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遇到一個天資愚鈍的孩子該如何應對?
孩子一年級,從幼兒園起很明顯感到他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很差,舉例:一年級之後十以內加減法教過無數遍,仍然吃力,應用題很多都根本不理解。他不是不學,但真是能力不足。該平靜接受,寬鬆對待,還是加倍努力加大力度、強度教導他,另外學校的選擇是否也應避免壓力太大,選擇普通學校,還是反之
我就是那個「天資愚鈍」的小孩,我小學三年級之前,不知道「學習」是啥,老師和家長說的任何話我都認真聽,但是聽不懂,因為我不知道要幹什麼,我寫作業,但是都是錯的,大人讓我學習我就學習,但也不能得到任何鼓勵和快樂,最後家長一給我講題我就緊張,家長就不耐煩,然後惡性循環,我也不會打遊戲,也不會看大人臉色,也不會說漂亮話討喜,反應遲鈍,所以必然的被認為是一個「天資愚鈍」的小孩,並且,我自己也這樣認為並且非常肯定,遇到要學習新東西,我就本能的認為我學不會。
三年級換了一位班主任,她非常和藹,跟之前那些鼻孔朝天的老師不一樣,她居然還微笑著跟我說話,我感到放鬆。
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要上學,這是在幹什麼?」她和氣的跟我說了上學是為了學習一些以後要用的知識,比如學數學是以後去買水果要算錢啊,農民打農藥要配比,學習語文是以後要說話寫文字比如以後我畢業了可以給她寫信,很多東西都是現在看起來沒用但是以後有用的。
我忽然覺得天空變得清楚起來,周圍的世界也清楚起來,那種感覺很舒服,印象深刻,以至於多年以後依然記憶猶新。
後來我拿著題去問她,她給我講了幾次以後,她說:「你在聽我講題目的時候,不要注意我的表情態度那些細節,你只要仔細聽我說的話的內容,然後把哪句不理解告訴我」,練習了幾次以後,我終於明白我之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家長身上,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想從中找到怎麼才能讓他們滿意,但是題不做對,一切都白費。
她對我說,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具體再具體,不能說一個「不會」就去求助,於是我每次都是自己想的七七八八再去問,效果好了很多,家長也覺得講題不煩了,我不怕了。
其實很多時候大人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小孩是不知道的
比如我印象深刻的是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考試一道題讓我們填空:一()鳥,一()火車之類的。。。然後題目說明裡寫的是「」填一個單位「」,我一臉懵逼,單位?單位不是大人上班的地方嗎?還有別的意思?我問監考老師什麼是單位,她也不解釋。於是我死命想家裡大人上班的單位叫什麼,最後也沒想起來,就知道他們整天說「辦公室」,於是我大筆一揮,就全寫上去了。
講評卷子的時候,老師氣的在上面喊:「什麼是一辦公室鳥!!!為什麼是一辦公室鳥!!!」
我哭著去找班主任,她說這不怪你,因為你的確不知道,你平時閱讀的書多一些,知道的多了就好了。現在是現在,以後是以後,大家都會變化,你會進步的。
我明白這一切之後,學習終於成了「我自己的事兒」,並且我也找到了一點學習的辦法,然後你懂的,到了五年級,我是學習委員了,嘻嘻。
最後想說
小孩不是微縮版的成人,他們的一切都在生長,有快有慢,有順利也有坎坷,有擅長的天賦,也有先天的短板,面對孩子,大人要盡量不貼標籤,不功利,讓孩子放鬆。
孩子是屬於你的,但也是並最終是屬於ta自己的。
——————————————
看到大家的評論好開心其實我長大以後才真的意識到這位老師有多好她既有做好老師的熱情,又有做好老師的能力,她能透過我迷糊的舉動識別出我的問題,並給出行之有效的作為孩子都容易操作的方法。她把我推回正循環。這對一個小孩很重要。
很多小孩,是莫名其妙的進入負循環的,而背後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就是父母不能「無條件」的愛ta了,有的父母因為小孩不夠聰明,有的父母因為小孩不喜歡交流,甚至有的父母因為小孩從兒童期生長到少年期,外貌忽然不好看不可愛了(不要覺得不可思議,這是真的),還有父母因為孩子牙齒畸形很醜而厭煩了孩子,當然,還有那些天然就沒有把孩子當成過獨立的「人」,而是一直物化孩子的父母。
有父母生氣時一邊打孩子一邊罵:「你吃我的,穿我的,我供你上學,為了你,我把什麼都耽誤了,你憑什麼不聽我的?」
你不管人家願意不願意,就把人家生下來,然後連免費提供食宿包熱水都要埋怨,你生孩子之前不知道要做這些嗎?你以為你生的是哪吒三天就會跑啊!
這些都會把孩子推進一個負循環里,就像評論里的美眉講的一樣,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形成ta獨立的人格,是建設ta自己,而現在父母或大人的做法讓ta害怕,ta的主業或生活的一部分變成了觀察大人,揣摩大人和討好大人,ta變得沒有安全感了,做什麼都緊張,然後就更加做不好,大人就更加否定,ta就更加焦慮,這就變成了負循環。
這本質上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能量內耗。(忽然,忽然覺得他們對不起死去的雞鴨魚肉啊!原諒我這個吃貨的腦洞吧。。。)
********??? ¨? ?????? ¨? ?????? ¨? ?????? ¨? ?????? ¨? ?????? ¨? ?????? ¨? ?????? ¨? ?????? ¨? ???********
解決了父母態度的問題,我們來解決一下操作層面的問題吧。
小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和上學的階段,是ta從自然人過度到社會人(不是黑社會的意思啊)的階段,是從「小動物」到「人類」的過程,而人類社會有文明這個東西的,文明這個東西的一個巨大特點就是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專有名詞。
小孩子並不明白自己走進文明社會就要了解規則,他們對文明社會基本一無所知,他們像小動物一樣本能的會注意現象而不是總結規律或者看本質,他們像小動物一樣趨利避害你吼他他就害怕所以下次就更關注你的表情。
所以,英明的大人們,你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你重複一遍你說的話,然後把裡面抽象概念的詞和與字的本意不同的專有名詞挑出來,想辦法用小孩聽得懂的詞替換一下再說話,交流就會容易很多,如果小孩還是不懂,你就把每個詞一一拿來問他是哪個不懂,這樣孩子就會很快學會了。另外你也可以鼓勵孩子每天把他不明白的概念或辭彙告訴你,你幫他解釋。
好吧,微笑著跟他交流吧,也許他會進步的讓你欣喜。
然而,很多問題嚴重的父母好像也根本不上知乎。
還好,上知乎的父母都希望解決問題,希望優化孩子,也包括優化自己。祝福孩子們和家長們啦!
最後,我真的不是故意寫「一辦公室鳥」的,現在想起來也哈哈大笑呢。
——————————————————分割線————————————
請大家原諒我,三年級那位班主任根本就不存在。
那是我根據教育的原理構建的一個理想模型。
我的確在三年級遇到了態度較好的老師,但是其他方面的幫助,都是我編出來的。
學習是為什麼這件事,是我自己悟出來的。這要感謝我認識了字,然後感謝大人們搜集的幾十本「閑書」,我因為好奇和想逃避現實,兩年左右把這些書基本上都囫圇的讀完了,至今有印象的有《春秋戰國故事》、《聊齋志異》白話本、《世界地理知識》。。。還有金庸的幾本武俠小說都沒看太懂,還有一些舊雜誌人民文學什麼的,另外訂閱的是《小學生優秀作文》。看這些書一開始就像猜謎語,有時候還需要查字典,但是那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可以躲起來用一下午只看十幾頁。很多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而當這些抽象概念形成以後,理解學習上的題目什麼的就忽然變得容易了。
而停止對大人們的察言觀色,也是來自於這些書籍,裡面寫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人世更迭,一個一個朝代都能滄海桑田,我一個小孩又算什麼,我甚至模糊的感覺到人是一定會死的這件事,我也明白了,大人們只是不想讓我給他們添麻煩,我只要不麻煩他們,他們就不會討厭我了。
一辦公室的鳥的確是我寫的,被嘲笑後我哭了一天,並沒有人安慰我,我是後來慢慢明白的。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如果有這麼高水平的老師怎會一直留在那樣的學校,也許早就被挖走了吧。
所以,那就是個理想老師而已。也許你會問,那你為啥不一開始就這樣寫,非要編一個完美老師出來?
那是因為我知道,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救世主,都喜歡風清揚,都喜歡懸崖下帶著武功秘籍的老猴子,都希望有一個現成的奇蹟讓自己毫不費力的逆襲,從此光耀宇宙。。。從此無敵。
而現實就是,天資絕頂一如夏雪宜,最後都要孤獨一人死在山洞裡。
我只想說,最後能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包括提問的父母,也包括孩子。
家長們,如果你真的想教育好你的孩子,讓ta幸福,那就努力去學習吧,別想著把孩子交給誰就可以了,也不要只做伸手黨,恨不得只用小腦管孩子,拐角處其實沒有理想老師,或許不幸的還會有更年期無法自控的老師,你除了優化你自己去學習怎麼教育孩子以外,別無他法。
(很多家長覺得無從下手,那最起碼可以從覺察態度改變態度開始,比如你可以在經常教育孩子的地方,在孩子身後的位置掛上一面鏡子,那樣你就會看到自己跟孩子交流時的樣子,提醒自己保持微笑耐心一些,你的氣場好了,孩子是可以感覺到的,然後他不抗拒了放鬆了,交流過程就可能變得順利一些。)
(另外有些家長會出現明明不想吼孩子但是就是控制不了的情況,那有可能您是自己也有情緒創傷,推薦《你不是孤獨一人——個人成長與親子關係指南》這本書,是一個西班牙人白大衛寫的,淺顯易懂舉了很多例子,也有比較實際的操作層面的東西,當然如果家長們願意去讀《自控力》《少有人走的路》就更好了。)孩子們,如果你已經長大到可以閱讀,可以看到這段話(如果沒有就算了),我理解你們的感覺,你們有的好像生活在迷霧中,有的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不喜歡你,我也知道你們有時候會為了家長的不悅而出現好像被套了塑料袋無法呼吸的恐懼,我沒法改變這些,我只想說,這不是你們的錯,這不是你們的錯,我很想抱抱你們,告訴你們,這一切都會過去,你們要相信爸爸媽媽是愛你們的,有時候只是他們不會,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需要學習。
還有的,就是既不是父母,也不是孩子的朋友們,你們才是我構思這個謊言故事的最終目的,
透過評論感受到你們是那個階段的受害者,「從此人生就過不好了」,「我的人生打折了」,「我要是遇到這樣的老師多好!「生活變得不如意,就算物質方面沒問題,精神方面也莫名其妙的痛苦著,心理總覺得缺點什麼,但是追求什麼也不能滿足,別人覺得你應該過得很好,甚至羨慕成星星眼,然而你在半夜哭成狗。。。
是的,你受傷了,你失望了,你在最需要愛和支持的階段被拋棄了,就算你現在刻意淡忘了,但是你的潛意識仍然哭喊著,因為他。。。疼。。。
我只想說,接受吧,接受吧,既然已經過去,就讓它過去,既然已經發生,就是客觀存在,你接受了,才能療傷。
從現在起,從此刻起,你可以改變你自己,你可以過得更好,你可以成為你自己的理想老師。
你可以愛你自己,你可以幫你自己,你可以安慰你自己。
你可以不再懼怕別人的目光,你可以學什麼一下子就會,你可以成為世俗眼裡「別人家的孩子」,也可以根本不管這些,只要輕鬆開心就好的活出自己,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去行動起來。(我知道這段寫的太雞湯了,我自己也快吐了,你們隨便概括段落大意吧,不要大意了哈。)
但是有一點,不要因為你自己不想努力,只想逃避,就趕快給這個答案貼個「雞湯」的標籤,然後好繼續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痛苦和繼續對別人的指責。
生而為人,就是千辛萬苦,就是困難重重,難道先投降了嗎?有什麼可怕的?你雖然只是一個人,但也是一個連,是一個營,是一個團,你自己,就可以是一個軍,只要心中的大旗不
倒,誰能把你怎麼樣(此處參考漩渦鳴人的影分身之術)?你可以拚命的扇我的嘴巴,但我就特么不跪下!
人都是要死去的,趁著活著,追求幸福吧!
義無反顧,
向死而生,
興味盎然。
送給即將過去的公元2016年和所有人。
講一個長長的故事吧。不是雞湯,是真事。感謝您花時間看一眼。
--------------------------------------------------------------不會寫8的孩子------------
有一個小孩子,九幾年的時候第一次上小學。
為什麼要說第一次呢?
因為他還上過第二次小學。
第一次上小學的時候,班主任姓隋,中年女性,教數學。第一節課教寫數字。
這個老師和這節課,這個孩子會記一輩子。
別的數字都很簡單,唯獨寫數字「8」的時候,這個小孩子自創了一種執拗的寫法:他先寫上面那個圈,再寫下面那個圈。而不是像平常的孩子一樣,一筆寫下來。
在他的班主任眼中這是一種不能被理解的行為。在反覆訓練無果之後,班主任很生氣,她讓這個孩子用手去打教室的後牆,就像拳擊那樣。
理所當然的,孩子手腫了起來。
這個班主任決定惡人先告狀,她叫了孩子的家長來。
她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在學校打架,被人把手打腫了。而且你家孩子智商上可能有點跟不上,建議去特殊學校上學。
媽媽也是老師,她深知自己的孩子究竟怎樣,所以孩子媽媽一氣之下就申請給孩子換了一個班級。
她對孩子說了一句話:孩子,就算你長得比別人晚也沒有關係,你蹲得越深,跳得越高。
媽媽的這句話,孩子也會記一輩子。
新的班級,班主任教語文,姓胥,中老年女性。
但是即使換到了新的班級,新的班主任也會向舊的班主任問詢一下這個孩子相關狀況。
可想而知,舊班主任給這個孩子的評價都是滿滿的差評。
愛打架,連「8」都不會寫。
新班主任對舊班主任的話表示完全的信任,她不加思考就把這個孩子安排到了整個教室的最後一排的角落裡,與號稱全班最胖最丑最暴力的女生坐在一起。
其實那個女生也蠻好的,只不過因為太胖,所以被班裡的同學嘲笑,從而逐漸產生了一種自卑感與反抗感。一旦有人嘲笑,她就會打那人。
結果讓新班主任大跌眼鏡,這個「愛跟人打架」的孩子非但沒有被胖女生打死,反而還跟她成為了好朋友。
新班主任心想古人誠不欺我也,她當著全班的面說了一句話:物以類聚。
那個小孩子當時還不理解這句話,他以為班主任在誇他與人和睦,所以他就很幸福地偏安在最後一排,自生自滅了。
每天他都高興地回家說:媽媽,今天沒有人欺負我!
自此相安無事,直到五年級,舊班主任(胥)貌似得了鼻咽什麼病,不教了。
阿門。
班裡換了一個新的班主任,教語文,姓劉,叫劉苗苗,一位年輕女性。
她剛進班裡就發現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這麼矮小,為什麼坐在最後一排呢?
新老師按照高矮重排座次,當陽光穿過窗戶照在第一排的這個孩子身上時,這個孩子心想:哦,原來我們的教室這麼亮,這麼暖和呀!
新老師可真漂亮啊。
打這開始,這個孩子人生中的第二次小學開始了。
劉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春》。
這個孩子在文中寫道:「春姑娘把春天扔向大地。」而且還配了圖,畫的特別丑的一個公主的形象。
但孩子覺著這是美的。
劉老師把「扔」字改為「撒」字之後,當作範文在班上朗讀了全文。並且她驕傲地宣布:咱們班以後會出一個作家。
(此文後來果真被收入某版《小學生優秀作文選》)
這句話、這個老師、這節課,也同樣會被孩子銘記一生。
從此以後,孩子的成績一路高歌猛進,一掃從前的頹勢,尤其是在語文方面。而且這股勁頭貫穿了他以後整個學業生涯。
例如中考語文,滿分120分,這個孩子考了117分,是當年全市中考語文單科狀元。
又如高考語文,滿分150分,這個孩子考了134分,不說最好,起碼在他的省份(號稱學霸省)是一個值得誇耀的成績。
其他科目不及語文,但也可圈可點。
但這個孩子當年可是「愛打架,連『8』都不會寫」啊。
所以有人質疑:是真的嗎?就因為老師一句話?
我們暫且不回答這個問題,請您稍稍等待。
故事還沒講完,諸位可以先喝口水休息一下~
---------------------------
題外話:孩子媽媽每年都帶著果籃和成績單去看望隋班主任(最開始的那位),隋班主任每次一見面就說:對不起,我沒想到孩子這麼優秀。
--------------------------------------------
後來孩子也會長大,這個孩子填報大學志願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範專業。
並不是因為什麼「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巴拉巴拉。
沒理由的。
這個孩子,嗯……我們叫他新老師吧。
這個新老師大學期間參加過的教育活動很多,教過的孩子也很多。但那麼多的孩子里總有那麼幾個讓人過目不忘。
第一次見到那個小姑娘的時候,不同於其他三兩成群的同學,她自己坐在角落裡。
新老師感覺這就是小學的自己。很快新老師就了解了小姑娘的狀況:她沒有爸爸,媽媽一人經商。孩子比較自閉,接受能力很差,基本可以放棄了。
哦。
第一堂課的第一個問題,新老師點了小姑娘的名字,讓她回答。
支支吾吾。第一堂課的第二個問題,新老師點了小姑娘的名字,讓她回答。
答非所問。第一堂課的第三個問題,新老師點了小姑娘的名字,讓她回答。
答錯了。對於這種天資愚鈍、啟而不發的孩子,老師該怎麼辦呢?
該讓她用手打牆嗎?
新老師說:同學們,老師叫了她三次,每次她都能很快站起來,讓我們掌聲鼓勵一下她,老師特別喜歡這種勇敢的同學。
結果那堂課的氣氛變得空前熱烈,每一次提問似乎都變成了「看誰站得快」的比賽。甚至還有因為起得太快而把椅子撞倒的情況出現。
現在可以回答之前那個問題了:是真的嗎?就因為老師一句話?
我毫無疑問地告訴您:是真的,是真的,只是大人們永遠想像不到:自己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下課之後,新老師對小姑娘說:你很棒。你的氣質很像一個小詩人。
小姑娘也似懂非懂地點頭。
在那以後,新老師的桌子上總是會出現一篇又一篇待修改的詩稿。新老師也總是不厭其煩一篇又一篇地修改。
其實最開始的部分根本不能叫作詩,儘管你能看出來,小姑娘在很認真地寫。一筆一畫,還配了圖。
但以成年人的眼光來看,真的很差。
可是新老師在批閱這些「很差的」作品的時候卻幾乎要哭著叫出來,他能想起自己小時候畫的那個特別丑的春姑娘,把春「扔向了大地」。
「春姑娘」是個童話嗎?是不存在的幻想嗎?
不!她是真正存在的神靈,她是有血有肉的女性,她有自己動人的名字,她叫劉苗苗。
她用一堂課一篇作文一個句子改變了一個孩子整個的人生軌跡,她把這個小生命身上的積雪抖落,換上了一件嶄新的春裝。
可這個小孩子能報以什麼呢?
唯有熱淚盈眶。
誇張嗎?如果您是這個曾經坐在最後一排角落裡的智商跟不上的孩子,您就不會覺著誇張了。
所以,新老師沒有將小姑娘的信心棒殺,批改過後新老師給小姑娘批註:越來越好了。
這句「越來越好了」就成了小姑娘很長一段時間內興高采烈的資本。
關於老師對她的肯定,她想讓全世界都知道。
後來其他孩子受到小姑娘的影響也想寫詩,索性新老師就拿出固定時間專講詩歌,從五言絕句講到現代詩,整個班級的文學水平也在同步提高。
再後來,恰逢市裡舉辦了一場小學生原創詩歌大賽。新老師就帶著這些孩子們參賽了。
站在決賽的舞台上,小姑娘誦讀了自己的作品。一位評委(大概是贊助商吧)說當中有一句屬於搭配不當,是個病句。
當時坐在領隊席上的新老師立即站起來反駁。
他說:我不認為這是個病句。我們無法以一個成年人的眼光,來揣測孩子在想什麼。
全場嘩然,攝影師給了新老師一個特寫。也許這個時代這種場合已經很少出現這種頂撞評委的毛頭小子了。
評委沉默良久卻道:你說的很對。
那是一場市級的比賽,結果冠亞季軍全部出在同一個學校,出在同一個班級。
新老師連續三次上台與孩子一起領獎,他在發表感言時說:就好像,如果一個孩子把數字「8」的上下兩部分分開來寫,他可能並不是不會一筆完成;而是覺得,分開來寫會寫得比較圓,更好看而已。
說著又是熱淚盈眶。
全場掌聲雷動。其實人們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8的寫法,人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哭。人們只知道:這個老師真厲害,他一定打小就聰明。
哦對了,小姑娘呢?
小姑娘憑著「病句」得了冠軍。
那她的那句詩寫了什麼呢?
她寫:
「我們都是小小的花骨朵,
以後會開出溫暖的顏色。」—— the end
(事實上,「開出」、「溫暖」和「顏色」搭配不是病句,而是一種很少見的修辭方法,叫做「通感」)
----------------------
好的,故事講完了,這是一個當初被定義為「智商跟不上」的特殊孩子被改變,然後改變另一個特殊孩子的真實故事。
這個故事有四句話值得我們每個人銘記:
1.孩子,就算你長得比別人晚也沒有關係,你蹲得越深,跳得越高。
2.大人們永遠想像不到:自己的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3.我們無法以一個成年人的眼光,來揣測孩子在想什麼。4.孩子都是小小的花骨朵,以後會開出溫暖的顏色。最後,附上孩子媽媽送來的感謝賀卡。
-----------------------
2016.12.24增補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把「8」寫成軸對稱圖形,那不妨不要在數學方面強迫他,可以嘗試讓他學習繪畫。
如果他在繪畫過程中畫了一本子的直線,這說不定正是他獨特建築才能的展露。如果他搭的積木總是很容易坍塌,那也沒關係的,說不定他以後是中國最好的爆破專家呢!這就是說:我們無權給一個孩子下定義,孩子聰明與否也不是我們說了算的。如果他在一個方面弱一點,必然有過人的其他方面。
如果我們非要用一個方框去衡量一個圓的話,那這個圓必然是不完美的。
學校里的課業不是全部,我們可以嘗試著給孩子指路,但是千萬不能把其他的路全部封死。
逼迫著一條金魚去爬樹,金魚摔下來一次又一次。我們搖著頭說金魚不行,但我們可曾想過,它的路不在樹上,而在水中央?
——————
2017.3.27增加一個ppt微視頻http://m.youku.com/video/id_XMjY1MzY5MjA4MA==.html?from=s7.8-1.2spm=a2h0k.8191393.bodydiv.5!2~5!4~A
——基本贊同最高票回答
然後某高票回答似乎不太滿意我對她的回復拉黑了我先講乾貨吧,後面有撕逼,有栗子,對於認知障礙和順序的栗子。就我所知,認識拼音而不認識英文字母的多半是規則混亂而不會表達,先指出不同與相同,從字母形狀的一一對應入手,然後教發音,最後根據字母發音,教字母歌記順序。對於成人而言常識性的規則差異,對於孩子而言是要分步驟進行學習和認知的,從已知走向未知,從一個邏輯關係走向另一個邏輯關係。 我不能說每個人,對每件事的認知順序都是如此,但是至少我知道大部分人對此是沒有概念的,尤其是大部分家長對此沒有認識。對於這些成年人,這類認知方法上的問題也許是有朋友/兄弟姐妹/老師提點過,而自己沒有意識到重要性,也許是在慢節奏的成長過程中逐步不自覺建成的。這些缺乏認知概念和教育時間的家長,把更沒有認知能力孩子丟進快節奏,單一價值取向,模式化的學校裡面,而老師的教育是以有認知能力為基礎的,現在的同學關係更是冷淡 競爭 炫耀 大於交流合作的,才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現評價該答主如下:我認為吧,你先是講了個事兒,然後又引申個道理,最後吧又沒個方法。您這是講了些什麼呢?您是發現了還是解決了您妹妹的問題?是指出了還是解決了題主的問題?是展現了優秀的邏輯能力還是同情同理能力?這樣水平的作文我高中一個星期就要寫一篇,不謝。指出一點你當年在方法上的不足你就不滿意啦?題主感興趣也是對於你妹妹是怎麼「被誤解」的,天賦是怎麼被發現的,是怎麼能夠比你掙得多的更感興趣好么?到底是誰閱讀理解能力差啊。。。您就沒發現,您就是那種不去理解,不去探索,把干著急當做關心,把表面現象當做本質的人嗎?您所列舉的一大堆「笨的原因(引用如下:是出於某種病理性的認知障礙?是沒找到學習的興趣?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在理解力、記憶力等方面不夠優秀?還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在學習上?etc)」,恰恰就是您這種不思己過的結果。回到我提出的問題,您妹妹她會漢語拼音嗎?背得過拼音表就背得過字母表,如果都背不過那就是另一類問題了。作為引子和結尾,我也舉個栗子吧,在我小學三四年級左右,語文課上要求學習拉丁拼音,發音是:啊 掰 猜 呆 屙 癌負 該,哈 伊 揭 開 癌慪 癌幕 奈(一聲),窩 拍 秋,癌耳(四聲) 癌四 胎,污 薇 哇,熄 鴨 災。有那麼十幾個人總也學不會,兩三個月都記不住順序和發音還有寫法,老師也盡心焉爾矣,家長也跟著捉雞,最後是我告訴他們,我第一天看見這幅字母表後發現的第一個規律:ad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嗯就是用英文字母的發音念了一遍。然後他們不僅記住了順序,還記住了發音,因為字形+字音+順序三個變數的抽象概念,變成了只需要記一個發音,記憶的複雜程度至少降低了90%。我有好為人師的毛病,我增上慢,我覺得諸生有別,我覺得患不在好為,也不在人師,而在於比我了色的人始終不肯承認別人比他牛逼,有一個牛逼哄哄的人願意罵我指出我的錯誤我再tm心煩也會先聽完了再想一想他是牛逼還是二逼的。
我覺得,我教了,你不願意聽,你不願意學,你不虛心,這是一種罪過,你因此受的苦受的累是你活該,所以現在,如果不肯虛心求教,我就只罵人不講乾貨,我看題主是個有教養的才扯這麼多,把這位 @貓球 做個栗子,我對於遭受誤解的少年有著深刻的同情,但我對這種答主只有無盡的呵呵。這位題主的態度,有了這個回復才會有後面的更新以下正文這個是一個認知障礙的問題。成年人有了選擇不學的權利,他們只學習自己想學會的東西,忘記了學是手段,會是目的。你的孩子,既不懂得「學」和「會」的聯繫,也沒有「會」的動力,當然學不好。你說他不懂加減法,那麼你在吃飯的時候問他,兩個餃子吃一個還剩幾個,他不知道嗎?而且,你所理解的加減法,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應用題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把具體問題抽象化的過程。人類的認知過程,就是把具體的現實,抽象化為概念,再把抽象的概念映射回現實的過程。一般而言,認知能力的初步形成是和語言能力同步,然後不斷強化的。在這個早期的學習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導致認知方式的偏差,這些偏差是潛意識的,也是最深刻的思維烙印,絕大多數的人一輩子也意識不到這種問題的存在。比如說,根據您的提問,我推斷您可能是一個喜歡尋找外因的人,比如說您對孩子學不會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在這個前提下不管您做了多少嘗試,最終還是回到孩子笨這個原因上來。我無意於深究您的思維模式是怎麼形成的,因為這是最常見的一個思維偏差,比如您現在不假思索的覺得自己並沒有這個問題而答主正在瞎扯。您孩子的認知障礙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使他明確「會」這個概念,而不是通過「學」來消磨時間。16 12 31 更新教和學的目的都是「會」,而教育的問題裡面「教學」是最次要的。教育要建成的是「求知慾」,然後才會有學習能力,而強化求知慾首先要有認知能力,幼兒建立認知能力的第一步是「是什麼」,對物質世界的認知是邏輯能力的基礎。作為家長要明白:你所視作常識的東西也是學會的,也許你們年輕的時候會有哥哥姐姐告訴你,但是你的孩子出生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裡面,在小學一年級就要直面由成人的社會體系了!這些成人,哪一個會對你的孩子負責?哪一個有能力對一大坨的,各式各樣的孩子負責?能夠因材施教的,只有你們這些家長了。不要先想著教什麼,先弄明白自己的孩子會什麼,認知障礙在哪裡,然後根據他的興趣愛好,培養他的學習熱情。理論性的東西說再多都沒用,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才能了解清楚,家長要自己先會學習,再談其餘。我小時候,也是那種天資愚鈍的孩子。
得了,不說天資愚鈍了,這太好聽了,重來。我小時候,就是個很蠢的孩子。
學前班吧,大家都只讀了一年,我讀了兩年,學前班的班主任是我家鄰居,她孩子和我是最好的朋友,當時是她媽堅決不讓我繼續讀一年級的。求我當時的心理陰影面積啊,所有好朋友都直升一年級,就我一個人留下來繼續學前班。
新學期開學那天,父母都陪著孩子來報道,只有我一個人坐在教室外邊,也不敢進去,因為我讀過一遍學前班了啊,為啥還要來第二遍!
老師看我坐在外邊,使勁拉著我的手進教室,我就是不進去,一時沒忍住,狠狠的看著她,然後哭了。
這個場景我一輩子都記得。
後來我懵懂的讀完了學前班,終於上了一年級。但是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以及每門學科的意義,就是不知道我們每天坐在教室里在幹嘛!我的人生里好像只有下課、放學、雙休、寒暑假。
老師布置作業,是一張數學卷子,我基本一個都不會,但是,小時候很乖啊,大孩子喜歡帶著我玩,有一個五年級的姐姐成績超好,在我的死磨硬泡後她答應幫我做完這一張卷子,她說她的字體和我完全不同,老師肯定會發現,我說你就是要幫我做完,因為我覺得被老師發現我啥都不會比叫人幫我做試卷更可怕。
後來,老師一眼就看出來是別人幫做的,把我叫到講桌前,拿著這張卷子質問我,我被訓斥得很慘很慘,我拿著卷子回到座位上,邊用橡皮擦擦掉別人幫做的答案邊擦眼淚,大家都望著我,我感到很丟臉。
二年級、三年級,又換了老師,我的成績依舊很爛,依舊特么不知道為啥要學習,以及連題目都讀不懂。大家都高高興興考完期末回家說雙百分啊什麼的,我每次都不能及格。接著迎接的就是我媽響亮的一記耳光。
噢,外加我周六日一直在上英語興趣班,真心後悔,交了那麼多錢,我幾乎節節課都在睡覺,一上課我就困,一輪到我回答問題我就懵逼,當然也有不困的時候,但是那個時候,我很納悶啊,為什麼其他同學都能接受那些英文單詞,都理解都會讀,都會玩遊戲,為啥我不會,我一直將小學時期上過的英語輔導班當成我的噩夢之一。我的周末全被它毀了!
到了四年級,我終於逆襲了!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鼓掌,鮮花。原因是我遇到了改變我一生的老師,崔遠明老師,我到現在依然記得他的樣貌,雖然他在我上初中高中就不記得我了。他對我非常好,是在這之前唯一一個很「重視」我的老師。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老師能給她更多的關心,這樣會讓她覺得很驕傲,以及不用羨慕其他好同學。
他是我的語文老師,講課講得巨細緻,所以我漸漸明白了一些事情,所以說啊,語文是通向世界的大門。語文好了,我也能讀懂數學題了,於是,成績慢慢好轉,慢慢變成好學生了,因為老師重視我,我對語文越來越感興趣,後來進步到直接拿第一了,這一年,我逆襲成功了,我特么從兩門學科加起來100分考到了兩門學科接近200分,我的語文成績還考過全縣第二,我的作文屢次被公告表揚,我終於光榮的和大家站在一起拍畢業照了。
小學過去了,然後初中,初中是我學習生涯的黃金時期,整個初中學習過程中,沒有考過全校10名以外,也拿過全校第一第二名。但是遺憾的是120總分的數學,我基本都只能拿六七十分,小學我就沒學好數學,再加上小學的數學老師對我影響太大了,所以數學沒好過。
而我那些小學同學,一小部分已經不行了,頓時感覺揚眉吐氣了啊。到了高中,我被提前錄取了,就是那種提前考試,試題很難,通過了就被保送的。到了高中,發現小時侯比我機靈的同學也有一部分完全不如我了,而到了考大學,更加驗證了我的觀點,小時候聰明真不能決定以後的情況的。
我的經歷差不多講述完了,可以肯定的是我上學的前5年,啥都不會啥都不懂,所有孩子都比我聰明,比我懂事。連我自己都懷疑我是不是弱智。
可是真的不用怕,只是孩子還沒到該懂事的時候。
而我當時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一直持續了五年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我爸媽非常忙,從不會教授我什麼知識,更別說預習複習帶我做作業了,屬於家庭教育的缺失。
2、我的所有知識都從學校獲得,而老師不會考慮到每個同學的接受程度,老師們基本只會喜歡成績好的和長得好的,而小時候我兩樣都不佔。
3、久而久之,因為接受能力弱,老師又不喜歡笨學生,逐漸開始形成自卑感,不喜歡學習到懼怕學習,上課不是瞌睡就是戰戰兢兢怕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
4、隨著知識的不斷增加,越來越不能接受也不能理解這些內容,於是惡性循環,在學校害怕老師,回家害怕爸媽;更加害怕她們說:你怎麼這麼蠢。
5、一旦遇上一個從心底里喜歡的老師,她又對孩子很負責任,很耐心的教導孩子的時候,基本就能喚醒孩子內心的懵懂了,這時候孩子的第一春才剛開始;
6、開始懂事後一定要循循善誘,一定要一直都有好老師,一定要一直重視他並且有耐心的幫助他樹立起自信,那麼這種情況會很大程度上會一直好下去。
7、有的孩子真的只是懂事得比較晚,他們是晚熟的天使,做父母不用太著急,到那個時候他該開竅了,就會蹭蹭蹭的一直進步啦!
8、現在的我,大家對我的印象都是:聰明,機靈。並且反應能力學習能力接受能力都不錯,誰又能想到我小時候居然是這樣的呢。
PS:孩子也會選擇性學習,例如,我小時候雖然成績差勁,是因為我有自卑害怕抵觸心理,但是我學畫畫學電子琴的接受能力很快,並且很喜歡。
以下鏈接是我當年的經歷,奉勸一句,找個好老師會好很多,小孩子特別注重老師對自己的看法,也特別希望被老師特別關照。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532486/answer/90494205下圖,有沒有看到熟悉的誰?
圖侵刪。謝邀!
雞湯:那些幼年時學習能力不強的人,其實都不愚鈍,耐心教導,將來一樣學習能力很強。
最中肯的實話:不急不躁,對孩子強調努力的過程,不追求結果。幫助他探索各種可能,教他學會符合他天賦的一技之長(包括不高大上的領域)
——————————————————————————
幼年學習能力不強但是後來學習能力強的人,有極大的衝動回答此題;幼年學習能力不強但是後來學習能力也不強的人,就不回答此題。如果你沒有統計學思維,就會造成一個錯覺——幼年學習能力不強的人,後來都會變強的。
倖存者偏差是什麼意思?具體意思,用在哪的? - 社會 - 知乎——————————————————————————————具體的建議:1、只要自己家的小孩對於學習的付出時間在他小學全班同學中排前百分之三十即可,永遠不對不好的成績做出任何負面評價,只強調努力的過程。而且不許逼他太努力。
2、子女上中學後,家長要讓自己處於非常忙的狀態(工作忙、學習忙都可以),這叫身教重於言教。家長特別愛工作或者愛學習,是對子女最大的督促。
3、同時開發子女的各方面的才能(包括藍領的活),不斷的試。當不了數學家,萬一成為好廚子、好裁縫、好電工、好銷售員呢?不急不躁、順其自然;言傳身教、全面開發。不抖機靈不搞笑,用手機打字也忍不住來回答這個。
這個事情我沒跟任何人說過,甚至我自己也不太確定我的判斷,但我希望分享出來,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我有個關係很好的阿姨,她女兒比我小三歲,從小跟在我屁股後面「姐姐姐姐」的叫著,我們算是一起長大的。
這個阿姨出身好、工作體面、收入頗豐、婚姻幸福,那時候人生中唯一的煩惱大概就是小孩「天資愚鈍」了。而我這個妹妹「愚鈍」到什麼程度呢?一開始我只知道這個阿姨對她試了一切辦法(好言相勸、威逼利誘、棍棒教育、深夜伴讀、名師家教等等等等),依然穩定的每次考試全年級倒數第一。後來她讀五年級的時候,我讀初一,正準備要出國所以每天無所事事,我就自告奮勇去給妹妹當家教。大家以為我是「神奇女俠」,現在要來介紹經驗了嗎?
並不是。三天過後我就鎩羽而歸。之前對於妹妹的「愚鈍」我只是「聽說「,我真的切身教她之後才發現,她的問題主要出在英語上,數學成績還可以,語文成績雖然不好,但是喜歡寫作文。而英語有多差呢?五年級的學生二十六個字母認不全也記不住順序,而且怎麼也教不會:我教了一上午的ABCDE,中午吃個飯再問就不會了。同時,我能感覺到她的低落,她告訴我她真的有好好努力了,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學不會;而且那時候她的父母已經不會再顧及她的感受,守著妹妹就用很平常的語氣對我說「貓球你也別太費心了,她就是笨,怎麼也教不會的「,也會兩個人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對方基因不行(但阿姨和阿姨的老公都是曾經的名牌大學高材生,現在的社會精英)。那時候我對自己無法傳道授業的無力感很痛苦,也真的很心疼這個妹妹。
後來我去了國外也時刻關注她的情況:一路掙扎著、永遠是倒數第一的讀完了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也許老天終究有一絲公平,給了她姣好的容貌和高挑的身材,然後被阿姨送去藝校了。(所以熟悉我的朋友們,這個妹妹就是之前某高票回答里出現的大美女妹妹。)
我講了這麼多的用意何在?
我讀大學的時候,喜歡看一部很火的美劇叫做《歡樂合唱團》。而在第四季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角色叫做Ryder。
Ryder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按理說智商應該不會低,但Ryder的學習成績一直驚人的差。他不能拼寫最基本的單詞,甚至連字母都記不全。後來在開啟了主角光環的合唱團眾人的金手指之下,Ryder才明白原來自己有Dyslexia(閱讀障礙症),一種因為大腦不能協調處理聽覺和視覺訊息所造成的疾病。我朦朦朧朧的記得某主角對Ryder說的一句台詞:「你並不是智商低下,你只是需要幫助;你眼中的世界跟一般孩子所看到的有點不一樣而已。」當時我十分震驚。那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概念,也是第一次明白並不是所有「笨孩子」都是因為「傳統意義上的笨「。
我無可避免地想到我這個妹妹。我並不專精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我也知道儘管我妹妹的情況和這個Ryder非常相似,我不該用電視劇里看來的知識對她作出診斷。我只是覺得惋惜,和那麼一點點的恐懼:也許有那麼一種可能,我妹妹壓根就不笨(或者叫」天資愚鈍」),而因為她的父母、老師和包括我在內的身邊人的無知和疏忽,所以她生命中的十五年里被全世界當作一個徹頭徹尾的笨蛋,甚至到後來她自己也接受了自己很笨的設定。
我真的希望這種不必要的痛苦和絕望不要再發生在任何孩子身上了。所以,題主和其他看到這個回答有相似困擾的家長,「笨」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用單單一個「笨」字來概括自己小孩不理想的成績是一件很容易釋懷但也極不負責任的事。
我衷心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您所做的第一件事,先是理清孩子到底是因何而「笨「:是出於某種病理性的認知障礙?是沒找到學習的興趣?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在理解力、記憶力等方面不夠優秀?還是注意力無法集中在學習上?etc模仿一下知乎金句來總結我上面啰里八嗦的一大篇就是:先看是什麼,再想怎麼辦。
----(有人感興趣我也可以試試寫「怎麼辦」篇……但這部分就真的是強答了……)大二下學期的時候做過一個月的家教,帶過兩個高中女孩子的數理化。就我個人上學的經歷來判斷,其中一個女孩子(後面稱為H)可以算是天資略愚鈍。而答豬本身也算是個孩子,睡不著就斗膽答一下。
當時教H力的合成與分解,因為她剛接觸到矢量的概念,所以我特意講的很慢很詳細,做了很多例題,好多還是我特意從網上找的經典例子。但是她就是不開竅,是那種全程excuse me的感覺,受力分析連作用點都不敢確定,這幾節價值不菲的課算是白上了。同樣的情形出現在數學上,甚至更為嚴重,因為答豬本身是數學渣,特別能理解數學的魅力無窮,所以講的更耐心更基礎,但是H的反應也是很慢,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很遲疑的樣子。這是客觀表現。
後來,我作為知心大姐和H聊了很多,明顯感覺到在聊天的時候這孩子瞬間靈透了,開小玩笑啊講對某明星某作家的看法啊,都能說出些新意來。也是在同她的談話里,我了解到她有一個很優秀的近親表哥,是那種從小到大的「別人家的孩子」,當時已經確定能出國了。所以從小到大H的媽媽總是無意的向她灌輸「要像XX一樣」的概念,而她在逐漸升級的過程中,漸漸表現出女生普遍的理科後勁不足的現象,基本是持續在讓媽媽失望。我想這大概是導致H後期在學業上尤其是數理化上邊明顯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
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家長之間互相比較孩子的學習成績,映射到孩子這邊,極有可能變成所謂的「智商」高下之分,而智商這個東西在大多數人眼裡又是「天生」的,所以一旦一個孩子發現自己在學習上「輸了」,這種打擊是很巨大的。當然這裡說的比較學習成績,其實也就是家長們常說的聰明與否的代表詞。而我想說的是,來自自己至親的人的評價,對孩子心態的影響是決定性的。不管家長出於什麼樣的初心,只要表現出對孩子學習上的不相信,比如揠苗助長式的瘋狂請家教上培訓班,擠壓掉孩子整個暑期的懶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言語之間出現嚴肅的「笨鳥先飛」、「刻苦努力」等等暗示性的辭彙,都可能給孩子傳達「不聰明」的信息。答豬認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下定義」行為,很不可取,極易導致孩子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和厭學心態,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如果題主應當反思自己所說的「強度教導」是否會有這樣的暗示性心理引導。
另一方面,回到前面的敘述,題主得出「天資愚鈍」的根據或者說標準是什麼,是否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或者自己對孩子設定的目標太高。很多家長在孩子剛接受教育的時候總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表現得高人一頭,也會害怕落後一丁點是不是就相當於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大可不必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操之過急,就拿答豬來說,第一次上課就是第一次學會寫123三個數字的時候,據說同齡的某同學已經能寫到100了,但是從四年級開始,她基本不會再成為答豬的競爭對手了。我的整個學習生涯,如果說有一丁點的曾經優秀,我認為最多受益於父母給了足夠的自由,允許犯錯,允許反應慢,允許不如鄰居家小孩。所以題主一定要先放緩自己的心態,然後再想辦法循循善誘,一定不要追趕孩子。
本來還有很多想說的,但眼睛快睜不開了,也沒有詳細揣摩題主的問題就開始在這兒瞎謅,題主要是看到了不符合的地方不要介意,休息先-_-///有些孩子就是開竅晚而已,我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很差,第一次考試二十七分吧,之後的考試成績也大多沒及格過。說老實話吧,第一次考試我連什麼是考試都不知道,考完了以後我還很驕傲的跟我媽說,我比我們班上考四分的同學好多了。所以,我真的要感謝我媽媽,我成績那麼差的時候她也沒罵過我,沒打過我,甚至在我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她還鼓勵我,告訴我我很棒,不過還可以更棒。於是我真的就沒把成績差當成一件特別羞辱的事情,也沒把學習當成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媽媽沒有因為我學習差打罵過我,也沒有任何不耐煩,她總是鼓勵我,放學後,她會親自教我學拼音學數學,跟我講故事,讓我覺得學習是件輕鬆快樂的事情。三年級以後,我就像突然開竅了,以後學習就好起來了。但是每當我想起我一二年級的經歷,如果我父母因為我成績差就打罵我,對我失望,我可能會對學習產生恐懼然後厭學,可能學習不會再好起來。所以,題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讓你的孩子害怕學習,不要讓他畏懼學習,多鼓勵他,和他一起學,不要不耐煩。以上
長篇大論警告:長文中大部分是例子與本身經驗~求效率的可以直接看粗體字
儘管我沒育兒過,本身也不是問題學生,笨蛋的階段很懵懂地過了,但身為一個小學教師,我覺得我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的班有很多類似的學生。 有腦袋做過手術的,有不管你說什麼都懵懂懵懂的,有對你說的話毫不在意的,有不擅長與人溝通導致被全班討厭的,有缺父缺母的,甚至有連剪刀都不會用的四年級生。 他們可以不懂什麼是animal,可以不會說「teacher may i go to toilet pls」 可以指著spelling簿子問我老師這是spelling書嗎,還有可以不會乘除(四年級)雖然他們被掛上「輔導對象」和「普通班」以及其他標籤,但是他們都有成功的可能,儘管暫時還看不到。那麼我建議怎麼幫他們呢?
首先,一年級還不會加減真心不算什麼。。。我這邊有三年級還不會的呢。。。其次,雖然不清楚所謂無數遍是個什麼情況,但就我的經驗來說,無數遍還教不會一般上是教師的態度問題了。比如說教師太嚴格太凶。一般上你一罵學生,他就不看你看地上去了。。然後不管你說什麼他都聽不進了。。。添加:今天發現,罵了學生後把他放置到一旁,不久後他會很識相得走過來和你道歉然後主動說明錯的原因,而且重犯次數不多~~
例子:有次我教三年級學生nouns時,我讓會的人自己做,做完了玩些靜態遊戲,小小聲說話,敢大聲就加功課。然後去解救一般跟不上的學生。。。
懵懵懂懂的學生只會看著我的臉發獃,然後不管我說什麼都點頭,然後過幾分鐘我再回來練習本還是空的。。。我問會做嗎,結果是不會。。。於是這次我學乖了,先嚴厲地說,不會直接說,老師沒指望過你們會,不然老師沒飯吃了(哭)。
於是我說什麼都搖頭了。。。
然後我就完全放慢了速度。。。比方說nouns 有四種,people,place,things,animal嘛,我先問她懂不懂意思。懂得很快帶過,不懂的就問。
比方說不懂people吧,我先說people是人,teacher~老師~是人,你是學生,學生是人嗎?(是)那老師是人嗎?(是)狗狗是人嗎(前提她懂animal然後明白狗是animal)(不是)很好,明白people是什麽了嗎?(如果說是就問狗狗為什麼是人。。。)(人)可以給老師一些例子嗎?老師和學生以外的。(媽媽)很好。。。然後就可以講things了。。。。當然過幾天她又不懂了,然後我就會翻她的書,找文章讓她自己從裡面自己找people。。。。囧RZ
我學乖了後就每次進班先問nouns有哪四個,然後讓他們給例子。現在那學生完全沒問過我那問題了~~(這裡小小吐槽下,你們知道我教一個學生的時間班上鬧成什麼樣了嗎。。。然後不止這個學生罷了。。。。還有很多很多排著隊的。旁邊則一群在你旁邊纏著問東問西的。。。最討厭一些做到課程後面還敢來問的。。。很多老師對學生失去耐心就是因為你給自由和笑臉只會讓班上失控而不是愛與尊敬的回報。。。因為對學生太友善導致我每次給功課都會被問「老師我可不可以不要做功課」。。然後班上紀律還被其他老師投訴過。。。)結論:孩子不能馬上明白你就需要不斷地從他身邊找他知道的例子例子讓他明白,而且要不斷給相近但不重複的內容。用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做例子絕對比完全探索新領域輕鬆。
『『『『『『『『『『『『分割線『『『『『『『『『『『『『『『『『『『『『『『『『『『
另外,許多孩子不是真的不會,是因為沒自信。
你的孩子有一定可能是沒自信答,而不是不會答。我有個四年級的學生就是沒自信。他拿著剪刀和我說不會用,一打開書馬上說不會做。我那時馬上和他說老師在你這個年紀也不會,還不是上課學來的,你都還沒開始上課當然不會了。起先他半信半疑,開始上課不久後他就搶著回答了。。。至於剪刀。。我耐著性子重複性說剪刀只要握手就可以了,重複了幾次還是不會,放置play一段時間後就自己會了。。。真心不是愛撒嬌。。。我的課一結束他就趕我走了。。。新學期我進班開始上課後第一句話永遠是:你們遠比我想像中聰明,我從開始教書到現在從來沒有說過」笨「「蠢」這些詞言。因為我希望當我說:記得plural字要加s時,他們想的是「那當然」而不是「我被小看了」;當我說「你真聰明,我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我何止聰明「。只有當自己相信自己能在小學弄明白大學課程,你才能夠在打開小學考卷時一臉鄙視地做考題,哪怕考不到太好下次依然能鄙視考題(反正我是那麼過來的。。偷跑)
最後表明態度:只要沒有醫生證明,頭部沒有發生過嚴重創傷,不要為孩子標上標籤。
讓我堅信這一點的是我的一位中學同學,他小學從來沒進過精英班,平時老師教書也基本跟不上,初一時還被留了級,但他愣是在中五這一年考進了全級前20.,而且他還成為校內最大學會的會長兼校長小秘書。真人真事。
就我本身而言,我5歲時能在一間待了兩年的幼兒園迷路(真心不大,就普通排屋大小),成績也是經常遊離在及格邊緣的那種,糟糕透頂。但不知道為什麼(真不知道),上了小學後直接考進前二十,然後開始有了自信,就在二年級得了全級第三,然後拿了連續四屆校內科學常識冠軍,一屆公開科學常識比賽亞軍,兩次全國範圍的文學獎(青苗組優秀獎)。雖然真心算不上多好,尤其和那些10多歲上大學的比。。。但至少比」被放棄「好吧。。
說個反例子:我父親經常用他同學的經歷警惕我。他有個朋友。從小學到中學都認識,死黨那種程度的。他算是那種所謂的「天才」,他沒什麼讀書,卻穩穩坐在年級第一的位置,反觀我爸拼了老命讀還是第二名。。。。他不是一般學霸那種的沒讀書,而是真的沒讀書,還經常跑去玩。能驗證的原因很簡單———他玩得太瘋被他爸爸拿條狗鏈拴在門口。我父親就去探望他,在門口和他聊天吃零食。。。。然而就是那麼個天才(小範圍的),中三開始就不讀書了,去做流氓了,然後死在街頭了。
說了那麼多,主要想說,孩子才7,8歲,千萬不要現在就給他標上標籤。他的未來和現在你看到的天賦幾乎沒有任何聯繫的。我知道我的例子都是周邊的人沒什麼信服力。。。但至少比不知道改沒改過的名人傳記心靈雞湯好。。。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知道我說的肯定是真話。為人父母不用考試真是太可怕了。
希望題主沒有以問題中的口氣對你的孩子說過此類話。
孩子才一年級,以後的日子還長,題主言語之中卻各種嫌棄自己的親生孩子。我12年級的時候上過一節教師培訓課(Peer tutoring),裡面提到了一個概念叫作"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學習障礙不等同於愚鈍,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可以通過後天獲取的幫助來改善的。
當時老師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原文是英文,不過我覺得用中文舉例同樣有效),關於函數連續性的定義:
"若只考慮實變函數,那麼要是對於一定區間上的任意一點,函數本身有定義,且其左極限與右極限均存在且相等,則稱函數在這一區間上是連續的。"
看完這句話後,老師問我們「這些單詞你們有不認識的嗎?」
眾人皆回答:「沒有。」老師接著問:「那有幾個人看懂了這句話的意思?」只有我和幾位在修微積分的同學舉了手...有一種學習障礙就是這樣,也許孩子認識每個元素單獨的意思,但是在缺乏更多知識背景的情況下孩子無法把這些單獨的元素給串聯起來解讀出實際意義。
如果懷疑孩子有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請儘快諮詢相關專家。
如果沒有學習障礙,請繼續往下看。
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和方向都是不同的,不知道除了「十以內的算術上」以外題主的孩子還有什麼「愚鈍的案例」? 。
我小學的時候雖然數學很好,可寫字其丑無比(直到現在也很醜,正所謂字如其人),寫作文更是慘不忍睹。 那時候每天一個日記每周一個周記可以把我抑鬱得吃不下飯。我家裡也幫我報過作文班,不過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我當時想:「寫作文這事情我既不感興趣,又不知道能有什麼用,我為什麼要學作文?」 我承認那個時候目光短淺,萬萬想不到十幾年後需要在知乎上寫文章裝b。
你想想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既不用自己買菜,又沒有天才父母的基因所致的與生俱來的興趣,他不理解算術的意義和目的,有什麼好驚訝的?
我父親是一位很喜歡看書的人,我小時候會偶爾撿一下他小時候看的小人書連環畫,三國演義水滸傳什麼的。 後來我漸漸對閱讀起了興趣,開始看更多類型的小說。我父親發現後更是每月都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帶我去書店選書。 進入書店之後我們會分開行動,他會關注自己的工作相關書籍,我就挑選自己喜歡的小說,比如」淘氣包馬小跳「,」冒險小虎隊「,後來還有」福爾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系列小說。
後來我發現,其實我並不是不會寫作,而是小時候我腦子裡沒有內容可以拿來寫(既沒有逆天的想像力,也沒有足夠的辯證思維),再加上我又不喜歡寫那種「空殼作文」(就是各種修辭手法加一大堆成語亂湊,實際上沒有實質內容),所以才出現了」不會寫作「的幻象。而我在後續的成長中,積累了更多人生閱歷和知識,也培養了批判性辯證思維,寫作就一點都不難了。 所以你看,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 作文是這樣,數學亦是這樣。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小時候成績不好,長大了逆襲」這種經歷。 但是你的親生孩子才一年級,你能不能對他和你自己多一點信心和感恩,少一點怨天尤人?
你除了「加倍努力加大力度、強度教導他」,有嘗試過興趣的培養嗎? 你有以身作則好好的給他肅立一個熱愛學習的榜樣嗎?最後,
希望不管在什麼時候,你都不能對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既然他出生的時候都不能選擇父母,你就更沒有資格責備他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他需要的不是你的望子成龍,他要的只是你的陪伴和無私的愛。如果你要的是培養個賺錢機器以後給你養老,那我建議你直接去買養老保險。-------------------------------------特意將這篇文章給我父親看了。他說:「父母對孩子興趣的幫助和意識培養主要有三個途徑:1.平行看待孩子,不是以大壓小,以老自居,而是當成朋友直接的交流,不強加於人;2.以身作則,既榜樣作用,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樣的興趣愛好,假如生長在自己身上有沒有意義;3.耐心引導,家長不能急於求成,水到渠成是需要時間的。」誰知道一個孩子會不會失望的在知乎上發出這樣的問題:作為孩子,遇到一個天資愚鈍的家長怎麼辦?家長佔有一切話語權,孩子還有什麼好說的,受夠了假惺惺的向上級提意見式的下一代必然會用一套宣傳政策應對這種類似於引蛇出洞的交流。「你好像沒看題目的描述啊」有人可能這樣問。沒錯,我只是在說自己的一點牢騷。孩子,甚至包括我,還是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並且我們都異常敏感——我能感覺的到,你不信任我——連最了解你的人都不信任你,我想這種感覺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想要孩子出成績是比較困難的。我沒有引用的資料,以上只是一個二十歲的人回望自己走來的路程時一點小小的經驗。
匿名的原因是我的小孩是多動症患者,知乎有熟人,不想被看到。
我能理解題主的心情。上面這麼多答案都舉例說明自己小時候如何如何差,最後逆襲的經歷。
可我因為自己小孩的成長,我的看法是,首先應該客觀對待孩子的問題,先帶孩子去醫院或者正規場所檢測智力和做一些心理測試,確定學習能力差的原因。閱讀障礙、拼寫障礙、數學學習障礙……這些是真實存在的「病症」,是「病」就需要針對性治療,而不是期待「他長大了就好了」。(非專業人士,可能表述不一定準確,題主懂我意思就好)
如果是非智力、非病理性原因,那就改變教育方法,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引導。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希望小天使健康成長。很感謝大家的答覆,想說明的是,對孩子我沒有任何的指責,埋怨,我明白這不是他的錯,要有錯,也是我的錯,我提問的初衷只是想知道,在目前這樣的情形下,我能做的正確的事是什麼,如何給他提供更有效的幫助,對於說功利,我只想讓他在該學習的時候多努力,給自己更充實的人生,未來有更高的平台,看更美的風景,不要回想自己的學習生涯,懊惱不已,將來能夠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人生認可,滿意,足矣!我的人生信條一直是成功不可控制,也不可衡量,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就好! 感謝大家的建議,我也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過於簡單直接,認為學習就是不斷重複的練習,沒有捷徑,也不太講求多方面的引導,去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可能不太適合,另外對他有效的陪伴確實不多,花的心思少,要改進! 再次感謝大家!
不要過早地貼標籤。
很多孩子學習不好,只是因為不愛學,而不是不能學。換句話說,是心理和心態的認知出了問題,不是大腦能力的問題。因此我反問一句:平時是怎麼陪孩子的?
有些孩子不想學習,只是因為對家長冷冰冰的命令起了反感。舉個例子,我們家小孩學二十以內的加減法時,就有一個遊戲他很愛和家長玩的:洛基山賽車。
1、一堆寫著算式的卡邊,反面上向。2、每人一張汽車卡片。3、畫著格子的圓形跑道。每人抽一張算式卡片,答對了就向前走一格,答不對就把卡片放回卡片堆底部,原地不動。誰第一個跑到終點就有獎勵。小孩玩得不亦樂乎,而二十以內的加減法就在遊戲中學會了。
另外我們家還流行一種湊18(或任何一個大於10小於20的數字)撲克遊戲:
遊戲者每人先從牌堆里抽3張牌。然後再抽三張公共的牌放在地上。
1、遊戲者需要從自己手裡的牌和公共區的牌中,選2-3張牌,湊成18(或指定數字)。2、當湊成指定數字後,從牌堆里給公共區和自己補充牌。這幾張牌成為自己的分數,放在一邊。3、如果湊不成,就pass。如果兩個都湊不成,就各人從牌堆里補一張牌。所有牌都用完後,計算遊戲者的得分。就是按牌面的大小計算。同樣,我們家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以這兩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小孩子的大腦里只有遊戲遊戲遊戲,沒有學習。作為老師和家長,必須要想辦法把要學的知識變成遊戲,否則,如果像青少年或成人那個,以命令來強迫學習,很多小孩就會有抵觸。
並且,作為家長,在三至七歲孩子正是問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應該適當引導,引起和激發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可以滿足他的求知慾,那麼才能變被動傳播為主動求知。這個階段如果置之不理,或者常常打擊他的積極性,那麼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孩子對知識的排斥。我們家在給孩子解釋什麼現象或知識的時候,通常都會加一句:這個知識在小學(中學/大學)的某某課程會講到,現在我只是簡單給你講解一下,詳細的內容要你到時再學。這樣從小就會在他心靈里留下一個印象:學校里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這樣時時注意引導,就不太會出現厭學情緒了。
繼續補充:
上面說的是數學的例子,現在說語文的例子。我們家小孩子現在快6歲,跟他聊過的大人或老師都覺得他說話很有條理,用詞準確,吐字清晰。我們平時是怎麼做的呢?1、隨時糾正他對句子結構和詞語的錯誤。小孩學說話,總是學一半。家長通常是習以為常,認為孩子大了會糾正。這實在是錯誤的認識。舉個例子:孩子說,這個景色真令人驚訝。我們就會抓緊機會跟他講解新奇、驚奇、驚訝等近義詞的區別,以及這些詞應該正確用在不同的場景。當見到西下的夕陽在水面反射出閃光時,我們會順便告訴他這可以用一個詞「波光粼粼」來形容。等等。
2、糾正發音。我們兩個都是廣東人,在深圳生活了十幾年,已經完全沒有廣東口音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在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中,完全按字典的發音來教導孩子發音。某些字自己在口語上有習慣的發音,例如質量的「質」,正確的發音是第四聲,但日常交流大家習慣發第三聲,這些我們也是和孩子一起查字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鼓勵孩子多開口。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人,孩子的需求我們不需要他開口也能看得到猜得著。但是我們自他學會說語以來,形成了一個規矩,他想要什麼,必須正確地用口語表達出來。有時他詞不達意,我們糾正之後會要求他重新說一次,然後再滿足他的要求。通過這樣,他逐漸就能和我們正常對話和正常表達了。反觀和他同一個大班的小朋友,家人從不糾正他的句子和發音,那小孩說起來嘰嘰咕咕的都不知道是什麼方言,一句話說半天都說不完整,我看以後他的語文課挺成問題的。
4、在遊戲中學習。現在他開始學習拼音。我們會在路上閑聊的時候就和他玩拆音節的遊戲。就是一方隨意說一個字,另一方要把這個字拆成拼音音節,分出聲母和韻母。他同樣玩得不亦樂乎。
所以總結一下,家長是孩子的老師,要以孩子的天性隨時隨地地教育和傳授知識才是,單單靠學校是教不了什麼東西的。還不能評估為「天資愚鈍」。
一,可能孩子的天資所在,你還未找到。
智能(intelligence)這個概念不能被一個標量分數所描述的。
智能怎麼說至少也得是個矢量,最好是張量。或許你的孩子在計算能力比較弱一點,但你有沒有注意過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呢?
他在閱讀在表達在運動在音樂在美術上怎麼樣?真的是全面落後同齡人嗎?應該不會。而且至少有在某些方面有比較優勢。中國社會在低齡兒童的評價上對計算能力(數學能力的一部分)有非常強烈的偏向。(對於成年人的評價則在賺錢能力有非常強烈的偏向。)
大多數人樂道的小神童都是計算能力突出的兒童。因為計算能力較弱而被歧視,而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這會浪費很多天才兒童的天賦。劉翔的跑步算不算天資?周杰倫的作曲算不算天資?手塚治虫的漫畫算不算天資?他們後來賺錢能力也強啊。
在計算能力上,他們都是正常人的水準,但我們決不能稱之為「天資平平」。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路。二,或者孩子只是大腦發育比同齡人稍晚一些。
這也是相當可能的一個原因。
就像有的人小學就開始長身高,有的人要等到初中才開始。但這並不代表今年A比B長得高,5年後B就一定比A矮了。身高的增長曲線是這樣,智力的曲線又何嘗不是。先發優勢不意味著最終優勢。大多數「小神童」被稱讚的是X歲能讀唐詩五百首的之類的能力。但你知道,這對大齡兒童來說就沒有那麼難了。他們不是因為強,而是因為早。
過早發育的智能曲線只是意味著你要更早地教會孩子更多的知識才能滿足孩子的教育需求。這種智能上的先發優勢在低齡期非常顯著,但隨著年齡增長,先發優勢不會再那麼明顯。絕大多數人智能曲線整體都回歸到了一個更接近的水平。最後我們在各個領域上表現出的水準怎麼樣,就更多地依賴於從小的教育經歷和系統長期的訓練了。
如果我說,我認識認識一個兒童,他小學二年級時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全班唯一一個),吃飯只能用勺不能用筷子,你會怎麼評估他?他的表達、寫作、社交、運動、藝術全面落後同齡人,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更可怕了?這位有點像智障呀。
的確有點像。感謝爸媽不嫌棄,把我養大。一把辛酸淚。
二年級的那個暑假我終於學會了用筷子、寫名字。後來仔細想一下,可能沒有其他的原因,單純就是控制語言和運動的腦區發育比同齡人晚了一兩年左右,所以顯得我當時在各方面的表現上都非常糟糕。只是因為計算能力和閱讀能力一直比身邊的同齡人好很多才勉強沒有被留級。我那時就是一個和班上誰都不愛說話,學校睡覺、回家看書的孤僻兒童。
但某些腦區發育比較晚並不代表我在表達和寫作上就有先天性的缺陷。
反而經過後來養成把思考用文字清晰表達的習慣後,表達和寫作都變成了我的優勢技能。人腦可能是人類知識範圍內最複雜的機器。
我們沒有很好的數學模型來預測一個人的天資和成就。更不該因為單方面標準輕言一個孩子「天資愚鈍」。發現孩子的天資所在(至少是比較優勢所在)。試試其他的教育方法,科學系統的教育是應當持續一生的事。作為孩子,遇到一個天資愚鈍的家長該如何應對?
成年人能很輕易理解的概念,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如果不教的話,他們可能是無法理解的。
比如 @念至 這孩子小時候被認為不會轉眼珠子……
實際上這貨只是不知道:自己向上看,眼珠子就會跟著向上轉……
(強行丟出一碗狗糧,各位大爺歡迎來吃)
同理,小孩子可能是不知道什麼叫「學習」,不知道什麼叫「考試」,不知道什麼叫「題目」,不知道什麼叫「正確答案」,或者不知道什麼叫「應用題」,不知道什麼叫「兩倍」,等等
還有樓上 @赫敏提到的不知道什麼叫「單位」
其實這個就是平常我們講的:沒有開竅
所謂竅門,其實就是規律。小孩子的邏輯裡面,找到某種自己可以依靠的規律就好,但是不管這個規律對不對,所以他們可能會找錯規律,也可能找不到規律。比如上面提到的 @念至這個笨孩子不會自己把轉眼珠子和向左看向右看聯繫起來,而是認為轉眼珠子是一個獨立的事情。
那麼你要教小孩子什麼呢?幫助他找到這種規律。幫他開竅。
比如說上面這個不知道什麼叫單位的例子,告訴小孩子單位還有別的意思就行了,不用指責他,然後給他幾個他平時接觸過的單位,舉個例子,他平常說一扇門,一隻碗,一雙筷子,聽故事的時候有一隻兔子,一隻小羊,是吧,這樣就可以了。如果你家一直不說一雙筷子,只說筷子,又不挺故事,那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大概到幼兒園大班開始應該要形成單位的概念了,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大量的日常閱讀見聞積累。
小孩子其實挺吃知識面的。有時候,做應用題做不出來,只是因為不知道兔子是什麼,也不知道兔子有四隻腳。數學題目裡面永遠默認小孩子是有這個常識的,所以缺乏常識會導致做不出題。
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我特么的帶過小學僧家教啊。
另外,跟不上一定要先退而求其次,否則會嚴重抵觸學習。我帶過這樣的,嗯,到四年級了,兩年級的知識還因為抵觸而不學,幾乎不會。這種基本就無法補救,因為小學不留級。
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談妥,變得願意學習,然後轉學回到三年級重新開始,用暑假補兩年級。我小時候就是個很遲鈍的孩子,特別是數學和記憶上。上小學一年級大家都90幾分我考過70分,記得媽媽和我說過最多的就是她小時候成績也很差,四年級以後才學會怎麼學習,讓我不要自卑。我覺得我媽並沒有說實話,她一直是成績班裡第一第二高考在農村也能考重點大學的優秀生。我後來成績在一段時間的補課後確實變好了,之後一直處於中上的樣子,更重要的事我不覺得自己笨反而覺得自己在一些事上很聰明。不管學什麼一直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學習能力。
絕對不是段子。
我小學三年級以前,就是那個愚鈍的小女孩。
我們學校是子弟學校。我讀書早,5歲讀一年級(但我是摩羯座的,事實上9月份開學的時候,我還不到5歲)。不知道是年級小,還是真的愚鈍,除過能認很多很多字,其他啥也不會。數學很差,普通話很差,歌舞表演也很差。
我們一起表演歌舞,我都是演樹啊,演電線杆啊,演動物啊,反正都是那種不用說話的角色。那個時候,凡是班級中給予年紀最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樣也得到了一份。但我當時居然不知道那是欺負。我一直以為她們當我是朋友。我遇到其他班級同學欺負的時候,她們並不會幫助我。我也不敢生氣。
她們讓我從家裡拿個什麼出來,我都一一照做了。借我的文具,也不還我。很多時候,是明目張胆的拿走。我媽問我新買的XX哪裡去了,我就說丟了。有一次,鉛筆被她們拿的一支都沒有了,我就用我姐的鋼筆寫作業,搞得手上臉上胳膊上都是藍色的墨水,我媽本來要想狠狠的揍我,看到我的大花臉,直接氣笑了。看到她笑,我也笑了,根本不知道自己事實上很危險了。我媽就捨不得打我了。
那個時候,我媽每天給我準備一塊手帕帶去學校,給我擦嘴擦手的,她們拿去擦桌子。我媽每天給我準備一杯那種沖調的果汁水,都是她們拿去喝,然後她們去灌一杯自來水給我喝。
有一次,我家親戚送我一支高級的自動鉛筆和一盒很漂亮的橡皮擦,我害怕帶去學校又保不住,我媽給我放進書包,我又偷偷摸摸拿出來,我媽再放進書包,我又偷偷摸摸拿出來。我媽問,靜寶怎麼啦?我說,在家裡用。
我小時候,我姐基本把我當玩具,每天給我搞不同的髮型,到學校後,她們說髮型不好看啊頭飾誇張啊,說老師會批評我的,騙我把頭髮解開,然後,我就披頭散髮的坐在教室里上課,老師問我怎麼啦,我都不敢說。下課以後,老師給我辮編髮,她們躲得遠遠的斜著眼睛看我這邊,我都不敢抬頭看她們。害怕眼神接觸。
她們騙我給她們在學校門口買吃的,那個賣丁丁糖的攤販都看不下去了。
那個時候,班裡有個大孩子,想學自行車,但她不敢推她爸的自行車出來,她就慫恿我去推我媽的自行車給她學,我媽那是一輛新自行車,她人高馬大的,我小小的,根本扶不住她,她就不讓我扶了 自己在那裡搞,然後,自行車被她摔得稀巴爛。她自己也摔得鼻青臉腫的。我把自行車推回家,我媽氣得直跳,自行車好像是她一個月的工資買的。
我媽帶上我找到她家說理,一看她家的家境,我媽什麼話都沒有說。
這裡需要交待一個背景,家屬院的人員有四種構成:第一種是軍人背景,第二種是社會招工,第三種是工廠佔了當代農民的地,那些人轉了城市居民同時解決了工作,第四種是臨時工。
騙我從家裡偷自行車出來的那個女孩子的父親屬於第四種,她母親沒有工作。我爺爺是軍人。我媽當時並不知道她一直欺負我,我什麼都沒有說,我當時也好擔心我媽讓她家賠錢。我那個時候就擔心,她帶領班上其他女生不理我了。
她並不知道我什麼都沒有說,她應該是擔心我媽和她新賬舊賬一起算。她很害怕,躲在柴房裡不出來,她家那個柴房是自己搭的一個石棉瓦的房子,那種房子不透氣的,當時天氣又是最熱的7月,又是中午,我媽怕她在裡面中暑,使勁的敲門哄她出來,她媽在外面使勁罵她。
她後來忍不住熱自己出來,按照電視劇的情節我應該跑過去抱住她的是吧,但,她在這以前對我凶慣了,我看她出來,都沒有敢碰她一下,我媽和她媽還以為我還在生自行車的氣。 我媽還說我小氣,我嘴笨,也沒有解釋。反正,那幾年都是這樣過得啦。
我記得我六歲以後就好多了,欺負我的人也少了。七歲以後,數學也莫名其妙懂了,為人處事也是正常水平了。。現在也這麼大了。推薦閱讀:
※兒童牛奶真的好嗎?
※被拐賣兒童一般有哪些去向?
※為什麼拐賣兒童不改為死刑?
※國外幼兒園的環境是怎麼樣的呢?
※這麼多兒童玩具,為什麼只有悠悠球長盛不衰?
TAG: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