在這裡我想要和你們討論的是。「如果我們無法去愛父母。會發生什麼」。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通常是非常的需要安全感。通常這種安全感的來源是。父母對於我們的關注。

假使在我們哭喊時。我們能夠即使得到回應。例如母親的撫摸懷抱等等。我們在長大後。就更有可能形成一種安全型的依戀模式。這種模式使我們不會害怕被拋棄。相信我們自身是有價值的。

因為我們認為自己值得被愛。也會去努力的愛別人。

但是。如果父母無法及時對我們的反應做出回應。我們則更加可能會形成迴避型的依戀模式或者矛盾型的依戀模式。

迴避型的依戀模式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我已經不需要愛了。我只想要孤獨和烈酒。你不需要和我走。」的感覺。

在成人之後的表現中這種迴避更多的出現在發生爭吵時。逃避衝突。並且習慣以冷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而矛盾型的依戀模式則表現為「我需要你。可你卻使我感到失望。我想要離開你了。可是絕不。我需要你。」

如果你發現你像後兩種依戀模式。但是並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大約五分之二的人是屬於後兩種依戀模式的。

它所帶給我們的。並不是錯誤。僅僅只是沒有給我們更好的愛的方式而已。


謝謝@非雩 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講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愛的問題想辯出個正反基本上不可能的,感情實在太複雜。

說這句話的人可能家庭一直很幸福,Ta可能從小生活在大家的關愛之下,不明白電視上為什麼那些人會自殘,會想結束生命;會與父母針鋒相對,惡言相向;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對什麼都冷漠,毫不關心。

說這句話的人,Ta可能從小受到父母的滿滿關愛、寵溺,所以覺得人對父母就應該有愛。有人活在幸福里,有人就過的不那麼美滿。那些家庭不那麼美滿的人,他們可能非常恨自己的父母,即使家庭走向破裂,他們也不會有半點傷心,反而內心的石頭終於落地,自己終於能結束可怕的那段生活。他們覺得逃離父母,恨不得他們從世界上消失,詛咒他們死,雙方一輩子再也不相見,才是最大的痛快。他們不愛自己的父母,但他們愛自己,愛身邊的朋友,兄弟,愛著生活。他們成年前的家庭沒有其他人的美滿,他們也不需要前輩子的給他們留下陰影的家庭,他們等一個機會,然後乾脆的把血紅色過去永遠的丟棄。

知乎上有個回答說:針不扎在你身上,你永遠不知道疼。

知乎上有一位朋友,從他朋友圈裡我能看出,他愛著他的生活和朋友,他只是不愛父母,但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積極去愛人的人,每個人有各自的成長軌跡,世界承認了你,也包容了我。

前半輩子走在荒蕪戈壁,不代表以後看不到草原。


這句話說的愚蠢。

世上的父母大多是可愛的。但不可愛的父母也是存在的。


扯淡,一個人連孩子都不愛,那他連畜生都不如。一個嬰兒對母親的愛和渴望,是世界上最真誠的東西。每一個孩子都熱烈地愛著父母,希望一個幸福的家庭,至少都曾經這樣。而這些父母呢?呵呵。

把這句話改一下: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服從,那他就不會服從於任何人。這些父母標榜的愛,其實只有服從而已。他們的「愛」只是控制,是要挾,是帶著惡意和怨恨,把在強者處的受挫全發泄到孩子身上的怨毒。所以必須控制和恐嚇孩子,告訴孩子,想吃媽媽的奶,喜歡媽媽的乳房不是愛媽媽,要為媽媽的身材考慮,不給媽媽添麻煩,才是愛媽媽,要不你就是禽獸不如。就是這種垃圾邏輯。

在中國,家庭很多時候不是港灣,而是垃圾場。孩子最弱,只能承擔所有的情緒垃圾。如何反抗?撕碎這種邏輯是第一部。


不是的,即使是在刨除那些父母人品差的情況下,這句話也是不成立的。因為愛是向下傳遞的,有的人能夠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女,但是對父母的感情冷漠。

說這句話的人大概是想設立一個標準來判斷人心人品。但是人心、人品是如此複雜的東西,豈是一兩個標準能夠覆蓋的呢。好兄弟為了爭女人互相捅刀子的事情難道沒有么。有的人對朋友、同事謙和有禮,在家裡家暴老婆。在具體事情之外誰也不知道人可以多好或多壞。妄圖輕易judge別人,還是省點精力吧。大家平時和睦相處,隨緣就好。


謝邀。

父母是不能選的,愛人是自己選的。

親情友情愛情都是不同的,親情主要是責任感。

其實除了精英階層,大部分普通家庭生子都是為了自己養老、躲避社會壓力、隨大流、留下繼承人、留存基因、期待子女成才改變自己命運之類的,有多少父母真正是以子女的快樂為快樂的,單純只是享受新生命的喜悅,其實他們對子女也談不上真正的不求回報的愛。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你就會原諒現在的我。同樣的,你對我還稱不上認識,何來的蓋棺定論?


從心理學來解釋,這句話是對的。一個人從小沒得到父母(養父母)的愛,從而不愛父母,確實很難去愛其他人。

但是「愛」如果理解為儒家,對父母無原則的遵從,那麼這句話就錯了。


好吧, 謝謝 @非雩 邀請.

這種論斷脫離了具體的案例分析就是耍流氓. 除非能夠非常科學的進行取樣和研究, 或許能夠取得概率上面的一些觀察. 但是這也存在如何定義愛的問題. 而且一個人會不會愛任何人, 這要無限接近一個人死亡之時才能問他, 而且說的還不一定是實話, 比較難搞.

所以咱們還是好好吃一頓別想這些只會引發故事和感觸, 而不可能有客觀答案的問題了吧. 生命寶貴啊.

當然如果你只想聽故事當我沒說...


並不完全贊同這句話

因為特例總是存在

但不考慮特例

從另一個角度說

這句話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一個人如果不愛父母

說明TA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有嚴重問題

那麼TA的成長經歷十之八九也有嚴重問題

無論是被虐待或被溺愛或被忽視或被控制

這樣的成長經歷都很可能讓TA成人後愛無能

不一定是TA不想愛

是TA不會愛

只有很少數人能從與父母失敗的親子關係中走出來並正常地而非病態地愛自己愛他人


中國傳統的「孝」,其實金庸已經通過楊過說出了他對「孝」的看法,楊康墓碑本來是「不肖弟子楊康之墓, 不才業師丘處機書碑」,楊過作為兒子,請託柯鎮惡立一塊新的墓碑,上刻「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

顯然楊過也鄙視父親為人,卻只能貶低自己來維護乃父名聲。

在當今社會,有太多父親不合格,有的粗暴打罵孩子,自己吃喝嫖賭卻叫孩子去學習上進,有的生出來一丟,扔給老人去帶,有的什麼都給孩子代勞,孩子合理無理要求全部滿足,李剛兒子和李天一那樣驕橫,「養不教,父之過」。

血緣上,父親是尊貴的,人格上,父子應該是平等的,不尊重兒子的父親,也休想得到兒子的愛。


正被愛不愛父母的問題迷惑著,已經不惑之年,曾經覺得自己非常愛他們,盡全力照顧他們。但是,

漸漸發現他們並不是因為我快樂而喜悅,我愛旅行,他們的反應是花錢、我們還沒去過。我換房子,就說原來的挺好,買車,會說要車幹嘛。事實是自己也想換,苦惱沒車,比不上某某叔叔

經常把孝順放在嘴上,家裡的房子我出了一半錢,就是怕他們還款辛苦,又買了套房子給他們改善。老房子租出去了,租金他們拿著,覺得他們該無憂了,我也遇到職業瓶頸,過年沒有給錢,兩個人都不太高興

老媽掛嘴邊的話,孫子看了有什麼用,兒子我還沒得福(弟弟工作一直不順利,但生活上一直照顧他們)。

老爸總說想我,但不願意來我的城市,最好我每年都回家,尤其過年。有一年十一我要回,他說如果過年不回,十一也別回,不知道這是想我的表現嗎

爸媽出門必須車接車送,無論早晚,弟弟睡眠不好,有次弟媳說幫叫個車吧,老媽說不行,原因就是人家孩子都送

老爸過了60、66的生日,大擺宴席,我出錢。去年70,我和弟弟私下覺得家裡聚聚算了,結果表姐春節問起來,老爸不高興了,意思人家都記得,自己兒女不記得

時刻都必須是你的中心,要圍著他們轉,我要失業了,沒有問候,覺得有啥,再找,好像公司都張著手歡迎我

經常說我的房子誰都別想動,該你們伺候我了,類似這樣的話,你告訴她我們知道,不用掛在嘴邊,就說開玩笑,然後繼續,周而復始

打電話只想聽好消息,不好的立刻岔開話題,好像聽不到就沒發生。

抱歉有點亂了,最近很迷惑,不想回家,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計較了


謝邀。[有轉折]

沒道理,畢竟不是每個父母都值得被愛。

這不代表不會愛別人呀

(但是對待愛會跟普通人不一樣吧!)

愛父母――因為父母生養我們,讓我們感到愛和溫暖,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父母只生不養,抑或更可怕的對待呢?

那就不愛也罷!遠離也好,怨恨也好,旁人沒有任何發言權。

但是~這不代表不會愛別人呀,不可以貼標籤!(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不然就滾!)

因為如果有人讓他感受到愛和溫暖,支持他,尊重他。

那麼,愛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他們喜歡講,是因為他們幸運地不處於被父母迫害的人群里而已。他們喜歡罵同性戀,只是因為他們幸運地處於主流雙性戀里。他們罵共黨,往往是因為自己不是共黨。

這種人沒必要和他反駁,因為大多數人就算感到隱隱地不對,也會支持,因為「道德正確」。這種人是人群的大多數,也是最自私,最自戀的。

如果你反駁他,反而可能會被人群認為「這個人不靠譜,竟然不認同愛父母的至上地位,所以他沒有道德,沒有道德的人,不能深交」。而一旦他們中有道德家,又恰好是你的領導……


曾經,進入心理學後,對自己的情緒仔細分析,發現了一些對父母的很負面的情緒,覺得很難理解和接受。感慨可能「養子方知父母恩」吧。

有孩子後,有時孩子沒有理由的胡鬧不止,情緒下子上來。仔細檢查,居然是一種近似於恨意的情緒,想上去給他幾下以求發泄。

開始自我分析,才發現這種情緒並不特別,是自然產生的。如果一個同事打了我,我肯定恨他。如果一個同事把我最喜歡的杯子打了,書撕壞了,還在那笑,我肯定想打他。只是這種行為產生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時,迫於文化和社會壓力,我們就不敢把它們表達出來,但情緒就是在那裡,所以很多父母會打罵甚至虐待孩子,至於說這是為了孩子好,不過是安慰自己的借口罷了。情緒的作用是相互的,那麼孩子對父母也有對應的情緒,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只是經常被壓抑,以其他的方式表達出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有的父母仗著給了孩子生命這件事,便對孩子為所欲為。逼著小孩報課外班補習班這種不算惡劣的行為本來已經缺乏智慧,對孩子塑造三觀已經走了很多彎路,更有變態的父母一言不合就打罵、吼,甚至性侵,這樣的家長也去愛的話,那這個世界就充滿了愛,無孔不入。另外,這句話變成其他版本,在邏輯上很少行得通:一個人如果不愛國,那麼外國也不會接受他。一個人如果不愛公司,那麼跳槽也沒單位要。

PS:試比較一下,牛頓力學當年是多麼宏偉,堅不可摧,仍然被相對論給壓下去了,科學家承認了牛頓力學的局限,而一句「如果一個人不愛父母,就不會愛任何人」這樣的話用下半身思考一下就知道是有問題的。


心靈雞湯標準言論


推薦閱讀:

「刁民」是否應該被譴責?
如何看待浙江台州椒江區區委書記陳挺晨在征遷動員大會上說的「我一定會讓你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言論?
膽小和膽大是天生的嗎?
怎樣避免 「路西法效應」?

TAG:道德 | 倫理 | 社會 | 孝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