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十八世紀西方醫學解剖學的發展為什麼沒有促進外科學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和之後的17世紀解剖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而且解剖學毋庸置疑是外科學的基礎,但是在之後的17,18世紀外科學卻沒有實質的進步,只有個別閃光點。
相反17世紀生理學的發展讓內科學有了很長足的進步。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外科的基礎不只是解剖,最重要的幾項基礎技術發現都比較晚:無菌術,麻醉術,輸血。解剖是外科操作的基礎,但是無菌術這些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礎。沒有這三者,外科是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的。 就比如,X線被發現,現代影像檢查才開始發端。微生物培養技術發展,才得到純度足夠的抗生素用於治療感染。化學合成技術的發展,才有現代藥物的工業化生產。體外循環技術發展之後,心臟手術才成為現實。免疫排斥的原理清楚之後,移植才開始發展。基礎科學和基礎技術的價值就在這裡,有這些做鋪墊和前提才能發展更高層次的技術。而且不止是單個學科的進步,必須要是多個學科共同進步。
這個話題有點意思
「英國小說之母」的范尼·伯尼(Fanny Burney,1776~1828)這麼記錄她的乳腺癌切除手術:
「我上了手術床,一塊絲質的手帕放在我的臉上。七名醫護人員圍住了我,透過手帕,我看見閃閃發光的鋼刀。接著是一陣寂靜……當恐怖的鋼刀刺入乳房,我無法控制地開始哭泣。我大聲尖叫,並持續了整個手術過程,那簡直是一種酷刑。」
光看見,沒多大用。在古代,看見的人多得很,接下來該怎麼辦就各有各的辦法了。
本文僅代表個人的現代醫學史觀
前言
黑暗醫學時代,人們對醫學的認識還只停留在幾千年的各式藥物治療、化學治療、物理治療及侵入性治療的經驗總結,或者是所謂的玄學神學、巫醫鬼神,我們「引以為豪」的中醫也是如此。說的時髦或者好聽一些,非現代醫學就是做了一個時間長達幾千年的活體研究總結歸納出的經驗和教訓。
而現代醫學中的兩個大亞類:現代內科學和現代外科學;
首先、現代內科學:基於解剖學的大發展大繁榮,以及既往幾千年的活體研究經驗,加之近現代時期此起彼伏的生理學功能學研究,對很多現象反應都有了新的詮釋。受限於那個時代的限制,論證的方法有科學的也有不夠科學的,但總歸整個內科學的發展向著一個科學的方向不斷發展,不斷的再詮釋,不斷的再證偽。
簡言之:現代內科學=既往成功/失敗經驗+解剖學+功能學+科學設計======進行功能性治療
其次、現代外科學:同樣也是基於解剖學,以及既往幾千年的活體研究經驗,加之麻醉技術的興起、無菌技術的意識、抗菌素的發現、血液管理的技術升級。終於讓理髮師們走出理髮店,擁抱新世界。然後再不斷對操作技法改良,團隊組建配合。
簡言之:現代外科學=既往成功/失敗經驗+解剖學+麻醉+消毒+抗菌+輸血======侵入性治療
------------------------------
外科發展滯後的因素主要就是兩點:
來自自身因素的限制太多、和外部因素的民眾不配合
1、發展受制因素過多
文藝復興時期的解剖學大發展大繁榮是奠定現代醫學最堅實的基礎
這裡我唯一想和Po主辯解一下的地方就是大家公認解剖學是外科學的基礎
但解剖學何嘗又不是內科學的基礎呢!解剖是個24K純觀察性的學科,無干預,無添加,即見即所得的,客觀天然存在的東西,應該是終極真理。我想說的是,解剖學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中的基礎!「現代內科學=既往成功/失敗經驗+解剖學+功能學+科學設計」
但現代內科學的發展組成中,相互依賴的成分少。發展起來,受制因素不多,十分容易呈井噴式發展。
「現代外科學=既往成功/失敗經驗+解剖學+麻醉+消毒+抗菌+輸血」
而現代外科學的發展組成中,相互依賴的成分多。受制於這些因素,很難產生普及式的發展。
記住一些時間點,不詳細展開,講多了就跑題了,有興趣就自行百度
(三無年代)1840年蘇格蘭Liston兩分半鐘截個肢,90秒切縫手臂,外送一隻助手手指,喜獲Liston 300%稱號1846年美國Bigelow/Morton不分先後的首先採用了乙醚行全身麻醉1846年匈牙利Semmelweis首先在婦檢前用漂白水洗手,使產婦死亡率從10%降至1%1867年英國Lister採用石炭酸溶液沖洗手術器械,進一步降低截肢手術死亡率,雖然沒人鳥他1872年英國Wells推廣止血鉗的應用1873年德國Esmarch應用止血帶於截肢手術
1877年德國Bergmann首先確立了開放性傷口清創包紮原則、以及無菌敷料製備1889年德國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國Halsted倡議戴橡皮手套1892年德國Schleich首先倡用可卡因行局部浸潤麻醉,後替代為普魯卡因1901年美國Landsteiner總結死亡病例並發現血型1915年德國Lewisohn在血製品中加如枸櫞酸鈉使血液不凝固,形成了間接輸血法1929年英國Fleming懶癌發作意外發現了青黴素1935年德國Domagk把磺胺類藥物推上了舞台(百浪多息)從1543年Vesalius驚世駭俗的《人體構造》問世,到1846年第一次麻醉的應用,等了整整300年到1929年抗菌素的發現,等了整整386年2、文藝雖然復興,但愚昧尚未散去、信心也未拾回
解剖學認識的不精準、生理功能學研究設計的不科學、外科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不理想
任何新興事物的起步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的,都是歷經磨難和坎坷
那時的人們還是篤信巫醫、神學、傳統和經驗
文藝復興中的先驅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黑暗內科學與現代內科學表現在病人端--即治療方面的變化,變化小小的
該怎麼治怎麼治,該吃什麼葯,還是吃什麼葯,該放多少血終於開始少放了點血了
黑暗外科學與現代外科學...思索了一下在病人端,其實變化也是不大
該怎麼治怎麼治,該怎麼死的還是怎麼死了
緩慢前行的技術發展,也消耗的差不多愚昧人民的耐心了
現代外科初期,依然較高的死亡率,也打散了不少民眾的信心
先賢們苦苦掙扎,才走出了這個惡性循環,尋到了光明
總之,技術發展受限是起步的必經階段,但是人民的理解或是認知水平沒有良好的配合;讓外科大夫也是曲高寡合。
--------------------
展望
其實沒有必要將外科和內科界定的如此之明確
內科在傳統意義上是功能學學科;外科的傳統意義是器質性學科
當代醫學的發展就是,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內外融合化;Hybrid擱在現在,這可是個多時髦的詞兒。
以上
推薦閱讀:
※怎麼區分腹膜內位器官,腹膜間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哪些解剖學圖譜值得推薦?
※經常看到街上有的女生腿過於細,到了病態可怕的程度,這是一種病嗎?
※晚上睡覺怎麼抱老婆才不會被她壓的肩膀疼?
※為何人在重要臟器受傷時,會失去站立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