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作氯化鈉晶體?

在家怎麼製作大塊且有一定形狀的氯化鈉晶體?(包括要不要加蓋,用什麼蓋,需不需要過濾還有晶胞如何長大等等)


多幅美圖預警

製作氯化鈉晶體很簡單的,訣竅就兩個,一是耐心,二是「靜」。

耐心是只要做好等上一兩個月的耐心和一兩個月不能去碰他查看情況的耐心;靜不是指你心靜,而是只養氯化鈉晶體的環境要非常安穩平靜,不能有一丁點打擾。

下面我就把我以前發在貼吧的氯化鈉晶體的製作給你轉過來吧,希望你能有所收穫。

(ps:製作氯化鈉晶體用不著專門買分析純的試劑,生活用的食鹽完全可以培養出好看的晶體,食言里的雜質太少,對它的影響很小,除非製作者手笨。本答案的成果圖均是用超市購買的食鹽製作的。)

1、 實驗儀器和藥品: 燒杯、結晶皿、玻璃棒、量筒、膠頭滴管、紙巾、橡皮筋。 氯化鈉(分析純)或食用鹽。 2、 操作步驟: 先用熱的蒸餾水或熱的飲用純凈水潤洗燒杯結晶皿玻璃棒和滴管等物品,保持器皿的乾淨,結晶皿不能有不溶雜質。

用量筒量取100mL燒開的蒸餾水(或燒開的飲用純凈水)備用。如果沒有量筒,可用燒杯粗量100mL,然後再倒在結晶皿里。

用燒杯稱量35g左右的鹽,然後將前一步的熱水倒入燒杯,用玻璃棒沿一個方向攪拌,攪拌時盡量懸空攪拌,盡量少觸碰杯壁和杯底。(想起摩擦杯壁促使結晶的事情了,為了防止有可能的萬一,還是盡量不要摩擦到杯壁)

充分攪拌後,若氯化鈉沒有溶解完全,可補加少量熱水直至氯化鈉溶解(一點一點加,不可過多)。然後靜置幾分鐘降溫。

在結晶皿里鋪上薄薄的一層熱水(能使底部完全浸潤即可),然後用玻璃棒做引流,垂直玻璃棒,將燒杯內的液體緩緩的倒入結晶皿,注意不要倒在杯壁上了。如圖所示(如果倒在了杯壁上,就可能在後面蒸髮結晶的時候杯壁上殘留的液體先結出氯化鈉小顆粒,很可能會掉進去,這樣會影響後面結出大晶體)

待燒杯內液體剩餘十幾毫升時便停止傾倒。(防底部的不溶雜質或未溶完的氯化鈉)

然後倒去燒杯內的殘餘液體,用熱水洗幾次,然後裝上熱水,用滴管吸取熱水,在結晶皿沿著杯壁在靠近液面的高度來回慢慢滴水,滴上一兩圈就可以了。 (這是為了使邊緣處的液體相對於整個液體處於更不飽和的狀態或者是讓水把沾在杯壁上的溶液洗下來。如果你的液體本來就接近飽和狀態了,或者轉移液體時動作過大,過不了幾天就有一定可能性會在邊緣處很快結晶或爬晶。人為的使邊緣液體更加不飽和,盡量避免爬晶現象,並且一兩天後隨著液體擴散作用,溶液濃度會變得比較均一,但此時液體已經平穩了。)

準備一張乾淨的大抽紙,輕輕蓋在結晶皿上,然後用橡皮筋捆住。

最後將結晶皿輕輕地放在陽台外的窗戶台上或其他不會被外物干擾的地方,注意,放置地點不能淋到雨。

每一個結晶皿都用抽紙遮灰,用橡皮筋紮好的。

做好一切工作後,告知親戚朋友,不要碰,千萬別碰結晶皿,拿東西時不要從結晶皿上方經過。 最後,在等待結晶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碰結晶皿。若一段時間後(往往很長時間,好幾天甚至好幾周)有幾顆單個的晶體析出的時候,說明成功了,會有單晶的。如果結晶皿底部結出一大片很小的氯化鈉顆粒,那說明結出好的大個的單晶希望渺茫了,最後可能結出很小的單晶或很多多晶,如果這樣,而又想要做大單晶的話,只有倒掉重來。

如果杯里的晶體你覺得養得差不多了,可以收穫了時,用鑷子夾出晶體,放到濾紙上(沒條件就用餐巾紙)吸干水,擦凈後放到樣品袋中等合適的地方保存。(注意,用餐巾紙擦時稍用力或者放在紙上太久,就可能會沾上一點紙的纖維,所以要輕輕擦乾。)

這是剛開始長出來晶體的時候(已經十幾天了),最大的那個是最先長出來的。 由於結晶總是會伴隨一些過飽和的現象,所以在第一個晶體結出之前,溶液肯定是過飽和的,而在過飽和溶液里出現晶核後晶體是會長的很快的,參考過飽和醋酸鈉結晶。 所以,愛出風頭的總是有些乳臭未乾的感覺,不夠成熟。所以第一個析出的也是最大的那塊並不完美,它結出來的就是一堆堆積在一起的多晶。

從圖中的三塊晶體可以看出,小的兩塊就比較規整,靠左的第二大的晶體就是鎮樓圖的晶體,是這批晶體中的上乘者,個大、規整、緻密。

按理說,靠前的那塊應該也會像左邊那塊長得很完美的,但可惜的是,它離杯壁太近了,而杯壁又是結晶皿中比較不平的地方,也是比較容易出現晶核的地方,所以到了最後,這塊晶體長殘了。

距第一塊晶體出現已經一周了,除了上訴的三塊晶體,在杯子後面也冒出了一個小的,而之前說的那塊晶體的旁邊也冒出了小晶體,長殘是難以避免的了。

現在是已經過去十幾天了,可以看到裡面原來的小晶體已經長大很多了,並且其他地方也出現了許多小晶體。

注意最左邊的那塊晶體!

為了防止時間過長晶體長殘,我決定收穫了。

這是第一塊結出來的晶體,也是最大的晶體,雖然他並不完美,但並不影響它的美,相比其他的氯化鈉,它的層次感,他的穩重感都是流溢於圖中的,如堡壘一般堅固的形狀(雖然它並不堅固,一磕就碎)看著就有種厚重安全的感覺。

這一對孿生兄弟可是我們的雜技明星,看這兩兄弟略帶基情的纏纏綿綿,交錯游盈的高難度動作,妖嬈嫵媚的姿(ti)勢(wei)。不禁讓人浮想聯翩,啊,呸,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其實說來,兄弟二人的出生也是極富戲劇性的。 他倆不像其他的氯化鈉生於平靜的結晶皿土地上。他們成長於一粒蕩漾於液面的微塵。 對,沒錯,別人都紮根生長在土地上,他倆漂浮成長於液面下。他們的漂浮天賦和成長經歷使他們註定會成為極富才華的演員。 事實也是如此。

這是二號食鹽晶體,也就是我之前說的太靠近邊緣的那塊,可以看到,這塊食鹽其實有一面是有缺陷的,有一面呈現回字形的凹陷,這是因為這一面是直接接觸杯底的,而杯底靠近邊緣處的地方又往往是整個器皿最不平的地方,所以就出現了回字形的凹陷。

不過,在好的相機和技術下這種瑕疵往往並不會被注意到,一是因為這個缺陷並不明顯,不容易看出,二是拍攝者巧妙地運用光線和擺設位置把它隱藏起來了。

所以,他看起來還是完美漂亮的

方方正正,正正方方。 方正方正,正方正方。

剛把它撈起來的時候他本來是很完美的,可惜當我用鑷子把它夾著對著陽光看的時候手一滑 。 。 。。 。。。 啊,它就從約兩米高的地方摔了下來,當時我心頭一緊—— 緊—— 緊—— oh ,我感覺我的心碎的七零八落,噢,我的氯化鈉。 可當我撿起它時,卻發現它並沒有碎,只是有個角缺了一點。 想起以前的硫酸銅,從桌子上摔下來就碎的一塌糊塗。 我真的佩服我的氯化鈉晶體,說明它是相當緻密的晶體,當然也佩服我的技術。

左上的缺口就是摔出來的。

如果不摔個缺口的話,那這塊晶體可是真的比較完美了

上面這些晶體都是用食用鹽製作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季節不同,對養晶體的時間影響很大的。

夏季因為氣溫高揮發快,所以收穫的周期時間短,但也可能會因為揮發太塊造成容器底部結出一大片碎晶或容器壁有爬晶現象。

冬季則相反,因為氣溫低揮發慢,所以往往等很久都不會結晶,就算耐心再多可能也會放棄。

所以養晶體最好的季節是春秋兩季。

12月10日修改

關於遮灰用的大抽紙,它確實容易掉紙纖維,可能會影響結晶,但這是我寢室條件的限制不得不這麼做,如果你能找到不掉纖維的人造纖維織物,像尼龍布,那是再好不過了。

END

轉載須說明出處。

謝謝


曬鹽,可能要放到某些模具裡面吧。不停地往裡面加飽和食鹽水,然後不停地讓它蒸干。

話說,初中化學作業自己做,別老上知乎問。


最近央視九套記錄頻道有播放麗江納西族曬鹽,很美哦。廣角視角。


飽和氯化鈉溶液倒進你想要形狀的容器里放在熱且通風的地方晾吧


謝邀。

分析純氯化鈉,飽和溶液入培養皿靜置,蓋濾紙或加蓋以防塵,別動它,放在溫差不大且一般沒人碰的地方。

敬告:別用食鹽,有雜質。


推薦閱讀:

xrd測晶體類型時,一堆晶體粉末中晶粒是任意取向的,為什麼某種晶面還能在特定的θ處產生峰?
晶體有沒有球形的呢?
關於晶體的正格和倒格?

TAG:化學 | 高中化學 | 應用化學 | 晶體 | 晶體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