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真的算社交網站嗎?在 LinkedIn 上能有效「社交」嗎?

大多數人使用 LinkedIn 非常低頻,一般只有獵頭在高頻使用,一般職場人士只有在找工作的時候會使用。這種使用頻率是否能支撐起來職場的社交需求?

或者說,好的職場社交網站 / 軟體應該做到哪些?


瀉藥。

首先,維基上對LinkedIn的定義是 A business-oriente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對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的定義是:A platform to build social networks or social relations among people who share similar personal and career interests, activities, backgrounds or real-life connections.

從定義上看,LinkedIn顯然是符合SNS的定義的,我的LinkedIn上大家更新頻率非常高,包括我自己會兩三天更新自己的分享。樓主所說的大多數使用頻率非常低,在我國是的。然而在美國,大家用LinkedIn的頻率還是相對較高的(回頭找下數據做支持)。下面用我的自己一些經歷來說下LinkedIn為什麼是一個社交軟體(至少在萬惡美帝)。

美帝人民從小就會被培養network的意識和能力,其實也就是我們叫的『關係』、『人脈』。加之從小就被灌輸職業道路規劃的重要性,LinkedIn是他們進行社交的不二場合。而不同點可能是在於,美帝的『關係』更多是建立在雙方對對方關係的長遠價值的投資,此時雙方社會地位可能是不對等的。舉個栗子,比如我通過LinkedIn network到了CITI 和 Lazard 的 senior VP(敲黑板,不是副總裁),他們非常熱心的給我實習、職業規划上的很多建議,甚至還把我的CV拿給街上的HR們看提出修改的意見。雖然這樣的network不會給你直接找到工作,但是多多follow up對自己的長遠的職業發展還是非常有益處的(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然而這在中國可能是無法想像的,一個資深VP為什麼會搭理一個沒有工作經驗還沒念完書的黃毛丫頭。在萬惡資本主義,LinkenIn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來社交。

舉第二個栗子來佐證資本主義人民對LinkedIn的重視程度。剛剛去美帝沒多久,我在LinkedIn上分享了一個鏈接還帶上了自己的評論,忘了自己的渣渣英語不能見人(現在依然不能見人)。分享了兩分鐘後,郵件箱突然來了一封我們學院career center老師的帶著感嘆號的郵件(很方),老師叫我趕快把鏈接刪掉因為評論有語法錯誤,並說到在LinkedIn上展現出了語言錯誤非常不professional而且會給我之後的找工作帶來影響(尤其國際生), 之後老師經常發郵件和我說哪兒哪兒不對不合適(我英語差我承認)。可見美帝人民是多愛刷LinkedIn (自行忽略我樣本選擇的bias),才發了兩分鐘。。。

綜上就是,資本主義人民比較喜歡用LinkedIn進行職場社交(有次在機場我認識一個楓葉國大叔問他加LinkedIn, 他很驚訝,並抱怨說並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孩子們那麼喜歡用FB)。它就像職業版的朋友圈,別人會通過你的分享來對你進行一些非常基本的判斷(我要是把LinkedIn上發的東西發到朋友圈只會被罵zhuagnbi了)。所以他們還是會非常謹慎小心地對這個SNS進行維護展示,這是和資本主義人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和培養是密不可分的。


個人以為不能用來社交,也許老外文化可以,中國人是不行的。中國人對職場人士的標準和「社交」網紅的標準完全是相反的,你用Linkedin越多越說明你可能是個要失業急著找工作的loser或者太閑不懂場合亂講話的2B。偶爾看看,矜持的說兩句就足夠了。那玩意只能用來發布簡歷找工作的,你現老闆,前老闆,未來老闆,現手下,前手下,未來手下,現競爭對手,前競爭對手,未來競爭對手。。。全在一鍋里燉著,你說你是射好還是交好?

中國人的職場無社交,只有假裝在社交,還得是喝幾兩白酒啤酒洋酒以後。Linkedin是全互聯網最裝的地方,我是絕對不敢去那裡社交的。


謝邀。

linkedin是國外找工作時主要勾搭的地點,一般通過linkedin搜人,找common(比如學校、專業、ex公司、國籍....) 然後邀請連接,發linkedin mail增進了解,然後線下見面 —— 也就是俗稱的networking,也就是職場社交。從這個方面來說,linkedin是個社交網站。

linkedin儘管低頻,但是考慮每年那麼多畢業生,然後linkedin premium牛哄哄的價格,其實供給方收入還是可觀的。linkedin同時也對需求方收費。

linkedin的問題別的答主也說了,就是增長乏力,想像空間差不多了。


理論上是社交網站,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指定的人群,網站上職業或者行業劃分比較明顯,所以基本上是用於工作上的社交,但是能不能進行有效社交,還是取決於你個人。


謝邀。

在美國,Linkedin可以算是個社交平台,比如你可以靠它建立非常強大的人脈,而且是讓你找到固定人群非常高效的方式,比如你輸入google designer或者facebook stanford,那麼符合搜索信息的相關人員的信息就可以跳出來。

但是,它只是一個基於職場的社交平台。大家對待它的態度都是小心翼翼的經營。首先,在你申請工作的時候,有相當多的公司是有幾種申請方式的,比如投遞簡歷,或者直接關聯linkedin申請,你的linkedin作為你的簡歷和個人檔案直接發送給你要申請的公司,你的個人頁面的一切信息都會被HR看到和進行評判。另外,linkedin也是美國公司HR們尋找合適的員工的好方法,很多優秀的人經常會收到HR的私信。所以,無論如何,linkedin都跟facebook,instagram這種比較私人的社交平台是有極大的不同的。你要展示你最專業的一面。不要放亂七八糟的話和亂七八糟的照片,保持頁面簡潔專業,這是基本常識。

我給各位用linkedin的建議是,請只以商業用途使用它。我認識的人里有一些就是因為搜索校友獲得內部推薦而拿到工作offer的,也很建議你通過它認識一些高素質的,在專業領域做的很好的人,這樣的職業人脈對你是非常有好處的。我聽說過有的學生在求學期間注意經營linkedin的人脈,結果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HR主動上門聯繫最終拿到了不錯的工作。但請不要用其他私人社交工具的方式使用它,比如說我收到過很多交友方面的私信,說實話我覺得非常的厭煩並且從來不回復,我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謝邀。

身為一個剛進入職場的新人,我可以和坦率地說,我在臨近畢業找工作時,並沒有得到 LinkedIn 的任何幫助,求職網申或投遞簡歷等行為都是直接與招聘公司進行直接聯繫的。

不過關於LinkedIn的一個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特點值得一提,那就是留學申請時,對方學校會想辦法通過社交平台來深入了解申請人,以免其在PS或推薦信等其他申請材料中所表達的內容有所偏頗或片面,這是很多申請人所不知道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申請人帶著很厲害的背景和語言成績卻沒有被學校接受,可能就是因為學校在社交網站看到了其不被認可的一面。反之,如果被背景或語言成績並不是十分優秀,卻能夠把自己的LinedIn 管理的井井有條甚至閃閃發亮,那麼錄取幾率也會進一步提升。

至於您說的LinkedIn 是否是一個好的社交網站,據我所知大部分獵頭(尤其是IT行業)是通過它來進行人才挖掘的。這個答案可是可否,取決於行業和具體的公司。對於LinkedIn, 有一個點十分值得肯定,叫做:熟人互評。這可以是同學,領導, 同事,朋友等,能夠從其他人的角度幫助閱覽者更深地認識某個人。


謝邀。 這個問題,需要先定位在LinkedIn上社交的目的,然後再說是否是一個好的社交產品。

我認為在LinkedIn上的社交,目的其實只有一個:普通人和中層的職業機會。

從LinkedIn上眾多獵頭來看,其實證明它的社交網路是成功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在LinkedIn上擁有一個很好的Profile,意味著會成為很多潛在僱主或者獵頭的注意,無論他們是通過搜索,通過你的分享帶來的社區Influence,通過其他人的Refer來聯繫到你。

從LinkedIn的營收增長來看,其實這個社交網路是非常成功的。

PS:不建議將社交這個詞泛化,不同場景下的社交是有明確區別的,職場社交的目的無外乎更好的職業機會和合作機會,如何使這個路徑最短,這樣的網路就最有效,其它的都是點綴。


怎麼定義社交產品呢?

我認為有三個重要屬性:

1.鏈接人與人

2.增強「人」的存在感

3.信息的流動是Person To Person.

如果這樣看,LinkedIn無疑是一款社交產品。

鏈接誰?當然是你和你查看的人。

存在感?你費盡心思完善簡歷不就是為了你的存在感么。

信息流動?你的簡歷就是信息,你的人脈是信息的加速器。

所以,LinkedIn是一款帶有社交屬性的產品,只是建立在「簡歷」上的被剝削過的或者說垂直領域的社交產品。

以「簡歷」為中心,以「職業屬性」為價值,於是同時對個人和公司都有社交價值和商業價值。

垂直化。決定了它價值的巨大。

低頻度。決定了它價值的上限。

這就是我理解的LinkedIn。


我覺得社交軟體的重點就是社交,是否能夠讓人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就像流量是否能夠有效變現。個人的體驗來看這點linkedin還是做得只是橋樑的作用,附加值不是很高,特別是找工作來說。之前找ibd的intern都是約喝茶,如果校友的話一般都會回,但會理你完全是因為校友這層關係,你就算髮郵件也能做到同樣的效果,而且郵件完全不難找。如果不是你和xxx本來就有某種聯繫,估計別人也不會理你。我覺得的linkedin就是通訊錄,其他都是bullshit。就像微軟收購linkedin一樣,synergy 完全在於用戶數據,和data。從產品上來看,linkedin的其實根本無法和微軟的產品布局形成無縫生態,能互相通氣的只有底層數據。


很少被邀請…好雞凍呢…謝謝翻牌!我認為,linkedin是局限於工作場合的社交,私生活的應該不算。

但即使是工作上來說,它的社交屬性也不明顯。其一,是因為打開頻率很低,我和我的歪果仁朋友客戶們都極少打開它,可能一至兩個月打開一次——但我近期裝了手機app後頻率增加到一周一兩次,但我客戶們仍然很少。其二,是因為它會泄漏客戶信息。所有加了我的人都可以看到我的好友,而我的好友基本上都是我的客戶,所以如果同行加我的話,他就能輕易地跟我的客戶勾搭上…so…我的linkedin基本不加國內同行。如果linkedin能設置隱藏好友信息,將會增色不少。其三,linkedin的界面和操作不符合中國人胃口,相比起我們大天朝的微博,QQ空間,朋友圈等,真的……略難用,略滯後。從這個角度來看,感覺我國的社交產品走得很前面………

至於為何私生活不會用linkedin,因為我們已經有fb,tw等等,沒必要在嚴肅職業化的linkedin上賣萌曬自拍了呀…


謝邀。中國和歐洲,美國的文化不同,LinkedIn的社交應用廣泛性也因此不同。歐洲LinkedIn應用人群很多,也使Linkedin在歐洲應用種類更多

我在歐洲做諮詢,所以就我工作範圍所接觸到的可以總結約以下幾個方面:

(1)marketing:許多公司會把post出一些對潛在客戶有興趣的資料或者近期的項目和event。LinkedIn聯繫都是相關性很高的人才看得到,這樣的宣傳可以target關鍵人群。

(2)結識行業信息人士:我們一個partner喜歡沒事就刷刷LinkedIn,了解各種行業的業內行情。有興趣的event可以參加,有時候可以通過二階聯繫人找到想認識的人

(3)reach專業或者關鍵人員:例子,諮詢很多時候需要快速了解一個新行業的內容。可以通過LinkedIn聯繫採訪他們

(4)找工作:不止LinkedIn工作的那一個功能,可以找到工作相關報道聯繫人聯繫

(5)獵頭:大家都懂了

對了,幾個優點

A:針對性強:聯繫到的人是相關性很高的人

B:信息透明性:對方可以看到你的簡歷並且通過你聯繫的人和互動知道你是騙子還是真人。特別在美國的話,通過LinkedIn比一般cold call或者email更容易聯繫到人

Cm

看看之後要不要補充~


算,而且很有效。很多公司傾向看你的LinkedIn而不是簡歷。因為這個比較難造假。你說你在某公司干過但是要是沒有任何那個公司的connection是說不過去的。你說你在某個大學但是沒有那裡的connection也說不過去。

所以能一定程度杜絕造假。至少我就抓到過簡歷和LinkedIn對不上的。

而且另一個方面也能看出你的人際關係社會活躍度。所以至少在美國很常用的。


謝邀。

先回答一下問題,Linkedin是個成熟的社交網路,而且實際上並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麼低頻。說一下Linkedin在美國這邊的使用,這裡Copy一段我在另外一個問題的問答:

產品和技術層面,Linkedin的產品很好用,社交圖譜更是市場上僅次於Facebook的網路。打個比方,我在美國這邊的工作上遇到一個人,只知道他的名字和公司,想更多地了解他的過去的話,我並不會去搜索他的FB,而是去搜他的Linkedin賬號。在那裡,(如果我和他是二級關聯以上的話)我不僅能找到他以前工作過的公司,甚至還能找到他的學校甚至籍貫,而且保證真實。這裡你就能看到Linkedin數據的價值了,因為美國這裡沒有人會(也沒必要)擺虛假信息到自己的履歷頁面。Linkedin數據的真實性,起碼在白領群體中,比FB和G+高出不少。

所以其實Linkedin解決了一般社交網路真實性和效率的痛點。

個人認為Linkedin最大的問題不在產品本身,而是在華爾街的故事講不下去了。市場已經被壟斷,盈利增長卻不明朗。簡單地說,就是靠自己玩不下去了,現在伴個大款(微軟),有重大的戰略價值之餘,華爾街的經紀又有了炒作的話題和憧憬,一舉兩得。所以Linkedin的未來還是值得關注的。


能聯繫到好多老同學, 或者是在會議上謀過一面的同行, 看他們的工作近況, 了解一下各個行業的前景挺不錯的。然後發現真的是條條大路通CS。

在討論組裡發表一下對行業動態的見解, 還能圈到幾個國內國外志同道合的基友。

總體上來說比一般定義上的SNS要嚴肅, 而且有吹捧與相互吹捧的弊端, 可能有人覺得不不夠輕鬆自如所以不算SNS吧, 那你一定沒聽說過一個叫做http://researchgate.com的網站, 只有發peer review的文章才能更新狀態呦。


謝邀。Linkedin在中國的社交優勢是有場景局限性的。具體而言,對於職場中中國人與外國人的社交,Linkedin的協同能力是顯著的。

我曾經去英國留學,在班上與來自各個國家的同學初識之時,自然要通過社交媒介留下聯繫方式。殊不知,來自神秘東方的人們打開了微信,而外國友人們打開了Whatsapp。你不能要求一個中國人去裝Whatsapp,正如你不能要求一個外國人去下載微信,他們需要一個shared social platform。我們找到了,是Linkedin。作為少數幾個在國內也能approach的社交平台,時至今日我與外國同學仍然能夠輕鬆地透過它溝通近況。社交軟體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溝通的便利性,或許連Facebook也沒料到,在連接中外的難點問題上,Linkedin做得更好。

今天下午,我在Linkedin上收到一條陌生人的私信。他是一個外國友人,通過Linkedin根據我們共同畢業的學校,以及他對於管理諮詢的需求,找到了我。我回答了他關於諮詢的一些問題,儘管不能說盡善盡美,但是幫助他達到了個人目的。從這個真實的個人案例,也能說明Linkedin能夠幫助在華外國人較好地實現自己的職場社交與需求。試想,老外不需要學習如何使用微信,不需要付費給到中介機構,因為有共同的背景,他對於溝通具備信心;因為根據關鍵詞產生推薦,他對於對手的領域專業性也具備信心。在分秒皆寶貴的職場,這應該是一個相對成本較低的社交方式了。同樣的,中國用戶也能用類似的方法去認識外國用戶。雙方都不需要改變社交環境,不需要強加社交習慣,這應當可能是少數幾個較為自然的跨中外社交平台了。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Linkedin在中國絕不是一款成功的社交軟體,其普及性也不足稱道。但是,它有自己獨特的社交價值。在目前相對不通暢的網路現狀下,Linkedin能夠承擔起較為通暢的跨中外溝通渠道的責任。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及外方人員在中國發展與深耕,也必然有許多用戶將依賴Linkedin這種社交模式,更好地通過互聯網溝通世界。


為了感謝你的邀請,我一定認真分析這個提問。並且根據實際和自己對實際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想法。

LinkedIn 真的算社交網站嗎?我的回答:嚴格的來說不是。

在 LinkedIn 上能有效「社交」嗎?我的回答:不能。

這兩個問題,我將通過分析職業社交,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來回答。

陌生人社交:典型代表是陌陌,已在美國上市,市值20億美元。

具體以後再分析。

熟人社交:微信,騰訊公司產品,號稱6億用戶,600億美元估值。

具體以後再分析。

職業社交:脈脈,赤兔,Linkedin

具體以後再分析。


Linkedin在中國使用頻率會不斷提升的,從今年6月份中國註冊用戶2千萬到現在2.7千萬的增長速度來看會慢慢被中國人所接受,畢竟註冊的是以中高端人士為主


被N多個獵頭加為好友,獵頭競爭好激烈(??;)


謝邀。LinkedIn 滿足了個人品牌建設的需求。隨著職場角色的變換,能接觸到的網路在LinkedIn上就一點點積累起來了。對於職場上的人來說,維持一個良好的profile,越來越是個有益處的事情。

對於有BD業務需求的人(供應商)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平台,方便別人找到你 - profile 裡面關鍵信息都有,專業,職位,甚至別人的背書,一目了然,效率很高。

LinkedIn提供的社交是價值交換,不是單向輸出 (比如連接了比爾蓋茨老人家恐怕也對普通人沒什麼用處)。因為是職業社交,所以會遵循一定的protocol。記得不久前有個傢伙在LinkedIn上評論了一個女用戶,誇獎她很漂亮。女用戶回復他在這裡說這樣的話非常不專業。其實故事應該以男用戶道歉結束。這個人卻回復說「你應該覺得這是對你的恭維。」最後被憤怒的女用戶將這件事在網路上炒的沸沸揚揚,男用戶不得不刪掉自己的所有信息了事。不同平台用處不同,工作內外需要分得清清楚楚。

另外,陌生人之間的社交的規則在中美之間也有比較大的差異。為平台的成長提供的土壤也不一樣。


圈子很小,很多人是為了工作圈的社交註冊的


推薦閱讀:

用心理學解釋在社交網路上發母親節祝福語?
QQ 2012 版 QQ 圈子功能的推薦演算法是怎樣的?
用戶為什麼放棄了博客?
為什麼現在很多產品都開始提出用「列表」的方式來重構內容?
現在還在用人人網是怎麼樣一種體驗?

TAG:LinkedIn | 社交產品 | 互聯網社交 |